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经验启示和规律认识

2023-05-30 10:48:04靳晓霞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经验启示多党合作规律

摘 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基本经验,主要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政治前提;达成广泛的政治共识是思想基础;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是重要条件;加强制度建设是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发展的历程和经验,体现出多党合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即加强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作用的统一,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坚持与发展的统一,政党制度的国情适应性与有效性的统一。新发展阶段,多党合作要聚焦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任务,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此,要加强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推进民主党派建设;加强思想引领,增强合作担当意识,坚定共同理想,凝聚政治共识;完善多党合作的运行机制,加强互动联系工作机制建设,创新多党合作治理工作模式,实现治理现代化;加快构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增强话语权。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多党合作;政治共识;经验启示;规律

作者简介:靳晓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江苏省统一战线工作研究重点课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经验启示和规律认识”(2021JSTZD003)的研究成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研究”(NJ202205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政党制度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展现了独特优势。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历程,总结多党合作的历史经验,准确把握多党合作的规律,对于推进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发挥制度优势和效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历史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制度不断完善,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呈现出从政治实践到制度建设的丰硕成果。在新中国的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服务于党和国家发展目标,完成了许多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任务,既彰显了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作用,更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基本经验。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前提

領导权问题是多党合作的核心问题,直接关系多党合作的前途和中国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多党合作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既是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后,民主党派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共同纲领》和《宪法》等规定了党的领导地位和民主党派接受党的领导的原则。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具有先进性和自我革命精神,能够及时总结经验,领导多党合作。历史表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通过正确的方针政策实现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多党合作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经验。方针政策是否反映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是否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决定多党合作的实际成效。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性质和作用作出正确界定,肯定民主党派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政党,强调巩固与民主党派的联系,吸收民主党派的好意见以改进工作,提出同民主党派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实行和平赎买,既照顾资本主义工商业者的利益,又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最终顺利完成了改造。后来,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性质判断错误,认为其是“资产阶级的政党”,因而采取的方针政策有失误,造成反右斗争扩大化。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时期民主党派性质、作用和同民主党派的关系的正确认识,以及制定和完善多党合作的方针政策,推进了多党合作制度化发展,极大地鼓舞了各民主党派履行职能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热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将多党合作制度纳入治国理政的方略,推进政党协商、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创新专项民主监督实践,使多党合作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达成广泛的政治共识是多党合作的思想基础

合作的基础是具有共识,有共识意味着双方具有领导、合作、协商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政治共识有四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共同的政治理想,即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二是共同的政治价值,即中国政治发展道路、制度、理论;三是共同的阶段性目标、发展战略和路径,包括现代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共同富裕;四是共同的规则程序,即多党合作的制度规范程序等。政治共识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整合作用。历史证明,正是由于达成广泛的政治共识,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带领各民主党派,同甘共苦,共同致力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是多党合作最坚实的思想基础。实现共同政治理想,要经历不同发展阶段,政治共识内涵不断丰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多党合作的共识是实现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独裁统治,取得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彻底胜利,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未来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价值共识。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共识呈现多层次性。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共同目标,并逐步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基本制度共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基本共识。改革开放后,政治共识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高,发展经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成为多党合作的发展战略共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多党合作的目标共识。

(三)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条件

合作的重要条件是合作主体具备一定的能力,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民主党派是多党合作的参与主体,其自身建设为多党合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关系到多党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民主党派的组织规模和界别特色、领导班子和代表人士隊伍建设、成员的思想政治状况和工作作风,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能力等直接决定民主党派能否充分发挥参政作用,影响多党合作的实践成效。历史经验表明,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是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积极作用的必然要求,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条件。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适应多党合作的形势和任务,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支持和帮助下,加强组织建设,成员总数从1950年底的不到1.3万人,发展到1953年初的3.2万人[1],他们引导团结各自所联系的社会阶级阶层共同致力于新中国的建设。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民主党派组织成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国家方针政策,推动成员进行思想改造,积极培养拥护社会主义的进步人士,为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发挥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后,民主党派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组织和制度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展多种形式为“四个现代化”服务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参政党性质、地位的明确,民主党派着力加强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建设。新时代,适应新形势,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参照执政党建设的要求,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着力提高五大能力,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

