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韵茜
对于《西游记》你有什么样的印象?是唐僧取经、五指山还是三打白骨精片断?如果在你的大学开设一门有关《西游记》的课程,你猜会讲些什么?我听到过最多的答案是讲“历史”“原著解读”抑或者“文学赏析”。
曾经我也是抱着这样的常规心态旁听了这一门北大神课,可事实却与我的想法背道而驰、大相径庭,真可谓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这课堂上的花样真是七十二变,变得我神魂颠倒,欲罢不能。
在北京大学有这样一门公选课“西游记与中国文化”,课程的基本目的是以《西游记》作为主题,探讨唐代以来《西游记》不同本文的传承与变异,以此来解读不同时代的文化面目。
通俗一点说——此《西游记》非彼《西游记》。该课程在阅读《西游记》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培养大家看待《西游记》的视角,这也是授课老师陈均副教授一贯的教学思路。在陈氏课堂上,最重要的便是激发想象力与创作力。陈均老师会推荐很多有趣且专业的书目给同学们,其目的是打开大家的思路,以便更好地从《西游记》里挖掘其文化属性。有同学因此创造了“小妖怪的故事”,里面既有《西游记》里有名字的小妖怪“有来有去”“奔波儿灞”“黑熊精”,还有没名字的“陷空山的小妖”等。不仅是小说,在这个课堂上还可以看到原创游戏、原创绘画、原创歌曲、原创舞蹈、创意配音、手工翻糖、创意迭出,书法诗抄、短视频解说,以及各种千奇百怪却别出心裁的作品——每周三下午的课堂,仿佛就是一个不断诞生、充满乐趣的“西游宇宙”。
其实“西游记”这门课只是一个引子,最重要的是透过《西游记》激发不同专业同学们的创作能力。就比如,如果你是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学生,你可以用代码去设计关于你与“西游记”的故事——人工智能和算法是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比较常用的基础性知识,同学们可以试着用一种新的玩法研究《西游记》。玩的目的并不是把其商业化,而是透过自己已有的专业背景拓宽《西游记》文化,这像是跨文化的一种学习与调研。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几位同学脑洞大开,使用d3.js和Vue算法将师徒四人取经路线实现了可视化,还有几位同学通过用MBTI和荣格八维视角分析师徒四人形象,理解他们在团队中的角色意义,妖怪的伤亡情况,以及对妖怪的性别、地理因素进行统计分析。这种思路说起来真的是非常新颖独特,完全打破了大众对《西游记》已有的认知,在没有跳出文本的情况之下,对角色进行统计分析。这也正如陈均老师所说的那样,他希望同学们拥有的不仅是“西游记”这门课,而是透过《西游记》好好地认识自己的专业。
还有同学结合自己的专业,对《西游记》中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与讨论,如《〈西游记〉与数学》《〈西游记〉中妖精的结局》《博弈論视角下的〈西游记〉》《〈西游记〉中的地质地理现象分析》等等。来自法学院的王同学则根据《西游记》的历史背景以及当时使用的律法,针对相关情节制作了普法小卡片,试图以小见大,从文学作品中体察当时社会法制状况。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同学选择了文学创作,本科生曹同学就通过电邮就创作问题与陈均老师进行了交流。
“老师您好,我是历史学系22级本科生曹阳,受我小学看过的一本从职场和权谋解读《西游记》的书《老梁说西游》(以他的《老梁故事汇》为基础)启发,我想写一篇以巨灵神(本名秦洪海)为主角的短篇小说,有点类似我小学时看的周大荒《反三国演义》等名著同人改编小说,以《西游记》《封神演义》的神话体系为主要背景,以天界众神[多数在《封神榜》上,如李天王(我打算设定为玉帝派遣李天王带着巨灵神助大禹开山治水,但山下有一些不为巨灵神所知的秘密,这里我觉得有点像电影《新神榜:杨戬》)、哪吒、二郎真君、四大天王、哼哈二将、十二金仙等人,以及姜子牙或经常在《西游记》中充当NPC式角色的太上老君、太白金星、土行孙等人物用以向巨灵神告知一些秘密]、大禹(巨灵神曾助他击退无支祁以开山治水)、孙悟空[巨灵神最为人熟知的故事就是他和孙悟空的战斗,但我打算最后留个悬念,以巨灵神被李天王派遣为先锋讨伐花果山作结,并且在前文带出巨灵神的前世是女娲炼石补天落下的石头(从民间话本、戏曲所知),即与孙悟空相似,因而产生一定纠葛(但我还没想好这种纠葛)]为主要角色的小故事。
因此,我的主要问题是:
1.行文结构应该以巨灵神出世为开头,还是以讨伐花果山在即为开头(在文中用插叙、倒叙带出往事)?
