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合作共同体的微课制作与应用探索

2023-05-30 03:07姜绍辉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共同体微课中职

姜绍辉

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是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2020年开始,学校联合科技公司,以《微课技术标准 V1.0》为技术参考,以微课为合作纽带,建设物联网类、电子商务类、市场营销类等类别的中职微课资源,并利用微课开展教学实践。通过学校与企业的联动,通过不同学校教师互相协同,共同参与开发微课学习的支持资源、研究新型学习与教学模式,实现资源的协同共建共享。同时,通过基于微课资源的学习深入研究,为中职学生构建具备智能化特征的自主学习环境。

一、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在学校开设的专业中,逐步实现优质数字资源的全覆盖,并推进跨区域、跨行业的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系列政策文件,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明确了方向。微课由于具有内容广、容量小、目标明确的特点,方便学生随时随地点播,能重复使用,利用率高,成为数字教育资源研究的一个热点。

二、基于创新合作共同体的微课制作与应用探索

1.引入资源整合理论,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与整合

项目组引入了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中的资源整合理论,资源整合理论提出将来源、层次、结构、内容等各不相同的资源进行识别、选择、配置、融合,使整合后的资源具备较强的系统性、柔性和价值性,并能创造出新的资源。共同体项目组借鉴该理论,将政策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资源进行了有效配置与整合,形成系列微课资源,并应用于教学中,推动数字资源与教学深度融合。

2.创新合作共同体,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创新合作共同体的有效成长,包括内化、外化两个维度,内化维度指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维度,外化维度指学校为教师搭建共同成长平台,促进教师的共同成长。课题组以自愿参与、任务驱动的原则,在创建基于“1+2+6+6N”格局的学校教师科研共同体,1为1个主持人;2为2个专家;6为6个骨干;6N为以6个骨干的引领的其他成员。在共同体下,以微课制作与应用为载体,整合教师个人愿望,形成共同的发展愿景,促进教师的共同发展。

3.以技术标准为引领,形成微课设计与开发的路径

《微课技术标准 V1.0》提出:微课(Micro Learning Resource),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根据微课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课题组形成微课的设计与开发的“五步法”:

第一步:分析课程,解构课程。根据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将课程颗粒化,分解出系列化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第二步:规划微课体系,重构课程。一方面基于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进行规划,另一方面基于学生遇到的学习难点进行规划,将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组合,从而形成新的系列微课资源。

第三步:精炼内容,提炼重难点。微课只有5-10分钟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提炼制作的内容或是展现“看不到、进不去、动不了、难重现”的场景,或是演示复杂工艺、抽象概念、复杂结构等。

第四步:规划呈现形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中职生的逻辑思维起点比较低,在微课制作中,更多采用案例、动画、AR、图片、教师示范等素材,使微课更加直观、形象,达到“一听就懂、一看就明、一学就会”的效果。

4.探索基于微课支持的教学模式,破解传统教学的不足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微课的出现,为我们破解传统教学的不足提供了新的思路,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和方式。项目组在物联网专业课程教学中积极探索基于微课支持的“三环五步”教学模式,破解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

“三环五步”教学模式,是指以“探——践——拓”三环节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在课中,实施“项目导入—— 小组分工—— 项目实施—— 项目评价—— 项目小结”五步法教学。巧用视频微课、交互式微课等信息化辅助手段,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

在课前“探”环节,教师发布微课,引导学生完成课前任务,引导学生提前预习,并进行课前测试,掌握学生课前情况。

在课中“践”环节,一是利用微课,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应用场景和核心内容的认知。二是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进行实战探索,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高效完成实训任务,助力学生建构技能。三是利用微课,加强學生对实践操作环节的认知度和熟识度,减少误操作的频率,减少耗材的损耗。

在课后“拓”环节,教师利用微课,引导学生预习下一次课的学习内容,为下一次课开展做好准备。

三、实施成效

基于创新合作共同体的微课制作与应用研究,以标准引领,重实践产出,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中国教育报》以《“四元联动、区域联盟”赋能中职教学改革》进行了报道;在第二十四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中,获典型作品4项;在第二十五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中,获创新作品1项,研讨作品2项;学校教师参加第三届广东省中职学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广东省一等奖1项;2020-2022年,学校教师参加广东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广东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39人次教师获广东省级奖项。2020-2022年,教师辅导学生参加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广东省一等奖11项,82人次获广东省级奖项。在佛山市“十三五”教育信息化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2项。

四、思考

微课的出现,使学习者拥有了全新的学习形式和便捷的学习手段,较好地适应了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也较好地满足了他们的学习需求,项目组从目前已有的实践来看,认为微课在中职教学中有以下3种应用价值。

1.支持随时随地学习,降低教学成本

微课的特点,决定了学习者可以在线上学习,可以在线下学习;可以在课堂内学习,也可以在课堂外学习。微课的出现,改变了原先的教学模式,实现了随时可学,随处可学,相学就学。比如项目组开发的微课《太极图标制作》,学生可以安装有操作软件的电脑旁,观看微课,进行实时的学习和制作,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这种随看随学的学习,性价比高,不仅降低了教学成本,还提高了教学效益。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

微课,以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切入点,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在电子技能与实训课程教学中使用微课,融合了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规范,应用了录屏、3D动画、教师演示等多种呈现方式,解决了学生对产品电路理解难度大、安装细节展示不足、调试不能触摸的难点,学生可以参照微课,进行LED灯的安装、焊接及调试。学生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不断地回放微课,反复对照微课,进行操作。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3.提高教师标准,促进教师能力提升

制作一个简单的微课不难,但制作一个好用、实用、技术含量高的微课却很难。往往涉及教师梳理重难点、撰写微课脚本、出镜进行技能展示、制作演示动画、进行PPT图说、收集学生素材、审核校对等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和跨界的工作。教师在微课制作的过程中,串接着制片、导演、顾问、监制、演员、场务、布景,甚至化妆、后期处理等种种工作,身担多种职责,这就需要教师不但本专业的业务要熟练,还要有先进的教学的理念和教学思想,有进行课程分解和整合的能力,有校企合作的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提升的职业,随着微课的研究和应用探索的不断深入,教师需要不断开展创新性的研究,使微课能更好地服务教学,服务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责任编辑朱守锂

猜你喜欢
共同体微课中职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