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科书活动栏目的纵向比较与教学建议

2023-05-30 03:51陈江仝晶晶
地理教育 2023年14期
关键词:教科书课程标准栏目

陈江 仝晶晶

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应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认真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1]。”《意见》指明了课堂教学的具体方向,即重视情境创设、问题探究,关注学生活动。

教科书也称教材、课本,它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自2003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印发以来,各大地理教材研究中心都是严按照课程标准编写教科书,可以说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体现。2018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印发,新版教科书也随之开始编写工作。目前,新版教科书在各地普通高中广泛使用,对新版教科书的研究也是当前地理教学研究的热点方向。笔者借助中国知网查阅“地理新教材研究”相关论文,经数据统计可知,当前对新版教材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四类:a.同一标准下,各出版社的新版教科书的横向比较;b.同一出版社,实验版与新版教科书的纵向比较;c.新版教科书的课堂实践研究;d.新版教科书编写思路的解读。

受行政地域、教师教学惯性等因素影响,实验版(03版)和新版(新课标版)地理教科书的使用地区有一定的重叠。因此,本文以鲁教版地理2为例,从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视角出发,以教科书中的活动栏目为切入点,对新旧两版教科书进行纵向比较,并提出相应教学建议,为教师科学运用教材资源,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一、活动栏目数量比较

1.目录对比

教科书“地理2”主要内容是人文地理,新版教科书依旧按照“人口、聚落、产业、交通”等人文要素分为四個单元,因为课标的变化,部分章节有所变动,例如在人口单元,不再涉及人口自然增长的内容;在聚落单元,新增乡村聚落形态、乡村景观等内容;在产业单元,整合实验版教科书旅游业的内容,增设服务业区位选择一节;第四单元变化最大,在保留原有的交通区位与发展基础上,新增三个区域发展、重大战略的具体案例。

2.框架对比

鲁教版地理2的活动系统主要分为两层,第一层为单元层,由“单元导语、每节活动、单元活动”组成;第二层为节次层,由“节前问题、节中活动(知识窗、活动、案例分析)、节后活动”组成。

在单元层,新版教科书保留了原版的框架,即“单元导语、每节活动、单元活动”的框架。由于现代技术变革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单元活动的内容较旧版有显著拓展、提升。在节次层,新版教科书也是保留了原有框架:“节前问题、节中活动(知识窗、活动、案例分析)、节后活动”,但其外显和内隐价值有了较大差别。

3.数量对比

活动栏目的外显差异主要体现在数量上。两版教科书在单元层依旧保留原有框架,因此活动栏目的数量对比主要发生在节次层。按照现行的教科书活动栏目的数量比较方法,采用“节前、节中、节后”的活动时序较为合理。

在统计数量时,笔者考虑到教科书的活动栏目往往以模块化方式呈现,比如两版教科书均出现“问题”“知识窗”“活动”等字样,常以不同颜色、模块化方式呈现,其意为教师选用、学生自主探究。但新版教科书在每节中的正文部分就设置了“案例分析”,这体现了教科书编写团队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因此笔者在统计活动栏目数量时,将正文部分的“案例分析”按照“节中活动”加以统计(表1)。

从节次层看:首先在总数上,虽然新版教科书较实验版只增加了1节教学章节,但活动栏目总数增加14项,这充分体现教材编写团队对活动栏目的重视;其次,在栏目类别上,节前的“问题导入”和节后的“活动”数量变化不大;主要的变动在节中,具体为“知识窗”减少4项、活动增加6项、案例分析增加9项,数量的变化表现出教材编写团队对节中活动的重视程度。

二、活动栏目的内容比较

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中,明确提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因此,教科书活动栏目的设置初衷与最终归宿都应以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目前,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间关系的研究有“中心—边缘”模式和“多维共生”模式。“中心—边缘”模式是以人地协调观为同心圆中心,其他素养呈扇形围绕,有较明显的层次性;“多维共生”模式是从地理学科综合性、区域性、整体性角度出发,强调地理四大核心素养之间的“结构统一性”[2]。

