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备普遍参考价值的基础性利率,目前国际主要货币的基准利率正在进行改革,这将对国际金融体系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文章从国际基准利率的变革进程入手,浅谈新的基准利率改革对我国银行在贸易融资业务方面可能受到的影响。
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 LIBOR)曾是国际金融市场上使用最广泛的基准利率,所谓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就是针对LIBOR的改革。2021年3月,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发布的声明当中指出,LIBOR从2021年12月31日起将逐渐退出市场,全球外币的基础利率拉开了转换的帷幕。LIBOR曾经是国际上使用最广泛,也是重要的基准利率,银行外币贷款、浮动贷款等的定价均以此为参考。银行在进出口贸易当中,常常基于同期国际基准利率加风险溢价的方式来进行融资利率定价。LIBOR是国际银行间一年期以下无担保的借贷利率,主要反映的是不同报价银行在伦敦银行间市场对于短期无担保借款成本的预期。目前,国际主要货币的基准利率处于改革进程当中,市场需求相应发生变化,不含银行信用的无风险基准利率与含银行信用的有风险基准利率共存是未来的重要趋势,这决定了多基准利率体系可能成为今后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面临的新常态,这将给境内利率体系的建设带来新的启示。
一、基准利率的特征
金融市场上具备普遍参考价值的基础性利率称为基准利率,行之有效的基准利率是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定海神针”。基准利率由于要为金融市场产品定价提供参考,因此必须具备代表性的特征。资金的供求关系是决定基准利率的唯一因素,而不能有其他风险溢价掺杂,要对资金价格有一个准确、真实的反映。基准利率能够为标准合同提供参考和便利,由此来下压交易的成本。
基准利率作为金融产品定价的基础,应当具有有效性、传递性和市场化的特征:(1)有效性:基准利率对于稳定市场预期发挥着关键作用,基准利率的管理机构能够制定、提供稳定、连续、独立和透明的报价,从而规避了市场信息不透明、不对称的风险,由此对金融市场定价行为进行合理的规范。(2)传递性:基准利率是央行货币政策传导的关键环节,基准利率和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利率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之间联动性极高。央行利用对货币政策目标利率的调控来引导基准利率的变化,引导合意利率进入金融市场并作用于实体,实现货币的政策性。(3)市场化:对以市场为主导的利率形成机制进行建设和完善,是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使管制利率逐步被市场基础利率替代,可以更大程度上激发市场潜在需求,为金融产品的创新提供源动力,从而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
二、国际基准利率改革情况
LIBOR自公布以来,成为国际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基准利率。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相关数据显示,全球和LIBOR直接挂钩的证券价值超过350万亿美元,贷款约为10万亿美元。但是,以今天的眼光看待LIBOR,其在定价机制、制度设计、市场基础以及政策传导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从而对其作为基准利率的权威性、公信力造成严重影响。从定价机制看,LIBOR是报价行预期的无担保借款成本,其基于银行报价,而非报价行实际借款利率,真实性难以保证,报价行对市场发展的主观判断和真实的资金成本之间肯定是存在偏差的。制度设计角度来谈,报价行在进行报价过程中主观倾向自身利益,而并非真实资金成本。如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市场流动性普遍低下,各个报价行出于掩盖自身流动性情况,对报价进行刻意压低,此期间LIBOR是显著低于市场真实的利率水准的,因此LIBOR在制度设计上很容易受到操控。基于市场基础的角度:LIBOR市场规模缩水严重,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资本充足率、流动性覆盖率等指标引入金融市场的监管体系当中,同时信用风险也明显加大,银行对短期无担保资金融出量进行缩减,LIBOR市场缩水,每日成交量下降,有效性也渐渐地弱化。从政策的传导性看,LIBOR定价权在离岸,会干扰在岸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此处举例美元,联邦基金利率是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目标,很多美元金融产品都应用LIBOR定价,而LIBOR长期在英国银行及机构主导下,美联储难以有效传导其货币政策意图。
2014年,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发布的报告《改革主要基准利率》中,充分鼓励各国监管机构寻找LIBOR的替代利率——无风险利率(RFRs)。美联储2014年选定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来替代LIBOR,此外,國际上很多地区及国家也确定了替代各国货币LIBOR的RFRs,其中包括瑞士的隔夜平均利率、日本的东京隔夜平均利率、欧盟的欧元短期利率等。
中国人民银行已经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根据人民银行对境内主要银行LIBOR敞口进行评估和检测。
三、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对银行贸易融资业务产生的主要影响
