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文心雕龙 · 辨骚》篇研究综述

2023-05-30 13:05赵琳
今古文创 2023年1期
关键词:文心雕龙

赵琳

【摘要】 近十年发表在各刊物上的《文心雕龙·辨骚》研究性文章共30篇,本文按内容将其分为八类,分别为博徒问题、归属问题、奇正观、宗经观、通变观、对比研究、主旨研究和其他研究。在每一分类中对涉及的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是创新点简要介绍,以达到方便读者了解近十年《辨骚》篇研究状况之作用。

【关键词】《文心雕龙·辨骚》;近十年;内容分类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1-004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1.013

《文心雕龙·辨骚》是作者刘勰在汉人评论《离骚》的基础上,对《楚辞》做出较全面评价的一篇文章。历来有无数学者对其进行相关研究和理论阐述,本文总结近十年来所有《辨骚》篇研究成果发现,发表在各种学术刊物上的研究文章有26篇,专门对其进行论述的学位论文有4篇。其他还有一些书籍或论文虽不是专门探讨《文心雕龙·辨骚》篇,但也对其有所提及,如罗宗强的《读文心雕龙手记》①、王万洪及唐雪等人的《〈文心雕龙〉汉代巴蜀辞赋四大家研究》②、王万洪和黄璇等人作《儒家文艺思想对文心雕龙成书的影响》③、黄侃的《文心雕龙札记》④。将近十年来所有学者的《文心雕龙·辨骚》篇研究按照研究内容进行分类梳理,大致可分为八类:博徒问题、归属问题、奇正观、宗经观、通变观、对比研究、主旨研究和其他研究。下面将对这七类内容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论述。

一、博徒问题

《文心雕龙·辨骚》篇中说:“乃《雅》《颂》之博徒,而词赋之英杰也。”学界对于其中“博徒”二字的褒贬莫衷一是:部分认为此词是贬义,指赌徒、低贱之人;部分认为此词表“通达博雅之人”。近十年的研究成果中,有3篇文章主贬义说:如李平在《〈文心雕龙·辨骚〉“博徒”褒贬色彩问题略议》一文中指出刘勰对《楚辞》的整体评价是既“自铸伟辞”又“游戏经典”,故用贬义符合整体感情色彩和作者行文习慣;黄傲鑫则列举了贬义说的文献依据,并且指出虽然“博徒”二字是贬义,但并不代表刘勰《辨骚》全文对《屈骚》持贬抑态度;而李飞将“博徒”一词放在六朝的文化背景中,指出博徒是一群具有任诞之气且不受礼教束缚的士人心态,将其用于文学领域则导致了文学的无序状态,故在此应是贬义。还有三篇提出新见:杨德春先生提出:“博徒非为褒义,亦非为贬义,其词义介于褒义、贬义之间,实属中性之词。此博徒仍为英才……或曰浪子英雄。”⑤这一观点与魏伯河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困境—对〈文心雕龙·辨骚〉“博徒”“四异”争议的反思》一文的观点不谋而合的,即不应将“博徒”和“四异”问题简单的归于纯褒抑或纯贬的非此即彼思维之中。

二、归属问题

近十年来对归属问题进行过论述的文章有4篇,其结构上的共同点就是都先梳理学界对此问题的看法,然后再进行自己观点的阐述。其中有三篇均认为《辨骚》符合枢纽论,有一篇文章将其归于总体论,这独树一帜的一篇是王少良所做的《〈文心雕龙· 辨骚〉篇的文学“通变”观》,他在此篇文章中认为刘勰从作品本身和文学变通发展两方面对《楚辞》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这一观点统领之下对《屈骚》进行的评价应属于文学总论地位。另外三篇主枢纽观的有杨文虎从时代文化精神、此书结构安排及刘对《楚辞》的喜爱三个角度证《辨骚》是枢纽论而非总体论;侯金山侧重论证将《辨骚》归为文体论的不合理之处;宋丽丽则从五个角度认为总体论和枢纽论的差别并不大。