(四)加强制度建设是多党合作的根本保障

制度更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多党合作的制度化,有利于将社会力量稳定有序组织起来,共同致力于国家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多党合作的历史经验表明,加强制度建设是多党合作的重要保障。

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格局,开启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加政治协商、进行民主监督的政治实践,但由于这些政治实践和政治形式,没有形成规范化的制度,在反右斗争扩大化过程中多党合作受到很大冲击。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多党合作的制度建设,把多党合作制度写入宪法序言,颁布多个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文件,规范多党合作的政治活动,明确多党合作的具体程序,为多党合作提供制度保障。

多党合作的制度化成果主要表现为形成了多党合作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政治协商机制、参政议政机制、民主监督机制、合作共事机制[2]。以政治协商的制度化建设为例: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是开展多种形式政治协商的实践;改革开放后,提出“民主协商制度化”的命题,相继出台《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等文件,对政治协商的职能、主体、内容、原则等进行规定,发展完善了政治协商制度;2015年以来,中共中央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完善政治协商的内容、形式和程序,使其更加规范有效,将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发展规律

从多党合作运作系统看,多党合作包括政治主体、政治价值、政治关系、政治行动、政治环境等诸多因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表现出稳定有序、相互协调、动态平衡、充满活力的良好态势,多党合作的效能越发明显。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发展的历程和经验,体现出多党合作发展动态平衡的基本规律。

(一)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作用的统一

政党关系明确、相互协调、有效合作,是多党合作的重要规律。多党合作既表现为静态的政党定位,即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和领导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和合作党;也表现为动态的政党关系,即以团结合作、民主和谐、稳定发展为基本价值,是合作、共存、共赢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力量,担负国家和社会发展重任,施政政策既要着眼于当前,也要着眼于长期战略规划。民主党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既要对国家发展战略提出意见建议,也要参与政治协商,开展民主监督。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充分发挥各自功能和作用,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民主集中制是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发挥民主党派作用的根本原则。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中关于集中的体现,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职能是多党合作中关于民主的体现。在制定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邀请民主党派积极建言献策,进行民主协商,达成广泛共识,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有关重要文件的制定、修改,要听取党外人士的建议,支持民主党派参与重要方针政策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处理好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作用之间的关系。首先,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其次,要支持民主党派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充分履行职能,积极发挥作用。最后,帮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解决机构、经费、办公场所等方面的问题,为其履行职责提供必要保障。

(二)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矛盾运动规律是多党合作的基本规律。只有一致性没有多样性,或者只有多样性没有一致性,都无法构成多党合作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多党合作的一致性与多样性有多方面的表现。一党领导多党合作、一党执政多党参政,体现了政党主体上的一致性与多样性。多党合作中利益代表的一致性和多样性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民主党派所代表的群体阶层利益属于人民根本利益的一部分,体现了利益代表上的一致性;同时,各民主党派所代表和反映的是某阶层或界别的具体利益,是在一致基础上的部分利益的代表,体现了一致基础上的多样性。人民既是整体,又分为各个阶层、界别、职业等,既有共同利益,又有不同具体利益诉求。通过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等方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协调各阶层、各界别的利益,实现了利益整合,形成代表最广泛的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体意志,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等形式得到集中体现。

合理运用多党合作的一致性与多样性的规律,要以一致性引领多样性,以多样性丰富一致性。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关键是尊重包容、求同存异。一致性是政治共识、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的集中体现,是人心和力量的高度凝结。没有一致性,多样性就是一盘散沙,统一战线就毫无意义[3]。通过尊重和包容多样性,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致力于党和国家社会发展事业,以增强一致性化解消极因素。历史证明,在充分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能达到更高程度的一致性;在不断巩固一致性的基础上,多样性越充分体现,多党合作的基础越巩固,越有利于多党合作的发展。

(三)坚持与发展的统一

多党合作的发展体现了坚持与发展的统一。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根据时代形势的变化,对理论、制度和实践进行发展创新和适应性变革,是多党合作的发展规律。

