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2023-05-30 10:48:04赵永春
今日财富 2023年12期
关键词:内审经营优化

赵永春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国民经济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市场经济纵深发展,现代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既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还需要关注优化内部管理、提升管理效能。近几年来,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企业的竞争环境加剧,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给企业的经营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境。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加强内部控制是保障其稳定运行、提升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深入到现代企业中开展实地调研,结合其经营实际,探索内部控制优化策略,能够促进战略目标的落实,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地推出用户青睐的产品(服务),提升市场占有率。本文关注国内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化与完善,结合当前多变的市场环境与复杂的竞争格局,深入到企业中展开实地调研,加强内部控制运行的分析,找寻管理中存在的症结所在,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优化建议,旨在帮助企业优化内部控制活动,提升经营效率,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近年来,国内财务舞弊案件频繁发生,如康美药业案更是震惊业界,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给整个资本市场带来严重的影响。从现代企业稳定经营的视角着手,优化企业内部控制、提升管理效率是其根本。关于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由来已久,并已应用于各行各业,美国证券交易所(SEC)所提出的内部控制框架受到了学术界及实务界的认可与应用,以此作为框架对国内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展开梳理与分析,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即企业在经营中实施内部各项活动所开展的管理、监督、检查、约束、纠正等,旨在对经营运作进行全面的管理与调控,保障企业稳定运行,促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实现效益创造。在企业开展内部控制活动,对全流程的规范化运作进行审视与重构,识别潜在的风险源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化解、转移,提高企业经营运作效率。在岗位设置中,明确界定权责,建立制度体系、操作手册等,加强培训,通过流程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高员工的行为规范。完善组织架构,通过岗位设置,促进权力的制衡机制,强化员工的协作能力,营造良好内控环境,提升内控活动。同时,企业优化配置各類资源,建立内部监督机制,促进财务活动更为规范,防范职务舞弊、虚假报告等一系列弊端,及时发现风险点并采取控制措施,有助于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实现组织愿景。

(二)内部控制框架

1994年,美国证券交易所(SEC)发布了内部控制框架,主要包括五个维度,在实务界中应用并取得了成效。以下,对内部控制框架进行阐述:

第一,内部控制环境。对于企业而言,要稳定有序经营,必须要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包括组织的架构设计、人员的设置、管理层的经营风格、公司治理机制等,旨在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的经营运作,使企业能够保持良性的发展。

第二,内部控制活动。在企业实际的运营过程中,控制活动贯穿于企业经营运作的全过程,包括岗位的授权、业务流程、业绩评价、信息处理等,旨在对整个企业的运作进行实时的监管与保护,从而提升企业运作效率,实现价值创造。

第三,风险评估。风险具有一定的潜在性,对任何企业而言,风险的隐性特点都可能使企业面临着不可预见的经营性风险,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所面临的风险也呈现出变化性,由此,企业要结合自己的经营实际、风险承受度等,基于成本效益的原则,展开风险识别与评估,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不断提高自身风险防范能力,培育核心竞争优势。

第四,信息与沟通。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大多已构建了内部信息传递机制,例如,建立信息化平台等,但面临着每日产生的海量数据,要不断进行传递与分析,获取具有价值的信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支持。尤其是结合市场信息、行业动态等,了解客户需求、投资环境等,有序地提高对价值的利用率,从而帮助企业抓住商机,抢占市场。

第五,内部监督。企业优化内部控制,其实质是一个往复循环的过程,而内部控制监督则是对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进行梳理与整理,从而不断优化企业内控体系,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

二、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

部分企业在员工培训、薪酬体系建设、团队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难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例如,应届毕业生进入到企业后,由学生向员工的角色转变不适应,企业也未组织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导致部分新生代员工无法尽快地投入工作。又如,考核、晋升机制的设置,缺乏反馈环节,既不利于员工的反思与成长,又难以激发员工的活力。

(二)内部控制活动不健全

部分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活动中存在着对业务流程的控制力度不足。例如,公司按照不相容岗位设置相关人员,但是在物资采购和存货管理环节,由于职权过大、岗位职责模糊,导致在日常开展工作中,亦存在相互推诿责任的情况。又如,在资金管理、物资领用等环节,存在着流程设计不清晰的情况,导致部分工作审批流程过慢,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效率。

(三)风险评估不科学

部分企业在实施风险评估过程缺乏定量的评估,由于缺乏定量化的评估,无法对风险可能发生的概率、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有效评估,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例如,在风险源评估中缺乏对发生概率、损失等定量分析,不能有效地基于成本效益原则开展工作,甚至存在风险控制缺位的情况,给企业造成损失。部分企业未建立风险管控预警体系,主要表现于与市场结合度不高,没有结合企业行业特点、经营实际、竞争环境、市场动态等,对重要的财务指标设置阈值,如短期偿债率、速动比率等,且在应对策略的制定过程中流于形式,可能会引发潜在的风险。尤其是当前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环境与市场中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由于缺乏对市场信息的动态跟踪,风险评估缺乏科学性与前瞻性,不利于企业的稳健经营。

(四)信息与沟通不畅

部分企业规模较大、层级较多,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信息沟通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的矛盾,导致信息沟通效率较低,无法及时响应。特别是在沟通协调方面不足,存在着部门间缺乏有效合作,甚至出现工作推诿的情况,给企业运营管理效率造成影响,甚至造成风险隐患。例如,一些集团企业跨区域经营,由于信息沟通不畅,缺乏资金的集中管控,既不利于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还可能存在资金被占用、挪用的风险。

