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博
“工学结合”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要途径,由于缺乏政府的支持、企业缺乏参与积极性、学校缺乏竞争力和相应规定以及师资力量、学生缺乏积极性和实践能力、社会认可度不高等多重原因,出现了一些现实问题。那么就应当通过加强政府管控、完善相关的机制、提升企业积极性、完善管理措施和机制、更新教学观念、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强管理、完善评价机制等,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进一步促进高校的发展。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問题
1.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应当具有政府的支持,才能够更好地执行相关的政策,并且通过政府的鼓励增加企业和学校的积极性,但是当前我国政府对“工学结合”的支持力度不足。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需要企业和学校的自觉性,目前仅仅依靠市场发挥作用,不利于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自主合作。所以,还需要政府进行牵线和干预,需要政府的鼓励和主导,从而解决高校“工学结合”存在的问题。
2.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1)企业自身缺乏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
我国的企业是市场的主体部分,能够比较有效地推动经济的发展,需要谋求自身利益,所以很多企业都以自身的利益为重,将考虑的重点放在企业自身的效益上。如果企业参与“工学结合”,这需要考虑“工学结合”会给企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如果参与“工学结合”将要付出比较高的成本而得不到相应的收益,或是参与“工学结合”与不参与“工学结合”的差别不大,不能够给企业带来好处,那么企业必然不会长久地参与到“工学结合”中。当前高校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主要由院校主导,企业普遍缺乏参与的积极性。[1](2)企业参与教育的能力弱化
企业如果要参与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中,应当在各个方面发挥作用,包括知识技能结构的设计、课程的设置、教育的内容、学习成果的评价等,就需要企业具备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这些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更加重要的是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够担当“工学结合”中的实践教学重任。在我国的企业中,大多数都缺乏高级工程师,尤其是具有教师资格的工程师,再加上企业的生产任务本身就比较繁重,工程师们的任务更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承担“工学结合”中的教学任务,使得“工学结合”面临比较大的难度。
(3)企业需要规避风险
企业本身需要考虑自身的利益,也需要考虑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高校参与实习的学生数量非常庞大,同时这些学生年龄都在二十岁左右,对陌生的事物具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比较好动,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认识不足,这些都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为了规避这些风险,在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安全保障方面,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可能使用观看和讲解的方式进行,学生只能够远远地看着工人操作而不能够自己动手操作,使得“工学结合”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2]3.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1)难以把控“工学结合”的度
高校在执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时,首先应当考虑的问题就是工和学的重要性,是应当以“工”为主还是应当以“学”为主。如果过度以“工”为主,那么就类似于学徒制教育,由师傅带徒弟,使得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价值不高,而如果过度以“学”为主,又成了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真正使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次,应当考虑讲授专业知识面的宽窄问题,如果在“工学结合”过程中,给学生讲授的专业知识面过宽,会使得他们抓不住重点,无法掌握重点知识,但是如果讲授的专业知识面过窄,也会使学生没有学习到足够的知识,无法提升综合素质,更无法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2)教师的思想观念有待于转变
高校中的教师应当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尤其是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高校非常需要“双师型”教师。但是目前而言,我国绝大部分高校都非常缺乏“双师型”教师,尤其是有一些高校成立的时间比较短,教师的年龄普遍比较小,缺乏教学经验,更加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不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导致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脱节,使得高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培养模式不能够顺利展开。而教师们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比较传统的阶段,更加重视学科知识。实行“工学结合”必然会带来教学体系的改革,很多教师没有转变自己的观念,对“工学结合”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3](3)部分学校缺乏优势
由于高校整体水平的参差,很多院校本身就缺乏多方面的优势,包括科研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等等,那么就会相应地缺乏竞争力,很多比较大型的、知名的企业都会选择与实力雄厚的院校合作。从师资力量的角度来讲,教师的科技服务能力比较弱,那么在企业中也很难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排忧解难,更加难以为企业解决技术困境,同时教师培养出的高质量人才也比较少,难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使得企业不会选择水平相对较低的院校进行合作。
(4)实训管理难以到位
在“工学结合”模式中,实训管理不到位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在实训过程中,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组织不到位,由于学校和企业之间缺乏共同的实训管理机构,那么学校和企业对于学院的安排、指导以及部门的职责等要求不一,难以协调实训工作的进行。其二是制度不到位,由于当前的实训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和具体,不够科学,学校和企业都不具备比较稳定和高水平的实训指导队伍,同时也缺乏相关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使得教师和企业都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另外,监控不到位,在学生实训之前必然存在对实训应当达到的效果的要求,但是由于监督控制薄弱,导致实训管理松散,难以达到实训效果。
4.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工学结合”缺乏积极性
对于学生而言,大家都已经习惯于在学校跟着教师的步伐进行学习,没有经历过企业学习,更不想进企业去吃苦。另外,有一些学生因为企业提供的劳动报酬比较少,从而不愿意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愿意进入企业中实践。还有一些学生对自己的定位比较高,对于自己不喜欢的或是劳动强度大的工作提不起兴趣,对实习产生不满情绪。
(2)部分学生自身水平不够
高校学生学习基础不一,再加上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也不显著,部分学生达不到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进入企业学习需要学生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部分高校的学生不具备顶岗实习的能力,还可能会由于操作不规范带来比较大的安全隐患,给企业带来比较大的风险,阻碍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进行。
5.社会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当前社会,有很多人不重视职业教育,更加缺乏对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宣传,导致很多人不了解当前高校的教学情况,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工学结合”在社会大环境中没有被重视和接受。
同时,很多家长也缺乏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了解,家长可能会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认为学生进入学校就是学习文化知识,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是浪费了学习时间,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在一些家长的观念中,在学校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才能够提升素质,“工学结合”中的顶岗实习对于学生的技能提升等具有比较大的局限性,也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在进入社会后适应性不足,从而比较抵触“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另外,由于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一些企业的生产活动也受到了不利的影响,导致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也自然受到影响。一旦与学校合作的企业的生产经营出现问题,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的实训就会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到这些学生的就业。[4]二、推进高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对策
