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璄
自南而北的热带海洋季风裹挟着丰沛的水汽,为这片海岛塑造出我们熟悉的热带景观,温暖湿润、雨林密布、水清沙白、椰林树影,看惯了这些美景,是不是还期待在海南找到更多惊喜?很简单,从三亚向西,沿着北部湾绚丽的海岸线一路往前,经过 5 个市县,全长383 公里,直抵省会海口。在大多数人的目光之外,将看到风景殊异的另一片热土。
第一站:乐东
如果要在整个海南寻一片最具代表性的雨林景区,那尖峰岭会是当仁不让的第一选择。自驾是游览此地最便利的方式,驶上县道 782,远远就能看到直插云天的主峰,像一把昂扬峻美的尖刀,在蓝天上划出英挺的线条。
绵延不绝的尖峰岭群山挡住了水汽,使得海南岛的西南沿海终年晴热,而莺歌海湾又没有可以排注大量淡水的河流,由此便在乐东诞生了中国四大盐场之一的莺歌海盐场,数千亩优质盐田如同调色板一般镶嵌在这片大地上。
在海南,很多的村落都与盐有密切关系,但在现代工业的冲击下,传统的制盐工艺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目前还在大面积投入运营的也只剩下莺歌海盐场了。
第二站:东方
顺着弯曲的山路,寻着远去的印记,当弯曲起伏的山路把你绕得晕晕乎乎,一条垂直的小路尽头便藏着“黎族人民最后的精神家园”,也是目前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黎族船型屋村落———白查村。
相传,黎族的祖先当年从大陆乘木船漂洋过海来到海南岛,因没有栖身之地,就将木船翻到过来居住,后来,黎族后代仿造船型建起了茅草屋,称之为“船型屋”。如今的白查村已无人居住,但从村内各处,依旧可窥见往日的和谐宁静。
以桂林漓江山水为主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蜚声海内外,俄贤岭则是我国大面积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的最南端,也是整个海南岛喀斯特发育得最完整、最典型,露出面积最大的一片区域。
但若说到东方市的颜值担当,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鱼鳞洲。最显眼的还是那高耸的灯塔,面朝大海,矗立一角,不知点亮了多少人归家的方向。
第三站:昌江
昌江山水交相辉映,美不胜收,风景如画的连绵峻岭中,皇帝洞藏在其中。皇帝洞是侵蚀地下水沿可溶性碳酸盐裂隙处冲刷流淌,年长日久溶蚀而成的一个岩溶洞穴。洞口就在南尧河边,从远处眺望,活像一头张开大嘴的老水牛。
洞口堆砌着石板,这是当地人过去做的围墙,据说这里曾经被当作羊圈。进入洞穴深处,壁顶上有一通天洞口,像天窗,由通天洞口往上爬,就能出主洞。由于皇帝洞没有真正开发起来,使得这里保留了原生态的自然景观。
海南岛的西海岸天生便多柔软的海岬,在海浪长期冲刷下,孕育出许多风格不一的沙滩,一半大海一半沙漠的棋子湾独具特色。棋子湾很大,一共有三个面向北部湾的“海角”,当地人称之为“大角“”中角”和“小角”,它们拥抱着一块面积不大的沙漠,那里遍布着仙人掌、野菠萝和木麻黄。
第四站:儋州
苏轼晚年被贬儋州,来到蛮荒之地的他并没有消极避世,而是在谪居儋州的三年多,教化民众,使向学之风日渐兴盛。海内名士慕名而来,儋州也成为了全岛的文化中心。
那时的苏轼是窘迫的,无处可居的苏氏父子在当地人的帮助下建了一座房屋,才有了栖身之所。东坡先生在此以诗会友,并给汉黎各族学子讲学授业,传播中原文化,这便有了今天的东坡书院。
在儋州的西海岸,是海花岛。不少人第一次见海花岛,都会被这巨大的填海工程所震慑,奢华的酒店、未来风的建筑、超大型的娱乐设施,每一样都夺人眼球。
第五站:澄迈
在海南省澄迈县有个美榔村,村东南有一弯清水,清水旁矗立着两座石塔,人称美榔双塔。相传,双塔是纪念一对村中礼佛的姐妹而建,當地人又称之为“姐妹塔”和“佛塔”。经过 800 多年风风雨雨的侵蚀,双塔虽存在不同程度的风化损害,主体建筑却没有毁坏,实属罕见。
海南是历史上的移民岛屿,千百年来,一批批来自中原的移民在风浪的颠簸后踏上这片孤悬海外的岛屿,琼北一带自然成了他们首选的安家之地。而罗驿村就是这些中原移民当初联络外界的驿站。这座用火山岩建造的古村落里至今还保存民房古石屋 120 多间。古村老宅中散落着各种古建,呈现祥和安静的世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