因此,本文在比较活动栏目的素养体现时,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为依据,兼顾四大核心素养关系的层次性和综合性的同时,采用“二分法”,选择以同层次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素养为第一大类,将活动栏目分为思维类和实践类。依据美国学者Benjamin Bloom提出的认知领域六个层次,即“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综合细分为7个小类,思维类包括“阅读理解”“读图分析”“图文分析”3小类,实践类包含“实验运用”“图表运用”“考察分析”“资料综合”4小类(图1)。

1.思维类活动

思维类活动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为原点,对各类图像系统和文字系统进行分析、理解、运用。图像系统和文字系统中也包含人地协调观和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并且相对来说,对学生学习时的思维进行评价相对便捷,故以思维类活动进行分类。

(1)阅读理解

在地理2中,多以“知识窗”栏目呈现,其特征是丰富的文字系统,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能力。

(2)读图分析

在地理2中,多以节前“问题”、节中“活动”栏目来呈现,其特征是丰富的图像系统。地理图像系统主要包括地图、景观图像、地理示意图、地理统计图、遥感图像、漫画等类型[3],在地理2的活动栏目中均有涉及。

(3)图文分析

“图文分析”活动综合了文字系统和图像系统,既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图文材料显性信息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挖掘图文系统背后隐性信息的能力。在“鲁教版”地理2中,节前、节中、节后均有呈现,尤其在新版教科书中,“案例分析”是数量增加最多的活动,该活动栏目多为图文分析类。

2.实践类活动

实践类活动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地理实践力”为原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地理实践力是指在考察、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并明确提出户外考察、实验、社会调查等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4]。

(1)实验运用

地理模拟实验的目的是借助实验情境获取具象认知,理解、分析、综合并迁移运用至现实情境中。实验运用类活动多用于自然科学类学科,在新版地理教科书中,主要集中在地理1、选择性必修一,在“鲁教版”地理2中,未出现实验运用类活动。

(2)图表运用

图表运用类活动是学生在理解图表信息的基础上,按照活动规定的绘制要求,对已有图表进行修正、补充、绘制。在两版教科书中均有图表的绘制,比如在新版教科书第四单元第二节,活动要求学生绘制领海基线,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的海域范围。

(3)户外考察

户外考察类活动是地理课堂的前探外延。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的户外考察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在面对真实情境时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在考察中培养学生的“地理眼”“地理脑”,户外考察类活动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

(4)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类与户外考察类活动有较多的共同之处,它们都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地理课堂进行前探与外延。户外考察类活动相对侧重于自然环境的考察与研究,社会调查类活动相对更侧重对人文地理环境及其现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研究。在地理2中,人口迁移、聚落形态、产业分布等内容与乡土地理有紧密联系,因此,地理2中的社会调查类活动也相对较多,同时考虑高一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社会调查的形式多以收集资料的形式出现。

3.数据分析

按照“二大类、七小类”的划分方法对两版教科书中的活动栏目进行编码、整理。整理过程中,因部分活动栏目存在多个子活动,且子活动的活动方式并不相同,故在整理时对这类活动采取了分开统计的方法(表2)。

通过对两版教科书内容的比较,可知两版教科书的活动栏目均以思维类活动为主,比率达85% 以上。在思维类活动方面,实验版以阅读理解为主,比率達44.87%。新版教科书三者比重相当,读图分析、图文分析类较新版显著提升,阅读理解类比重大幅下降,可以看出新版教科书编写团队愈发注重学生挖掘图像系统内容的能力。

在实践类活动方面,因地理2内容以人文地理为主,因此活动栏目设置并没有涉及实验运用类,而是以户外考察、社会调查类活动为主,旨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活情境,用地理思维思考乡土环境中的地理知识的能力。

三、活动栏目的教学建议

在两版教科书的数量、内容纵向比较的基础上,笔者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中学业质量水平要求,得出以下结论:新版教科书的活动栏目在广度上、在深度上都有所提高,在学业质量水平方面水平等级也并不局限于水平2的基本要求。

