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莉
胡艳成长在农村,是乡村教育的受益者,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她回到自己的母校任教。从教 25 年来,胡艳始终扎根乡村教育一线,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乡村教育事业。她的坚守和付出换来了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2019 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20年获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和钢都英才计划地方级领军人才称号;2021年获辽宁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称号;2022 年获鞍山市教学名师称号……2022 年,胡艳光荣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胡艳说:“师者如光,微以致远。教师这一职业不仅关乎一个学生的未来,一个家庭的希望,而且关乎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振兴,老师要有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二十几年之后,胡艳依然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去岫岩县城的情形。20 世纪 90 年代,她读初三,教她语文的胡天祥老师带她去岫岩县城参加全县初中生作文竞赛,那是她第一次见到县城里高大的楼房和宽阔的马路,也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荣誉证书。
胡艳 1979 年生于岫岩县苏子沟镇何堡村一个农民家庭,她还不满一周岁的时候,父母离婚,她随父亲生活,家中还有奶奶和二伯,二伯一生未成家,父亲也没有再娶。家里的生活并不富裕,甚至可以用贫寒来形容,但胡艳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富有,因为家人不但给了她无比宽厚的爱,而且用勤劳朴实、以善待人、以诚做事的品质给她以精神滋养。
胡艷一直都是特别努力的学生。她努力的内驱力是“宁让身受苦,不要脸受热”,这句话是她的奶奶经常说的。那时,全家人挤在一铺大炕上睡觉,家里人白天干农活都很累,晚上睡得早,荧光灯太亮,会影响家人休息,她就点油灯学习,每次考试前总要把所有学科复习一遍之后才觉得安心。胡艳说自己是很幸运的学生,在求学阶段被所有教过她的老师温柔以待,老师们给她的鼓励、表扬都是她前进的动力。
1998 年,胡艳从鞍山市海城师范学校毕业,回到家乡,在苏子沟镇何堡小学任班主任和语数老师。几年后,她因工作成绩突出被选拔到苏子沟镇中学教语文,和之前教过自己的许多老师成为同事。胡天祥老师当时是学校语文教学的权威,他一直关心胡艳的成长,学生时代带她开阔眼界,工作后也给了她很多帮助和鼓励。刚调到初中教学,胡艳颇有压力,“胡老师多次听我的课,每次评课都给我极大肯定,使我信心倍增。在我参加县里演讲比赛的时候,他指点我怎样写好演讲稿,可以说,我的成长与恩师的悉心栽培分不开。”现在,胡艳曾经的学生也开始回到母校任教,作为学校语文学科带头人,胡艳像曾经的胡天祥老师那样,继续关心和帮助自己的学生。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才能精一行
2023 年是胡艳从教的第 25 个年头,这些年来,教学工作是她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2021 年、2022 年鞍山市新教师培训工作中,胡艳作为指导老师,每次都向新老师传达这样一个观点:一定要主动做事,做事才是提升自己的捷径,只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才能精一行。
胡艳认为,作为老师一定要终身学习。深感自己学历上的不足,她一边工作,一边参加成人高考,进修至本科学历。她积极参加学校、县区的各种教学活动、演讲活动,并频频获奖。但是比荣誉更珍贵的是在这些活动中,她学会了做课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更总结出了很多宝贵经验。
2015 年,胡艳参加了刘娜老师的语文工作室,工作室里都是从岫岩各个学校选拔出来的优秀语文老师,大家定期线上或线下交流语文教学方面的困惑和经验,让她觉得受益匪浅。大家还一起完成了国家级科研立项———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
