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好爱
摘要:文章对江西省民营经济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新时期江西民营经济发展的困难与问题。认为发展的困境是:企业成本上升、资金不足,筹资困难;市场需求减少,达产不够,增效不易;产业链上下游不顺畅,原材料供应受限,营销困境。针对这些问题,对江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给出了相应对策建议,积极探索企业复工复产的有效路径,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以“数字化”转型推进新旧动能转化和调整存量经济结构,优化增量经济布局。
关键词:江西;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一、江西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民营企业成为江西经济的重要支柱
在江西省的经济体系中,民营企业是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其在政府税款征收、安置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等多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得知,2021年该省非公经济增值达到了18331亿元,相较于2012年提高了152.98个百分点,在整个省份GDP的占比从2012年的56%提升至61.9%;共有私企、个体户385.22万户,相较于2012年增加了236.05万户,增加幅度为158.24%;税收缴纳数额为3037.6亿元,在同年江西省的总税收中占比79.4%,相较于2012年多征收了1873.6亿元,增加幅度为160.96%。直至2021年年底,整个省份的民营经济城镇就业登记人数达到了1642万人,在城镇就业的总数规模占比超过82%。截至2022年上半年,江西民营企业已达112万家。从以上内容便可了解到,江西省民营企业在经济体量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提升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已经成为维持该省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关键支撑。
(二)民营企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据江西省民企协会管网调查报告得知:在2021年度,该省非公有制经济三次产业构成为4.7∶43.9∶51.4,2021年全省非公经济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387.5亿元、12883.4亿元和15104.3亿元。同时,2021年江西省对559家上规模民营企业进行调研,从调研数据来看,全省民营企业100强呈现规模攀升、经营稳健、创新有力、势头向好的特点。同时,江西省政府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实行转型与升级改造,引导民企朝着低成本、高收益、高品质行业发展,以此提升整体经济体系的集约化水平。省级政府部门又出来多条扶持政策,促使民企实行跨越式转型改造,尤其是面向“专精特新”型民企划拨专项资金以提供扶持,推行动态调整政策,改变当前的民企集约发展模式,促进民企朝着特色化、高端化、创新性的道路迈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民营经济市场竞争压力提高
技术革新是实现民企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江西省政府还提出了民企“专精特新”发展战略,截至2021年12月底,江西省统计、核实的“专精特新”中小民企为1086户,并总计为262户此类民企实施“一企一技”,而且对于重大创新示范性工程实施一定的专门奖金和补贴,各项奖金和补贴的经费总计约6920亿元,引导了江西中小型民企投资约七亿元资金进行创新,有效推动了该省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提高了民企在科技层面的竞争实力,截至目前,江西省的此类民企一共获得了三百余项发明专利。截至2021年底, 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在江西整体进出口总额的占比达到65%,在此之中,生产型企业出口总额为1099.6亿元,增幅为15.4%,是江西省中外贸经济的重要部分,同时也体现出了该省民企市场的竞争实力取得了明显的提高。
二、江西民营经济发展困境的原因探究
(一)生产和生活成本增加,引起内需不足
此项问题制约了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的活力源自商贸服务、酒店旅游、娱乐以及食宿等各种服务类型的行业。2021国家统计局的大数据分析表明,民营经济的增速仍处于下行压力,江西2021年1~2月工业生产增速同比减少3.7%,幅度较全国平均水平降低13.4%,无法正常复工复产,造成公司可运用的现金流存在供给不足的状况;再加上18.6%的企业生产原料成本提高,同时还需承担年度固定的成本费用支出、租金、职员薪资福利、房贷等,以上因素都给各公司造成了压力。融资难贷款贵的问题使江西部分银行背负债务风险偏大,由于地方商业银行对企业提高信用贷款额度上的要求和审核严格,中小型民营企业数量减少,劳动者降低工资比重加大。生产和生活成本同时增加,导致江西省有20.9%的民企承担着违约的风险,使整个民营经济受到重大冲击,不仅严重损害信誉,而且还引起了整個行业的市场需求发生短期性的萎缩。
(二)民间投融资能力不强,促使民营经济复苏缓慢
