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探讨

2023-05-30 10:48陈敏莲
管理学家 2023年10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探讨资金

陈敏莲

[摘 要]现阶段,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垫资的情况,再加上应收账款难以收回,给企业经营造成巨大压力,企业不得不通过大幅举债获取资金,带来了较高的财务风险。鉴于部分企业在资金管理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对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对于优化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资金;探讨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3)10-0031-03

一、建筑施工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时期之后,我国房地产行业逐渐进入了发展“瓶颈期”,建设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面临的竞争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企业在经营中不仅要垫资,而且要支付大量的材料款等款项,如果资金管理不当,很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甚至有被兼并或倒闭的风险。

资金作为企业所有资产中流动性最高、周转最快的部分,也是企业开展各项经营活动的保障。资金管理贯穿企业管理全过程,对企业的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优化完善资金管理机制,以保障企业实现有序发展的目标。

二、建筑施工企业在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人员认为资金管理工作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不注重资金要求,导致资金管理工作要求难以得到落实。同时,部分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特点优化制度体系和管理要求,制度中存在的风险使资金管理的要求难以得到严格执行,资金管理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结构对企业管理流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合理的资金结构能够保障企业在优化管理机制的同时,防范企业发生风险的可能性。但是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结构不合理。例如,在资产结构中存在着大量的闲置资产,在负债结构中过于依赖短期负债,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會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当前,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是银行贷款融资,没有通过应收账款代理等方式开展融资,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过高。预算管理作为对企业合理配置资金的方法,部分企业不了解预算管理的工作要求,认为预算工作和自身无关,不主动参与到预算管理流程中,导致企业的风险升高。应收账款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如果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存在问题,不仅可能导致企业的资金无法及时收回,还可能产生呆账坏账,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三、建筑施工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建议

(一)日常资金管理

长期以来,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并不了解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为了确保资金管理工作能够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实施,企业要让全体员工树立资金管理理念,形成良好的资金管理意识,摒弃传统管理模式下开展资金管理工作的方式。通过培养良好的资金管理意识,将资金管理工作和企业资金管理规划相衔接,让员工主动按照资金管理要求开展工作,通过转变工作模式,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资金管理水平,将资金管理工作中的相关要求传递给管理层,让其了解资金管理的重要性[1]。同时,企业在资金管理中要熟悉资金管理工作要求,全面分析和评估资金管理各环节工作,降低企业资金管理工作中的风险。此外,企业员工还要结合企业的实际特点,主动分析如何降低资金的占用及优化企业资金的管理流程。例如,建筑施工企业的员工在签订合同前,就要与业主单位沟通,详细研究项目的相关条款,梳理条款中的预付比例、预收比例和收款周期等,争取对企业更有利的条款。

企业在开展资金管理的过程中,要树立风险控制理念,通过构建科学的资金管理体系,强化不同层级人员对资金管控的认识,使其了解资金筹集、存货管理、应付账款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完善资金管理办法,落实各岗位的工作要求,确保资金管理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完善资金结构

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紧缺问题主要是由于存量资产运转效率低下,存在存货周转速度慢、资产闲置等问题,导致企业的各项资产难以实现流动,甚至使企业陷入资金不足的困境。因此,企业要优化资金管理机制,提高企业资产使用效率,调整企业的资产构成比例,提高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水平。建筑施工企业在管理中要全面清查存货和固定资产等方面的资产,并对使用效率低下的资产采用恰当的方式予以处理,例如通过出售、租赁等方式提升相关资产的流动性,在保障资产流动性的基础上权衡资产的流动性和收益性,结合企业经营需求统筹企业的资金存量,以促使企业的资金流实现有序流动[2]。

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高负债的特点,主要原因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垫付了大量资金。同时,企业通过负债经营的方式能够利用财务杠杆效应,如果负债带来的息税前利润小于资本成本,将会给企业造成损失。因此,企业要权衡风险与收益,在管理企业负债时认识到企业不同阶段及不同财务杠杆条件对负债管理的要求,通过合理权衡企业的负债管理流程,保障企业负债结构趋于合理,避免负债过高或过低的问题。如果负债过高,就会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过高;如果负债过低,则企业难以充分地使用商业信用。因此,只有保障企业的负债合理,才能使企业的资金管理规划更为科学。

通过分析企业的长短期负债结构,可优化企业的债务结构,平衡企业的获利能力和风险。负债结构要求企业权衡长短期的负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分析负债比例时,要考虑风险及收益,如果短期负债过多,企业在短期内资金无法及时收回时很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在负债融资时,要适当增加企业的长期负债,在确保企业的资本结构趋于合理的同时降低企业风险。