同年,胡艳成为学校的语文学科带头人,苏子沟镇中学的语文学科教学在全县也是小有名气。苏子沟镇中学是一所寄宿制乡镇初中,学校的德育工作曾是全县观摩学习的标杆,升学率也稳居全县乡镇中学前列。胡艳认为这些成绩离不开校领导和全校老师的共同努力,“我能在工作中做出一定成绩,并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也是因为有这样优质的成长环境。”
成长环境。”苏子沟镇中学距岫岩县城约 20 公里,单程约半个多小时车程。女儿升入高中后,胡艳的家从苏子沟镇搬入岫岩县城。多年来,胡艳在这路上往返无数次,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学生身上。她希望她的学生和女儿一样,从苏子沟镇中学考入岫岩县的高中,再从岫岩考入全国各地的大学。学生们有的继续升学读研究生,有的毕业后留在外地,还有的回到岫岩工作。在现在的苏子沟镇中学,就有三位年轻老师曾是胡艳教过的学生,其中两人教语文,一人教英语。
胡艳的女儿今年读大四,在外地上学,刚刚结束考研初试,也参加了语文科目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并已经通过笔试。胡艳说,女儿作的决定她都支持,如果有机会的话,她还是希望女儿能继续学习深造。这也是她跟每一届教过的学生一直强调的。因为切身体会到岫岩人才流失严重的现状,胡艳也希望女儿和学生们能回到鞍山来,特别是回到岫岩来建设家乡。
永远放不下自己的学生
胡艳对工作、对学生永远热情满满,但很少有人知道她曾独自承受了生活中的巨大苦难。2012年秋季学期刚开学一个多月,一个晴天霹雳砸向胡艳和她的家庭———她的爱人因车祸去世。突然失去相濡以沫的爱人,胡艳一下子蒙了。但她还要强忍悲痛默默消化,因为关于车祸的后续事情需要她去处理,家里的老人、孩子还需要她的开导和照顾,胡艳形容那段时间的自己“形销骨立”。但只要家里能走开,她就不愿意扔下学生。“当老师的,永远放不下的是自己的学生。”胡艳说。
苏子沟镇中学实行大循环带班,如无特殊情况,老师们会把一届学生从初一一直带到初三毕业。从 2002 年调入苏子沟镇中学开始,胡艳一直都担任班主任。爱人出事时,胡艳带的班级刚升入初三,她怕耽误学生,反复考量后向学校申请,跟一位初一的老师互换,她从教初三改为教初一。暂时卸下了毕业班班主任的担子,但对教学,她一点没有放松。家里的事情忙完,她第一时间回到学校给学生上课。“有时备课时,突然一阵悲伤袭来,就开始掉眼泪,哭完又继续备课。无论私下里怎样,只要我进到教室站上讲台,无论是上课还是跟学生的沟通,绝对不会带上任何个人的悲伤情绪。当老师上课时觉得学生接受得不好,自己心里会耿耿于怀。课上得不好,自己内心过不去。一节课的失败甚至一个知识点的不清楚,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挫败感。每节课我都希望跟学生充分沟通,看到学生‘会了时,自己会感到愉快。”胡艳向我回忆道。
胡艳还没有从丈夫去世的悲痛中恢复过来,变故又向她袭来。2013 年,一直由胡艳照顾的二伯意外烧伤,住院治疗两个多月,不能下床。胡艳父亲当时在外地打工,孩子刚上初一,照顾伯父的任务就落在她一个人的肩上。她平时在医院照顾伯父,有课就回到学校上课。那两个月,她把伯父照顾得很好,也没有耽误一节课,学生的作业她都是带到医院批改的。那学期的期末抽考,胡艳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位列全县第二。二伯出院之后,胡艳依旧悉心照顾,直到 2018 年老人去世。
伯父去世后,老家只剩胡艳的父亲一个人。她一直想让父亲到县城里和她一起住,但老人在村里住惯了,平时喜欢去村里的小卖店跟邻居唠嗑。胡艳理解父亲,至少每周回村看一次父亲,家里吃的用的都细心给父亲准备好。
比妈妈还亲的“艳姐”
胡艳参加党代会之后,因为有宣讲任务,经常需要外出,她的班主任工作暂时移交给别的老师,现在只教一个初二的班级。胡艳从教二十多年来,几乎一直是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中,她坚信老师的人格影响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所以她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给学生以示范引领,要求学生做到的,必然自己先做到。