基准利率的重新定义与选择是一项全球性系统工程,对全球金融体系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的转变带来新的启示,进而改变客户对产品的认知和交易行为。国际基准利率涉及业务前、中、后台多环节,应当统筹考量,具体会对业务前台的市场营销、金融产品方案设计、产品定价、对客沟通、合同修改、押品估值、会计核算等工作产生影响;对业务后台产品准入、系统改造和运营流程等亦会产生相应影响。此外,国际基准利率改革还会影响客户既有的产品认知和交易习惯,商业银行在对客户沟通方面,需要提前做好产品讲解及需求引导。
在面对这一对银行不同业务及工作产生影响的系统性工程,在进行具体业务操作的过程中贸易融资部门必须格外审慎地处理相应事项。以下将进出口融资贸易当中最常见的海外代付和进出口押汇等业务为例,分析了不同币种新增业务和存量业务,以期为银行面对LIBOR改革时寻找有效应对措施提供思路。
(一)美元币别押汇和代付业务
2020年,金融稳定委员会发布的《LIBOR利率基准转换全球线路图》提示相关机构应当在2021年底前对基准利率进行有序的转换。根据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发布的公告,2022年所有的欧元、英镑、日元和瑞士法郎以及1周、2个月期美元LIBOR报价将会终止。隔夜、3个月、6个月及一年期美元LIBOR报价将延续至2023年6月30日才会终止。因此,在2022年出现的新发生业务,于2023年6月30日以前,银行与客户都能继续在押汇及代付业务当中使用隔夜、三个月、六个月及一年期美元LIBOR利率。在此期间,银行不必进行系统改造,也无需修改合同文本,能减少工作量,而客户也能保持既往的交易习惯,在将LIBOR转换造成的融资成本不确定性风险降至最低,从而有更多的时间能够去适应全球性的国际基准利率改革。若银行已经完成国际结算业务系统、资金管理系统等的升级改造,也可以在押汇、代付等业务当中应用隔夜融资利率,在使用隔夜融资利率时,要更注重客户培训,对客户对国际基准利率改革的认知程度进行评估和了解,从而对其对新基准产品需求进行发掘与引导,并做好沟通讲解工作。由于美国替代基准利率参考委员会推荐应用隔夜融资利率进行贸易融资业务等商业贷款业务的定价,因此在美元币别的押汇和代付业务的未来发展趋势当中,隔夜融资利率可能成为主导。
对于使用美元LIBOR利率的存量业务,银行要对涉及LIBOR定价的产品信息、协议文本、期限信息等等进行系统的梳理以及掌握。同时对于利用LIBOR加浮点作为押汇、代付利率、罚息利率的业务,银行应当重点关注产品使用LIBOR是否延期至2023年6月30日,以及和客户签署利率转换协议过程中,约定在将来再次面临某个触发点时,需要再次协商新的代替利率,其本质只是向后拖延签订利率变更时间点,从而保证银行和客户及交易对手在新利率上意见的统一。针对没有周期浮动计息条款的押汇、代付产品,作为银行则要重点关注产品是否具备顺利到期完结的条件,对LIBOR和隔夜融资利率之间基差太大造成的套利空间风险进行防范与规避。
(二)对协议文本的影响
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研究了一套境内美元浮动利率贷款推荐协议文本——《境内新签订美元LIBOR浮动利率贷款合同定价基准转换相关条款》对存量参考美元LIBOR合约、新签订参考美元LIBOR合约、新签订参考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都适用。各大银行能够对这一协议文本进行参考,从而制定相应的美元浮动利率贷款合约,也可以根据银行的实际情况,适应性调整推荐的协议文本内容。
对于日元、欧元、瑞士法郎等币别的押汇和代付业务,受到的影响主要是对相应币别新的基准利率如何选择和适用的问题。其中,瑞士表明态度不会退出瑞士隔夜平均利率的期限利率,日本和欧盟推出了多基准的并存模式,日本在保留东京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同时,也推出了基于东京隔夜平均利率的期限利率。欧盟在保留欧元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同时,又推出了欧元短期利率,英国则推出基于英镑隔夜平均指数的期限利率。
由于基于新的基准利率的限期利率业务体量不大,同时进出口贸易融资业务多选择期限利率进行适用,因此在英镑贸易融资业务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以内都采用英镑隔夜平均指数的期限利率。日元的贸易融资业务将以东京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为主要趋势;欧元则可能以歐元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为主要趋势。
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的指导意见给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带来的启示是:银行针对非美元币别的浮动利率接待合约,可以根据自身业务情况、货币发行经济体监管部门推荐来确定新的浮动利率贷款合约,或是通过对存量货款进行补充协议的签订来规避风险。
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对押汇和代付业务造成的影响程度是远低于利率衍生品产品的。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部门要对新基准利率产品发布进度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加强对启动存量业务合同条款补充协议、新增业务合同拟定等工作,此外还有多个美元LIBOR期限利率报价到2023年6月30日才截止,在这段缓冲期中,贸易融资业务部门要加快自身业务更新、改革步伐,对顶层设计进行强化,实时掌握监管要求,从风险管理、对客沟通、金融产品设计方案、产品定价等多方面入手应对新基准利率的改革,从而使操作风险降至最低,帮助银行逐渐适应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带来的冲击。
(作者单位:华能云南滇东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简介:高华艳,1989年9月出生,女,汉族,云南曲靖,本科,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融资管理,财务管理以及预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