三、奇正观

对“酌奇而不失其正,玩华而不坠其实”的阐释以及对刘勰奇正观的认识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魏伯河指出此对偶句承接上句“凭轼以倚雅颂,悬辔以驭楚篇”,“奇”“华”指楚篇,“贞、实”指雅颂;柴立楠认为此二句旨在要求文学创作要师法儒家之经典,即“倚《雅》 《颂》,驭楚篇”,并且柴文将文之枢纽五篇按照“奇”与“正”分为两类,《原道》《宗经》《征圣》为“正”,是文之枢纽的核心理论;《正纬》和《辨骚》是与“正”相对的,是表现刘勰对“奇”这一文学特征的看法;李铁荣则“骚”体的本质特征做了系统归属,首先指出“骚”是介于“诗”“赋”之间的一种独立文体,其次这一文体的整体特征在于“奇丽”,“奇”与“真”同属“义理”,“华”属于“文辞”,“实”属于“义理”⑥;还有张林的《论刘勰奇与艳的文学审美观—读〈文心雕龙·辨骚〉札记》一文提到了“刘勰‘奇与‘艳的审美观”,“奇”是指文辞描写艳丽多彩,“艳”是刘勰对文学发展方向的新的认识。

四、宗经观

在奇正观的指引之下《文心雕龙·辨骚》篇展现了宗经思想,刘勰本人是深受儒、释、道思想影响的,其所做《文心雕龙》也是以宗经思想为核心。近十年来对此问题的阐释激发了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其中涉及屈辞经学化进行研究及论述的文章有5篇,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论文对《辨骚》形成的“四同四异”结构进行了分析。首先,专门性的论述文章有刘淮南的《〈辨骚〉是一篇文学意义上的〈宗经〉》,此文一方面认为刘勰将《离骚》放在了与《诗经》一样的经典的位置,另一方面也认识到刘勰《楚辞》和《诗经》阐释中存在的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宗经》是从文学立场的角度来确立有关内容的,而《辨骚》则有确立文学典范并由此引申出文学特性需要;边培文之文指出刘勰行文依照前人“以经证辞”之风格;胡辉详细论述了《辨骚》篇引述《诗经》之情况,并将十处引用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有六处以《风》《雅》等别称代《诗》引用,一类是有4处直接引用和化用《诗经》成辞,由此表现了《辨骚》篇与《诗》的深刻渊源关系;而项挺挺不是专门论《辨骚》中所体现的宗经思想,但以该篇为其中一例来证明儒家思想对《文心雕龙》全文的影响也足以说明刘勰的宗经观。

刘勰以宗经观为基础,依据是否和于“经”提出了“四同四异”说。边培文在评此说时认为“四同”处依循王逸骚辞评判,“四异”处是刘勰立足经典对屈辞进行的评判;李月娇之文中认为同于“风雅之四事”没有像“举以方经”派那样一味以经学的态度进行骚评,也没有像“不合经传”派一样抛弃经学,而是在“核其论,必征言”的基础上,以宗经的立场进行骚辨“体现了文学的发展流变。

五、通变观

《辨骚》之“辨”不仅辨别《楚辞》是否符合儒家经典及前人对屈骚评价之是非,还对当时文学创作对《楚辞》的继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辨别,在此思路下,刘勰提出了“通变观”。近十年所有的论文作品中有3篇将此作为全文的一个模块进行阐述:柴立楠指出:“楚辞之‘变就是继承经典与革新的产物,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确实是‘正变的典范。”王少良则从文之枢纽五篇之关系上入手,将《原道》《征圣》《宗经》三篇归为“通”,将《正纬》《辨骚》两篇定为“变”,“在“通”的方面,刘勰肯定其“取融经义”,这是本着“宗经”的思想推阐文道;在“变”的方面,刘勰赞赏屈原能够“自铸伟辞”,这是本着发展的观点推广文华”。还有吉开来的《刘勰〈文心雕龙〉通变观研究》一文不仅追溯了“通变”一词的来源以及“通变”观的发展,而且论证了通”与“变”落实在文学创作中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不仅阐释刘勰诗论、赋论所体现出的“通变”思想,而且论述了“通变”与史传文学、各体文学的关系。