一是多党合作理论的坚持与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合作的基本原则,在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等各个历史时期,都始终强调坚持多党合作。同时,根据时代特点、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对民主党派的性质进行判断,调整对民主党派的方针政策,强调发挥民主党派的积极作用。

二是多党合作制度的坚持与发展。多党合作始终坚持制度初建时确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的政治格局。新中国成立初期,表现为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并进行政治协商。改革开放后,多党合作制度逐渐发展,政治协商的内容、形式、程序逐渐完善,参政议政的形式、内容、渠道逐渐拓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党协商进一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多党合作制度在服务国家治理、优化国家治理体系等方面彰显了独特的制度优势和善治效能。

三是多党合作实践的坚持和发展。以民主监督实践为例,1957年,中国共产党进行整风,主动诚恳邀请民主党派进行民主监督,开启党际监督的实践。1983年,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诚邀民主党派帮助搞好整党,显示了中共接受民主监督,听取批评、建议的坦荡胸襟和真诚态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支持各民主党派加强对重大改革举措、重要政策贯彻执行情况和国家中长期规划中的重要约束性指标等的专项监督。2016年开始的脱贫攻坚专项民主监督是民主监督的实践创新。2021年起,各民主党派又开展为期5年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这是对民主监督的进一步实践探索,必将开启民主监督的新境界。

(四)政党制度的国情适应性与制度有效性的统一

政党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实现形式。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党制度,取决于本国国情和实践绩效,这是政党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多党合作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的内生结果。我国的多党合作起源于统一战线,发展为一党执政领导多党参政合作的新型政党制度,不同于西方两党制、多党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多党合作符合中国政党政治现状,符合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性质,符合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民主价值,也体现了中国“和合”文化传统。

多党合作具有突出的制度优势和明显的制度绩效,有利于维护国家政治格局的稳定有序,保障国家政治生活的内生活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在新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多党合作都发挥着重要制度优势,体现了制度的有效性。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发挥“参”“代”“监”“改”的作用,积极参加国家建设,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实现了国民经济快速恢复,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包括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内的全国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民主党派大力开展经济、科技、文教、医药卫生等调研咨询活动,开展智力支边扶贫活动,发挥智力优势服务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就,民主党派积极参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有效战胜疫情,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三、新发展阶段提升多党合作效能的发展路径

政党制度是人类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既不同于竞争型政党制度,也不同于垄断型政党制度,开辟了政党制度的新范式,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艰巨。新发展阶段,多党合作要聚焦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任务,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国政党实际和“天下为公”“兼容并蓄”等文化传统,构建了领导-合作型政党关系,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的堅强领导。一方面,健全党的领导机制,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多党合作的顶层设计,形成制度体系的有效衔接。建立多党合作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其他政治制度的关联互动机制,形成制度合力;统筹多党合作、人民政协、统一战线的发力点;建立多党合作中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之间的互动机制,理清关系,规范内容。“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每一步,都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4]另一方面,加强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引导、帮助、支持民主党派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必须贯彻落实好“有意识地把一部分优秀人才留在党外”的政策,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提供蓄水池,有计划地对民主党派代表人士进行培训教育,支持民主党派成员进行实践锻炼,改进选拔任用方式,做好代表人士的安排使用,为民主党派发挥作用提供广泛支持和制度化的保障。

(二)凝聚政治共识,加强思想引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突破了西方政党制度利益代表的局限,能够广泛、真实地体现人民利益,契合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方向[5]。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面对经济结构和利益多样化带来的思想观念多样化,多党合作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团结和领导各民主党派,唱响时代主旋律,巩固思想政治共识,“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首先,要凝聚政治共识。通过宣传教育坚定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共同理想,增强使命担当的理念意识。通过开展学习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以及统一战线历史、多党合作历史等,牢记使命担当和合作初心,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大局观。特别是要注重加强网络舆论引导,通过互联网做好凝心聚力工作,強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其次,要注重做好利益引导。树立公共理性和公共利益精神,巩固价值共识。执政党和参政党要及时反映和回应民众利益诉求,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人民根本利益与具体利益、长期利益与眼前利益之间的关系,引导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最后,要完善工作机制。开展对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的系统培训和思想教育,把党的主张和决策传达给民主党派,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增进政治共识。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作用,搭建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协协商等高层次协商的平台,在协商中凝聚共识,调动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三)完善制度机制,推进治理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保障了民主监督、民主协商、民主决策等新机制,为人类政党制度的运行提供中国方案。新发展阶段,推进多党合作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必须立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首先,完善多党合作的运行机制。对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政党协商的内容、程序、形式等环节细化规定,增强可操作性。重点是健全民主监督机制方面,要规范中国共产党自觉接受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平台、渠道、内容、形式、程序,健全知情、沟通、反馈、落实环节,确保监督运行畅通,落到实处,激发监督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监督实效。

