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寿喜
宋代王安石有一首《春风》诗:“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这首诗的艺术性只能说是一般,但短短的四句诗却道出了春天的气候和物候特点。春风“有时好”“有时恶”,说明春天的天气变化多端,乍暖还寒;而没有春风时“花不开”,花开后又常常被春风吹落,则是典型的物候现象。植物是这样,人在春天是否受到气候的影响呢?答案也是肯定的。
春暖时,防病不可大意从气候趋势上说,春季的气温是逐渐升高、“回暖”时节,各种病毒、细菌、虫卵的繁殖会加快,许多传染病易于发生和流行;温暖而潮湿的春天气候最易诱发和加重皮肤病,因为春天多风,而即使每秒2米左右的微风,也会将散落在地的花粉扬起,容易使人患上荨麻疹、花粉过敏等疾病。另外,还有不少人对春天阳光中的紫外线过敏,从而产生一种叫作“桃花癣”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脱屑、瘙痒、干痛等症状,有些女性的脸上还会出现红斑、丘疹,或表现为雀斑增多和黄褐斑加重等。所以,春天晴日,老人、小孩及体弱多病者要尽可能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此外,医疗气象研究表明,伴随着暖流性的春风不断入侵,精神病复发率也会居高不下(约占全年的70%以上),精神病人的自虐和自杀也常常发生在春风送暖的季节。因此,春暖花开时,对精神病人的看管和关爱必须更加细致和周密。
乍暖还寒,新病旧疾都要防依据气候规律,每年3~5月,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值冷暖空气交界最活跃的时段,即所谓的“春天猴儿面,阴晴随时变”。尤其是北方地区,云雨少,光照足,多风,这样的气候会直接影响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全身的抗病能力也会下降,因而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此外,乍暖还寒的春天最容易诱发青光眼,因为青光眼多发生在冷锋通过的24小时内。这是由于气温变化能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再通过自主神经干扰血压而使眼压波动,进而发病。乍暖还寒时旧病还特别容易复发,如气管炎、前列腺炎、关节炎,旧伤(如手术疤痕)也容易疼痛。阳春三月也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此时尤其要注意预防中风和心肌梗死,不可麻痹大意。预防的核心是密切关注天气信息(主要是早晚气温和冷空气活动消息),早晚外出或有冷空气入侵时,一定要注意保暖。
遭遇风沙,要积极科学抵御每年3~5月,我国北方地区多“沙尘暴”“扬沙”天气,而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多“浮尘”天气。“沙尘暴”出现时,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躲避。但即便是躲在室内,空气及沙尘的冲撞摩擦噪音,也会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使人头痛、恶心、烦躁,加之能见度较低,光线阴暗,使人产生一种压抑和恐惧之感。人们要主动克服这种恐惧感,必要时可咨询心理医生。“扬沙”虽然没有“沙尘暴”那样恐怖,但每当扬沙降临一座城市时,当地医院五官科的眼疾患者就会急剧增多。沙尘可直接引起眼睛疼痛、流泪,如不及时清除,或用手揉眼睛,可引起细菌性或病毒性眼病。所以,当有扬沙天气时,出门应戴防尘眼镜(最好是密封的风镜);如沙尘进入眼睛,切忌用手乱揉,可用干净的湿毛巾轻轻擦拭;如没有效果,则要去眼科医院就诊。相对来说,“浮尘”对健康的危害则是静态的。浮尘中的微生物气溶胶对人体的危害最大。例如,携带结核杆菌的气溶胶可能会导致肺结核的传播。所以,当浮尘天气出现时,要盡可能地避免外出,关闭好门窗;同时必须注意对饮用水的检测和保洁,以井水、池塘水为饮用水的农村家庭,必须静放澄清后才可使用(也可以考虑用明矾净水),绝对不可饮用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