具体来说,实验版教科书活动栏目的材料展示以文字描述为主,活动要求是对简单地理事象进行分析,行为动词多为了解、知道、简单分析,且侧重地理要素的分析;新版教科书活动栏目材料丰富了教科书的图像系统,且每节课均有真实案例分析,在第四单元的国家战略篇章中,学习情境已经达到给定复杂地理事象,活动要求不仅侧重要素分析,还强调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及时空变化。

结合活动栏目的数据反馈及教学使用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几点使用建议,希望能为地理教师在活动使用过程中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1.细研课标内容,选择合适活动

课程标准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需要不断提高对课标认识的高度,高瞻才能远瞩。同时,更需要用丰富的教学过程、深刻的教学反思挖掘课程标准的深度内涵,既给予学生充满畅想的诗和远方,又用丰硕的果实充实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鲁教版”新版地理2中,存在少数活动栏目内容的重复。比如在第三单元“农业区位选择”一节中的图文分析类活动——探究寿光市农业发展之路,活动设问涉及“分析寿光蔬菜区位因素”和“提出蔬菜生产国际化发展建议”,而在其后的案例分析中,又以“新疆农业的‘白色农业与‘红色农业”为例进行图文分析活动。虽然两个案例涉及的区域尺度不同,寿光蔬菜是在小尺度背景下分析,而新疆农业则是中尺度背景,但活动内容的形式和设问有所重复,这虽然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内容的广度,但在有限教学时间下,活动内容的深度挖掘可能不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选择同类型活动时,应选择更具代表性的活动栏目进行探究。

2.加强教材研究,注重活动关联

从两版教科书活动栏目的纵向比较可以看出,活动栏目在名称上、类型上具有一定传承性,而且新版教科书不仅是对文字系统进行了更新、优化,还使活动栏目的图像系统更为详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因此,教师在活动栏目的探究过程中,应注重三个关联:一是实验版与新版活动栏目之间的关联,这是连接教师已有教学经验与即将习得的教学经验的桥梁;二是正文部分与活动栏目的关联,这是教师教学活动逻辑性的保障;三是活动栏目之间的关联,这是学生习得知识并能够迁移运用的关键环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如果注重这三个关联,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流畅性,增强学生分析、迁移知识的能力,也有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成长。

3.挖掘乡土资源,丰富活动价值

乡土地理充满着原汁原味的生活化气息,它是学生生存、生活的主要地域,也是学习资源最主要的来源。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生活化的地理应是帮助学生领略地理之美,领悟地理之用,热爱自然、热爱学习与生活[5]。

地理2的教学内容以人文地理为主,无论是人口、聚落、产业还是交通于区域发展都是学生能目之所及的,因此在选择教学活动栏目时,可以结合原汁原味的生活情境,提升学生探究乡土问题的兴趣,增加学生对乡土的热爱。

4.整合活动内容,重视单元设计

通过对两版教科书活动栏目的分析可知,新版教科书在数量上增加了14项;在内容上图像系统更为丰实;在活动设问方面,部分活动存在重复。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版)》可知,地理的学时并未增加,因此,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整合现有教学资源,选择合适活动,贴合学生认知水平,突出活动重点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地理单元设计的实质是结合学科本质和育人价值,宏观把握地理学科知识和学生认知需求的联结,实现教学设计与素养目标的有效对接[6]。教师在进行地理单元设计时,考虑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整体规划、整体设计,选择适当的活动栏目开展活动、制定任务、突出教学主线,不仅可以加强知识的内在关联,提高学生迁移运用等高阶思维发展,还可以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增加户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等活动,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DB/OL].(2019-06-19)[2022-07-1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6/19/content_5401568.htm.

[2] 欧阳子豪,孙美娜. 多维共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23(2):75.

[3] 董玉芝,孟琦.中美高中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的比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下半月),2015(8):8-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5] 刘导,陈实.美国地方本位教育对生活化地理教学的发展启示[J].地理教学,2022(2):47-50.

[6] 陈诗吉.指向素养发展的地理单元教学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2012(12):10-14.

*资助项目:江苏省“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基于学习差异的地理研学课堂构建的研究”(D/2021/02/432)。

猜你喜欢
教科书课程标准栏目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关于栏目的要求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