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祥歌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必然趋势,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的出现,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以现代化技术为依托,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多样化发展,打造具有特色经济结构,实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现阶段,数字经济在为我国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的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由于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与数字经济不匹配,不利于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农村经济为分析对象,以数字经济助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为导入点,引出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弊端,对数字化基础设置、网络覆盖率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保证农村经济与新时代经济发展趋势接轨的重要手段。基于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合,为农村的稳定发展提供现代化技术基础。但是,在实际发展中,受自身历史因素以及发展因素的影响,数字经济在农村发展的助推力减弱,不利于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为了保证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发挥数字经济的作用,需要强化农村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网络覆盖程度,优化电子商务,积极引进多元化复合型人才,为数字经济时代下我国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一、数字经济助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一)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数字经济依托于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转变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人们的经济发展思想,实现构建现代化新型消费理念。通过大数据技术手段,能够对我国市场发展形势进行详细分析,整合市场需求关系,促使农村开展针对性生产活动,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提供具有个性的农村服务质量,实现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
(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转型
将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能够实现我国信息技术手段与农村经济产业融合发展,转变传统农业生产经济发展模式,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促进传统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实现农村经济由传统结构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进而保证农村经济结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实现推动我国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落实绿色经济发展理念
在以往的农村经济发展中,主要是依托于自然资源,通过消耗自然资源获得经济利益。随着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理念与时代发展要求相背离,不重视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实现农村产业数字化发展,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强化市场把控力度,开展精准生产模式,进而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农村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保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实现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环境与经济发展和谐统一。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实现
大力开展乡村振兴建设,缩小城乡之间差距,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乡村振兴的不断深化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农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但是城乡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提升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是关键。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将现代化技术手段应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提升农村产品生产质量以及效率,促进农村数字化建设发展,缩小城乡之间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
二、数字经济时代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弊端
(一)数字化基础设置不够完善
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成为当前需要攻克的难关,因此,我国对农村经济发展加大资金以及科技投入力度。但是,城乡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以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例,由于历史因素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导致我国部分农村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严重阻碍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由于历史自然因素的影响,部分农村的道路崎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施工难度以及资金成本大,网络难以覆盖,导致农民网络便民服务发展水平较低,阻碍农村经济发展,降低农民生活质量。同时,由于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农民对外界市场发展形势不够了解,对于电子商务的认识不够透彻,局限于电子商务的适用模式,大多数地区直接套用农村电子商务出色案例,没有与自身的发展特点相结合,限制了电子商务经济模式多样化发展。
(二)农村经济与信息技术融合程度不够
数字经济时代下,农村经济产业与工商业相结合的比重不断增加,但是,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结合产业主要体现在农业或者现代工业发达的地区。由于支撑信息技术运行的软件建设成本较高,会增加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资金压力。另外,数字农村经济建设的标准不够统一,导致信息系统不能够兼容,存在信息壁垒的现象,农村经济市场信息共享较难。
(三)农村物流系统发展不够全面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是非常关键的,是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将农村经济产品、半成品、原材料等运输送往各地,进而获得经济发展效益。基于数字经济发展模式下,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我国主流经济发展模式之一,通过互联网完成商品交易,能够有效拓宽农村产品销路。通常,在买卖双方达成交易共识后,双方决定货物运输方式,进而实现横跨空间的经济活动。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升农村物流系统建设,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受地形以及人文因素的影響,农村人口分布不均匀,地势复杂,物流水平较低,抑制数字经济在农村发展。
