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南岭是一条丰满而充盈的山脉。
它包括了湖南南部、江西南部,以及广西北部、广东北部一线起伏的山体。西靠云贵高原,东连武夷山脉,绵延了约一千公里。它分开长江和珠江,分出江南与岭南,不仅蕴养丰富的生物资源,承载着多民族的历史,还用一抹惊艳而生动的绿色点缀了它所在的纬度带——一条几乎被荒漠覆盖的纬度带。尽管不像天山或秦岭般巍峨耸峙,但是它对我国南方,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南岭内,不同海拔高度的变化,导致该地有多种类型的气候环境,使其成为一个庞大的自然植物库,野生动物和珍稀动物的种类也异常繁多。它就像神州大地上一个绿色的“锁鲜盒”。走过漫长冰川期的仙湖苏铁,曾与恐龙共存的孑遺植物桫椤,躲过第五次生物大灭绝的鳄蜥,或曾遥存于唐诗中的珍奇动物黄腹角雉……都被收藏在这里。
南岭,不仅是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也是一座极具人文色彩的文化高地。著名民族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将“南岭走廊”同“藏彝走廊”“西北走廊”并列为中国民族格局中的三大民族走廊。只因南岭其间诸多沟通南北的要道、长江珠江诸多支流水系,使历史中不断迁徙的各民族在这里相互牵连、融合。如今,南岭容纳着汉族、瑶族、苗族、畲族、侗族、仫佬族、壮族、彝族、毛南族、布依族、土家族、水族等十几个民族。他们的民俗民风、生活习惯、聚落形态又是如此不同:壮族多崇拜山、石、树;瑶族代代流传着盘王传说;仫佬族偏爱桐树,甚至还有独特的 “拜树节”;客家人则用围屋筑出他们的千年故事……
那么,没有南岭会如何?
如果没有南岭,毫无疑问,地球上将会多了一片荒漠。大部分西北季风将毫无阻挡地南下,暖湿气流也将流失北上,便没有了南粤大地的温暖湿润。没有南岭,浩瀚时光将带走无数来自远古的生态与地质的宝藏,中国南方民族谱系上也会因缺少了一条绚丽多姿的文化走廊而憾然留下空洞。
本期大策划,我们想用起伏的群山、鸟兽的合鸣和响亮的瑶歌,一笔一划为尚未名状的南岭之美填上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