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学源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深刻的政治伦理意蕴。在政治价值理念上,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实现了对西方式现代化的价值性超越;在政治制度伦理上,中国式现代化将正义作为建构和完善政治制度的根本标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在政治组织伦理上,中国共产党始终加强执政正当性和有效性建设,锻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领导核心;在政治主体伦理上,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不断提高。全面理解和运用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伦理意蕴,有助于揭示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成功的内在机理和根本锁钥,有助于贯彻落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确保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行稳致远。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伦理意蕴;人民至上;正义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23)02-0020-11
政治伦理是政治领域伦理观念、道德准则及政治与道德关系的总和,是集观念、制度、关系、心理等诸多因素于一体的结构性、实体性存在。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价值理念、制度规范、组织体系、行为主体是政治伦理最为基本的框架性内容,政治价值理念是政治生活的价值基准,政治制度是政治生活的规范体系,政治组织是政治价值理念和政治制度的载体及再生结构动因,政治价值理念、政治制度伦理和政治组织伦理的实践和落实最终必须由政治主体来完成。政治伦理智慧则是对政治领域伦理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理性认识的结果,是解决政治伦理问题、维持良好政治伦理关系的高级创造思维能力。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后提出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并进行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1]22。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全面阐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23-24。这一重要论述蕴含着丰富的政治伦理意涵和深刻的政治伦理智慧。以坚持“人民至上”政治价值理念为根本取向、以实现社会主义制度正义为根本目的、以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正当性和有效性建设为根本动力、以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为根本支撑的内在结构和实践逻辑,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政治伦理内蕴的基本框架,这四个维度相互体现、相互支撑、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功的伦理动因,形成了既具有现代化一般性特征、更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伦理智慧,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改革实践和政治文明发展具有导引、规范和终极价值关怀意义。
一、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价值理念,实现了对西方式现代化的价值性超越
政治价值理念是对人类社会生存秩序、公平正义、政治活动本质、政权合法性基础等内容进行抽象概括和理論确立的结果,是对政治主体价值构成、价值标准、价值取向、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的反映。“政治既寻找终结,也寻找目的。在政治实践中,它们的价值被争论,实用性被实验,有效性被检测。同样,努力寻找价值给政治注入了一个目的和基本原理。”[2]任何政治活动都离不开政治价值理念的支撑,只有确立了基本价值理念,人们才能自觉、正确地认识和掌握政治活动的规律,才能形成推动政治实践发展的动力和行动,也才能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政治实践实现政治价值理念的更新。人的生存发展问题始终是政治价值领域关注和讨论的基本问题,也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关注人的生存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政治价值,“人民至上”的政治价值理念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灵魂和精神支柱。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3]列宁认为马克思的“这些话表达了哲学历史理论最深刻最重要的原理之一”[4],充分肯定了人民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性作用。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中的人民本位价值理念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理念。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5],并创造性地运用唯物史观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伦理命题。1954年,“为人民服务”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要求“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6]。改革开放后,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为人民服务”思想,提出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应当成为检验党的一切工作的标准,并在1992年南方谈话时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7]372提升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内容,以此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进入新世纪,江泽民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8];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9]可见,从实现“四个现代化”到搞“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再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尽管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各个历史时期关于人民本位的提法不尽相同,但贯穿其中、始终不变的是深厚的人民情怀、坚定的人民立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进一步阐述了“为人民服务”思想,“人民”“人民性”“人民立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概念和政治命题反复出现在党的各类文献表述中,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系统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时代体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内核,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展一切工作的价值指针。就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来看,“以人民为中心”是其核心价值所在、历史使命所系。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解决发展动力不足、发展不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内外联动、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为抓手,其最终归宿是实现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共产党还赋予“以人民为中心”世界意义,以博大的天下情怀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为实现人类互利、合作、共赢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党、大国的形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世界性和时代性表达,充分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范。
中国式现代化在政治价值理念上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式现代化的价值性超越。尽管西方资本主义标榜民主、平等、博爱、宪政、自由等政治价值理念,但这些政治价值理念是建立在“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10]基础之上的,西方式现代化的形成与发展伴随着野蛮的掠夺、屠杀和剥削,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逻辑为最高法则、以最大限度追逐利润、为少数人谋利的现代化模式,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尖锐的内在矛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与劳动的对立、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矛盾及由此而带来的诸如极端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及人的异化等种种问题,在政治上则体现为遮蔽和消解阶级统治、政治极化、民粹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其政治价值理念具有明显的迷惑性、局限性和破坏性。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它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鲜明人民立场,将“人民至上”作为推进国家现代化的政治价值理念和最高指导原则。