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与传承

2023-05-30 01:14刘超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3年2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文旅融合

刘超

非遗是宝贵的文化财富,与中国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软实力提升息息相关。新时期,黄河流域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协调和集结各方力量,在新技术助力下推动黄河流域非遗可持续发展,还需进一步探讨。

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意义与价值

(一)政治价值:夯实社会主义理论内涵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在5000年的历史积淀下不仅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培育了丰富的非遗。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包括河洛文化、河湟文化、关中文化和齐鲁文化等地域文化,是不同地域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和时代记录。黄河精神意指团结、拼搏、务实、奉献、开拓的精神,由无数仁人志士在艰苦奋斗和勇猛拼搏中凝聚而来。从中可以看出,黄河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部分内容不谋而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宣传黄河文化,提倡黄河精神,有助于进一步夯实社会主义理论内涵,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精神指引。

(二)经济价值:助推文旅产业创新发展

随着中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与创新发展步入新的历史进程,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能够为文旅文创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一方面,黄河流域集聚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对这些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赋予其时代内涵,使其得到创新发展,有助于推动当地文旅创新发展,增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动力,实现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保护与传承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够为其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引领,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将非遗转化为当地的发展优势,创造真正的经济效益,实现由隐性文化向显性经济价值的转化,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文旅文创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非遗的有力支撑,文旅文创产业发展更会反哺非遗工作,两者互相依存、相互促进。

(三)文化价值: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非遗既是中华5000多年历史发展的有力见证,也是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加强对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是延续民族文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要路径。只有始终秉持接续传承与推陈出新的理念,方能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间艺术和文化传播开来,在更大范围内对世界各国产生积极影响,进一步彰显中国大国风范,吸引更多海内外人士加入非遗保护与传承队列中,使民族记忆和文化基因长久延续和流传。

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机遇与挑战

(一)非遗内容与技术变革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各地政府开始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加大对黄河流域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深入挖掘黄河流域非遗的时代价值,形成了包括民间文学与艺术、传统音乐和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武术等多种形式在内的非物质文化内容,进一步扩充了现有的黄河流域非遗体系。非遗保护与传承是一项长期建设工程,在非遗与旅游产业进行交融建设的过程中,二者并非简单叠加,而是在碰撞中融合,形成新的文学艺术形式和文化艺术内容,从而使非遗的时代内涵更加丰富,非遗内容也得到进一步完善。

当前,技术变革正冲击着传统技艺及非遗传承工作。一方面,技术变革下许多传统技艺不再被当前社会需要,面临被淘汰的困境。非遗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时代性。但随着科技演变和生产关系变革,部分黄河流域非遗已脱离时代需求,无法满足当今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例如,黄河流域上的工匠号子,随着工匠人员的减少而逐渐销声匿迹,不再具有现实价值和实践价值。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黄河流域非遗工作开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由于黄河流域周边地貌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平原地貌相对较少,在经济发展上限制性较大。许多非遗处于交通不发达、经济贫困的地区,当地人员流失率较大,黄河流域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陷入后继无人的窘境。

(二)非遗传播渠道与媒介变迁

传统工作模式下,黄河流域非遗传播工作主要依托于文化发展这一条单向道,影响力低,不利于实现黄河流域非遗的广泛传播。新时期,非遗传播拥有了更多方式,可以通过非遗与旅游融合、非遗与文化产业建设融合、非遗与国民教育体系融合、非遗与产学研旅游基地建设融合、非遗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非遗与传统工艺振兴融合以及非遗与科技融合等经济发展途径、文化传播途径以及教育途径等方式实现多角度、立体化传播。传统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微信平台信息推送和地方宣传为主,宣传实效性差。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非遗传播形式变革带来了福音。在传播方式上,黄河流域非遗传播呈现多元化形态。通过组织展演、非遗大讲堂、非遗讲座、传统工艺表演、非遗影像展、非遗美食节、非遗购物节等多种形式,采用微博、直播、短视频、微信等多种新媒体渠道和传播形式开展非遗的宣传与传播工作。基于此,黄河流域非遗的传播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地方政府及相关人员应顺势而为,实现新媒体技术与非遗的深度融合发展。