2021年上半年,江西的民间投资量下降了4.7%,企业投入完成的金额同比增速也减少了8.1%。以江西一建为主的部分民企也只能宣布倒闭,投资商们都对当下的宏观经济情况没有很大的发展信心。民企相较于国企而言处于弱势地位,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对民企的分类测算要求远高于国企,对于行业准入上,民企的难度会显著高于国企,再加之大部分资金都流向了国企,导致原本就有限的信贷资金由国企长期把持。而且部分民企因为本身经营管理活动存在较多不规范之处,违背了信贷资金的相关规定,导致银行一方出于风险、成本、效益的考量而不愿向民企发放贷款。另外,还存在一些民企在担保抵押上能力较弱,无法达到信贷投放标准,因此风险溢价太高,针对此种情况银行所收取的信贷利率也较高,进一步导致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偏高。
(三)交通运输受限导致各行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长途运输的跨域大,大多数高速公路采用限制行驶,运输中需要严格检测,导致运输时间较长,物流成本高。江西近十分之三的民企都受到了运输方面的限制,特别是在居民服务、医疗卫生、果蔬生鲜、物流邮政等方面的货物运输价格一直太高,对民企的复工与进一步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根据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和调查反映,针对销售通道受限的局面,69%的中小企业表示造成销售渠道困难的主要因素是航空、高速列车以及运输道路的影响。由此可见,交通运输通道的滞缓将直接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例如从北京市到南昌的运费涨到每公斤四十元,运送一百公斤的商品就需支付二千多元的运费,运费甚至高过商品本身价值。
三、促进江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积极探寻民营企业复工复产新路径
第一,加大国家财政对民企的财税扶持与资金保障。江西省政府针对全省销售额达不到十亿元的小微民企免除所得税,并暂缓支付职工经费,减免水电费用,但江西民企发展复苏和成长,取决于各方合力。国家层面要落实失业、工伤保险等一系列稳岗政策,并降低相应的投保费率。针对餐饮、零售、旅游等行业的民营公司,给予短期性失业、工伤保险费用的缓缴政策支持,对于满足条件的公司所提交的申请,在取得参加保险当地政府的审批之后便能缓缴纳,延迟期限不可大于一年,且在此期间免除滞纳金。针对不裁员与少裁员的公司,还可为其提供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的支持。2022年,中小型民营企业返还比例能提升到90%,满足要求的服务业公司可先行发放,进一步健全民企金融服务机构,减轻民企的经济负担,降低民企的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
第二,构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厘清社会化与去社会化的联系,将具有不同所有权、制度、属性的资本,和不同经营方式的企业,集中转变成强大的经济力量。民企要合理利用当地政府推行的政策,把自身政策方针与政府颁布的政策联合起来,努力寻求最优的合作平台与融合点,在社会活动与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取得成功。强化软、硬资本投入的密切联合,提高对软资本投入的关注度,以带动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同时迈向技术革新、组建高素质职工团队的道路,让彼此间的合作更为合理,更符合实际要求。
第三,实行较为灵活的用工模式。对企业而言,灵活性用工能够协助企业适应市场环境,减少劳动成本与经营风险,提高营业收益,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竞争优势。江西民营企业在招工用工方面,要按照职位的不同而选用更为灵活多变的用工模式。例如,对技能有特殊要求的岗位,可选择以项目制或合同制的方式灵活用工来降低公司用人成本,同时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用工荒”的问题。对于技术型和管理型高端人才,企业可以通过聘用已退休的高级技术型和管理型人员来解决民企高端人才短缺的情况。对于这些退休返聘的人员来说,自主工作愿望强烈、工作热情较高,对薪资待遇没有严苛要求,被聘用后会一直稳定在某一职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余热。
(二)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第一,提振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要促进优惠政策有效落地,加强业务指导。要主动构建党委组织、政府领导参与、非公企业与商会等机构交流协作的制度化平台。构建完善党委组织、行政领导班子直接联络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的激励机制,构建完善征求私营企业人员和商会有关负责同志的建议激励机制。统战部门、工商联要坚持把联系民营经济社会代表人士工作贯穿始终,围绕提高民营企业家团队整体素质,着力将培养整体素质好、规模大的企业家团队,当作推动民营经济“两个健康”的最重要、前导性的、重要任务来抓,有组织地对民营企业家尤其是年輕的企业高级管理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学习、技术培训、经营技术培训,以全面提升企业家发现机遇、集成人才、运用创新资源、对抗危机、回报社会的能力水平。