(三)拓宽融资渠道

建筑施工企业要拓宽自身的融资渠道,促使资金实现有序周转。长期以来,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主要依靠银行借款,再加上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不仅要在经营中垫资,还要面临资金无法回款的风险。因此,企业要结合发展的实际特点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资金,制定更科学的资金筹集策略,在分析企业的融资成本的基础上,满足资金使用需求,促使企业实现多元化的融资。企业在融资中除了采用传统的银行贷款这一方式,还可充分依靠股权融资、应付账款融资等多种融资方式制定融资规划,避免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要采购的材料较多,在施工过程中如果能有效利用商业信用,相当于给企业带来一笔无息贷款,帮助企业提高资金的充裕程度。商业信用对企业而言简单易行,能够适应企业资金的需求。但是商业信用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否则会导致企业信誉受损。

应收账款代理适用于企业拥有大量应收账款、同时又急需资金时,企业可以向金融机构出售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代理的方式在当前可应用于建筑施工企业。如果企业存在大量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将提高企业的资金风险。为了防范这一问题,企业采取了应收账款代理的方式。但是,应收账款代理的融资费用较高,利率比银行借款的方式高出3%左右。

联合体投标是建筑施工企业在投标时,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组成联合体开展投标的方式,让企业利用其资质吸引资金充裕但资质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共同投标,提高中标率。

(四)重视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要借助预算实现对资金各环节的有效配置,通过预算控制企业管理全流程。企业要借助预算管理确保资金的管理更加有序。

企业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要想使预算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就要尽可能地保障预算编制工作符合实际要求。在预算编制中,不能盲目地缩小预算,也不能盲目地扩大预算,在确保预算可执行的同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支持,避免预算流于形式。

在预算执行中,企业要判断执行中是否存在差异。对于预算执行存在重大差异的,要及时予以纠正和改进,防止预算差异不断扩大。预算管理工作对企业发展较为重要,企业要通过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机制,将预算效果和员工绩效挂钩,通过细化考核机制充分激发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

(五)完善應收账款管理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普遍通过垫资的方式获得资金,但是垫资导致企业的呆账坏账问题较为普遍。企业要分析客户的信用情况,合理分析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中的要点。

企业要调查和评估业主的资信,在与业主开展合作之前就要做好风险防范,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在投标前,通常也可以通过5C评价法了解业主在工作中的品德、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判断业主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业主的实际决定是否投标。

构建合理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建筑施工企业要开展内部监理,通过内部监理与外部监理共同监督施工项目的质量,防范由于施工质量不符合业主要求导致被拒付工程款的问题。

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催收机制。企业在催收应收账款时,要建立完善的催收制度,确保应收账款能够及时收回,防止因企业应收账款过多导致出现呆账坏账风险,给企业造成损失。通过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效率,促使企业的资金实现有序周转,提高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3]。

针对不同的应收账款,企业可以建立不同的催收机制,保障企业的款项能够及时收回。在催收过程中,对于拖欠款项时间较短的企业予以适当提醒,但不应过度干扰。对于拖欠时间较长的企业,就要及时沟通,提高催收频率,避免企业资金损失。对于无法收回款项的,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提起诉讼。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建筑施工企业要提高自身的资金管理水平,发挥信息系统的优势,借助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水平。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依靠人工方式,但是应收账款管理流程中涉及的信息较多,不仅涉及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而且涉及企业与业主之间的沟通,如果仅依靠人力开展管理,容易导致应收账款管理效率低下,不利于企业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因此,企业要建立以信息系统为主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完善管理流程。

企业在信息系统中要管理业主的基本信息、催收记录等方面的信息,通过信息系统,细致管理企业的应收账款工作。例如,在应收账款管理环节,业主逾期未回款就要调查逾期未回款的原因,并在系统中记录原因,制订催收方案,确保应收账款能够及时收回。同时,企业要通过应收账款的信息化机制,让企业各部门的信息实现无缝衔接,促使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得到高效传递,让各部门紧密合作,提升应收账款收款的及时性。

建筑施工企业要严格管理应收账款,形成完善的奖惩机制。在施工项目完成之后,要求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催收款项,并在催收过程中不能耽误其他项目的开展。如果在一定期限内,工程项目负责人无法收回款项,就要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通过奖惩并重的方式确保相关人员注重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四、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在企业的运营管理中具有重要价值。企业的资金作为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将可能给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带来负面影响,导致企业的资本成本增加,降低企业的运营能力,使企业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提高。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重视资金管理工作的要求,在资金管理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订相应的改进对策,保障企业的资金管理流程更加科学。

参考文献:

[1]闫杰.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问题与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20(04):149-151.

[2]蒋昕昕.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纳税,2020(03):119-120.

[3]王涛.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纳税,2020(22):171-172.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企业探讨资金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难点及信息化解决方案
建筑施工安全成本及优化和控制
浅析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的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