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3-05-30 07:31刘春平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实践与思考小学数学

刘春平

摘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小学数学作为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是学生的学习重点。数学也是一门相对枯燥的科目。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有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问题式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以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空间的教学方法。实践发现,其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还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悅的环境中学习。本文首先论述问题式教学的定义及其特征,然后分析其应用于小学数学的重要意义,最后通过总结应用对策进一步探讨其在教学中的实践和思考,以供业内相关人士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抓住问题;深度引导;小学数学;问题式教学;实践与思考

以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内心想法、学习环节等为基础,教师通过深度引导的方式与学生共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问题式教学。运用这种方式进行小学数学知识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简化知识,使难解的数学问题变得通俗易懂,从而保障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以问题为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能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搭建自由思考的“舞台”,让学生积极解决问题。

1   问题式教学概述及特征

1.1问题式教学概述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向学生提出问题是问题式教学的第一步。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不断地探索、思考、归纳,根据具体情况最后得出答案,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并使自身数学学习水平有质的提高。同时,问题式教学能够培养和增强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提升其数学素质能力,还有助于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发现和创造,培养问题意识,提升职业素养。问题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同时,从教师主导的课堂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让学生从被动地学习转向主动地思考和探索。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更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能够使学生不断完善和提升数学素养,从而为其在今后的发展中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

1.2问题式教学的特征

1.2.1启发性

问题式教学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未来的学习方向。从这个角度讲,问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它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并且让学生更有目的地去学习。

1.2.2精炼性

问题式教学通常是从一个具体的起点开始,极具精炼性。同时,问题与实际的教学内容相符合,能够使学生在问题的研究中形成知识框架,从而对知识的本质有个更深层的认识。

1.2.3构建性

数学知识不是一个个简单的知识,它是由各种知识点组合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把知识连接在一起,实现知识系统的构建,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在这个层次上,问题可以被看作是新旧知识交流的桥梁,有助于学生建立具体的知识系统,并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2   小学数学应用问题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问题式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他们运用逻辑思维去思考和分析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并在主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将自己所学到的零碎知识融入问题解决中。而在提问的过程中生成新的知识点,通过问题的线索,可使知识之间相互关联,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其形成系统化、统一的学习理念。

2.3有利于提高学习自觉性

问题式教学实际上是转换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学生如果能够主动解决问题,就能获得知识。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意识到知识共享的重要性。教师应教会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不仅要学习思考,还要运用集体智慧解决问题,提高学习自觉性。

3   小学数学问题式教学的应用对策

3.1营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借助一定的教学媒介和工具,给学生营造和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问题情境,从而使他们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学习。这种情境教学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了解以及对知识的探究,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情境教学逐渐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许多教师都在积极地将这种方法付诸实践。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性格比较活泼,上课时思维比较跳脱,容易走神。这种状况对数学教学质量提高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教师应该考虑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营造问题情境的方法恰恰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比如,教师可以利用问题为学生创造一定的情境,使他们进入情境,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从而激发其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章“圆”时,便可以适当地营造问题情境,以问题进行引导,从而提高这一章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使学生加深对圆有关概念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运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适当的情境,然后以图片或动图的形式将有关的物体呈现给学生,如太阳、汽车轮胎等。学生看着有趣的图画,就会产生学习的冲动。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圆的知识后,教师可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并说:“同学们,你们看到的这些图画,都是一样的形状,你们能不能把这些图画画出来?”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就被点燃了,他们踊跃发言。教师接着问:“同学们,你们还知道日常生活中存有哪些圆?”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就会想到生活中的圆形,并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许多学生都会给出像纽扣、硬币、棒棒糖、风车等非常好的答案。通过这次问题学习,学生有了一些成长和收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抓住主要问题进行深度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圆的有关知识深刻地印入心里,从而引起学生对圆的学习兴趣,进而使整个课堂教学收到理想效果。

