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易芬
摘要:在《2021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中涉及一些数据,其中百强县人口总数约占全国人口的7%,占地总面积不及国土面积的2%,就是这极为渺小的县域,为全国GDP总量贡献了10%,而人均11.2万元的收入水平已达高收入国家标准,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我国经济发展的内驱力还需要依靠县域经济的发展带动起来。当前发展新格局已经形成,双循环战略目标的达成需要借助于县域经济这个桥梁去促进乡村和城市的共同发展,因此,对县域经济进行研究,掌握和了解其基本特征,直面困难与挑战,并且进行县域经济发展新思路的探索,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湾沚区;新发展格局;县域经济;对策与建议
近年来,国内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党根据其变化规律,提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大强调: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为指导,必须对新发展理念融会贯通,全面而完整的贯彻执行,并且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程度,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建设,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制定如此宏大的战略部署,其基础便在于县域经济,而且城市和乡村经济的发展也需依赖县域经济来发挥桥梁作用,同时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以及结构优化更需要县域经济作为载体。就2021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千亿县”占据了不足0.8%的面积,却为全国生产总值贡献了6.2%,其总量达7.02亿元,同一时期全国GDP增速为8.1%,而“千亿县”GDP增速赶超全国1.6倍达到了12.6%。本文研究分析了湾沚区的具体情况,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前提,对县域经济发展所表现的新特征进行总结,同时指出即将要面对的挑战,从而使县域经济发展的应对策略更加明确,同时也深入探讨了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相关问题。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县域经济的特征
(一)县域经济发展地位的新機遇
有句话说:郡县治理得好,则天下皆安。自古以来国民经济重要的构成部分便包含了县域经济,市场的调控可以县级政府为主体,县级政府有着相对独立的资源配置决定权,作为主体对市场进行调控,并且推动自身调控职能的履行,实现县域经济发展和运行的治理。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前提,县域经济的核心地位将更加突出,应充分发挥县域经济的基层支持作用,抓住发展的机遇,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
(二)县域经济市场需求的新潜力
我国县域范围极大,中国总人口的3/4都在该范围之内生活,因此,人口数量有足够的优势,且消费能力也极为可观。2021年,贡献了38%的生产总值的区域便是县级行政区(港澳台、市辖区和林区除外),我国大部分购买力均集中于该区域,在全国零售商品总额中占二分之一。立足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会推动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市场潜力更大,不断进行县域市场需求的挖掘则更为有价值。
(三)县域经济供给质量的新提升
长久以来,由于地域限制,商品供应在县域范围内并不乐观,在西部偏远地区就更严重,常常在县域市场中充斥着大量的劣质商品,县域范围信息流通不畅、交通状况恶劣等,使大量优质的农产品都汇聚在县域范围内,无法有效地流通出去。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将迎来新的机遇,使县域经济发展更进一步。
(四)县域经济发展动能的新增长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上,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需要对县域价值链、供应链以及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和强链进行有针对性地落实与提升,这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使县域经济的产业动能和价值动能得到有效培育。同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产业发展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且进一步追求着产业安全,这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推动培育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县域经济面临的挑战
(一)新国际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的国际拓展压力巨大
随着疫情肆虐全球,国际经济遭受严重影响,这对县域经济来说,融入国际大循环的挑战更大,使县域经济的发展承受更大的压力。
(二)国际需求的减少给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多种压力
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前提,有效融入国际大循环,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极为重要,因而国际大环境仍称之为县域经济的依托。疫情的影响,在国际经济中表现更为突出,疫情防控所采取的各项管控措施,同时也遏制了国际需求;疫情影响下,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无法维持原状,导致生产所用海外原材料和加工材料断供,使工厂无法进行生产;同时,海外订单骤降,产业链的稳定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使县域经济的出口量急剧下降,这些都不利于县域经济发展。
(三)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比发达地区更大的竞争压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经济逐步增长,发达地区为了保证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对数字基础设施的各项建设不断加强。而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前提下,县域经济所面对的竞争者更多,不仅有发达地区、发达城市,而且还有同类的县域,虽然各县域之间发展程度有所不同,但这种竞争的程度会因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和发展程度的不同而加剧,县域经济的发展中,云计算、人工智能、网络媒体等新兴技术成为劣势,这也在一定程度加剧了县域经济参与内循环的压力。
(四)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2021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中的数据充分说明,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平衡极为不足,百强县中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所占席位分别为65席、22席、10席、3席。将该数据与2020年进行对比发现,中部和东北地区席位不变,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减少和增加了2席。而其中江苏、浙江、山东这三个省份席位最为瞩目,分别占据了25席、18席、13席。而百强县前10名中,前三名均为江苏省的县域,并且占前十名的一半席位。以上分析可以说明,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与东部地区相比极为落后,其发展极不均衡。并且能够看出,县域经济发展不充分在东西部地区均有表现,发展中的壁垒仍然存在,而行政区划所产生的政策性壁垒尤为显著。
(五)县域经济中人口流失带来的县域空心化问题
国内大循环作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得以构建,是由于我国工业体系完备、经济体量达一定规模、消费人群的满足等。近年来,社会不断发展,人们总是寻求更大的发展以及更多的机遇,产生了人口的迁移,大量县域人口流向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因此,人口作为发展的基础,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区域经济是社会经济的一部分,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柱,为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在双循环新发展的趋势下,湾沚在全国投资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是中国创新百强和投资潜力百强地区,应该充分利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促进湾沚的发展。
(一)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为内循环奠定基础
