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 要:小学体育作为一门以身体训练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对学生身体素质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体育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更加专业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体育核心素养在体育课堂上得到全面的培养。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3-0151-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3.050
近几年,核心素养成为了教育教学中的热点名词,它是学生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品格与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体育学科的地位不断被提升,是小学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当前的学生实际来看,他们并没有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每天参与锻炼的时间有限,这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积极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运用多元化的方法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学习与体育相关的知识,增强体能,促进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出全面的研究。
一、体育核心素养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实施现状
(一)兴趣培养不足
小学生都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他们不愿意受到约束和限制。然而,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体育教学中仍在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按照教学大纲安排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上缺乏创新和拓展,对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不充分,导致课堂教学过程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体育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足,没有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缺乏新颖的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二)教学评价单一
有效的评价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积极且具有价值的反馈信息,能够为学生提供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力,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但是,很多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不够重视,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教师占据着评价的主体,而学生处于被评价的地位,导致课堂评价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在评价内容上是以学生的体育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运动的过程,无法了解他们在运动期间身体发生的变化,从而导致学生出现自我认知不清晰的情况,影响他们的体育素养发展。当体育课堂剩余时间不足的时候,体育教师甚至不进行评价,容易造成学生厌学情绪,使体育教学陷入僵局。
二、体育核心素养在小学体育课堂上的培养策略
(一)采用分层教学,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小学生在身体素质、兴趣爱好、运动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果教师采用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式,用统一的教学内容、训练方式和评价方法来面对全体学生,只能满足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身体发展,而其他学生则沦为了体育课堂的“旁观者”。为了改变此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分层的方式进行教学,结合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差别化的教学方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训练方式、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运动强度,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分层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改革的重要方法,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课堂上体会到运动的快感和成就,增强体育运动的自信,达到体育应用自如的目标。
在实施分层教学的时候,不仅要对学生分层,还要进行备课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构建起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模式,使小学生获得充足的体能锻炼,活跃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学离不开体育训练,在体育训练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层次设计“自助餐”式的训练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能情况和兴趣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项目,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还要去挑战其他的训练内容,引导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激发运动潜力。学生是体育课堂的主人,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分层教学中融入小组合作学习,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衡地分配到各个小组之中,从每个小组中选出一名能力强的学生,并发挥他的榜样作用,激发其他学生的胜负欲。在小组之间还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和运动竞技,把握分层教学节奏,因势利导,营造激烈的竞争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推进体育教学的各项任务。此外,教师还可以建立一对一的帮扶机制,让先进带后进,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使每个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都能在体育课堂中得以提升。
(二)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体育知识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多改变和创新,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开辟了新的路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新体育运动和健康知识的呈现方式,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对一些复杂的运动动作理解掌握能力较差,对于某些动作细节仍然把握不到位。对此,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把一些复杂的动作融入到有趣的童话故事之中,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用故事中人物形象或动物形象的运动过程,帮助学生掌握运动要领,丰富体育知识和素养。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优美动作,用直观的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意识到标准的体育动作是非常优美的,培养学生的肢体感觉和形象思维,端正体育学习态度。教师可以利用手机、DV等智能设备,把学生在课堂上的动作录下来,通过回放观察、与标准视频对比等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促进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拉近体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现代教育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交互性和共享性的特点,把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并上传到班级学习平台中,让学生对照微课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一方面感受到体育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能够深化对体育知识的认知。当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利用网络去查询相关的知识或请教网上专家,自主突破体育难点,改变被动学习的现象,能够积极获取知识,得到更大的发展。学生还可以利用微信、钉钉等软件向教师寻求帮助,把自己的体育运动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及时消除困难,保障体育锻炼的连续性和顺畅性。教师建立班级学习群,每天向群内发送一个体育小常识,在日积月累中增加學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