六、对比研究

学者对《辨骚》篇的研究已经不仅限于对作品本身内容及形式的研究,而是在逐渐扩大其外围,涉及《辨骚》与其他作品或者刘勰与其他人观念的对比。刘晓艳所作将陈本礼《屈辞精义》与刘勰《文心雕龙·辨骚》两部经典从文学技巧和文本主旨两个角度进行对比,最终得出“刘勰在总结汉代楚辞观的基础上通过儒家文学视角来看待《楚辞》,褒贬不一;而陈本礼在清代朴学大盛的时代背景下独辟蹊径,注重阐发《楚辞》之文脉大意,高度赞赏屈原其人及其作”的结论。曾毅则是将刘勰的屈骚观与汉代“举以方经”派和“不合经传”派的观点进行对比,对刘建立起较为标准的文学批评原则予以肯定;与其类似但阐释不同的是张莉的《〈文心雕龙·辨骚〉篇辨疑》一文,该文认识到刘勰以“核其论,徵其言”的方法审视汉代评骚,以经为标准,又跳脱出经的桎格,客观看待楚辞本身的文学价值;毛心怡将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密切关系的骚和赋对而比之,并在此对比之中发现刘勰的骚赋观:“赋中仿效骚的辞赋家常炫奇夸富,而失雅正之义,故‘宋发巧谈,实始淫丽⑦,入纬书之弊。”另外還有胡荣鑫从《文选》与《文心雕龙》的关系切入,从两者对“骚”的不同安排来验证两者是否存在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

七、主旨研究

近十年来对《文心雕龙·辨骚》篇之主旨开展研究并得出研究成果的文章有2篇,一是李金秋的《辨与变—〈文心雕龙·辨骚〉篇主旨探微》,其主要观点有三:“骚”是指《楚辞》而非《离骚》一篇;阐述扬骚派和抑骚派分别对《离骚》的解读 ,并发表己见;辨“四同四异”、辨后人学习《楚辞》的偏颇以及文学发展观的变化,最终得出《辨骚》篇主旨之义:通过辨析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是“取镕经义,亦自铸伟辞”之作,指摘前贤评析楚辞之不足,明辨后人学习楚辞的偏颇,提出“倚雅颂,驭楚篇”的创作准则。另一篇是安海民的《也论〈文心雕龙·辨骚〉篇之立意与主旨》,首先指出刘勰认为汉人评价《离骚》是“鉴而弗精,玩而未核”;其次总结刘勰评《楚辞》的标准是“六义”;最后认识到刘勰从文章发展的源与流、得与失出发而得出的重要的文变思想。

八、其他研究

除了上述系统总结的七点研究方向外,还有3篇文章虽不归于以上其中当中的任何一种,但其研究方向新颖、研究成果影响深远,故在其予以单独的列举说明:第一篇是陈允锋的《〈文心雕龙·辨骚〉之 “辨”义及其思想渊源》,其指明“辨”与“辩”通以及《辨骚》渊源与先秦诸子辩学思想传统密切相关。第二篇是张敏杰作的《〈文心雕龙·辨骚〉之“昔汉武爱骚,而淮南作传”刍议》,该文认为刘勰将“汉武爱骚”和“淮南作传”联系在一起只是为了渲染帝王对《离骚》之喜爱,而对一些细节问题并不在意。第三篇是王诗瑶的《从〈文心雕龙·辨骚〉看六朝文学评论的两个特点》,指出通过刘勰对《离骚》的评价可以看出六朝文学批评的新特点,即忽视文学政治讽谏的作用,重视个人真实情感的抒发。

综上总结可知,近十年《文心雕龙·辨骚》篇研究成果丰富,这一丰富既体现在研究篇目的数量,也体现在研究所涉猎的内容,虽然本文将其内容分为了八类,但考虑到其他类里是创新性较强、在研究内容上难以找到重合之篇的一类,故其所涉及的内容要远远超过八个中论题。但美中不足的是很多相似论点的论文在论据的选择上并没有很好地做到推陈出新,而是相差无几的一些论据的不同排列组合,看完难免觉得重复无效。之后的研究者若再进行《辨骚》篇的研究,要从两个方面进场创新,一是寻找研究空白地带,如果这一点难以做到,那就要用力寻找新的证据证明自己所支持的观点。