在人与人关系上,中国式现代化有效调和了“物本”与“人本”二元对立的发展思维,在肯定人的正当物质利益需求的同时强调人的精神需求,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在人与社会关系上,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制定并实施保民惠民措施,让现代化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人与社会关系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1]的发展理念,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优良生态环境作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涵,提出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在国与国关系上,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以上四个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相较于西方现代化模式實现了在政治价值向度上的跃迁和升华,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政治价值逻辑的价值优势,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价值性超越。正是由于从政治价值理念到现代化建设实践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价值立场,因此铸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人民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和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二、以正义作为建构和完善政治制度的根本标准,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制度是特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具有规范、维系和保障社会运行与发展的重要功能。马克思指出,制度是“具有规定和管理一切特殊物的、带有普遍意义”的“特殊物”[12]。任何制度都承载着一定的社会价值理念,“价值系统自身不会自动地‘实现,而要通过有关的控制来维系”,而“价值通过合法与社会系统结构联系的主要参照基点是制度化”[13]。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一个政治制度原来是全体城邦居民用以分配政治权力的体系”[14],从制度和价值相结合的视角深刻揭示了政治制度的本质。政治制度作为维持或变革社会秩序的最为重要的合法制度,其价值就在于具体承载和落实特定的政治价值理念。反之,承载和内蕴着政治价值理念的政治制度,对于推动社会的良序发展发挥着建构性和规范性主导作用。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15]3,人们对应当建立什么样的制度与制度应该如何发挥其作用的道德关注和伦理思考就是制度正义[16]。自近代欧洲以来,正义首先作为一种规范和制约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抽象原则出现,“正义观只是一种理论,一种有关道德情感的理论,它旨在建立指导我们的道德能力,或更确切地说,指导我们的正义感的原则”[15]50。进入自由主义时代后,正义在作为抽象原则的同时也成为社会制度安排。但罗尔斯所指的社会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任何理论原则和社会规范都源自现实经济生活关系,正义的基础也在于现实经济关系及其矛盾,而绝非自由主义者所宣扬的抽象正义或道德依据。一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道德学或任何温情都难以回答正义问题,而只能用政治经济学这样一种研究生产和交换的物质事实的科学来断定。正是借助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挖掘资本主义秩序之外在表象下的深层结构,使我们能够了解劳动时间的花费轨迹,并发现那些使得工人阶级的未付酬劳动或剩余价值能够被剥夺以及剥夺多少的各种制度安排”[17],从社会结构及基本制度安排意义上来思考正义问题,在“批判旧正义中发现新正义”,从而使正义问题实现了最有效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言说,超越了古典和现代自由主义的“正义”范式,并在“批判正义”的基础上建构了全新的制度正义。列宁强调,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是造成资本主义形式正义和实质不正义的根本原因,要实现真正的社会正义就必须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彻底解放。
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制度正义思想,将实现制度正义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根本标准和价值目标。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铲除了旧中国的地基,为新中国“奠地基、起房子”,将马克思、列宁关于改变“社会基本结构”、变革所有制基础的思想付诸实践,逐步建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1954年9月20日,充分体现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五四宪法”获得全票通过,这就从最高法律层面对党领导人民探索和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予以了明确,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和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正义的政治制度能够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良好的秩序和环境,正如所邓小平指出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18]128针对经济体制改革中政治体制的不适应,邓小平强调“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7]176,提出“必须有充分的民主”“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18]146,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中,邓小平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18]333,并在实践中提出评价政治制度好坏的三条标准:“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7]213,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制度正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基于实现制度正义的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下,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将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形成了一系列有关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判断一个制度好不好、优不优越,要从政治上、大的方面去评价和把握,习近平指出:“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共同利益,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也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行、充满活力的根本所在。”[19]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提出了以实现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以维护人民利益为价值旨归来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否民主、有效的“八个能否”标准,这是对国家政治制度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制度正义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的全新诠释,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分配正义是政治哲学中的永恒命题。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正义和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7]364,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7]373。习近平将实现共同富裕上升至事关中国式现代化、事关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来思考,多次对共同富裕理论作出新阐释,对共同富裕战略做出新部署,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20]123,提出“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我们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21]、“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20]141。并在实践中通过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善分配制度等有效措施,在促进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上取得了具有实质性意义的重大进展,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政治价值,凝聚起广泛深厚的政治共识。基于正义根本标准建构和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现代化道路稳步推进的根本保证。相较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逻辑”最高法则基础上的形式正义而实质不正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快速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充分彰显了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三、加强执政正当性和有效性建设,锻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领导核心