(三)巧设体育游戏,调动学生运动热情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体育游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以被应用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将游戏与体育项目结合起来,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同时还能够培养规则意识和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教师在选择体育游戏的时候应该切合学生实际,切忌挑选假大空的游戏,容易造成学生的反感。可以听取小学生的意见,选择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一方面确保学生的参与度,另一方面锻炼学生优良品格,有助于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体育课中,课前准备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有效的课前准备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的各项机能,为课程学习奠定基础,还能减少因运动带来的伤害,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一般情况下,体育教师会组织学生以慢跑、行进操、定位操等方式进行热身,在形式和内容上缺乏创新,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为此,教師可以采用趣味性的游戏,用蛇形跑代替慢跑,用跳绳、跳皮筋活动学生的关节,用抢球传球触人等游戏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等,在课堂伊始就用形式多样的游戏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使学生以更加饱满的情绪融入到体育课程学习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游戏进行运动技能与技巧的训练,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团队性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找到自我价值、学会团结合作,在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之下,提升学生的运动意识。小学生充满着天真和烂漫,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角色扮演游戏,把教学主题和故事内容连接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在锻炼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策略思维。对于一些复杂的运动技巧,教师可以把动作要领改编成儿歌、童谣,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唱,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在整理阶段,教师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搜集韵律操视频,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做出各种动作,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使学生可以把愉悦的心理状态延伸到下一节课的学习中。
(四)引入传统体育,培养学生民族意识
我国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很多传统体育项目流传至今,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也填补了现代体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小学体育教师可以把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还能够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和传承,培养小学生的民族意识。教师选取的传统体育项目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形式和内容上要方便于教学、简单易行,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都能从中获得发展与提高。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形式多种多样,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有太极拳、踢毽子、武术等,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对锻炼学生体能素质、培养体育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优质的传统体育资源,将其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还可以将这些传统体育项目编写进校本体育教材中,让学生更加详细地了解传统体育项目,使传统体育项目发挥最大的教育意义。教师可以将传统体育项目应用到课前热身或课后整理阶段,带动学生的运动热情,使体育课堂充满文化气息,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定期邀请传统体育项目的专业人士进入到校园中,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增加民间体育活动,改变学生对体育的看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局限在课堂上,更多素养需要在课外实践中去获得,教师可以把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到课外体育实践当中,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喜欢的项目,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感受体育运动的快乐。很多传统体育项目都蕴含着一些表演性的动作,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教师可以抓住传统体育项目的这一特点,组织开放性的演出活动,让学生表演民族体育舞蹈,用不同的形式展示传统体育项目的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五)实施多元评价,激励学生运动习惯
教学评价在教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评价结果能够激励学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课堂评价的重要性,对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进行改进与创新,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前的评价方式都是教师评价学生,学生没有发言权和主动权,评价过后效果不理想,学生并没有得到改变。因此,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师要积极构建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将多种评价方式汇集到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开展评价,确保学生都能够从评价中有所提高。
在评价方式上,除了传统惯用的体能测试以外,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把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挖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并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与表扬,为体育学习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增加学生体育运动的自信。在评价主体上,除了教师评价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加入到评价中,根据教学形式,采用灵活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养成自我反思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运用生生互评和小组互评的方式,学生既可以成为评价者,又可以成为被评价者,在评价和被评之中找到自己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明确学习方向,激励学生不断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提升体育核心素养。另外,教师还可以建立成长档案,把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表现、体育成绩、参加体育运动所获得的奖项、参加体育运动的图片等收录其中,通过定期打开的方式,让学生看到自己在体能和体育素养上取得的进步,激励学生把体育运动坚持下去。
三、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是小学体育教学的起点与归宿。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利用趣味性的活动开展教学,增加课堂乐趣,在这样的氛围中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增加传统体育项目教育,拓宽学生的体育运动空间,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使体育核心素养在体育课堂中获得长足的发展,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林沐香.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文旅导航,2019(12).
[2] 陈明晓.新课改下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课堂内外,2021(2).
[3] 王军.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J].新课程,2021(40).[4] 闫晶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清风,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