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单元备课 构建学思课堂

2023-05-30 10:48李文玲
教育家 2023年18期
关键词:课标课程标准核心

李文玲

新课改,需要深入课堂改革。任何一门优秀的课程,都离不开它的价值观和内容,也离不开它的发展要义,更离不开它的教育思想。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校一直在探索以单元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从抓实大单元备课入手,着力打造“学思”融合课堂,使学生的学习在课堂内外真实发生,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培育新时代阳光少年。

以“课标”为基,革新备课模式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随着2022年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落实已成为教育教学的新依据。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探索大单元教学,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学评一体。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我校将过去集体备课时单人、单向、单一的说课模式,轉变为多人、双向、共进的“三步式”团队大单元备课汇报。包含“研、展、评”三部分。“研”是集备前学年分组进行“课标研究、目标分解和单元备课”;“展”是集备时以团队形式进行“课标分析、说课展示和作业设计”展示汇报;“评”是集备后“评课研究、交流反思和深度研修”,即“思考前移、先研后教、备后反思”。在各学科组和年级组的积极推动下,我校的大单元集中备课已日趋成熟。将“作业设计与反馈”纳入大单元备课范畴。教师根据学情分析,精选作业的内容,对作业的形式进行创新,注重学科间的融合,同时设计分层作业,让作业及单元训练能够更好地起到诊断和教育的作用。用“真集备”加上“真规范”,触发“真效率”。单元整体视角的“大单元备课”在“大主题”统领下,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对课时内容进行“整体编排”,更加突出体现“结构关联”,更利于学科素养的落实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以“共研”为策,丰盈专业内涵

大单元备课的主旨是建好知识的“承重墙”,打通不同课时知识点的“隔断墙”,将各单元中零散的知识进行“重组”,形成新的“知识块”。课时目标的梯度性要求教师发挥“备课共同体”的作用,全组一盘棋,在分工备课的同时加强课时之间的联系,备课组“互通有无”,不再“各自为营”。在备课时,团队教师精研课程标准、细读教材,在教学设计的精准性与课时间的联动性上下功夫,实现单元目标的上下衔接,实现课程结构中“主线—主题—核心”的整体性。教师在团队精进研读、集体大单元备课展示、同伴质疑研讨中,以及在主管领导专业引领下,提升了课标理解力、教材解读力、课程实施力。真正使大单元备课成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蓄力场”。

以“素养”为核,培育阳光少年

大单元重组教学以结构化的整体内容设计,将知识、能力、思维、情感、体验、思想方法等有机结合起来,使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扎实且有力量。集体备课中,每个大单元的学习任务都是由一组相互联系、有逻辑、有条理的系列学习活动组成的。从“活动导向教学”到“挑战性任务驱动”是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也是教学设计的重点和难点。课上每一个任务驱动都在激发着学生的“学”与“思”。在教师们精心设计的大单元教学中,学生的关键能力、思维品质、必备品格得到培养,核心素养得以落实。

随着我校对各个学年、学科单元整体设计的深入研究,学生在学科素养、学习品质及学业成绩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我校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也在不断精进。当新课程标准、素养导向、核心问题、大概念、评价量规等术语在集体教研和教师研讨中频繁出现时,也标志着一种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研体系已经形成。这不是一个全新的教育游戏,也不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搞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一种在教育理念支持下,真正意义上的“返璞归真”。

猜你喜欢
课标课程标准核心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