1.加强政府管控,完善相关机制
由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进行必然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部门的参与能够在高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应当建立一个由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平台,由政府部门对其进行管理和监控,并积极推动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可以给予合作企业一些优惠政策,让企业能够更加积极地与学校进行合作。同时,还应当出台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和相关机制,对参与“工学结合”的企业和学校的责任义务、利益等进行比较明确的规定,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得到深入的发展。
2.积极探寻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模式,提升企业的积极性
要推进高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进行,不仅仅需要由政府推出相关的鼓励政策对企业进行激励,还需要学校采取措施提升企业的积极性。首先应当减轻企业的负担。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应当重点体现合作,不应当将所有的责任和任务都压在一方身上,比如高校可以将学生的工作分散安排,帮助企业分散压力和负担,这一做法会提高学校工作的难度和工作强度,但是可以使企业减小合作压力,从而能够增加校企合作中企业的积极性。其次,应当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提升服务质量,比如改善企业内部管理、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以及完善职工人员结构等,帮助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或是人才培训服务,使得企业能够感受到校企合作中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能够在“工学结合”模式中获益,从而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积极性。另外,还应当积极地探索促进产学融合的方式。由于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工学结合”模式中是相互兼职的状态,各自发挥优势,共同参与到学校和企业中的人才培养工作和技术研发工作中,那么学校和企业就可以共同创建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实现师资队伍的共享,提升企业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效益,从而有效地提升企业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性[5]。
3.更新教育观念,更新学校的管理制度
要真正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应当更新教师、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教育观念,将“工学结合”的基本要求以及内容、目的等都加入到专业思想教育以及职业生涯教育等多种教育课程中,让教师和学生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还需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与宣传,让家长也能够了解工学结合的目的和意义,从而认识到“工学结合”的重要性和培养人才过程中使用“工学结合”模式的必要性,从而支持“工学结合”模式。另外,还应当建立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制度保障体系,并且适当地创新和改革学校的培养制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生培养体系等,使得工學结合的制度环境得到保障。
4.在高校中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必然需要“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我国高校非常缺乏“双师型”教师,因此,应当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对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在生产、管理和建设第一线进行锻炼,让教师参与到顶岗实习中,同时在学校的职称评定以及绩效考核方面对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进行倾斜,使教师能够积极参与企业生产实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也应当注意相关人才的引进,从企业中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使教师队伍更加精干。另外,还应当从企业或社会聘请各种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使“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断扩大。如果高校具有比较多的“双师型”教师,也能够带动其他教师注重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重视自身的全面发展,从而能够比较有效地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进行。
5.加强实训管理和监督
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进行,应当更加重视对学生实训的监督和管理,针对现有的实训管理和监督管理制度、机制等进行完善。学校在和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应当专门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学校和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分配学生的管理责任,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使得实习的内容和形式都能够比较有效。同时还应当确定专业的实训方式,形成一套科学和完善的实训管理文件,针对实训中各个阶段的项目、内容以及需要达到的标准,都有具体的执行办法。另外,还应当对指导老师的职责进行明确和强化,重视实训指导工作,并创新实训效果评价体系,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考核,严格把控实训效果。
6.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开展
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具有比较合理的、完备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是使用一次书面考试的结果来衡量学生的学习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那么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应当改变这一评价方式,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更加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完善当前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过程性的评价,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核,还应当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不仅仅是书面考试,还应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动手操作,考查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发展。
三、总结
“工学结合”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要途径,由于企业、学校、社会等多重原因,出现了一些现实问题。笔者通过总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以期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进一步促进高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昌旭,胡茂德.“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考试与评价,2017(12):91.
[2]岳晓峰,刘娴萍,唐新星.“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7,36(07):244-246.
[3]刘晓寒,戴伯秋.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06):253.
[4]孟娟娜.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46-47.
[5]乔维德.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04):30-32.
[基金项目:广州新华学院2022年度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教改项目:民办本科院校实训课程建设困境与对策研究——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例(2022J023);2022年度廣东省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指导委员会研究课题:基于OBE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究——以《3D场景建模》为例(2022ZXKC570)。]
责任编辑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