需注意的是,媒体变迁也为非遗传承与发展带来压力。首先,互联网时代下,世界各国文化开始广泛交流与融合,在为中国文化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混杂着一些不良思潮和理念,侵害中国文化体系的稳定与安全。这些不良思潮与非物质文化意识理念相悖,使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以及意识形态地位受到挑战。同时,当前非物质文化与新媒体技术之间的交融发展进程缓慢,非遗的新媒体技术利用率较低,融合发展形式单一。非遗与新媒体技术之间的隔阂并未消除,许多借助新媒体技术进行非遗传承与发展的项目难以达成预期效果。

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对策

(一)提高站位,形成非遗保护与传承发展合力

由于不同区域对黄河流域非遗的关注度和重视度参差不齐,造成地方对此认知差异较大。部分地区已将黄河流域非遗工作纳入整体发展规划中,非遗产业建设态势良好。但还有一部分地区未能正视非遗工作在地区整体规划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游离于区域发展规划之外,不利于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整体发展。对此,应从两个方面予以解决。其一,提高认知,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黄河流域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不应仅仅局限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传播与教化,还应主动开发和积极探索文化遗产背后的文化內涵和经济价值,进一步开拓非遗传承和发展方式;其二,加强非遗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在非遗创新和旅游事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应始终秉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将非遗保护放在第一位,在确保非遗安全的基础上进行探究与创新工作。政府及相关工作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构建保护体系,集结各方力量完善保护工作机制,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格局,在组织引领下唱好新时代黄河流域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与弘扬之歌。

(二)依托新技术手段,构建数字化文化记忆库

国家及地方政府应以新兴科学技术为突破口,加快对非遗的抢救及传播工作,使其以当今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与喜爱。一方面,黄河流域地方政府应成立保护协会,集结优势资源,对非遗进行统一管理。保护协会应全面科学地采集非遗作品,到民间进行实地探索。在此基础上,依托大数据进行全面整理和分析,根据搜集资源的不同进行划分,形成不同板块内容和专题式数字资源库。数字资源库可以容纳包括文字、录像、影带、音频等多种数据记录形式,加速非遗采集与整理工作的数字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另一方面,针对以往地区资源整合度低、非遗缺乏统一规划等问题,保护协会应将原有的文本材料纳入数字化系统中,以共同标准进行数字化录入,形成跨界、跨区域的数字化文化记忆库,进一步突破空间桎梏,加强地区间联络,使地区文化产业建设和经济发展在非遗和黄河文化这一纽带的连接下更为牢固,进一步规避新媒体技术以及现代科技手段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协调联动,构建文化互动融合体系

非遗与地方性艺术产业和文化紧密联系,两者在内容及形式上具有较高融合可能性。黄河流域各省(区)应实现更高程度的连接互动,联合打造黄河流域文化之旅,按照内容及形式的差异组织主题式文创活动,依托实践活动进行文化传承与推广活动。以菏泽地区为例,菏泽市是黄河流向鲁地的第一市,其间有145千米的黄河古道和185千米的黄河现行河道,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天然的资源和素材,其中山東花鼓、菏泽弦索乐、四平调、柳子戏、莺歌柳书、定陶皮影等艺术形式纷繁多彩,人文景观和文化遗址更是不胜枚举。基于此,菏泽市依托菏泽市非遗促进会这一平台展开工作,对当地的非遗进行收集与整理,不断加强向外推广力度,先后举行了“喜盼‘梅花迎春开”“闹市中的古琴人”等活动,向外弘扬当地的梅花拳和古法斫琴及演奏等非遗,取得了显著成效。再如,山西地区的铸铁工艺在新技术和智能设备的冲击下退出了时代舞台,但山西地区通过推出打铁花展示等一系列活动,使这一非遗得以再次焕发光芒。因此,地方政府应发挥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当地非遗的传承与弘扬工作,以主题活动和多种类型的文艺形式向外推广,开展包括红色旅游、游牧农耕文化体验、寻根考察、研学旅游、民族风情考察、文化创意以及民间工艺品制造在内的多种主题和多种形式的产业项目,以此为消费者提供丰富多样的选择,进一步迎合不同消费者的实际需要,提升文旅产业项目的针对性,为不同群体提供服务。

本文选自:“新语境下‘全形拓的技艺传承与创新”项目(编号:901/1622115)安徽地区的高校人文社科项目。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文旅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融合菜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文旅照明的兴起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