在政治伦理的基本框架中,政治价值理念、政治制度、政治组织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政治价值理念决定着政治制度的设计、政治组织的伦理性质,政治制度是承载政治价值理念和政治组织伦理的基本规则,政治组织则是基于政治价值理念和政治制度伦理而创设的政治实体。在现代国家,政党特别是执政党是政治活动中最重要的政治实体、最主要的组织载体和组织形式,而政治组织伦理则是“确保政治组织的存在合法性、目标正当性、行动正义性的伦理要求”[22]。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1]22。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维护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政治组织,是领导开创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力量。“人民至上”的政治价值理念、坚持不懈追求正义的政治制度伦理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组织伦理的性质,这一性质深深烙印在党的初心使命、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共产党人价值观中。政治正当性是“一种政治秩序应该获得其成员承认的价值根本和价值理由,是政治制度、政治组织、政治秩序存在和被维护的前提”[23]101;政治有效性则是“政治权力对社会进行政治管理或政治统治的实际业绩”[23]133,执政正当性和有效性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组织伦理建设的基础和重要路径,在领导人民创造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加强执政正当性和有效性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党的全面领导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高度统一的政治框架,这一框架一方面确认并突出强调了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核心力量作用,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0]46;另一方面也对党巩固执政的政治正当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力量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个人魅力、党领导革命成功的合法性、强有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社会主义初步探索的巨大成功、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权威高效的各级人民政府,使党具备了执政的政治正当性和有效性。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正当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强化和拓展。一是强调实行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主持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本人,统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认识。二是以政治体制改革促经济体制改革,在营造稳定政治局面的同时破除了长期以来对市场经济“姓资姓社”的疑问,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增强了人民对于社会主义制度、执政党和政府的信心。三是不断增强党的执政绩效合法性,提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7]6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江泽民在邓小平加强执政正当性和有效性建设的基础上进行了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巩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正当性和有效性。一是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基本方针,将“民主”“法治”上升至依法治国的高度加以强调;二是从理论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力回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胡锦涛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深入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了人民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信心。
习近平高度重视党的执政正当性和有效性建设。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二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4],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全过程人民民主,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到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中。三是不断锤炼党的政治品格。通过坚持理论武装与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学习教育相结合,完善党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强化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砥砺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锤炼党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四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按照“三新一高”的要求,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五是深入推進反腐败斗争。强调“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1]69,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实现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正是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锤炼政治品格、推动高质量发展、铁腕反腐肃贪,中国共产党巩固了新时代执政的正当性和有效性基础。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和推进历程,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正当性和有效性建设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合法性建设。意识形態合法性的基础在于人民大众的认同。从强调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开展常态化长效化学习教育,到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再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意识形态合法性建设,统一思想汇聚力量,建设了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赢得了人民的高度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二是始终注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民主法治建设是巩固党执政的政治正当性有效性的根本。通过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确立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表现形式的政体,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集中体现了人民意志的统一性和人民民主的广泛性。此后,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拓展政治参与和政治表达渠道,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民主从形式到内容得到了全面发展和真正落实。三是大力加强政绩正当性建设。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到实行改革开放后提出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再到新时代提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围绕现代化建设目标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乡村振兴等系列发展战略,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积极扩大执政绩效合法性,并通过“打击经济犯罪”、全面从严治党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不变质,为保持执政正当性和有效性提供了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意识形态合法性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执政绩效正当性建设,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始终做到了保持自身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人民性,巩固了党执政的政治正当性及有效性,锻造了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显著提高
政治是人的活动,政治价值理念、政治制度伦理、政治组织伦理的确立与实践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一般意义上的政治主体主要指参与政治活动的个体主体即政治人,政治主体伦理包括政治组织成员伦理(即官德)和一般社会成员伦理即公民道德。执政党或政治家提出的政治价值理念、国家建构的政治制度伦理、政治组织建设形塑的组织伦理,只有在政治主体充分理解、认同、接受、践行的基础之上,才能形成推动社会政治生活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政治主体的德才素质对于国家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没有政治主体的高水平德才素质做基础,任何美好的政治价值理念、政治理想终将难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1]2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征。一方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了包括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内的政治主体德才素质。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进步既需要发挥党员、干部道德的定向、牵引、推动、示范和凝聚效应,更离不开人民群众德才素质的基础和支撑作用。