2014 年,胡艷做初三班主任,苏子沟镇中学有初三重新分班的传统,所以这个班级是新组建的。接手之后,胡艳很快发现这个班学生调皮的不少,更是缺少人在初三的紧张劲儿,学习上比较懒散懈怠。于是,胡艳思想工作和硬性要求双管齐下,除了不间断地整体或个别做思想工作外,还要求同学们每天早 5 点进教室学习。要求学生做到的,她一定要做到。那一学期,胡艳把行李搬进了宿舍,开始了大半年的寄宿生活。每天早上5 点,她和学生一起进教室,晚上学生上晚自习,胡艳便坐在教室后面备课、批改作业。这样,学生们渐渐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班级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那年中考,全班仅有一名女生因病没能升学,其余学生全部升入高中,全校共有 4 人以自由竞争身份升入重点高中,其中有 2人来自胡艳班。
几年前,胡艳班里有个女孩父亲早逝,一直和身有残疾的母亲生活。女孩成绩不错,很懂事,平时从不多花一分钱。初三下学期,学校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允许学生周末来学校学习。然而,当其他同学都为此欢呼时,唯独这名女孩表现得很惆怅,并跟胡艳说,她周末要帮妈妈干活,不能来学校。胡艳猜测女孩是因为坐车和午饭需要花钱而犯愁,当时还有两个月中考,胡艳便给了她 240 元钱,每周 30 元,专门用来坐车和吃饭,10 元坐车,20 元吃饭,应是绰绰有余。就这样,女孩参加了周末学习,中考时顺利考入县重点高中。
胡艳还有一个学生现在读高二了,女孩性格内向,像依赖亲人一样依赖胡艳。女孩的家庭条件不好,别的同学买练习册,她舍不得买,胡艳就悄悄帮她买。刚上高一的时候,女孩不太适应,经常在周末给胡艳打电话说想老师了。胡艳就会在周日下午高中放假的时候去接她,带她出来洗个澡,再吃顿饭,和她聊聊学校的生活,适时给她引导,消除她的心理压力。现在这个女孩已经逐渐适应高中生活,每逢放假,她都会给胡艳发微信讲述自己的成长。其实,胡艳的微信好友中,有许多是她教过的学生,学生们现在已经扎根在祖国的各个地方,每逢节假日,胡艳就会收到他们发来的祝福信息。学生们喜欢称呼胡艳为“艳姐”,他们也喜欢跟胡艳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烦恼。
教育就是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老师如果只想着一堂课、一届学生,我觉得这还不够。我们总要做一点有利于学校整体和学生长远发展的事情。”胡艳对我说。2017 年 5 月 4 日,她在学校成立了文学社,这也是全岫岩县中小学校的第一个校内文学社。胡艳最初的想法是通过这一途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作文写得好的学生的特长得到展示,带动全体学生的写作热情,对学校语文教学也会有长远的影响。
文学社做到现在已经五年半了,最初的形式是单张打印学生作品展览,后来是把学生的作品印刷成简易的小册子分发到学生手中,到现在有了自己的校刊《花田》。胡艳说学生们的投稿热情特别高,学生的整体作文水平有极大提高。作为语文老师,胡艳支持学生看书,但她强调在内容上一定要有所选择,这也是她坚持做文学社的原因之一。
2020 年,胡艳争取到岫岩县作家协会孔庆武主席的支持,用协会的公众号“文艺玉都”编发全县中小学生的作品。这个公众号一直做到现在,每周出一期,截至 2022 年末,已经出到第 159 期,刊发全县中小学生作品 2000 多篇,还发现了李加冕、张艺欣等优秀文学人才,李加冕的小说先后在《短篇小说》《海燕》杂志发表,张艺欣在 2021 年获得曹文轩儿童文学奖,2022 年又入围秦文君儿童文学新秀奖。
为了做好文学社和公众号,胡艳最近几年几乎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因为平时上班要管理班级、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学生稿件的审阅、修改、排版等,都要在周末完成,她经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现在读高二的李加冕是所在学校的文学社社长,她曾对胡艳说:“我希望我能为我所热爱的事情贡献一份力量,向老师学习。”那一刻,胡艳特别感动,也更真切地体会到“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真谛。其实,李加冕并不是胡艳的学生,她初中也不在苏子沟镇中学读书,胡艳是因为公众号发现了她的写作才华,把她的作品推荐给省作协的老师,现在李加冕也是辽宁省作家协会的会员了。
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胡艳感到自己身上责任更加重大了。“未来工作中,我会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乡村教育阵地上燃成一团火,尽自己最大努力、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照亮乡村孩子的成长成才之路。也为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