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兰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只有重视改进语文教学模式,采用创新手段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才能顺应新课改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协同进步。文章主要剖析了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创设趣味化导入情境、开发多样化探究活动、实施启发式教学指导以及设计拓展性课堂训练四个方面,论述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问题;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5-0139-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5.046
新课改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诸多要求,包括教学观念、方法、重心等方面的变化,强调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新课改要求,导致教学效率提升迟缓,为此,教师应当明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遵循新课改的指导思想,综合考虑语文课程目标和实际学情,采用科学高效的教学对策,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课堂教学效率。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核心理念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文能力、语言知识、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和习惯等,要求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语言文字的规律以及运用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紧扣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优化传统教学模式。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语文教学导入方式欠缺趣味性
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学生兴趣爱好等要求,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导入环节注入趣味元素,如此才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求知欲。然而就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教师沿用的教学导入方式趣味性明显不足,如部分教师平铺直叙地引出语文新课内容,没有为学生创设多媒体、问题式等导入情境,导致学生的感官、思维、情绪都处于静止状态,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对语文新课学习就会感到兴味索然,以至于语文课堂深度学习效率较为低下。
(二)语文课堂探究活动形式比较单一
新课改要求教师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化的语文课堂,对此教师应当着力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投入探究互动和协作交流中。但是从现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来看,语文课堂探究活动形式是比较单一的,教师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法,鲜少组织学生开展开放、自主的探究活动,学生往往只能跟随教师既定的授课节奏,机械性地接受知识,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不仅会压缩学生的探索式学习空间,也会制约学生个性品质及合作探究能力的养成,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同时也阻碍了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质性提升。
(三)语文课堂教学指导有待加强
新课改对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提出的改革要求,主要是教师要从“怎么教”转变为“怎么学”,倡导教师对学生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等技能。然而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讲,教学指导方法尚有待改进和加強,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通常直接告知学生答案或问题解决办法,没有通过点拨、启发等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导致学生无法经历自主分析、感悟、释疑等过程,这种教学指导方法有失科学性,造成学生过度依赖教师、自主学习能力薄弱等局面,给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带来不利影响。
二、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一)创设趣味化导入情境,唤醒学生的语文学习期待
导入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环节,教师采用别开生面的导入手法,不仅能将书本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也能迅速活化学生的情绪和思维,使学生顺畅地进入新课探索状态。采用情境创设法开展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式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语文课题和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开发信息多媒体资源,设计问题、话题,以及引入课外故事资源等方式,为学生创设趣味化的导入情境,引导学生围绕情境内容展开积极的发言和讨论,从而唤醒学生的语文学习期待,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铺平道路,具体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点。
1.创设多媒体导入情境。多媒体情境集合了声像图文,适用于语文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在创设多媒体情境时,应该根据课程或文本主题,精心采集优质多媒体材料,制成微课件。如果教材文本是景物描写题材,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白板和微课件,向学生展示景物图片、景物航拍视频等资料,然后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描述图片或视频中的景物特点,交流观景感受,教师再跟进引出文本主题,这样学生就能顺利融入景物环境,产生阅读兴趣。如果教材文本属于抒情散文,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播放相同主题的抒情歌曲,在学生沉浸歌曲中时,教师可以设计导语揭示文本的情感线索,在唤起学生情感共鸣的同时,激活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内容的动机[1]。
2.创设生活话题导入情境。学生的认知经验源自生活,教师以生活话题作为语文导入情境,能有效调动学生交流和表达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文本主题和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学生有共同经验、能参与讨论的生活话题,如课文和传统节日有关,教师可以先在白板上展示节日的节庆场景,然后引出生活话题:“每逢这个传统节日来临之际,你和家人是怎么过的?会开展哪些节庆活动?有什么特别的节日美食吗?”学生会围绕话题分享自己的过节活动和节日趣事。等学生分享完毕后,教师再出示教材文本题目,从而拉近学生与陌生语篇的距离,有效落实语文教学导入的激趣目标[2]。
3.创设课外故事导入情境。课外故事深受学生喜爱,适宜作为语文教学导入的情境创设材料。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或作者的背景信息,引入与之相关的课外故事。如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互联网平台收集诗词的创作背景,为学生讲述作者的人生经历,如诗词是在作者遭遇贬谪期间所作,教师可以将贬谪的来龙去脉讲给学生听,还可以搭配相应的影视剧片段,以提升故事导入的直观性,最后再设问引出诗词主题:“同学们,听完作者创作期间的人生经历,大家认为作者在诗歌中会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呢?下面我们就研读诗词、一探究竟吧!”这样学生就对诗词内容产生了好奇,从而确保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二)开发多样化探究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