重视精神力量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和优势,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指引。马克思高度关注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的巨大反作用,指出“一个生产部门,例如铁、煤、机器的生产或建筑业等劳动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发展可以部分地和精神生产领域内的进步,特别是和自然科学及其应用方面的进步联系在一起”[25]。列宁在十月革命后也强调,要将社会文化革命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结合起来。毛泽东认为,正确认识的形成往往需要经由物质到精神、精神到物质,甚至“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思想掌握一切,思想改变一切”[26],并因此提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27]。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任务,明确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强调“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8]208。江泽民提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指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缺少任一方面都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胡锦涛强调将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层面得到了进一步强化。通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增强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1]66作为政治组织成员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状况对整个社会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从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来看,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始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为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我们党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构筑起了包括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等伟大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提炼了以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为核心内容的共产党人价值观;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小“德”也是大“德”,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28]。开展了整风、整党运动及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建立和完善了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制度;构建了有关党内学习教育制度的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价结果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总之,围绕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形成了包括道德内涵、培养机制、评价指标、奖惩制度等在内的完备制度体系。通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效提升了整个党员干部队伍的政治觉悟、理论水平和道德素质,对全社会的道德建设、美德培育起到了良好的推动、示范、凝聚和引领效应。
人民大众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生活的最广泛主体,其政治职责在于参与国家事务、承担社会责任、监督政治权力,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文明礼貌、诚信和谐、关爱环境等价值取向构成了人民大众德才素质的基本内涵,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理念、政治理想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二大从“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明确区分。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根本任务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29]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0],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美好社会愿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三个层面提出了全体人民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党的二十大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44在公民美德教育实践中,通过公共教育机构的教育引导、公民自身的实践养成和国家社会的制度保障,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中的引领作用,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社会发展、日常生活,转化成为了人民大众的情感认同和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因此,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在人民群众德才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整个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道德支撑和强大精神动力。
五、结论
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与推进,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建构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加强执政正当性和有效性建设、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的伟大政治实践,体现着明确的政治伦理追求和深切的政治伦理关怀,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政治伦理智慧。从政治价值理念、政治制度伦理、政治组织伦理、政治主体伦理等四个维度审视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探究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伦理智慧,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及其内在发展规律的根本锁钥,有助于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理性和伦理应然,有助于驳斥“历史终结论”“中国威胁论”“文明冲突论”和“西方中心论”等错误论调,有助于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于深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的认知,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性成就的内在机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确保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行稳致远,就必然离不开对中国式现代化政治伦理智慧的系统总结和运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8.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
[4]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7.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N].人民日报,1954-9-21(02).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69.
[9]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16-317.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1-32.
[11]習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6.
[12]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政治和政治制度(上)[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3:15.
[13]塔尔科特·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141.
[1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09.
[15]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6]彭定光.论制度正义的两个层次[J].道德与文明,2002(1):26.
[17]约翰·罗尔斯.政治哲学史讲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342.
[1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23.
[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2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N].光明日报,2021-01-30(01).
[22]虞志坚.伟大建党精神的政治伦理意蕴[J].学海,2021(6):14.
[23]戴木才.政治文明的正当性:政治伦理与政治文明[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2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79.
[26]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199.
[27]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7.
[2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N].光明日报,2016-10-28(01).
[29]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N].光明日报,1986-09-29(01).
[30]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光明日报,2012-11-18(01).
责任编辑:王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