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婷怡(浙江大学)
2022年末,我进入了一段“线上生活”的真空期。
自11月底,浙大就开始了线上教学模式。12月初,学校又发布可以自主选择变更学习场所的通知。同学们每天唠嗑多了一个话题——你要回家吗?和什么时候回?12月10日,结束英语四级考试,走出考场后,我掏出了手机,在家庭群大喊一声:“我要回家啦!”
短暂的调整,在家上网课的日子变得新鲜又充满挑战。哪怕关闭了所有电子产品,一个人的房间依旧布满“诱惑陷阱”:收纳零食的箱子似乎刚被妈妈填满,有本书买了还没拆封,邻居家的小猫在窗台和我对望……像玩横板过关游戏一样,分心一段时间,我的大脑会自动收到“Game over”警报,再投入下一轮“摆烂与卷”的二元冲突中。网课因其弱化纵向沟通的特性,使我们在面对实践类课程和合作型任务时困难重重。部分实验只能由老师演示或借助模拟器完成,盯着摄像头完成“Pre”(presentation的简称,即主题演讲),缺少互动。小组会议时常叫不齐人,线上考试更是状况频出……
但這些手忙脚乱的琐碎里,也伴随一些轻盈的时刻,如蒲公英般聚拢。有同学在论坛上分享家中小猫小狗的图片与故事,我被毛茸茸的生物拯救了对世界的爱意。有人将线上运动打卡任务交给了弟弟妹妹,笨拙又可爱的孩子们逗得我花枝乱颤。我随意地将上课地点搬到了阳台,冬日暖阳在这个月格外慷慨地散发光与热。没有课的晚上,我和朋友开启了腾讯会议,一起云端追剧,调侃镜头里彼此的“睡衣穿搭”。
网课生活是流动、平衡的,我记录着闪烁幸运的每个顿点,见证感受,将海量信息以横向的扩展推动生命纵向的延伸。
一场线上新年晚会的诞生
同学们相隔千里并不意味着校园集体娱乐活动的消失,浙江大学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跨年晚会类文娱活动——新年晚会如约而至,今年将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
作为浙江大学学生会的志愿者,我也参与了这次新年晚会的策划和筹备工作,主要负责寻求赞助合作。流程说起来简单,联络商家,明确对方权益和我方需求,便可达成合作。但实操过程却困难重重。
首先是我们能给予的赞助权益以线上曝光为主,原本流量较大的现场产品展示、易拉宝、横幅等都无法实现。与压缩的权益随之而来的是压缩的物资预算。但初期讨论完这些问题后,我们并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天真乐观地以为可以通过多拉几家赞助来以量取胜,事实给我们重击——大型商家对高校的线上晚会赞助意愿不大,且合作流程复杂。小型商家缺少负责赞助合作的工作人员,且资源和资金有限。原计划“以量取胜”的“量”难以达成,“胜”变得遥遥无期。
此外,由于无法与商家面对面交流,我们只能用邮箱、电话、微信等渠道沟通并等待回复。聊到一半突然消失的商家不在少数,我们被当成骗子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就在我们疲惫不堪以为“颗粒无收”的时候,转折出现了。一家校园旁的商家,答应了我们的请求,于是我们茅塞顿开。相较于知名度广的品牌,那些地理位置靠近校园的商家更愿意接受这次面向校内学生的宣传机会。僵局被打破,灵感也从困顿中跳出。我们又提出增加口播次数,用商家产品在线抽奖,播放相关视频等方案弥补曝光量……
最终,我们与8个商家达成了合作,争取到总额超10万元的奖品和资金,为直播抽奖提供了万元红包雨、电动车、iPhone14手机、iPad、3D打印机等奖品,仅宣传预热阶段的转发抽奖推文阅读量便达到10万+。
为了这一年的最后几小时,我们在线上奔波,用一点点爱和希望的酵母,发出一个个大大的结实的供跨年用的面团。佳肴已备,剩下的就是等待12月31日的到来。
屏幕两端的跨年
跨年当晚,一位留守校园的同学给我传来几张照片:学校文化广场上布置了形状各异的花灯,以2023的生肖为标志,中心是一只坐在月球上的兔子,旁边人不多,大家三三两两在留言板上签字。
他颇有些唏嘘,今年紫金港(浙江大学的一个校区所在地)的跨年并不热闹,外出的人也很少,更多人选择在屏幕里和家人朋友相聚共同度过这个夜晚。我回:这原本就是自己给予自己意义的庆典。
以前,我本人对跨年并不特别重视,毕竟跨过这一秒,世界并不会发生巨变,它只是人类的计数单位,提示着时间流动不息,地球又绕太阳结束一周的公转,然后紧接着开始下一个公转周期。
2022年是我离家的第一年,原本应该与同学在异乡一起度过,却又意外转到了线上。生活的条理被打乱,我落空了一部分期待,也生出了新的想法。
看着手机上朋友用视频聊天给我展示离开了一个月的校园,以屏幕那端的风景辅以想象。哪怕是线上跨年,也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具有强烈的现实感。我补足了大学第一次跨年的所有遗憾。
我托朋友帮我在留言板上写下新年祝福:2023,希望多与爱的人们相聚,无论形式如何。
责任编辑:刁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