(五)内部监督缺位

部分企业未设置内审部门(或内审人员、小组),或虽设置但缺乏独立性与专业性,未在企业内部有效地推行监督与约束机制。例如,一些企业的内审人员由财务人员兼任,日常从事财务工作,在开展内部监督时又成为审计人员,这种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情况,导致内部监督流于形式,无法对企业经营运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识别,长期来看不利于稳健经营。又如,部分企业内审人员在开展审计活动时缺乏独立性,碍于“人情”,往往未深入地提出问题、症结,甚至后期对整改情况跟踪不力,未发挥审计的监督、约束职能。

三、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化策略分析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现代企业经营日趋复杂,良好的内控建设包含着众多因素,包括员工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岗位胜任能力、人力资源政策、权责划分情况、薪酬激励机制等,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总基调。企业对内要营造良好工作环境,构建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通过激励与约束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尤其是结合新生代员工的特征,开展拓展训练等,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提升员工的忠诚度与认同感。

(二)健全内部控制活动

企业在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要以内部控制作为框架,推进流程的规范化。首先,要结合企业经营实际,设置并明确岗位职责。完善制度体系,制定工作流程,实现作业流程规范化、统一化。企业内部各级管理者要优化自身的管理理念,树立新时代的价值观,与相应的职能部门、员工签订岗位职责、绩效指标等责任书,明确各部门、岗位职责,规范自身的行为活动,加强协作与沟通,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其次,强化制度与标准管理。企业要健全规章制度的同时,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结合岗位设置情况,推进合规操作,并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同时,将员工的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共同推进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员工的敬业度。尤其是结合新生代员工的特征,给予更多的工作挑战,使其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认同企业内控文化,遵从内控制度。

(三)加强风险评估

首先,风险无处不在,现代企业大多已着手构建了风险识别流程,在具体的风险评估中,要进一步加强对市场信息的调研,因为风险识别活动具有动态性,要动态跟踪市场需求、行业动态等。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国家倡导创新经济的发展,一些企业已着力于提高研发,必须要结合市场需求推出新产品,以提高市场占有率,要及时捕捉市场信息,提高信息的时效性,以防范生产产品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导致存货产品积压等风险隐患。其次,风险分析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加强对市场信息的捕捉,提高对信息数据的分析能力与挖掘能力,从而分析企业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风险发生概率等。例如,采用公式“风险度=发生概率×影响程度”,全面地对风险源进行分析,量化测度概率、影响、损失大小等,从而基于成本效益原则采取应对策略,降低风险、减少损失。最后,企业需要建立合理的风险评估体系,结合企业经营实际,设置重要的预警指标,通过动态的跟踪与分析,帮助企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而有序促进自身风险防范能力的提升,获得持续稳定的经营动力。

(四)强化信息与沟通

企业内部要构建畅通的信息传递机制,且这种信息传递应具有双向性,即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促进信息能够及时传递与沟通,从而保障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价值性,通过信息平台促进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有序衔接与协同,共同推进企业的经营发展。现代企业大多已建立信息化平台,在日常管理中要完善信息的传递环节,丰富内外部沟通渠道,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例如,企业在经营实践过程中,不仅需要内部联系,提高信息流通效率,还需要与外部加强沟通,构建门户网站,利用电话、社交软件等与客户、供应商等进行有效沟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又如,随着现代企业经营规模日趋扩大,业务范围扩展,强化沟通渠道,对当前各项业务流程进行整合、重構,优化审批流程,能够有序提升管理效率。同时,在近几年疫情影响下,企业要探索远程办公、线上办公,例如利用社交媒体、邮箱等进行信息传递。

(五)健全内部审计机制

目前,大部分企业已在内部建立了内审机制,或通过外部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运行质量进行准确评价,从而对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及时进行纠偏与调整,促进企业的稳定运行。企业要结合自身运行规模,设置内审部门(或内审人员、小组),加强内审人员专业素养的培育。同时,企业要健全内审机制,提高内审部门及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例如作为单设部门,直接向董事会、高层管理者汇报。企业要定期开展内审工作,对于一些大型、集团型企业,可结合远程审计、非现场审计的方式,从而提高审计效率。结合许多集团企业、上市公司经营实际情况,以及监管部门的要求,还可以加强外部审计,即引入第三方专业的审计事务所,由专业人士对企业财务、经营等进行全方位的“诊断”,亦能够帮助企业优化内部控制,提升经营效率。从现代企业经营实际来看,加强内、外审计工作,能够起到相互补充与促进的作用,共同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助力于企业的价值创造。

结语:

随着市场改革纵深发展,现代企业竞争加剧,且市场瞬息万变,如何保障企业稳定运行、长期持续发展,成为现代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内部控制已成为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最有价值”的途径,引入内部控制框架对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活动进行有序梳理,能够保障企业规范化、高效性运作,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特别是有序地营造良好内控环境,促进财务管理向精细化转型。

(作者单位:珠海市分板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内审经营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房地产导刊(2022年5期)2022-06-01 06:20:14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6:10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中国外汇(2019年8期)2019-07-13 06:01:18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18
白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