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静
摘 要:戏曲表演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具有程式化和意象化特征,其唱、念、做、打四功作为戏曲演员基本表演功底,在人物性格和人物品格塑造方面,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戏曲与话剧同属于戏剧范畴,都是以演员为中心进行人物塑造和故事讲述,戏曲的表演技巧和意象化的表现能力,在人物塑造方面表现得非常成功,能够对话剧表演中的人物塑造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应用价值。因此本文从人物塑造角度出发,以话剧《雷雨》为例,对话剧表演借鉴应用戏曲的表演方式进行深入探究,以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关键词:戏曲表演;话剧表演;人物塑造;《雷雨》
一、话剧表演的人物塑造如何向戏曲表演进行借鉴
(一)戏曲肢体动作借鉴
戏曲表演具有一定的审美性、程式性和行动性特征。审美性具体指以戏剧歌曲的形式演绎各类传统故事,利用肢体语言以舞蹈或对打的形式创造意境美。从戏曲表演角度来看,戏曲肢体动作能够在细节上做到极致,将戏曲肢体动作舞蹈化,以此来对戏剧整体表演起到一定的装点和修饰作用,达到美化戏曲的目的。[1]现代话剧中,对戏曲肢体动作借鉴,可将话剧人物自身的思想情感以肢体动作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行动意志符合话剧人物形象的同时,简化动作或从舞蹈角度出发美化动作,使话剧人物动作更具舞台美感,进而提高话剧舞台表演的可观赏性。戏曲中的程式肢体动作,则可以直接诠释人物内心的想法,展示人物情感的起伏变化,以程式肢体动作、独舞表演或独特的表现手法进行写意,可展示人物内心的矛盾、喜悦和纠结痛苦等,也可烘托氛围,展现戏曲的假定性特点。程式肢体动作有着一定的夸张成分,当展现人物情感和喜怒哀乐时,往往以夸张虚拟的动作体现戏曲内涵,将人物心理以外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使观者能够感同身受。戲曲肢体动作还具有一定的言语性和细致准确性,为将人物心理和思想情感形象化,传统戏曲表演中的“亮相”即人物登台时的肢体动作和装扮,就体现了戏曲的肢体创作等特性。在学习戏曲肢体动作表演特征的同时,话剧表演可借用戏曲肢体动作表演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借鉴性应用。
(二)舞台动作细节借鉴
细节是表演艺术中最能够展现表演者演技的地方,细腻地处理表演细节,可以为戏曲和话剧表演加分。这里说的舞台动作细节借鉴,是指在深入研究戏曲表演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戏曲表演对舞台动作的要求更高,如传统戏曲表演中常说的“手、眼、身、步、法”五法,可以传达人物情感和心理变化的细节表现手法,其中根据不同的戏曲表演要求,五法又可演变成具体的多种表现形式。对戏剧表演来说,细节非常重要,精准体现动作细节能够提升戏剧的质感,丰富观众的观感体验。话剧舞台表演借鉴戏曲舞台动作细节表演手法,再融合五法的内容多角度地展现话剧细节,即尽可能处理好话剧细节,能够提升话剧表演质量。
(三)演员训练方面借鉴
戏曲表演的基本功有四种,即“唱、念、做、打”。其中的“唱”和“念”很好理解,“做”和“打”则具体指以舞蹈动作的形式,展示戏曲打斗动作形式中的程式动作,这对戏曲演员的表演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戏曲演员具备嘴上的“唱”和“念”的功夫,更注重对肢体动作表达的千锤百炼。[2]戏曲肢体动作对演员的要求极为严格,要求演员能够以足够的肢体柔韧性,控制肢体动作,完成肢体动作的表现力,在长期训练的过程中,戏曲演员的肢体动作需能够随戏曲要求,以张弛有力、随心所欲的表演,塑造各种舞台戏曲形象。话剧表演的核心是行动,话剧演员对表演人物的塑造,需要对人物的动作进行细腻构思,对自身的肢体动作具备极强的控制能力。话剧要求的形体训练与舞蹈训练有着很大的不同,形体训练要求表演者能够在舞台上,以专业的形体训练来支撑舞台表演,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在这方面的演员训练中,可向戏曲教学法借鉴,在锻炼演员动作技巧的同时结合具体表演所需,精准开展训练活动,保障演员动作能够精准传达出人物行动语言,达到精准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