其次,加强互动联系工作机制建设。完善知情明政机制,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各级党委及统战部门、政府及其部门、司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等要紧密结合各地区各部门实际,探索合适的方式方法,通过通报会、座谈会或书面通知等形式,既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又注重政治和社会效果,畅通民主党派知情渠道。建立健全联系制度体系,包括健全完善民主党派中央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的制度,建立党派负责人交友联谊制度,建立健全政府有关部门与民主党派的对口联系制度,建立健全民主党派与各自党派成员和界别群众联系制度。完善考察调研机制,建立健全反馈机制,对民主党派所提建议、意见和批评,按照相应程序规范,通过固定渠道和方式,在规定期限内,给予及时反馈。

最后,创新多党合作治理工作模式。总结多党合作促进社会有效治理的实践创新经验,完善“党委出题-党派调研提出资政建议-政府部门落实”的治理工作模式。由党派协商议事,并通过党派对口联系政府部门深入了解议题,进一步转化为政协提案,由相关部门重点督办,积极发挥政治协商的作用,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这种运作模式可以概括为:界别协商议事+党派团体对口联系政府部门+转化为提案办理+相关部门领导督办提案。同时,加强民主党派智库建设,健全参政议政专委会,推进民主党派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建智库,提高协商效率,保障决策科学。

(四)构建理论体系,增强话语权

多党合作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多党合作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构成人类政治文明在政党制度理论领域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展现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影响力。

新发展阶段,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要加快构建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理论体系。一要构建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理论。提出多党合作理论的概念、范畴、体系,明确多党合作的价值理念,结合中国“和合”文化传统丰富政党关系理论,总结政党协商合作监督等形式和内容。二要强化专业研究人员培养。推动多党合作理论学科建设,培养专门研究人才,深化多党合作理论的系统研究,从概念范式到基本理论进行研究,揭示西方政党制度理论的场域局限性。三要加强多党合作理论宣传。在全社会深化多党合作理论宣传,尤其是不断深化对民主党派成员的多党合作制度理论教育,增强理论认同和制度自信,加强广大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理论素养。

话语具有工具性,是传播、交流的工具。新发展阶段,要打破西方政党制度话语霸权,增强我国政党制度的话语权。一方面,建立智库,培养人才,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国际话语体系。中国政党话语中存在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实践话语等差别,要建立促进多党合作话语体系国际传播的智库等机构,培养对外宣传交流人才,加强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用世界普遍能听懂能接受的话语讲好中国多党合作的故事,解决有理说不出的困境。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国际交流传播机制和传播路径。通过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等党内机构和国家对外交流机构,适时介绍和宣传我国的政党制度;建立与其他国家政党交流的机制和渠道;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制度,适时介绍我国政党制度的现状和优势;通过国际学术交流引导正确的国际学术话语,传播中国政党制度理论的概念、观点和体系,增强话语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刘延东.当代中国的民主党派[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20:59-60.

[2] 周淑真.多党合作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218.

[3] 张献生.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N].人民日报,2015-07-15(7).

[4] 周淑真.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重要体现[J].中国领导科学,2018(5):30.

[5] 栾建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J].求是,2018(6):59.

责任编辑:王天海

猜你喜欢
经验启示多党合作规律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32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确立70年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发展70年的三维认识
传递民主党派声音 讲好多党合作故事
传媒评论(2019年6期)2019-10-14 00:59:26
中国古代官德培育及其启示
税务代理制度的美日经验
人民论坛(2016年33期)2016-12-27 16:48:52
兰州市成功治理大气污染经验研究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0:19:18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