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完善路径探析

2023-05-30 05:38桂芳芳
新阅读 2023年3期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新文科高校图书馆

桂芳芳

摘要:新文科理念的提出,为促进跨学科专业重组和综合性能力生成提供了支持。基于此种背景,本文从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完善的重要性出发,得出数字人文服务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和加快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结论,并提出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构建数字人文教学体系;借助多种先进技术,提升资源的数字化水平;积极转换自身定位,成立合作交流教研团队建议,以完善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为打造“一站式”数字人文服务平台奠定基础。

关键词:新文科  高校图书馆  数字人文服务  数字化技术

数字人文与新文科内涵在一定程度上较为契合,均体现出对多学科、多领域理论的应用,为保证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完善数字人文服务,需要从资源提供和知识交流两个方面着手。部分学校针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仍处于关注和了解阶段,为谋求发展,高校图书馆需积极引入并发展数字人文服务,拓展资源服务范畴,强化与其他机构、學校间的科研交流效果,助推高校图书馆朝着专业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完善的重要性

技术的升级与革新为我国高校教育工作带来支持,尤其是在高校图书馆资源提供方面,为运行和管理模式完善提供技术指导,能够契合用户文化需求,完成原始资源分析、转换和清除作业。但近年来,我国高校在数字人文图书馆建设中,没能体现出对用户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成果,因此,需继续完善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机制,引入先进技术[1]。将高水平数字人文服务作用于高校图书馆运行与管理中,发挥关联数据、数据库、标引和图像语义标注技术的优势与作用,形成可加工处理元数据的数据信息处理模式。通过开放数据集的引入,提升图书馆数据信息利用率。结合信息化时代特点来看,其凸显出智能化、信息化服务模式的价值,将数字人文服务应用于高校图书馆中,能够借助本体化和信息化处理方式,从人文社科等研究对象中获取大量有用信息,并根据数据信息间的逻辑联系发现深层规律,提升资源间联系的紧密度,有助于形成符合内在逻辑的知识理论网络[2]。

用户是数字人文服务作用的主体,通过逐步完善服务体系和机制,可对接用户需求,满足个性化定制和精准预测的要求,缩短资料获取时间,提升科研效率。尤其是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跨学科研究成为可能,图书馆数据库输出与研究主题适配的资料集群,为科研工作保驾护航。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是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利用完善数字人文服务效果的方式提升馆藏文献资源整合度和作用程度十分重要,通过此种方式能够提取、收集和分析数据中的可用信息,构建共享渠道,优化数据利用和传播过程,最终作用于人文社科工作中。

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的完善路径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构建数字人文教学体系。由于我国数字人文服务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经验不足,缺少成型服务体系和专业课程教育,为此,应当在借鉴国外先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符合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特点的教学体系。

哈佛大学于2009年初次研究构建数字人文综合信息平台,作为领域先行者,其经过多年探索,已经就各模块的完善与优化给出了相应意见。通过对哈佛大学图书馆建设的研究来看,其首先设置了战略发展委员会,成立董事会和首席信息官组织,负责制定未来数字人文服务完善的方向和规划[3]。其次,引入定量分析、文本挖掘和数据可视化技术,负责提供技术支持,促进数字人文服务效果的提升。通过构建数字化服务平台,设计数字人文主题官网,定期上传教学视频、软件工具和数字人文知识,拓展网站应用功能,便于师生结合研究主题查找资料,对接多维化和多元化的资源获取需要。最后,注重对人力资源的优化,成立培训专班,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慕课等数字人文服务相关培训,开办专题系列讲座,与第三方机构形成合作机制,获得工具设备使用和信息数据技术升级咨询服务。

我国高校应当积极借鉴专业经验,逐步完善数字人文教学支持体系。结合我国当前建设情况,相关人员可定期与高中学校取得联系,说明数字人文建设的必要性和人才需求,为高三学生提供参与优化升级作业的活动,就数字人文服务的内涵和技术应用予以详述,刺激其兴趣的产生。与此同时,开设有关课程,与数字学院共同商讨如何设计课程活动以及如何开发课程体系。将GIS技术、可视化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用户需求分析作为课程重点,增设与数字人文服务、资源特色和本校图书馆设施有关的特色内容。应用嵌入式的教学模式,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各项学科活动,整合各类资源,制作综合性课件,将其重点应用于实际课堂教学中。或者依据对教育内容的解读,了解教师对于数字学术和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需要,帮助教师实现操作能力的跃升[4]。