注释:

①罗宗强:《读文心雕龙手记》,中华书局2019年版,第7页。

②王万洪、唐雪:《〈文心雕龙〉汉代巴蜀辞赋四大家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3页。

③王万洪、黄璇:《儒家文艺思想对文心雕龙成书的影响》,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3页。

④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页。

⑤杨德春:《〈文心雕龙·辨骚〉之“博徒”解诂》,《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32期。

⑥李铁荣:《辨“骚”之“奇”——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篇新探》,《闽江学院学报》2014年第35期。

⑦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621页。

参考文献:

[1]安海民.也论《文心雕龙·辨骚》篇之立意与主旨[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07).

[2]王少良.《文心雕龙·辨骚》篇的文学“通变”观[J].大连大学学报,2012,(11).

[3]张林.论刘勰奇与艳的文学审美观——读《文心雕龙·辨骚》札记[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2).

[4]杨文虎.《辨骚》和《文心雕龙》枢纽论[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15).

[5]李飞.由六朝任诞风气释“雅颂之博徒”——兼论《文心雕龙·辨骚》篇的枢纽意义[J].中国文化研究,2013,

(04).

[6]张敏杰.《文心雕龙·辨骚》之“昔汉武爱骚,而淮南作传”刍议[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3,(06).

[7]王诗瑶,高明峰.从《文心雕龙·辨骚》看六朝文学评论的两个特点[J].绥化学院学报,2014,(13).

[8]胡辉,孙玉荣.《文心雕龙·辨骚》引述《诗经》考论[J].焦作大学学报,2014,(09).

[9]李铁荣.辨“骚”之“奇”——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篇新探[J].闽江学院学报,2014,(10).

[10]杨德春.《文心雕龙·辨骚》“博徒”正诂[J].学术研究,2015,(11).

[11]项挺挺.试论儒家思想对刘勰《文心雕龙》的影响——以《序志》《宗经》《辨骚》篇为主[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5,(02).

[12]杨德春.刘彦和《文心雕龙·辨骚》之“博徒”解诂[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5,(07).

[13]叶汝骏.20世纪以来《文心雕龙·辨骚》研究综述[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6,(07).

[14]杨德春.《文心雕龙·辨骚》之“博徒”解诂[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報,2016,(03).

[15]李平,黄诚祯.《文心雕龙·辨骚》“博徒”褒贬色彩问题略议[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7,(06).

[16]边培文.《文心雕龙·辨骚》对屈辞传统经学化阐释的顺从与背叛[J].贵州文史丛刊,2017,(08).

[17]刘淮南.《辨骚》是一篇文学意义上的《宗经》[J].河北学刊,2017,(09).

[18]陈允锋.《文心雕龙·辨骚》之“辨”义及其思想渊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8,(01).

[19]魏伯河.《文心雕龙·辨骚》“奇贞(正)”辨——兼谈童庆炳先生的“‘奇正华实说”[J].语文学刊,2018,(04).

[20]魏伯河.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困境——对《文心雕龙·辨骚》“博徒”“四异”争议的反思[J].社会科学动态,2020,(08).

[21]赵红梅.《文心雕龙·辨骚》研究史论[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20,(06).

[22]李金秋.辨与变—— 《文心雕龙·辨骚》篇主旨探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21,(12).

[23]柴立楠,赵继红.《文心雕龙·辨骚》篇奇正观探析[J].黑河学刊,2021,(04).

猜你喜欢
文心雕龙
辞赋创作理论研究
怎样读《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通变”论主旨研究综述
《文心雕龙》的易学思想
略论刘勰对王粲诗赋的接受
《文心雕龙》“隐秀论”之美
《文心雕龙》选读
《文心雕龙》: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