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验教学方式

2023-05-30 10:48:04杜永会
小学科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创新

杜永会

〔摘    要〕  创新实验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创设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在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科学实践和探究能力。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提高创新实验的有效性,是科学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教师针对创新实验的主题,结合学生接触的生活知识进行假设,创设多元化的实验形式,让学生实现“在玩中学”“在玩中做”,从而提高小学科学创新实验的有效性,启蒙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并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科学的奥秘。本文分析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创新实验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12-0055-03

在新时代课程计划中,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阵地,是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科学知识的普及与深化,影响着学生的未来终身学习和发展。小学创新实验是激发学生动手兴趣的有效途径,教师在为学生布置科学实验任务的基础上,应注重科学学科的个性化内容和形式,有效创设高效的创新实验课堂,提高创新实验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出现的问题

(一)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设计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对周围的事物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科学教师在设计相关主题实验时,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不仅在思想上认为科学课程是可有可无的,在课程设计方面忽视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独立思考空间,在创新实验方面存在敷衍的态度,导致学生将科学实验当成热闹的游戏,不能以认真的实验态度积极参与到科学实验课程中,从而无法实现小学科学创新实验的新课改目的,也无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受到限制,其动手操作能力也大大减弱,不利于学生对后期科学实验的参与和发展。

(二)实验教学设备缺失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的广泛应用,大部分学校配备较为完整的硬件教学设备。在社会经济和国家教育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国民素质全面提升,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仍然影响着现代教育,并未在根本上转变应试教育思想。在科学创新实验教学中,缺乏针对性的科学实验器具,进一步加大了小学科学实验课程的教学难度。在当前小学教育中,部分教师和家长将教育中心放在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主科上,受制于传统的应试教育观点,相关的体育、音乐、科学学科被教师和家长忽视,学校方面也将教学经费倾向于重点学科,无法为科学创新实验购置教学设备,导致科学学科实验活动缺乏教学设备。部分老旧且不齐全的教学设备,在开展实验活动时可能会发生损害学生身体健康的教学事故,使学生无法通过科学实验真正领会科学知识,也无法感受到科学学科的魅力,进一步阻碍了科学教学目的的实现。

(三)学生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创新小学科学实验中,由于教师对科学实验的课程安排和实验内容缺乏整体性的设计,无法针对现存的实验问题进行解决和调整,学生的科学创新实验有效性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小学生受年龄、性格、学习习惯的影响,有着自身的学习个性化特点,也有着差异性的学习需求。但是,小学科学教师在创新科学实验时,对全体学生实行统一的实验指导和帮助,没有结合学生的科学学习短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无法满足全体学生的科学创新实验需求,造成部分学生科学学科的短板,导致学生的科学发展受到阻碍。

二、注重创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方式

(一)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

在小学科学创新实验中,教师向学生展示科学知识之外,更需要吸引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科学实验中能够主动地去思考。在以往的小学科学实验中,科学教师也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究主动性,但是并没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思考氛围,很难引导学生在科学实验中进行正确、深入的问题思考。对此,科学教师要根据实验内容,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这些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思考主动性,使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思考方向,助力学生能够高效地完成小学科学实验学习任务。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空气能占据空间吗”这节课程时,本节课程的主题内容就是一个问题。为了让学生感受空气占据空间,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科学实验。为了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正确地思考,教师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就“空气能占据空间吗”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观察桌子上的水杯,问学生能够看到什么?这时,学生们会回答:“杯子是空的,什么也没有。”教师再拿出一个玻璃打气装置,然后让学生观察“玻璃打气装置里面有什么”,学生们摸不着头脑,摇摇头。这时,教师利用玻璃打气装置去给气球打气,气球逐渐膨胀起来,这时学生们会恍然大悟“杯子里和玻璃打气装置里都存在空气”。这时,教师向学生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该如何去验证空气能够占据空间呢?”这时,学生们被这个问题所吸引,并且努力地在脑海中搜集各种方法去证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神奇的纸”这个实验,让学生们“在杯子底部塞上一张纸巾,保持杯口垂直向下,慢慢压入水中,再把杯子垂直地取出,观察杯子里的纸”。这样,学生们就会带着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进行思考,从而能够准确地抓住实验要点,成功地通过这个实验来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二)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创新的意义在于应用,在科学实验创新中让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科学应用的意义,并且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应用的本领,才能够真正地实现小学科学实验创新的目标。但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学生生活的科学实验让学生感觉非常“迷茫”,他们不知道这些科学实验对生活的意义,更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很难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对此,小学科学教师在进行科学创新实验时,应当有效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将科学实验与生活相连接,让学生明白科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更能让学生对科学实验理解得更为深入,让学生在实验中也能够兴趣浓厚。

