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洁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就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出了意见。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2021年8月,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明确要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课程教材,要做到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类型各学段。
笔者认为,专业课课程思政是以专业系列课程为基础,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隐性教育的方法,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专业课课程设计、教材开发、课堂实施、课程评价等环节结合起来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
一、警察院校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1.专业课课程思政是构建警察院校专业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切入点
警察院校有着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不可替代性,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学、从严治警的办学宗旨,始终确保警校师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培养学警的核心价值取向,更加注重培养学警具体情景迁移应用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生命本源的关怀以及担当精神,培养能够胜任警察岗位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实战型警务人才。
2020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进专业群建设,推进警察类专业群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建设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需要从教育的源头将专业课程与思政融会贯通,提升警察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厚度,切实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2.专业课课程思政是完善“三全育人”体制的重要抓手
所谓“三全育人”是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刑事执行专业教育的根本问题。必须遵循《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在警察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刑事司法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此,专业教学中应做到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互助、校警合作育人、思政教育贯穿专业教学全过程,帮助学生在掌握刑事执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了解法治中国、司法领域和警察职业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警察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培养学生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忠于职守、秉公执法、严守纪律、清正廉洁、德法兼修的职业品质。
二、警察院校专业课程思政的特点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专业教育课程,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警察类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就业岗位主要是基层民警岗位。人民警察队伍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队伍,也是和平年代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队伍。长期以来,人民警察牢记使命、忠诚履职、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用辛勤的汗水乃至宝贵的鲜血和生命,为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做好警察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对于推动学警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归属感,激励学生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警察院校专业课程思政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立德树人与警魂铸造相结合,突出司法警官院校专业课程思政的特色。堅持培养学生铁一般的理想信念、责任担当、过硬本领与纪律作风;着眼于为国控类专业学生打好“中国底色”,“一日着警服,终身筑警魂”,专业建设中将立德树人、精警奉献作为教材建设、课堂教学、人才培养的根本;加强重大主题教育内容的建设,将课程思政与刑事执行专业学习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学生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思想素质及尊重生命、关怀他人、与他人有效沟通、团队合作的社会人文素养。
三、警察院校专业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下面,我们以狱政管理课程为例,为大家展示警察院校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
狱政管理是刑事执行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形成狱政管理能力的重要课程,是培养监狱基层管教干警的必修课程。在监狱一线干警的素质构成中,狱政管理能力是不可缺少的岗位基础能力。这就决定了狱政管理课程必须以培养专业基础能力,也就是狱政管理能力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法治理念,熟练掌握监狱管理罪犯基本业务为目标,最终完成在科学文明的管理中实现惩罚与改造罪犯的任务。
(一)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狱政管理的性质和任务、组织机构的设置等理论知识。
(2)掌握监狱行刑事务管理、监管事务管理、罪犯出狱事务管理、现场管理等相应的实务知识。
(3)掌握罪犯的收监和释放、分押分管分教、安全检查、日常生活卫生管理、通讯会见管理、三大现场管理、应急处置、犯情调研等实务处置的基本技能。
2.能力目标
(1)能综合运用先修课程中所学到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结合各种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具备监狱一线民警岗位所需的行刑事务管理、监管事务管理、罪犯出狱事务管理、现场管理等的基本职业能力。
(2)具有良好的监狱安全防范能力和基本的狱政管理能力、罪犯教育能力等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育人目标
培养学生依法管理的基本理念,公平公正公开管理罪犯的处事原则和人道主义的职业精神。树立为监狱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树立惩罚与改造罪犯的信心与决心。
(二)课程思政设计思路
刑事执行专业课课程思政的设计,首先,要注重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一方面,要注重从专业课程本身出发,从专业课程所涉及的监狱工作前沿、国家战略、国际比较、文化传承和历史沿革等角度,挖掘内生思政元素;另一方面,要从思政课程的内容出发寻找与专业课程的内容相匹配的元素进行深度挖掘,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等。专业课程内生思政元素与思政课程融入的思政元素相结合,将刑事执行专业课堂变成思政与专业知识无缝连接的教学过程(图1)。
狱政管理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设计从以下6个方面展开。
1.聚焦人才培养体系,注重顶层设计
狱政管理课程的设计必须准确把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所确立的育人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应坚持“警务导向,教、练、战一体化”的指导思想,以行业要求为背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任务,根据监狱基层岗位民警的素质与技能要求细分完成每一个工作任务所需的工作过程,实现以思政为引领、能力为基础的目标教学和模块教学,突出培养学生警务技能与职业品质、依法管理的基本理念,公平公正公开管理罪犯的处事原则和人道主义的职业精神。树立为监狱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树立惩罚与改造罪犯的信心与决心。
2.探寻监狱历史,体现科学精神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在狱政管理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过程中,应将历史、党史、中国监狱史、校史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并作创新性地编排运用,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史观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客观地剖析历史事件、人物、监狱制度等的发展变化,可以增强学生科学、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鲜活生动的历史人物与事件提升了专业知识的温度,提高了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的感染力。
3.注重警魂铸造,重塑职业理想