新课改提倡初中语文教学打造自主、合作、探究型课堂,针对当前学生探究活动机会匮乏的问题,教师必须开发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根据语文课程特点,以及学生个体和学习需求的差异,设计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和互动性的探究活动,探究形式以角色扮演、任务探究、小组竞赛等为主,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从而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助推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1.开发小组竞赛探究活动。学生的争强好胜心理较为突出,教师在设计开展语文探究活动时,应该着力推行小组竞赛模式。如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当文本中出现新的修辞手法时,教师就可以抓住机会开展修辞运用竞赛探究:“同学们,下面请大家5—6人为一组,运用新掌握的修辞手法合作造句,把句子写在笔记上,计时五分钟后汇报,比一比哪组造的句子最多、修辞运用最恰当!”这样学生的竞争热情瞬间被点燃,立即参与修辞造句的探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交流的空间,等活动计时结束后,再组织各组学生轮流反馈造句成果,由其他小组判定每个句子对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否恰当、准确,如果不恰当,就让学生详细阐明理由,最后统计出每组过关的句子数量并评选出优胜小组,这样学生就能逐步掌握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和运用方法,并体验到竞争探究的激情和快乐。
2.开发角色扮演探究活动。角色扮演符合语文学科特点,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交流,是教师开发语文探究活动的首选模式。如在童话、寓言、小说、记叙文等文本阅读教学中,在学生初读文本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文中精彩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然后让学生按照人物数量划分小组,教师还可以预先为学生准备角色扮演的简易道具,如衣帽、面具、头饰等,在学生分组后把道具发放给各组,让学生合作演绎文中的故事情节。在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观察课堂,引导学生通过文章的描写,揣摩每个角色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在表现角色时运用恰当的说话语气、表情以及肢体动作等,同时还要鼓励学生适当进行想象创造,根据文中的角色性格,在表演中增加一些原文中没有的台词和行为,使扮演的角色形象更加立体、饱满,这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现力和独创精神都能得到发展,从而达到语文课堂教学探究活动的优化和教学品质的提升等目的[3]。
(三)实施启发式教学指导,化解学生的语文学习迷津
新课改背景下,落实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遭遇疑难问题和困惑是在所难免的,教师在传授学习方法时,应该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加强启发式教学指导,以问题导学为主要手段,驱动学生自主思考和释疑,化解学生的学习迷津,促使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增强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实施启发式教学指导时,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困惑,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究,使学生从中习得学习技巧和思维方法。如学生在解读课文中心思想时遭遇难点,教师应该避免直接告知学生文章主旨,而是提出启发问题:“文中主要描写了什么人、什么事?作者对文中事物持什么看法和态度,是歌颂、赞扬、喜爱,还是批判?”在学生思考并回答后,教师追问:“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的?作者哪些描写具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在学生查找主旨句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文章首尾段和重点段落中查找。最后教师回扣到文本主题:“经过抽丝剥茧,下面请大家合作,运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中心主旨。”各组学生展开热烈讨论,都能较为全面地归纳课文中心思想,这样通过实施启发式教學指导,学生就能有效掌握解读文章内涵的方法,从而化解学生困惑,助力学生高效开展语文自主学习[4]。
(四)设计拓展性课堂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课堂练习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以往教师开展课堂练习,大多是让学生背诵和书写语篇,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收获预期的课堂训练效果。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主张学生要能够运用语文知识技能,开展拓展性的文学、写作、资料搜集、创意设计等活动。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设计拓展性课堂训练,根据课堂教学和检测要点,创新课堂训练的形式和内容,锻炼学生实践运用语文综合知识技能的能力,从而为语文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教师在设计拓展性语文课堂训练时,应该重点从读写结合、手动操作两方面入手,设计学生能够协作互动、手脑并用参与的课堂训练活动。从读写结合型的课堂训练来说,教师可以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设计仿写、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习作训练,如学生阅读完古诗词或文言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改变原文的文体和表达方式,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古诗词或文言文改写成白话文,在学生正式改写前,教师给学生留出几分钟合作交流时间,引导学生共议改写的语言材料和思路,然后鼓励学生独立改写,深化学生对古文含义和意境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文体改写和语言构建与运用的能力。从手动操作型的课堂训练来说,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资料收集、绘制图表等操作训练,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一篇名家散文,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合作动手收集该作者的其他作品,按照体裁将作品分类整理和保存,并发动学生课后阅读这些文本,以强化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和拓展阅读意识,从而顺应新课改要求,持续推动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5]。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创设多媒体、生活话题、课外故事等形式的导入情境,唤醒学生的语文学习期待,开发小组竞赛、角色扮演等课堂探究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采用启发式教学指导手段,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释疑的能力品质,同时设计拓展性课堂训练,促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从而显著增强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孟昭雄.关于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心得体会[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8):2.
[2] 韦桂兰.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分析[J].新课程(下),2019(6):177.
[3] 唐艳.浅析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中),2017(7):160.
[4] 周勇.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6(2):35.
[5] 邵建仁.论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4(2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