李桂珍
摘 要:地铁站点标识作为文化景观的新型载体,是集文字、图像、色彩、字体、布局等多种模态于一体的典型多模态文体。本文以现有的多模态文体学理论为基础,旨在探究西安地铁三号线站点标识中文字、图像、色彩、字体、布局等模态和其间关系的文体特征及其在整体意义建构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西安地铁三号线调用了多种模态参与西安城市形象的构建。具体而言,前景化名词词组站点标识图像的再现作用、灰蓝图标与象牙白底的烘托作用、“汉化”英文站名的区别性作用以及文字、图像、色彩、印刷等模态间协同共现的互补强化作用,共同勾勒出当代西安传统与现代交相呼应的国际化大都市形象。
关键词:城市形象;地铁站点标识;前景化;多模态文体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地铁标识系统也逐渐出现科技化趋势。即使是地铁标识系统中的站点标识,也是集文字、图像、色彩、字体、布局于一体的多模态语篇,不仅承担引导乘客的功能,还有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的重要职责。近年来,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号召,西安市政府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打造计划”,致力建设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相交融的国际大都市形象,西安地铁的整个标识系统,尤其是站点标识的设计对城市的宣传特色异常鲜明。本文以多模态文体学理论为基础,探讨西安地铁三号线站点标识中文字、图像、色彩、字体、布局等模态及模态间关系的文体特征及其在西安城市形象建构中的作用。
一、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多模态文體学由南丹麦大学的Norgaard教授首次提出,她认为多模态文体学是一个将文体分析范围扩大至语言模态之外的崭新文体学分支(Norgaard et al. 2010:30)。[1]现有的多模态文体研究主要有功能和认知两个视角。其中,功能视角的多模态文体学以韩礼德的社会符号学为理论基础。
Halliday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资源,具有意义潜势,在一定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中表现出三大元功能(Halliday,1994)。[2]Berry(1975:38)从词汇语法层对文体进行了深入探索,指出词汇系统主要是靠词的搭配和集的组织来实现,词汇的搭配受到语域制约。[3]在特定情境或文化语境中,某一词汇集的出现表现出失协(非常规)或失衡(高频率)的特点,即为前景化特征,产生一定的文体效应(张德禄,2005)。[4]受Halliday关于语言三大功能及层级间体现关系的启发,Kress & van Leeuwen(1996)构建了“视觉语法”,即视觉符号也具有三种意义:表现意义、互动意义和组成意义。[5]这一论述奠定了视觉符号解读的理论基础。基于色彩符号模态的意义潜势,Kress & van Leeuwen(2002)还发展了色彩语法,并列出六种色彩的区别性特征:价值、饱和度、纯度、调制、区分度、色度。[6]van Leeuwen(2005)[7]指出构图涉及符号学空间中元素的安排,并系统提出了分析布局模态的三大系统:信息价值、定框和凸显。van Leeuwen(2006)将字体模态也纳入符号系统,初步建构了一个字体“区别性特征”系统,并区分了七种区别性特征——字重、放大、斜体、弯曲形状、连通性、方向和规则,为多模态文体分析探究字体的文体特征提供了理论基础。[8]
模态间关系是进行多模态文体研究的另一关键,主要表现为图文关系。张德禄从图文协同效应方面进行了多模态文体探索,他认为图文之间具有三大特点:语境一致性、意义互补性、模态独立性,从而构成多模态文体学的基础。因此,张德禄和穆志刚(2012)率先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以分析语言特征的前景化为基础的多模态功能文体学分析框架。[9]该框架认为多模态语篇作为一个承载多种模态的完整语篇,其模态及其意义表征的选择受文化语境(情境语境和交际目的)的制约。多模态文体分析的本质就是对模态的解码与分析。为实现一定的意义,发话者根据文化语境(情境语境和交际目的)从不同模态及其系统中进行意义选择,选择的意义可以由图像(视觉语法)等体现,也可以由文字(词汇语法)等体现,受意义的制约,某一模态特征成为突出特征,其中某些突出特征与交际目的或情景语境联系起来,构成语篇的前景化文体特征,从而产生特殊的文体效应。因此,确定单一模态或模态协同的突出特征是明确多模态文体特征的前提,而相关性是关键,即当且仅当提炼出的突出特征与情景语境和交际目的相关才能成为前景化特征。此外,图像意义和文字意义的分配在意义的表达方面也并不固定:两者相互补充;一方依附于另一方;一方包含另一方。模态间关系包括两种:一是互补关系,包括强化和非强化关系;二是非互补关系,包括交叠、内包和语境交互关系。