例如,在学习“让小车运动起来”这节课程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拉力与小车速度的关系”实验时,应当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学生们对各种车的驱动并不陌生,尤其是骑自行车时,用的力气越大自行车跑得越快。这时,教师可以在操场上为学生们准备一个“三轮自行车”,让一名学生坐在自行车上,另一名学生用绳子去拉这辆自行车。这样,教师为学生模拟了自行车能够行走受到的“力”,学生们也能够通过实验发现“拉力越大,自行车行走得越快”。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利用课本教材中的实验材料,组织学生按照课本教材的要求进行“小车”的实验,学生可以快速、独立地完成课堂实验,让学生去探索科学实验材料中的小车运行快慢与拉力的关系。科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内容,为学生将科学实验与生活实践相连接,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科学实验探究“真理”的意义,还能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将这些科学理论知识进行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和科学探究精神,真正地发挥科学创新实验活动的作用。

(三)注重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

在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多元、新颖的科学实验形式至关重要。在以往的小学科学实验中,教师往往按照课本教材中的实验过程进行模仿,并且让学生按照课本教材中对科学实验的要求进行实验。这样的小学科学实验缺乏创新性,学生在进行科学实验学习时也缺乏主动探索,学生比照着课本教材内容进行“模仿实验”,很难凸显科学实验的“创新”内涵。所以,科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验学习需求,以课本教材内容为核心,为学生提供一些创新性的实验形式,给予学生足够的实验探究空间,让学生在科学实验中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究和创新。

例如,在学习“蚕的一生”这节课程时,很多教师因为实验时间的跨度,往往为学生播放一些实验视频,以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蚕的一生”。这种视频播放并不是科学实验,学生缺乏了实验探究的机会。这时,结合本节课程内容,科学教师可以采用“家校合作”的方式开展实验活动,将本次实验进行课外迁移,让学生在家里利用课余时间在家长的协助下完成探索“蚕的一生”实验。为了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教师可以对实验过程做一些要求,让学生每一天都對蚕宝宝进行拍照,并且做好实验记录。但是,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实验中拥有更多的实验探究空间,像蚕宝宝生活环境、蚕宝宝的食物、实验记录方式等等,这些实验内容都可以让学生来自主决定。除了这种“家校合作”的科学实验方式,教师还可以将游戏活动融入科学实验中,像杠杆原理的探索,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跷跷板”的游戏,让学生在跷跷板的游戏活动中感受杠杆知识和原理,吸引学生探索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对杠杆知识掌握得更加深入和牢固。总之,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要凸显实验形式的创新,这不仅仅是“创新”内涵的要求,更是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探究的兴趣需要,更是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活动开展效果的关键。

三、结束语

创新是民族的未来,也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充分地利用好科学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较强的科学创新探究精神。所以,小学科学教师要致力于小学科学创新实验活动的设计,结合科学实验内容以及学生的科学学习需要,以科学实验的形式创新和实践应用为中心点,为学生提供科学、生动、创新、趣味的小学科学创新实验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黄淑婷.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电脑校园,2020(5):677-678.

[2]刘恩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的提高[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4):392.

[3]史素芳,郭常喜.分析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文渊(高中版),2019(1):741.

[4]陈湘逸.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10):932.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创新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6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物理之友(2020年12期)2020-07-16 05:39:20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46:59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7:04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6:17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