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警察蓝。狱政管理课程的教育首先应坚持政治引领,以培养“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为主要政治任务,以当前监狱工作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优秀的监狱人民警察为主要目标,突出警魂铸造。把精警奉献的精神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着力提高本专业学生的政治素质,牢固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建立学生“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监狱工作执法理念,从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源头上保证忠诚与纯洁。
4.加强法治教育,实现德法兼修
当前,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布局下,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监狱人民警察队伍是刑事执行专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培养德才兼备、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恰恰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表现。
为此,在狱政管理课程开课之前,有计划地设置先修课程“宪法”“刑法”“民法”“监狱法律法规导读”“刑事诉讼法”等,使学生的法学素养与职业岗位紧密地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秉持公平正义的职业理想,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创新实训实习,强化专业内涵
在狱政管理课程实训内容的设计上,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实训项目的设计要匹配当前监狱管理岗位的需求,结合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和广东智慧警务发展的新要求,紧盯司法行政行业发展升级。
依据新《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规定,警察系拟建立刑事执行专业群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将其打造成集教学、实训、培训、科研、竞赛、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资源学校与监所行业协同开发平台;解决狱政管理课程实训教学中高投入、高损耗、高风险及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的“三高三难”痛点和难点;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监狱工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向内向深处发展,强化专业内涵,紧跟国家战略部署,服务新时代复合型技术技能型警务人才的培养,为推动刑事执行专业高质量发展增效赋能。
6.讲好监狱故事,培养职业操守
做好狱政管理课程思政,还需在知识的传授中讲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讲好监狱故事、讲好榜样故事、讲好学生故事。根本在于传播法治中国、精警奉献的理念,以理服人;通过监狱民警队伍中榜样的力量、学生中的优秀事迹影响,以情动人,英雄模范的事迹和精神是激励学生们前行的强大力量,也是提升专业课程温度的有效途径。讲好以上4类故事最精彩的主题就是讲清楚中国共產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有了这个目标,课程思政就会水到渠成。
(三)教学实施与课堂组织
下面以狱政管理第二章“狱政管理的功能与手段”为例,展示教学实施与课堂组织。本次课程教学时数为3学时,适用于刑事执行(三年制)专业。
1.课前准备
课前要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准备,通过个人备课+集体备课+线上研讨的形式展开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集体备课工作可以通过在线形式在“云端”进行。既保证了个人备课的风格,也能有效杜绝课程思政元素的重复应用,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通过课程内容重构、问题驱动思考、案例拓展思维、思政元素发掘等线上线下活动,注重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有机融合,极大地提高了备课质量(表1)。
课前准备环节教师在学习通发布预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微课、阅读拓展资源、研读法条等预习本次课的内容。
2.课中实施
首先,教师通过《史记·酷吏列传》摘录内容导出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引发学生们从历史的角度思考监狱的功能历经时代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后所产生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本次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法条的研读让学生熟悉监狱法律规章的同时,养成尊重法律的法治理念。
其次,结合微课,教师讲解本次课程的知识点与重难点,狱政管理的功能、基本手段与具体手段。围绕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在课堂组织中设置一明一暗两条教学线索,让思政教育无痕迹地贯穿在知识点的教学中。明线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点狱政管理的功能、课程重难点狱政管理的基本手段的攻破以及相关狱政管理具体手段的拓展技能,暗线是课本上未提及的与狱政管理功能与手段知识点关联的精警奉献、秉公执法、严守纪律等课程思政元素。如讲授监狱民警的直接管理,导入司法厅“援鄂精神”宣讲会视频内容,感受监狱民警榜样的力量,推动学生学习榜样、敬仰英雄;谈监狱文化,将广东岭南文化对监狱文化的积极影响、粤港澳监狱文化比较等元素联系起来,建立学生文化自信的同时也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国家战略有所了解;提到监狱管理制度手段,将各项法律规章搜集集中呈现,让学生从课堂开始培养学法、守法、执法、护法的法治精神。课程思政元素的引入,非但没有削弱学科知识的传授,反而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警魂铸造、职业自信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针对本次课的知识点和思政元素,教师发布在线测验与评价问卷,量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测评结果教师做好教学反思,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与方法。
3.课后延展
课后环节,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自助的虚拟仿真实训活动,学生通过虚拟仿真设备完成罪犯生活、劳动、学习三大现场的沉浸式体验,思考狱政管理功能与手段在其间发挥的作用。学生的学习从表象认知上升到实际操作,配合后续专业培训中开展的监狱顶岗实习活动。建构学生从理论知识——模拟实训——顶岗实习“三维一体”的知识体系,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由浅入深、由虚到实的技能转化过程,真正做到专业与思政并举入脑入心化于行。
四、结语
专业课课程思政能有效地解决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孤岛”困境,解决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两张皮”的现象;笔者认为,当前对警察院校警察类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思考,有助于专业教师从教学理念上正确认识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間的关系;有助于专业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的提升;有助于引导警察类专业各门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地挖掘;有助于在管理体制上推动各部门合力共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刑事执行专业课课程思政应与思政课程一起,共同担当起立德树人的任务,教书育人的责任,为监狱行业培养更多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警务人才,为国家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2019-08-14)[2021-09-25].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2021-09-2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 2437.html.
[3]国家教材委员会. 国家教材委员会关于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EB/OL].(2021-07-23)[2021-09-25].http://www.moe.gov.cn/srcsite/A2 6/s8001/202107/t20210723_546307.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2021-09-2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 2437.html.
[5]新华网.习近平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EB/OL].(2019-01-03)[2021-09-2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16 20977681580802&wfr=spider&for=pc.
[6]钟晓红.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的使命与担当之我见[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4):108-111.
[7]行甜甜,张利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合力育人的路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17(003):112-114.
责任编辑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