目前多模态文体学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多模态翻译、绘本、小说、漫画、海报等,尚未有研究对地铁站点标识进行多模态文体分析。因此,本研究将基于多模态文体学理论,对西安地铁三号线站点标识中的文字、图像、色彩、字体、布局等模态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其文体特征及其模态间的协同关系,旨在进一步探究其在构建西安城市形象方面的作用。
二、西安地铁站点标识的多模态文体分析
西安地铁三号线是西安地铁建设规划中线路最长的一条线,以“新丝路之旅”为设计主题,贯穿26个现代经济商圈及传统文化圈,各个站点标识集文字、图像、色彩、字体、布局等多种模态于一身,属于典型的多模态语篇。本研究将基于现有多模态理论,分析26个站点标识中文字、图像、色彩、字体、布局和模态间关系的前景化文体特征,以揭示其在塑造西安城市形象中的作用。
(一)文字模态的前景化特征
标识的文字模态包含中英两种,均为“名词+站”的名词词组。其中,名词与西安遗址名(包括鱼化寨、延平门、吉祥村、大雁塔、北池头、青龙寺、延兴门、长乐公园、通化门、胡家庙、石家街、辛家庙、广泰门、香湖湾、双寨等)和当代地标建筑(包括丈八北路、科技路、太白南路、小寨、咸宁路、浐灞中心、国际港务区、新筑、国际港务区等)相关,构成一个“名词+站”的名词词组。由于以上站点的名词词组以及英文翻译与西安谋求构筑“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的发展蓝图遥相呼应,构成西安三号线站点标识的前景化文体特征,不仅为国内外乘客准确清晰地提供站点信息,而且呈现了西安地铁三号线沿路的古今风貌,彰显了西安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经济、科技实力。
(二)图像模态的前景化特征
西安地铁三号线站点标识的过程类型分布情况见下表。
从上表可知,概念再现明显多于叙事再现,在地铁三号线站点标识中失衡突出。
其中,13个分析过程涉及6个历史遗存(北池头、青龙寺、长乐公园、石家街、辛家庙、桃花潭)和7个现代经济成果(科技路、太白南路、咸宁路、浐灞中心、国际港务区、新筑、保税区),均为非结构性表征,即多个参与者看似分离、无序,实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表征内容与西安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打造计划”相照应,成为西安地铁三号线站点标识的前景化文体特征,以向中外游客开启古都西安尘封千年的幽幽画卷,再现昔日唐风汉韵与现代化发展成果,建设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相交融的国际大都市。
此外,11个象征过程均为主要参与者突出:5个暗示象征均只涉及一个参与者,即地标性建筑,且周围细节均被虚化,参与者被置于前景放大突出;6个明示象征的主要参与者均为古都历史遗存,作为背景放大突出。标识主要参与者为西安遗迹或现代地标建筑,与三号线“新丝路之旅”的设计主题相契合,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的发展理念相呼应,成为西安地铁三号线站点标识的前景化文体特征,不仅能让国内外乘客定位地理位置,明确关键信息,还集中体现了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定位。
(三)色彩模态的前景化特征
标识颜色模态涉及两种,即象牙白与灰蓝底。灰蓝色由唐代绘画艺术中常用的矿物颜色归纳而来,而象牙白在古丝绸之路枢纽天祝藏族人信仰中为理想、吉祥、胜利、昌盛的象征。以灰蓝为底色,形成一种朱文印章的轮廓感,使得白色内容更为凸显,结合“新丝路之旅”的设计理念,这一色彩搭配模式失衡突出,与“新丝路之旅”设计主题和“新丝绸之路”发展蓝图相呼应,即展现盛唐的恢宏盛况,成为标识色彩模态突出的前景化文体特征,不仅强调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地位,为中外乘客再现古长安的繁荣盛况,而且映射了古都新的发展主题,即以古“丝绸之路”辉煌灿烂的遗存为依托,谋求当代西部建设大背景下的复兴之路。
(四)字体的前景化特征
标识字体模态涉及两种,均以“汉字名称+‘汉化英文名称”为表征。排版上二者左右对仗,各占一行。其中,汉字名称表征为唐代颜体书法,且字体加粗放大,其非常规凸显的视觉表征失衡突出;此外,“汉化”英文名称的使用更易于被国外旅客接受,同时又能最大限度保留中国特色。联系西安“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打造计划”的发展愿景,这一表征成为字体模态的前景化文体特征,在帮助中外游客明确站点背景信息的同时,再现西安浓厚的汉唐遗韵,无形中起到了宣传西安千年古都形象的作用。