借助多种先进技术,提升资源的数字化水平。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发挥着提供文献资源的作用,支持师生开展各项科研教育工作,但因发展时间较短,难以达到实时更新资源和提升服务意识的效果,为此要求高校图书馆抓住时代机遇,借助多项技术,升级馆藏资源数字化水平。图书馆应当从数字人文中心构建着手,打造服务平台,为各项科研活动提供全方位服务。

首先,图书文献出版量骤增,学校投资方向需向图书馆倾斜,但这无疑增加了资金负担。因此,要借鉴复旦大学推出的智能采选系统,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降低人工决策采买图书失误的可能性。设计点击流量数据库和图书借阅数据仓库模型,基于OPAC日志和流通日志精准分析电子图书的使用情况,并对馆藏和流通数据信息进行整合。除此以外,设计图书智能采访系统,生成学科质量与作者、出版社关系模型,内设评价系统,提供决策依据,确保重点图书采买的质量[5]。

其次,高校图书馆要引入智能化技术,使用智能化设备提升图书馆运行效率。设计自动借还程序,引入图书采分编智能作业系统,作用于基础业务领域,提升图书分拣与典藏、分类编目和加工验收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设计多个应用模块,完成自动搬运、自动化分拣、自动贴标和自动验收任务,图书管理员要在模块准确应用的基础上,人工挑拣额外图书,完成图书编目分类作业。图书馆还应使用无人驾驶智能运输车,解决搬运问题,并且通过使用计算机视觉和RFID感知技术突破图书定位厘米级限制,提升图书借阅信息更新速度。

最后,个性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升级的关键点,利用个性开发系统收集整理用户浏览记录和资源获取偏好,将数据信息直接生成个性化推荐资源,展现出图书馆数字人文个性化服务的空间和信息效能。借鉴哈佛大学研究的沉浸式体验系统,引入技术控制图书馆内空间、声音、颜色和管线,针对用户所需要的游戏、阅读和思考环境变换场景体验。增加基于学科定制图书资源的个性化服务,设计相应模块,根据学科特征输出文献资料,从而应用于课堂教学中[6]。

积极转换自身定位,成立合作交流教研团队。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的展现要在新文科建设特点下予以完善,通过跨学科、跨机构合作,建立协商合作平台,发挥图书馆连接机构与数字人文相关学科的桥梁作用,与其他单位形成教研团队。图书馆工作人员需深入分析数字人文服务特点与发展方向,积极调整自身定位,参与到合作建构数字人文平台的工作中,并提供信息资源。相关人员要与其他高校院系合作建设工作坊,成立合作交流教研队伍,提供学术文本支持、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讲座和实验室业务,助力各类数字人文活动展开。通过与出版社、档案馆、文化馆和博物馆等紧密合作,扩充图书馆馆藏资源,弥补数字人文资源空缺,共同开展数字人文服务项目,设定未来发展方向。新文科是将多学科融合,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即为跨学科成果,为提升服务效果,应当更为深入考量艺术、文学、法学、哲学与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的融合之道,积极探究融合新模式,保障资源利用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效果体现跨领域融合的重要价值,展现出综合多门学科提升资源利用质量的现实作用,为此,相关人员要及时转变个人看法,重视数字人文服务升级与革新。引入多种数字化技术,便捷图书馆图书采编作业,同时深入理解新文科建设内涵,跨领域、跨机构合作,积极解决当前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效果难以提升的问题。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邵安华.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41(11):83-86.

[2]蒋梅.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馆配转型[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21,38(1):125-130.

[3]吳文晓.论新媒体在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中的应用[J].出版广角,2021(13):80-82.

[4]孙晓旭.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探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1,29(6):1-4.

[5]卢玉红.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停订工作的改进建议[J].数字图书馆论坛,2021(2):68-72.

[6]姜倩.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对分编工作的影响[J].江苏科技信息,2021,38(24):43-45.

猜你喜欢
数字化技术新文科高校图书馆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数字化室内设计教学理念与方法的相互渗透
广播电视发射机数字化改造
数字化技术在房地产档案管理中的运用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