2.如何描写孙悟空和巨灵神的具体前世纠葛(有点像《红楼梦》宝黛恩怨)?
3.和其他书籍、电影类似的内容是否可以进行创作?
4.应该用哪个角色作为告知者?
如果有的问题您不便回答我完全理解。期待收到您的回复!谢谢!”
当然慈善而友好的陈均老师,每次只要看到学生的问题都会非常耐心且细心地回复。
“曹阳同学好!你的想法挺好的。巨灵神与孙悟空同出一源,是一个很棒的设定。或许可以设定是双胞胎(石卵)。基本线索,电影《英雄托托》里“被偷走的人生”的概念也可以借鉴。花果山上的战斗可以当作开头,以此展开回忆与叙事。告知者,我觉得土行孙比较特别,矮小、从地里冒出,也可以设置成诙谐的角色。其他文本的情节,可以借鉴和戏仿,但也要把握分寸。
先简单回答,有机会再详谈。祝你写出理想中的文本,而且将来作为电影的底本。”
而说到这门课的主心骨陈均老师,他更像是一个课程的启发者。他在北大开设的课程大多秉持着这样一个思路。我曾经问过他的教学理念,老师跟我说,他最希望的是“融会贯通”,而“西游记”课程就是在实施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壁垒才是最重要的。陈均老师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理科生对于文科非常抗拒。按照他们的一贯思路,文科的课程只有文科生才能上,所以陈均老师绞尽脑汁在课程设计上进行拓宽。课堂上他会请来一些西游记领域的专家学者,还会请亲民的小说家来给同学们分享他们的创作、学习思路。所以他的课越发受到关注和喜爱,很多学生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选了这门公选课。
在这里要温馨提示一下即将选修“西游记”课程的同学们,这堂课并不是刷绩点的不二选择,陈均老师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玩起来,带着非功利心去学习。他希望每一位选课的同学都可以透过《西游记》看到真正的自己,也看到自己的专业。
这么精彩的“西游记”课程,不来看看吗?
从《西游记》小说、杂剧等文本中的情节、人物出发,凭借丰富的想象力与艺术感受力,同学们创作出了风格各异的绘画作品、文创周边和海报。
脑洞大开、不拘一格的作品承载着同学们对《西游记》这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浓厚的兴趣与独特的理解。在这门课程中同学们走入属于西游的历史世界与文学世界,理解、创作属于自己的“西游书写”。
1.2.3.课程海报设计 创作者:任海鑫
作品解读:几张海报分别使用了不同风格的人物形象和元素,均以师徒四人作为画面的中心,大量使用山和云的元素,代表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上的坎坷和冒险。
4.创意作品《紫葫芦蛋糕》 创作者:王安妮
作品解读:紫葫芦首次出现于吴承恩版《西游记》小说第三十五回,为太上老君存储仙丹的容器。在唐僧一行人西行的路上,太上老君看守金炉与银炉两童子托化妖魔,偷执紫金红葫芦阻挡师徒四人,葫芦后被孙悟空夺走,将二妖化入其中。
蛋糕上部为戚风蛋糕、桃子果冻、卡仕达酱、桃子、草莓粉(顶部调色)。下部为戚风蛋糕、柑橘甘纳许、柑橘白巧克力慕斯、柑橘果冻。
5.绘画作品《反转盒子》 创作者:朱淇
作品解读:翻转盒子的图案来源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于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西游记》连环画。全套共20册,图案的灵感来源于其中10册的封面,也是用其中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来作为翻转盒子的图案。
6.绘画作品《过鬼母国》四幅 创作者:王哲
作品解读:《过鬼母国》套画,吸收了课堂上讲授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情节,将《唐僧取经图册》《西游记杂剧》插图的人物、建筑造型与设定融合在内,又给《西游记》画出了新的形象。
7.游戲设计《西游射击大战》截图 创作者:尚浩彬
8.医学会诊《朱紫国国王会诊单》 创作者:高瑞宸
9.绘画创意作品《殷氏形象及文创设计》 创作者:杨溢
作品解读:以西游人物殷温娇(《西游记》杂剧、小说文本中唐僧的母亲)作为绘画主题,并根据故事发展的不同阶段创作了反映人物心态、身份变化的几种“皮肤”,并设计了可以延伸出的文创产品。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