(五)布局模态的前景化特征
标识布局模态均为文字、图像的纵向布局。文字模态和图像模态各自纵向排列,左侧图像为已知信息,右侧文字为新信息。且相较图像而言,文字模态(颜体书法+“汉化”英文站名)整体尺寸较大,在整个标识中失衡突出,与左侧图像构成排列关系,即呈现上的互补强化关系。
布局模态还涉及另一种表征,即11个象征过程的次要参与者均为生态环境成分,位于图像的右/左下角,占据图像的四分之一,位置虽不突出,但由于其在图像模态中的失衡突出,凸显西安“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生态发展观,故成为西安三号线站点标识特殊的前景化文体特征,不仅利于打造地铁“地下生态景观”,改善封闭环境给乘客带来的心理上不适,而且借机强调生态理念在“新丝绸之路”发展蓝图中的不可或缺性,即西安在谋求建设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相交融的国际大都市的同时,重视生态环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六)图文关系的前景化特征
标识文字模态、图像模态、颜色模态、字体模态以及布局模态的协同共现具有常态化和模式化的特点,即左图右文、图小文大、汉化凸显以及白标蓝底交辉的表征形式,在西安三号线站点的标识中失衡突出,结合西安“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发展定位,五种模态间扩充的互补强化关系构成了模态间关系的前景化文体特征:文字模态的指示作用、概念性站点标识图像的再现作用、圣洁白标与灰蓝底色的烘托作用、“汉化”英文站名凸显的区别性作用、图小文大的指示性作用以及生态环境成分的不可或缺性,成功为乘客勾勒出了站点之“上”的西安发展全貌。
三、结 语
本文在多模态文体学理论指导下,分析了西安地铁三号线26个地铁标识中文字、图像、色彩、字体、布局等模态及模态间关系的前景化特征。研究表明,“古遺址和现代地标+站”的前景化名词词组,构成了西安地铁三号线的语域,成功再现了西安历史遗存及其现代化发展成果;概念性图像标识,更能突出站点特征,展现西安全貌,呼应“新丝绸之路”的发展蓝图;象牙白与灰蓝底的组合色调,更能增添盛唐气韵,展现西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颜体书法和“汉化”英文结合的标识站名,更能保留并凸显中国特色,体现西安传统与现代并轨的发展形象;图像模态、文字模态以及色彩模态间的互补强化关系,形象勾勒出当代西安传统与现代碰撞发展的国际大都市形象。对地铁站点标识的多模态文体特征研究,不仅能够检验多模态文体分析理论框架的有效性,还能挖掘其所承载的城市形象,为西安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提供参考。
(西安外国语大学)
基金资助:2021年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20212ND0309)。
参考文献
[1] Norgaard, N., Montoro, R. & Busse, B. Key Terms in Stylistics [M]. London: Continuum, 2010.
[2] 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
[3] Berry, Margaret. 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ic Linguistics 1&2 [M]. London: Batsford, 1975.
[4] 张德禄.语言的功能与文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 Kress, G. & T. van Leeuwen. R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 [M]. London: Routledge, 1996.
[6] Kress, G. & T. van Leeuwen. Color as a Semiotic Mode: Notes for a Grammar of Color [J]. Visual Communication, 2002, 1(3): 343-368.
[7] van Leeuwen, T. Introducing Social Semiotics [M]. London: Routledge, 2005.
[8] van Leeuwen, T. Towards a Semiotics of Typography [J]. Information Design Journal & Document Design, 2006, 14 (2): 139-155.
[9] 张德禄,穆志刚.多模态功能文体学理论框架探索[J].外语教学,2012,3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