(四)电子商务培训制度建设不全面
数字经济中电子商务是重要经济模式之一,开展电子商务培训,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是,相对来说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不够完善,其问题主要呈现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够强、培训内容的实践性较差等。首先,在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发展中,培训的场次虽多,但内容普遍没有针对性,没有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导致效果不够明显。其次,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在电子商务理论课程培训中,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受限,培训内容难以落实到实践中去。由于电子商务模式应用中需要依托于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通过专业的技术能力保证电子商务开展的稳定性,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人才吸引的效果较差,没有专业的计算机人才作为支撑,导致电子商务管理以及运营工作难以落实。
三、数字经济下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化建议
(一)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重视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资金投入力度,实现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高度融合发展,将网络工程建设引入农村交通当中,提升农村网络覆盖面积,提升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为打造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经济发展模式奠定基础。通过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目的,强化农村便民服务质量。现阶段,部分地区的农村网络工程建设管理不当,网络基站建设数量不达标,导致农村网络覆盖率低,影响数字经济对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要积极拓宽资金来源,强化网络基站建设,政府积极颁布农村网络基站建设优惠政策,吸引外来资本,解决基站建设资金问题,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二)强化农村物流配送服务水准
首先,针对农村交通情况,构建科学的物流运输网络通道,提升生鲜运输产业链建设,整合农村物流与农村电子商务合作,进而缓解农村物流运输困境。对于偏远的农村,重点考量农村交通以及人文因素,构建农村网络物流运输系统。
其次,提升生冷产业运输资金投入,由于农村经济多以生冷产品为主,通过电子商务的模式,提升生冷物流运输链建设,能够有效缩短产品运输时效,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能够减少物流运输中转次数,降低产品消耗,实现提升经济效益的目标。
另外,物流企业要提升农村物流通道建设,提升网络技术,打造农村物流运输共享渠道,提升运输的质量以及效率。加强地方物流与电子商务之间的合作,不断扩大农村物流交通系统,提升物流运输规模。对于部分偏远地区,由政府干预,强化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公路交通工程建设。通过完善农村物流交通运输系统,加强农村与外界的经济互动,拓宽农村产品销售路径,加快商品流通的速度,进而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优化电子商务培训体系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在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工作中,要积极结合农村的乡土人情,整合农村经济发展结构以及销售产品的种类,打造具有特色的电子商务培训方案,提升电子商务培训的效果。首先,在课程制定中,要基于受教育人群的实际情况,结合人群的整体年龄、平均文化素养、信息化水平等,开展针对性的电子商务培训工作。人才缺失是重点问题,在发展中要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加大对现有员工的培训力度,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另外,积极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更多的电子商务企业入驻农村,同时能够达到吸引人才的目的,政府积极鼓励企业以及人才投身至农村经济发展事业中,加大政策优惠力度。此外,政府要将农村经济发展重点放在数字化、智能化产业中,积极寻找科学的切入点,基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占有的资源,提升农村数字经济文化建设水平。整合当地具有特色的产品项目,以农产品为例,通过数字经济发展模式,优化农产品优惠政策,大力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政府要加强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打造创新人才队伍,提升人才吸引渠道,加强高校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宣传,吸引高校学生投身至数字经济下农村经济发展中。鼓励科研机构入驻农村经济发展事业中,为其提供专业化指导。为了吸引人才,提升农村经济发展人才的福利待遇,积极鼓励年轻企业家、大学生、留学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回乡,为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奉献出价值。
(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村经济
政府要加强对农村经济宏观调控,优化农村产业市场环境,提升数字经济的作用,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制定完善的经济发展制度,杜绝传统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不同的农村特色不同,要基于农村的文化以及历史特点,因地制宜开发特色产业,通过信息数据分析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寻找个性化可行性发展战略。不断强化政府扶持力度,向农村经济发展倾斜,最大限度激发农村对数字经济发展模式的认可度,实现数字经济助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由于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与数字经济发展模式不同,传统的制度以及法律规定不能满足当前发展形势,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不断开拓新型产业,促使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因此,为了保证数字经济下農村经济结构转型稳定发展,需要制定针对性管理制度,修订农村经济发展法律法规,进而保证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进一步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数字经济是促进我国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需要促进农村数字化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但是,在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中,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制约数字经济的发展,影响我国农村经济数字化发展进程,不利于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针对当前的发展现状,需要不断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物流运输投入,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为实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