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
摘要:目的 探究对肺癌手术患者实行手术室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106例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53例)與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手术室系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和不良心理状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心理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肺癌手术患者实行手术室系统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手术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轻不良心理状况,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肺癌手术;手术室系统性护理;手术指标;护理满意度
肺癌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主,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该病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均较高,一旦发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均造成影响[1]。为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病情,临床多给予胸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2],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方式仍会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的损伤。故临床手术治疗期间应为患者提供护理干预,减轻其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手术室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减少诊疗期间对患者造成的干预,同时可缩短患者手术准备时间,使手术工作顺利开展,临床效果较好。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肺癌手术患者为对象,分析手术室系统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106例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53例)与观察组(53例)。对照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49.65±3.58)岁。观察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0.02±3.7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均于我院接受手术干预;患者因肺癌入院;患者对手术干预存在不耐受情况;患者主动参与研究与诊疗工作,主动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肿瘤直径为5 cm以下,且之前未接受化疗或放疗治疗干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符合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标准。排除标准:患者伴有意识不清、思维紊乱情况;患者依从性较差,无法有效接受诊断干预;患者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患者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伴有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对手术期间所使用药物存在过敏现象,无法接受研究干预工作。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收集患者各项信息,并建立诊疗档案,完善术前准备,按照手术流程配合手术工作开展,为患者提供手术中所需药物,并密切观察记录其生命体征。术后关注患者恢复情况,为其提供饮食指导。出院后按照随访制度及时解答患者问题,并记录其病情恢复情况。
1.2.2 观察组给予手术室系统性护理
(1)术前:护理人员接受培训,学习有关肺癌手术护理相关知识。及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交流,告知患者和家属手术流程以及术中注意事项,缓解其不良情绪。
(2)术中:患者全身麻醉后,辅助患者行正确体位,关注其各项生命体征,对患者呼吸、出血量等予以密切关注。将方巾平铺至患者切口位置,避免血液污染患者伤口。术中配合手术医师各项操作,辅助手术工作顺利开展。
(3)术后:辅助患者完成换药干预。严格执行消毒护理以及胸腔引流,密切关注患者引流液颜色。评估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其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情况。为患者提供针对性饮食以及运动干预,促使其肺功能快速恢复。住院期间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及时了解其不良情绪发生情况,避免患者术后过度担心自身疾病恢复情况而产生焦虑以及抑郁等情绪。出院后借助互联网对患者提供随访干预,指导其完成居家护理。告知患者以及家属正确饮食以及运动干预方式,并为患者提供上门随访。及时解答患者出院后存在的护理问题,并严格记录其疾病恢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上述时间均与护理效果成反比。(2)护理满意度:以我院自制量表评价患者护理满意度,满意度评分总分100分,60分以上为满意,满意患者数量与护理效果成正比。
(3)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肺不张、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症状发生情况,并发症总发生率与护理效果成反比。(4)生活质量: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74(GQOLI-74)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分值与护理效果成正比。(5)不良心理状况: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评价患者心理状况,分值与护理效果成反比。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手术指标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以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生活质量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不良心理状况
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3讨论
肺癌作为恶性肿瘤疾病之一,可通过手术切除病理组织方式予以治疗。虽然手术工作可借助胸腔镜完成,减少对患者造成的创伤[3],但手术治疗方式属于侵入性操作的一种,仍会对患者造成损伤,导致患者出现病痛。且患者手术期间,若过分担心自身疾病恢复情况以及手术造成的创伤,加之患者术后疼痛感明显,会产生焦虑等不良心理状况,不仅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更可能会对其身体机能以及免疫能力造成影响,延缓患者恢复速度的同时,增加其诊疗期间的风险性。
手术室是患者接受临床诊疗期间较为重要的场所,虽然从病区前往手术室的时间较短,但仍可能会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等风险情况。故在患者手术期间为其提供系统性护理,可从细节入手,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方案。该护理模式以“以人为本”理念为核心理念,涉及临床手术的整个流程,包括生理健康、心理状况、日常生活等方面,涵盖患者手术的整个流程,能对各个环节入手,为患者提供细节护理。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均较短。说明手术室系统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癌手术患者临床诊疗中,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手术室系统性护理干预涉及心理护理、病情护理、手术护理、生活护理等,覆盖患者手术治疗全过程。该护理干预细节性较高,有助于提升患者手术效果,并加速患者康复。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患者不良心理状况评分较低。手术室系统性护理干预期间,护理工作人员能更加细致的关注患者心理状况,了解其手术期间可能存在的不良心理情绪,明确患者不良情绪发生的原因。并且在此基础上,护理工作人员可通过心理干预、健康讲解等方式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促使患者了解手术工作以及护理工作的流程,提升患者对医护工作人员的认同程度,让其更加明确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不易。在该护理干预下,患者可减少对护理工作的不满意情况,在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同时,降低其不良情绪发生情况。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产生该情况的主要原因为手术室系统性护理干预下,护理工作人员能密切关注患者手术全程各项生命体征,能对其临床诊疗中出现的并发症发生趋势予以及时干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较高,说明对肺癌手术患者全程实行手术室系统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可减少患者疾病创伤以及手术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
综上所述,对肺癌手术患者实行手术室系统性护理,可显著减轻患者不良心理状况,改善其手术指标,并提升其满意度,降低患者手术全程风险性,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卫琼琼.围术期系统护理对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18(S1):49-51.
[2] 李娜,馬冬,郭伟,于耀洋,张国庆,关耀武,周晓丽.手术室细节化管理模式对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癌症进展,2021,19(19):2040-2043.
[3] 李丁.肺癌手术室护理中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7):207-20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