第二,提振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要为民企营造有序的市场化氛围。在市场经济参与者准入方面,要通过实行政府部门涉企监督的市场经济参与者责任制和公正竞争性审查管理制度,继续实施市场经济参与者准入负面名单管理体制和“双随机”监督检查激励机制。对民企参与项目过程中出现的各项不合理的限制应予取消,对于政府牵头的大型工程,可减少或取消民企参与的初始限制设置。对符合政府重点扶持条件的PPP项目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应当充分面向民间资本投资公开,引导和扶持民间资本以多种参股方式,投入PPP项目当中。对于已经加入PPP项目的民营企业在办理项目实施前期行政事项时,为民营企业提供便利的服务渠道。同时通过项目补助、信贷贴息方式为其顺利开展PPP项目进行财政扶持。在民企融资领域,进一步深化推动江西民企挂牌“映山红”行动,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进行投资,建立健全与政府涉企部门的职责与协同联动机制,帮助民营企业化解上市流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并积极推动地方商业银行发放“民企债券融资扶持工具”,扶持有潜力和竞争力强的民企,解决资本流动性风险。各级人民政府要用好“民企股权融资支持工具”扶持有投资困境的民企渡过难关。引导各级中小企业投资金融机构对民企进行投资支持,增加融资授信额度,切实缓解民企投资成本较高、投资途径简单和投资数量少的困难。
(三)以“数字化”转型推进新旧动能转化
第一,多层次全方位完善民企数字化转型人才培育机制。目前,民企在实施数字化转型时,具有领军型人才、数字化运营管理人才、数字化系统开发专业人才和数字化应用实践人才等不同层面的人才需求,建议强化政策的引领导向作用,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各级各类职业院校、企业、平台等各方主体积累优势,立足产业生态需求和人才梯队的有机组合,多维度完善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例如鼓励高等院校开设数字化转型相关专业,通过校企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等手段,开展“订单式教育”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定制型科研人才,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做好人才支撑。
第二,以财政税收金融为民企数字化转型提供梯度普惠性支持。对正处在成长初期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政府从中甄选出若干适合行业发展方向、有投资潜力的民营企业,将其列入省级重点培训对象,利用优惠政策与资金扶持促进该批民营企业在“小升规”中发展壮大;对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将促使其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并把有潜力的中小民企纳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养三年计划中加以重点支持;对于在江西民企中已形成了较强竞争优势的,尤其产业龙头民企,政府要通过政策与资本的导入,促进这批民企利用自身现有的技术资源优势与品牌效应促进产业改造升级,朝着产业集群方向发展。
(四)调整存量经济结构,优化增量经济布局
第一,深入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消费驱动型经济战略将转化为“消费+投资”的双驱动型战略,要引导民企利用资金合作、行业协作、经营模式创新等方式积极参与国有企业的重大投入、成果转移和负债整合等项目,进一步强化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产的融合重组,提升国家储备数量资源配备效益,并借助带动国家现代化经营体系、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与壮大实现混合所有制的政策增长红利,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加快实施调整存量经济结构。
第二,优化增量经济布局。在新增基建投资项目中,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投资优势和市场主体作用,积极布局中心城市。在新基建投资中,政府必须基于城市交通枢纽、制造业产业链配套、人才供给等要素成本,并利用民营企业的成本效益和新要素配置形成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统筹开发的新城镇布局,避免形成在政绩项目、政绩城市主导下的“新基建”为导向的城市。
四、结语
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抓住新的发展契机,克服企业当前运营成本高、投融资难、营销受限等问题,深入推动江西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江西民营企业的新成长,将借助大数据、物联网、AI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全方位促进企业生产流程的革新、商业模式的变革、技术工艺的创新和企业管理架构的转型。
参考文献:
[1]黄群慧.论新时期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17(09):5-24.
[2]董积生.如何切实为民间投资提速鼓劲[J].中国中小企业,2017,254(01):16.
[3]李海龙,谢毓兰.以政府信用为支点 激活民间投资动力[J].宏观经济管理,2017,397(01):69-74.
*本文为江西2022年全省社院系统课题“‘疫情常态化时代江西民营经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kt202205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社会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