二、话剧表演的人物塑造在借鉴戏曲表演中
应注意的问题
话剧表演的人物塑造与戏曲表演中的人物塑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话剧表演的人物塑造在很多方面都可借鉴戏曲表演,但是在借鉴的实践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两点问题:一是灵活借鉴戏曲表演方式;二是有原则地进行动作借鉴。[2]灵活借鉴戏曲的表演方式具体指戏曲程式表演中的动作和训练方式,在话剧表演中的应用不应完全照搬,而应根据戏曲和话剧的不同本质,按照话剧舞台逻辑和美学原则对戏曲程式表演进行改造,以话剧的形式展示戏曲程式表演,即借鉴是话剧向戏曲学习,借鉴戏曲的艺术表现手法探究其艺术规律,借鉴其表演精华和规律,丰富话剧表演表达方法,提高话剧表演质量。借鉴应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借鉴,即话剧表演在借鉴戏曲表演的过程中,应以生活和现实为基础,以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真实表现为主,尽可能地展现人物的真实性,以获得观众共鸣,而不是一味地通过臆想来猜测构造虚假的肢体动作。
三、戏曲表演对话剧表演中人物塑造的
借鉴与应用分析
《雷雨》是著名剧作家曹禺在1933年创作的一部经典话剧,其具体内容以中国旧社会为背景,演绎了封建资产阶级的家庭悲剧。本部分内容以此话剧为例,分析和总结戏曲表演对话剧表演中人物塑造的借鉴与应用方法。
(一)对戏曲表演人物形象意象化的借鉴与运用
传统戏曲表演中,以“神似”为戏曲人物塑造的一个重要方法,从本质的理解来看“神似”就是真实的表达,戏曲人物形象的塑造讲究真实的表达和整体造型的意象化,需要根据人物性格和人物心理变化,来精心准备人物的扮相和服装。戏曲表演讲究“四功五法”,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功底也大部分由基础的“四功五法”来进行具体展现。[3]戏曲讲究“神贵于形”,具体指的是人物神似比形似要重要,讲究运用程式化的五法表现手段求得表演神似。戏曲中的这种讲究人物形象意象化的表演,在话剧表演中也可得到借鉴性运用。戏剧表演中演员对人物的塑造,应追求神似而非形似,即形成“心象”,了解人物内心,展示人物性格,完整塑造人物形象。
话剧表演中不能单一以好坏来对一个人物角色进行评判,如《雷雨》中的繁漪,从观众角度来看,繁漪的一生是一个悲剧。[1]但从话剧演绎角度来看又不是一个简单的悲剧,这就是戏曲中所要求的“神似”,剖析人物内心并以最合适的方法对人物内心进行有效展现。繁漪这一角色首先是悲剧色彩,其次是不顾一切想要冲破牢笼和敢于反抗的性格,在封建旧社会的摧残下和为爱情斗争的绝望反抗中爆发。借鉴戏曲了解人物心象,并在此基础上塑造一个具体年代背景下活生生的人,体现话剧表演的艺术性和表演初衷,使观众产生共鸣,震撼其心灵,以此来达到话剧表演的目的。
(二)细节展示形式美对人物塑造的借鉴与运用
戏曲表演一般对形式美非常重視,但也不仅仅只追求形式美,而是在应用多种美学原则的基础上,展现多种美的原则与美的规律。比如在戏曲花旦和老生的扮相中,不同年龄、身份和性格,其装扮细节都有着明显区别,在对戏曲文、武角色的处理中,文大于武的处理,人物的标志性装饰和动作细节,能够在塑造人物方面提供很大的帮助,促使人物塑造得更加立体和饱满。[4]话剧表演借鉴戏曲细节展示追求形式美的人物塑造中,可学习戏曲中的细节装饰塑造人物的方法,深入研究戏曲形式美的原则和规律,在人物塑造的过程中借鉴戏曲表演中的意象化手法,结合人物整体形象,分析具体意象,在此基础上追求形式美。将人物服装和造型作为塑造人物外在形态的基础,结合身段、动作和语言节奏等细节内容,展示人物性格,表达人物思想情感。戏曲追求形式美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无限放大实体,无限缩小生活中的实用性,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表演的美感,使观众能够观察到戏曲的形式美,又能够看懂戏曲的真正含义。话剧表演中可借鉴这一表现形式,即以形式美的表演方式,增加话剧美感,使观众在欣赏形式美的同时,能够领悟话剧所表达的真实人物情感。
