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到底”:乡村振兴案例与思想政治新教材的融合应用

2023-05-30 22:07宗焕波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新教材思想政治乡村振兴

宗焕波

[摘 要]案例教学法是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一线教师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案例教学形式——“一案到底”,即以一个完整的案例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文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一课为例,采用了“一案到底”的教学形式,围绕三个篇章设置了三个议学活动,通过组际分工、组内合作、分享成果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思路清晰且逻辑严密,使课堂教学简约高效,有效落实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关键词]一案到底;乡村振兴;思想政治;新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01-0054-03

教学设计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将课程知识和育人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目标。教学案例的选取和设计都能反映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如何让学生沉浸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是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关键。笔者尝试采用“一案到底”的教学设计模式,即以一个完整的案例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对统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第二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进行教学设计。

一、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学生的活动体验是其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能为学生提供更多主动体验、探究的机会,成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本课依据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设计理念,针对教学内容重难点,并着眼于学生的认知、情感与思维特点,以“美丽南方(忠良村)的发展变化”为主题创设教学情境,设置三个议学活动,采取组际分工、组内合作、分享成果等活动形式,结合视频讲解忠良村发展变化的过程和原因。本教学设计既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资源,体现信息化特点,又注重课堂上学生的生成性资源,给予学生主动体验、探究、分享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最终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有效性。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一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本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该课的上一课讲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并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阐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该课在承接前一课内容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历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等内容展开。学习该课内容能为后面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内容打下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1.从认知上看,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一框之前,学生已经清晰地懂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以及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毫不动摇,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内涵没有全面系统的理解。故本框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以及文化进行深度探究,使学生明确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找到了一条合适道路,形成了正确的理论、制度和文化。

2.从情感上看,学生从自身的体验中,能明显感受到中国在不断地繁荣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获得感也显著增强,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但学生还不能全面认识取得一切伟大成就的重要原因是形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具体内容形成系统认识,使学生从内心情感上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三、教学目标分析

1.“四个自信”方面: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积极作用,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和立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科学精神方面:运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美丽南方(忠良村)的变化及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是振兴乡村及取得其他方面成就的根本原因,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成果,能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科学精神核心素养。

3.政治认同方面:以美丽南方(忠良村)的发展变化为例,通过播放视频并进行讲解,引導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学习并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内容,以此让学生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增强政治认同。

4.公共参与方面:让学生通过填写任务卡和参与议学活动3,明确当代青年应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对国情的学习与分析中,积极参与实践,落实公共参与核心素养。

5.法治意识方面: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和总结促进美丽南方(忠良村)发展的具体措施,感受和理解法治是人类文明演进中形成的先进的国家治理方式,培养法治意识核心素养。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政治认同。

五、教学流程设计

(一)篇章一:振兴有范·美在南方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全国文明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美丽南方(忠良村)的图片和介绍忠良村的地理位置、景物特点、被冠以“美丽南方”名称的原因,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将学生带入预设的教学情境。

[议学活动1]分析忠良村越来越美的原因。

播放有关美丽南方(忠良村)发展变化的视频资料,要求学生根据视频分组讨论、填写学生任务卡,思考忠良村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表1为学生完成的任务卡。

[设计意图]让学生做乡村振兴的叙述者,通过设置议学活动1,给予学生主动体验、探究、分享的机会,通过分阶段、分角度的要求,引发学生思考,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有逻辑地认识事件的发展过程。这个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展现了课堂的自然生成。通过对忠良村这一案例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忠良村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和进步,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篇章二:振兴有方·四个自信

[过渡]不仅一个忠良村振兴了、发展了,中国还有许许多多的村子获得了发展,它们获得发展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篇章“振兴有方·四个自信”。

[议学活动2]中国有很多村子像忠良村一样取得了发展,总结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对促进忠良村发展的具体措施从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四个方面进行讨论和总结归类。

从忠良村这个个案,拓展到中国这个整体,让学生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乡村振兴的根本原因进行总结,通过议学活动2,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提升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使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相关内容,最终加深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理解。

(三)篇章三:振兴有我·建言献策

[过渡]同学们,乡村振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与责任,而青年是乡村振兴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振兴有我”,接下来请同学们为忠良村再发展建言献策。

[议学活动3]讨论忠良村要继续振兴发展,应该怎么做。

展示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广西考察时提出的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忠良村要继续振兴发展,应该怎么做”,让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实践,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践行者。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以致用,树立作为国家主人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

六、板书设计(见图1)

七、教学反思

本框教学以活动型学科课程设计理念为指导,以落实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同时着眼于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情感心理。本框教学设计以“美丽南方(忠良村)的发展变化”为主题,围绕“振兴有范·美在南方”“振兴有方·四个自信”“振兴有我·建言献策”三个篇章来进行教学。本框教学主要进行以下尝试与探索:

1.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本框教学通过网络视频来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忠良村的发展历程,并让学生分析该村发展的原因,案例新颖,契合新时代的信息化特点,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分析中自主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体系,突破教学重点。

2.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凸显价值引领。议学活动1通过播放有关忠良村发展变化的视频,引导学生填写任务卡,让学生有事可做、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学生在活动中深度挖掘视频内容,感受忠良村的发展历程。议学活动2设置了讨论活动,让学生对忠良村的发展措施进行总结归类,使学生在分析中自主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相关内容,凸显了价值引领,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突破了教学难点。

本框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三个篇章的教学时间分配前松后紧,以及对部分学生的分享没有进行深度的挖掘和总结等。本框的課堂教学结束了,但反思和总结并未结束,笔者也将在进一步的思考总结中不断完善、提升自己。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影.由“例”到“案”: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优化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

[2]  叶敬忠,张明皓,豆书龙.乡村振兴的多元理论视角[J]. 社会科学战线,2019(11):225-233.

[3]  李思琪.新乡贤:价值、祛弊与发展路径[J]. 国家治理,2018(3):28-36.

[4]  樊佳慧.“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新教材思想政治乡村振兴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