湾沚总面积约667平方公里,人口数量大约是34.5万,地处安徽省东南部,在长江中下游南岸,该地区的人口数量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太大的优势,所以地区的相关人员应该发挥出市场资源的最大价值和作用,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湾沚地区的GDP从原来的146.59亿元上升到383.1亿元。随着时代的变迁,该地区的居民整体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消费者更加看重发展型和享受型产品,在购买产品时非常看重产品的质量和可用性。根据市场发展的趋势和走向,消费市场应该不断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创新,政府应该做好带头作用,做好“放管服”;与此同时,还应该不断开发资源,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无限的价值,发挥出产业的集聚效应;不断深挖新的消费增长点,根据每个区域的发展特色进行宣传,销售特有产品,加大对区域文化的宣传力度,为湾沚地区的发展打下基础。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使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社会的福利和政策。
(二)以内循环为主体,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党的二十大报告表明双循环发展的重要性和价值,加大双循环的力度,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和配置率,保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性。
湾沚区在发展过程中非常看重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因此要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保障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首先是需要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新规划和完善,充分利用航空产业的特征,扩大产业链,提高产品的技术质量。其次,需要引进建链补链强链的项目,促进产业发展。提高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的研发能力,降低企业出现产业风险的概率。最后,需要对现如今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和更换,保障每个区域的产业链可以完整地连接起来,形成稳定可靠的地区供应链。
湾沚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所制定的产业政策和体系来开展相关业务,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可以提高该地区的航空产业集群发展。从“一新一轻一重”工程,航空临空“一新”产业方兴未艾等角度来讲,企业应该抓紧机遇,如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为推进“四区建设”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为提高该地区的综合实力做好充足的准备,保障经济结构的稳定性和科学性,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三)稳定就业增加收入,为内循环储存能量
就业的稳定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讲是非常具有价值的,所以政府应该根据现如今的就业率打造较为科学完善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加大对劳动力资源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为群众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让更多的人群参与创业,降低劳动者的就业门槛。不仅如此,还需要激发大学生的就业积极性和热情,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就业观和生活观。
只有制定科学且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湾沚区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放在首要地位,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做好充足的准备和努力,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等,每一项工作和举措的实施都能获得人民群众的赞同和认可,让群众放心和安心。开展“暖民心见行动”,帮助更多的群众解决当下问题,现如今通过调研发现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例已经上升到85.2%;对保障体系进行了不断完善和创新,救助困难人群数量大约有195万人,支出资金有9.12亿元,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随之上升,增长了1.7倍,增长率为10.5%,由16840元上升到45802元;不仅是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上升了,农村居民亦是如此,增长了20倍,年增长率为11.8%,从9693元上升到29503元。该地区非常看重教育,曾经获评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拥有应用型本科(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国家中职改革示范校(芜湖技师学院),中职学校(芜湖中华艺术学校)等,现如今正在建立的芜湖航空职业学院,芜湖医药健康职业学院也归纳到“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当中,在2021年,安徽省职业教育的改革受到县级督查的鼓励和赞扬;加大对资源的利用率,推进医共体、医联体建设,提高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文化事业随之发展起来,如半程马拉松跑等,湾沚区现如今已经成为第一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四)加强招商引资力度,为外循环求突破
芜湖市湾沚区的交通非常便利,且覆盖范围广泛,有205国道,104省道等,并且已经全面覆盖高速公路网,交通便利,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2020年,湾沚高铁已经正式开通,高铁的发展无疑为湾沚地区的经济发展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不仅如此,2021年4月30日,芜宣机场正式通航,人们出行更加便利。与长三角等经济发达的地区相连,不仅加大了与其他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关系,还促进了芜湖市湾沚区地方特色和经济发展。
湾沚区拥有工业企业约410家,新芜经济开发区也获得了国家级创新升级试点开发区等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在2021年的开发区综合考核中排名靠前,位于第九名;航空產业园也获批“一区两基地”,入选国家第一批26个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等,成为“G60科创走廊产融结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促进了特色小镇产业的发展,保障产业链发展的稳定性和科学性。湾沚区在全国的投资潜力和创新区中名列百强,落实“1%工作法”;始终坚持“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将600多个项目归纳入内,保障项目实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新芜经济开发区已经正式被归纳到安徽省“标准地”改革试点的行列当中。
湾沚区在发展过程中抓住一切机遇和挑战,根据国家外资准入政策的调整增加企业的股份等,扩大外资,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招商引资,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积极招商,并开展驻点招商,委托招商等,提高湾沚区的经济效益,促进湾沚区发展,为“双招”和“双引”工作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
现在不仅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还是打造新发展格局,实施“十四五”战略规划的重要时期。在新局势的影响下,湾沚区应该顺应市场的走向对现如今的发展观念和模式进行创新和改良,抓住机遇和挑战,打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为辅的新发展局势,为湾沚区域经济发展打下有利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国祥.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打造核心品牌[J].当代县域经济,2021(08):8.
[2]杨守德,张天义.双循环格局下县域商贸流通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2021(08):51-52+62.
[3]郭爱君.“双循环”格局下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J].人民论坛,2021(02):34-37.
[4]金诚.央视网评:“双循环”视角下观察中国的县域经济[EB/OL].(2020-08-11)[2021-05-13].http//www.icppcc.cn/news-Detail_1041401.
[5]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J].先锋,2021(05):5-13.
[6]刘鹤.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N].人民日报,2020-11-25(06).
[7]黄奇帆.如何理解内循环、双循环发展战略[J].中国经济周刊,2020(21):32-34.
[8]蔡昉.新型城镇化与新发展格局[EB/OL].(2020-10-23)[2021-05-03].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174937 1934797077&wfr=spid-er&for=pc.
[9]余斌.从四个维度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J].中国发展观察,2018(3-4):31-32.
*本文為安徽省委党校重点课题“新发展格局下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课题编号为QS2022076)。
(作者单位:中共芜湖市湾沚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