话剧《雷雨》中,有着富于感染力的动作美,如在鲁大海揭露周朴园的罪恶时,侍萍目睹了自己的大儿子打向自己的小儿子,其内心的痛苦变化是以大哭和怒斥的情绪,喊出了一段话。而后由于复杂的情感羁绊,在面对周朴园时,她的情绪变化非常急剧,先是愤怒,再是震惊,接着是幡然醒悟,而后是愤怒斥责。“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在展示侍萍内心情感变化时,可借鉴戏曲中追求形式美的人物塑造方法,从衣着服饰和装扮上下功夫,首先体现侍萍的身份,与周朴园相比,是一个“下等人”,其次是一个母亲,再次是周朴园的初恋情人,最后是鲁贵的妻子。表情神态的处理和话剧表演台词的设计,可借鉴戏曲中的“唱、念、做、打”四功,戏曲表达需一唱三叹,话剧表达也应充满悬念,为观众预留足够的想象空间。
(三)对戏曲表演中人物塑造抒情性的借鉴与运用
戏曲表演涉及多个方面,如诗歌的唱和念、音乐的氛围营造、舞蹈的舞台表现手法等。戏曲表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抒情的艺术,音乐和舞蹈动作是戏曲舞台语言的表达,能够抒发人物的情感和戏曲的情感,从而使观众能够在情感上达到共鸣。戏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抒情,以人物故事塑造和经典故事讲述为主。[4]而话剧是写实的艺术,写实的话剧艺术表演也需要抒情部分的存在。从戏曲抒情的表达方式来看,戏曲表演抒情一般以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等手法呈现,且在特定戏剧性抒情场面进行完整呈现,在这一点上话剧表演可以进行完美借鉴。如以符合话剧情节的抒情,使话剧表演者能够达到情节和情感的对立和统一,借此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不同情节中的人物心理变化,表达人物真实情感,在借鉴形式的基础上展现情感实质,借此使话剧舞台表演更加完整和生动。除此之外,在话剧表演借鉴戏曲抒情化表演对人物塑造的过程中,还应遵循以下几点基本原则:一是抒情要符合人物形象;二是抒情要满足话剧情节需要;三是要在规定情境中对抒情表现手法进行反复推敲,切忌完全照搬。
话剧《雷雨》中的语言也有着丰富的抒情性特征,如对比喻、象征和含蓄等写作手法的综合运用,这一点与戏曲表演的需要不谋而合。作者曹禺对话剧《雷雨》中的主要人物的外貌、身世和性格进行了细致描绘,以故事叙事的形式对人物生活场景进行描绘,具有深厚意蕴,能够达到情景交融、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5]如对主人公周朴园的外貌和性格描写,充分展示了他的人物性格。“他梳分头,戴金边眼镜,穿皮鞋,俨然一副煤矿董事长的姿态,但是又喝普洱,吃斋,而且念经”,一系列的人物描述突出了人物伪善的本质。在话剧表演中运用戏曲表演方式,以写实抒情进行情感表达,简单直白地叙述人物特征,代替戏曲中的念白,展示了人物个性,促使观众形成共鸣。
四、结 语
总而言之,中国戏曲表演有着悠久的历史,包含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舞台表演的人物塑造方面形成意象化表演、形象化塑造等多种表现手法,意象化表达和“形似神贵”等思想,可以被话剧表演的人物塑造方面进行借鉴。在表演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话剧表演应追求艺术美和意象美,在借鉴中国传统戏曲表演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对话剧表演的人物塑造进行深入探究,大胆创新与尝试。
(保定艺术剧院)
参考文献
[1] 马婉璐.戏曲元素在话剧表演中的运用探究[J].(下转页)
(上接页)大观(论坛),2021(11):9-10.
[2] 佟美佳.浅析台词与形体对人物塑造的重要性:以话剧版《青蛇》为例[J].戏剧之家,2020(7):30.
[3] 惠大妍.浅析话剧与戏曲在舞台表演上的异同[J].人文天下,2019(20):11-12.
[4] 苏钧.当代话剧表演向传统戏曲表演的借鉴[J].神州印象,2019(4):83,88.
[5] 张哲.论话剧表演对戏曲元素的借鉴与运用[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