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产教融合平台创新难不难

2023-05-30 12:09刘益萍
中国商界 2023年3期
关键词:产教会计专业校企

刘益萍

高职会计专业产教融合实践中面临的共性问题

校“弱”企“强” 融合之路举步维艰 通过产教融合来培养高技术、高技能的优秀人才,是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共同经验,这些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也证明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推进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势必要求职业学校与时俱进,将当前行业和企业中最前沿的技术技能、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市场需求融入专业教育教学,进而实现产业和教育的互利共赢。

纵观国内以往的校企合作,由于投入大、回报少,很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初衷仅仅只是出于“人情”,或者维护自己的社会形象,简单签约挂名后,在真正实施产教融合的具体项目时往往退避三舍。这种动机下建立的合作关系必然肤浅脆弱,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也难以转化为校企双方协调、积极的自觉行动。

校企融合深度不够 人才共育难协调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是各校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也是各项教学活动开展的标准和依据。在以往具体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滚动修订过程中,虽然部分校企合作企业能配合参与,但部分行业或企业的专家对高职的会计教育教学具体认知还不够,往往提供的建议大多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对人才培养精准性的指导尚不足;还有部分企业一直是着被动参与的角色,并没有真正将在校学生的人才培养列入到企业的发展规划之中。

师资力量不足 双师型教师“双能”素质难达标 合理的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产教融合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具备丰富的职业经验和良好的专业技能。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实现市场需求与人才供给有机对接的必然要求,更是促进理实一体化提升的现实需要。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企业能提供的与财会相关的职业岗位有限,会计专任专业教师真正能长期深入企业实践锻炼的难度较大。虽然大部分会计专业教师取得了经济师或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但依然只能归属于理论层次的“双师”。由于实践能力的欠缺,大部分专业教师根本无法与行业和企业的专家联合进行专业项目合作和研发,这也极大削弱了深化会计专业产教融合的动力。

缺乏制度保障 专业服务质量不高 201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是第一次在国家层面的行政文件中提出了“产教融合”的要求,充分肯定了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意义和社会价值。但是这类文件毕竟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下的法律文件,缺乏必要的权威性和法律效应,因此在实践中,政策执行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缺乏长效的组织保障机制。以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虽然很早就采用了“产教融合园”的理念,也一直积极致力于引企入校,但在实践中,由于缺乏政府主导,产教融合协调机构的职责和权限难以落实,导致在与很多企业进行合作时,处于被动地位,即使自身权益受到损害,也无法可依或无章可循,极大地削弱了学校服务社会的专业能力。

以工作室为载体 对高职会计专业产教融合实践的探索

立信会计综合实践工作室的现有核心成员包括江苏省会计技能金牌教练、财经学院教学院长、高职会计专业负责人和多名会计专业的骨干教师。全体成员除致力于高职会计教育教学研究外,更以学校“产教融合园”的建设为契机,探索如何以工作室为基础平台,深化名师工作室的职能效应,把政校行企等相关个体深度融合为相关利益的共同体,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引企入校 开启产教融合新篇章 在立信会计综合实践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努力与牵头下,从2019年起,江苏幕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和中超利永紫砂陶有限公司等财经学院的校企合作企业正式入驻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产教融合园,与财经学院共同开启产教融合的探索之旅。以高职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基础会计》为试点项目,江苏幕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江苏省会计领军人才钱美芳女士亲自担任企业导师,与工作室成员共同整合优化会计教学资源,集体备课,采用工作小组制的形式引导学生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通过引入企业真实的业务案例,创新设置浸润式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职业场景。工作室其他成员全程跟踪听课,并定期对项目开展情况汇报总结,反馈整改。通过对学生及家长的问卷调研和对项目的阶段性测试及绩效评价,证明该产教融合项目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促成了他们良好的职业习惯和专业核心素养的形成。

深化产教融合 沉浸式共育专业人才 为了彻底改变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修订过程中“走过场”的情形,2021年3月,随着教育部发布《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通知,高职会计类专业全面更名并向大数据转型后,立信会计综合实践工作室充分践行名师工作室与行业企业互为关联的职能,组建了以行业及企业专家、学校领导、优秀骨干教师和学生代表为主体的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建设委员会”,与无锡凯立达财税咨询有限公司、江苏幕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及宜兴正大会计师事务所等企业深度携手,多次召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研讨会及产教融合项目推进会。

此外,充分借鉴校企合作企业的辐射效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财会专业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调研,采用现场走访、调卷问卷和深度访谈等形式,让行业和企业浸润式地参与到课程设置、教学评价和教学标准制定等环节,全面落实产教深度融合的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此外,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内涵的深度融合,结合宜兴地方特色,工作室牵头与中超利永紫砂陶有限公司打造选修课程“陶艺与茶艺”,真正将“五育并举”融入思政教育、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2021年9月,立信会计综合实践工作室牵头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修订的产教融合视野下的《2021级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在财经学院全面推行实施。

一课双师 提升师资“双能”素养 随着2021年会计专业与大数据的结合,培养智能化并具有较强执行力的财务信息化人才迫在眉睫。为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立信会计综合实践工作室牵头与校企合作企业以《经济法基础》《管理会计》等课程为试点项目,由工作室成员与企业导师共同授课。双导师制的教学模式使专业专任教师不再是单一的教育者,而是转变为学习型教科研共同体中的一员。

实践证明,将产教深度融合理念运用到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并加以推广,与企业导师合作授课,相互分享教学资源,让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不仅有效提升了学校老师的自我教学实践能力,也提升了教学科研能力。工作室成员与企业导师执教的产教融合课程先后获得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教学比赛三等奖和宜兴市职业学校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此外,双导师制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接受企业导师的现场指导与评价,更让他们明确了企业岗位的实际要求与标准,实现了理实能力的提升。

健全制度保障 完善融合育人环境借鉴西方国家产教融合的成功经验,不难发现完善的制度保障对校企深度合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助推价值。立信会计综合实践工作室除了积极推广和宣传产教融合的重要意义和社会价值外,更牵头与学校产教融合办共同制定了符合学校和地方发展实际的会计专业产教融合项目管理办法,坚持定性与定量评审相结合的原则,对入驻产教融合园的会计专业合作企业设立了科学合理的遴选评审方案,并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实施成效对二级学院和企业进行定期考核,坚持有章可循的原则,细化了学校和企业在产教融合项目中的职责,使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更加清晰,也让企业切实体验到了参与不难、参与有利,激发了企业深度参与合作的热情。

综上所述,立信会计综合实践工作室是名师工作室与企业践行产教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本文以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对高职会计专业的产教融合实践路径进行了探索。但深化产教融合之路依旧任重道远。2022年5月1日,新职教法的施行优化了产教融合的顶层设计,更为产教融合正式赋予了法律之名。作为职业教育人,以新职教法为契机,继续探索高职会计专业产教融合平台的创新路径,我们责无旁贷。

作者单位: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产教会计专业校企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校企合作五反思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