3.2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提出有效问题

通过调查得知,在教师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讨论时,往往会出现“相顾无言”的状态,很多备课所准备的问题得不到学生的回应。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问题的有效性及有趣性至关重要,教师要牢牢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在课堂上灵活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學三年级下册第5章“面积”一节时,教师并没有深入地指导,只是根据教材中的问题来提问:“你们知道面积是多少?面积公式是什么?”虽然在教室里,学生并不缺乏与这个课程相关的生活经验,但对于“面积”的含义却不甚了解。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既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又不能使他们进行有效的思考,教室里一时安静下来。这时,教师应转变观念,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适时的调整。可以这样提问:“拿出数学课本,摸一摸书皮的表面,这就是数学课本的书皮面积。感受一下,你能谈谈书桌面积有多大吗?”在本课程中,教师最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放在具体实践中,学生会觉得这节课的抽象词汇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在此期间灵活地进行调整,并提出新的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3.3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数学问题

小组合作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为学生创造一个互动环境,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一些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尤其是上课前几分钟,有些学生会开小差,交头接耳,影响整个班级的课堂秩序。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真正进入数学学习的状态,所以他们对数学不感兴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合作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讨论的时候产生一些新奇想法。此外,通过分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升对数学问题的探索能力。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章“小数的初步认识”为例,本章节的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在教学中,笔者把“1”“4”“6”“3/4”“1/2”“1/3”等多种数据资料导入课堂中,并请学生分组讨论他们还有什么其他的数字形式。一些学生注意到,在购物的时候,购物的物品的价格是16.9元、29.9元等。另外,在课后,让学生分组到市场去了解每件物品的价格,并制作一份价目表。了解之后,教师再详细介绍小数点的概念,并以9.9元为例,让学生去想小数所代表的含义。一些反应较快的学生认为,9.9元就是9元和0.9元,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了解小数。另外,教师还让学生思考,小数还能代表什么呢?一些学生说:“我们的食物可以用小数来表示,比如,半个苹果就是0.5,两个半的蛋糕就是2.5。”另外,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来探讨小数在身高、体重、速度、距离等方面的运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的概念,更好地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3.4留足时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敢于提出问题是问题教学的开端。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同时,要注意运用疑点,以提升学生的解惑能力,确保问题意识的真正形成。在提问之后,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尽量实现自主解决问题,使“有疑”变为“无疑”。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体验了解惑的愉悦之后,就能重新激发提问兴趣,并且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有所提升。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章“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向学生提问:“树的株数与间距、间隔数有什么关系?”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学生用线段图等方式完成问题时,教师可让他们去思考自己的解法有哪些特殊性和普遍性。通过层层提问,使学生了解到将“大数变小”的优点,并将“化繁为简”和“一一对应”的数学理念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解题能力自然会有所提升。

4   小学数学问题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4.1数学教学中问题的科学设定

一般情况下,教师是在数学课堂上设置问题,让学生从自己的学习中找出问题答案。教师在提问之后,对案例进行甄别。在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找出最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和学生探讨。问题的确定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如果所有的事情都是由学生自己来做,而教师却不能指导学生的学习。

4.2数学教学中设置问题的注意事项

问题式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设置数学问题应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第一,数学问题必须具有丰富的数学意蕴;第二,要是有一定教学意义的数学问题;第三,数学问题要有效率。此外,所提的数学问题必须具有核心的数学理念,以及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提问式教学时,一定要抓住问题的关键。

4.3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假设和结论相冲突时提问;在认识上的矛盾中提出问题;在教材中提问,新的问题在课堂上被发现。总之,教师要通过教学中的各种资源,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指导学生找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不断地验证,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

问题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可以有效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能力和技能。而问题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也要有合适的方法,比如,创设情境、设计问题、优化评价方法等。在实践中,教师可以把它应用到教学中,使问题教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让学生积极探究和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体会数学的魅力,同时,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潘海燕.以“问”促教  以“理”导学: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教学实践[J].求知导刊,2022(14):80-82.

[2]刘海燕.小学数学问题式教学方式的实践思考[A].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五)[C].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福建省商贸协会,2020:121-123.

[3]赵欣.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综合版),2018(10):145.

[4]魏民.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好家长,2014(52):109.

猜你喜欢
问题式教学实践与思考小学数学
“自主展评”课堂不容忽视的四个之“最”
试论语文课堂上的问题教学法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汾阳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问题式教学, 串起化学课堂的精彩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