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域资源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实践与探索

2023-05-30 05:32滕聪
幸福家庭 2023年1期
关键词:梅花创造力笔者

滕聪

创造力是一种思维能力,是能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创造新事物、帮助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幼儿阶段是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一片树叶、一根吸管等都可能引起幼儿的兴趣,继而引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究。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建立起幼儿与自然的连接,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努力挖掘满足幼儿创造和想象的教育资源,从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陶行知曾指出,要解放儿童的空间,不要把儿童禁锢在课堂的小天地里,而要延伸到儿童的生活环境中去。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需跨越幼儿园与自然、社会的界限,把教育内容延伸到社会和自然中去,围绕自然资源、社会生活、民俗文化等开展教育活动,使幼儿与社会、自然等密切互动,从而为他们创造更多想象和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一、挖掘地域资源,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

笔者所在幼儿园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后塍街道,张家港市以境内天然良港张家港而命名设立,曾多次被评选为国家卫生城市,有美丽的自然环境,拥有香山、暨阳湖、凤凰山、永联小镇等风景名胜。而后塍是张家港市拥有百年历史的江南重镇,这里有诉说革命精神的红色历史,也有传承百年的生产文化,还有富含诗意韵味的古桥古路,更有富含家乡韵味的民俗风情。这些丰富的地域资源都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天然宝藏,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资源,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

(一)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一草一木、一花一樹,都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大自然的气息。幼儿天生具有和大自然亲近的本能,他们能够感受大自然的“喜怒哀乐”,能看到花朵、大树的“神秘色彩”,也能和蚂蚁、小鸟成为“亲密的朋友”。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大自然中丰富的教育资源,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学习。

后塍街道的农作物种类繁多,有各种水果和蔬菜,还有自然界中的泥土、石头等,这些都值得幼儿去探索和感受,其中的乐趣定是妙不可言。对此,笔者在幼儿园的生态园里开辟了种植区、养殖区、沙水区、自然探索区。幼儿可以在种植区种一些自己喜欢的蔬菜,细心养护;在养殖区照顾鸡、鸭、鹅,或与小鸟、小乌龟玩耍;在沙水区尽情地铲沙、搭城堡,发挥创造力;在自然探索区寻找颜色鲜艳的花朵、形状各异的石头等。教师要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让大自然中的资源成为丰富幼儿生活的“活教材”。

(二)社会生活

后塍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具有天然的教育优势。从红色教育的角度来讲,后塍有纪念农民运动的学勤广场,还有藏报馆,可以让幼儿感受和体验红色文化。后塍作为百年老镇,拥有400年历史的老街、百年历史的通兴桥等古建资源,还紧邻香山风景区和梅花园,区域内保留的自然村较多,如朱家宕村、新塍村等均建有休闲农庄和种植园。在放假期间,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踏春、野游、欢聚,在体验游玩乐趣的基础上,感受后塍美丽的景色和特色的乡村风貌。社会生活是幼儿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在社会生活中,幼儿可以做许多事情,这些丰富的资源可以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民俗文化

除了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后塍还有丰富的美食特产和非遗文化。后塍的美食非常多,包括梅花糕、油撒子、烧饼等,还有地方特产沙洲优黄、高峰茶叶,

特别是传承百年的梅花糕和沙洲优黄制作技艺,已经成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围绕后塍的美食特产开展了民俗课程和特色活动,让幼儿学习和了解后塍的美食文化,动手动脑,乐趣十足。当然,后塍的非遗文化不止于此,先辈用他们的智慧将技艺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来,还包括已有400多年传承历史的传统纺织技艺雷沟大布,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后塍竹编、手工弹棉絮等,这些珍贵的传统工艺文化推动了后塍的发展。为了让幼儿感受到后塍非遗文化的魅力,笔者根据后塍文化在幼儿园中创建了瓶子手工坊、布工坊等操作活动区,让幼儿自主地选择活动区域和操作材料。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幼儿对民俗文化的认知,还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利用地域资源,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陶行知先生倡导创造教育,他认为“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自然、社会资源,整合当地的地域资源,让幼儿在探索和实践中学会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给幼儿提供更多提高创造力的机会。

(一)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在过去开展幼儿园活动时,教师通常会把重点放在既有教材和参考书籍的使用上,忽视了对多种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特别是地域资源这一天然的优质资源。为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学习新知识和新理念,创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以幼儿为主体,重视地域资源对幼儿创造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师要有效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丰富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时刻从幼儿的角度出发,结合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成为一切活动的主体,激发幼儿对自然、社会的探索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力。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善于借助家长的力量,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鼓励家长带领幼儿挖掘生活中的地域资源,以家园合力的方式,使地域资源得到更全面的开发和利用,从而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二)创设有利于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地域资源中适宜的、丰富的材料,可以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所以,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努力创设有利于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环境。

在创设活动环境时,笔者投放了雷沟大布、竹编等本地特色工艺材料,还开设了布艺作坊、竹编游戏区、科学自然区等活动区域。这些富有本土特色的游戏材料和丰富的活动内容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一次自然角活动中,活动开始时,很多幼儿只是用铲子玩泥,不愿尝试用脚踩土,不会使用周围陌生的工具,在笔者的言语鼓励和亲身示范下,幼儿逐渐放松身心,加入活动中。他们用树枝给小鸟做窝,将花种埋进土里,利用风向标观察风的走向,用放大镜观察动物标本,用石头在泥土上画画。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很放松,玩起来也更投入。在不断的探索和操作中,幼儿的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与发展。

(三)开展多元化探究活动

幼儿园的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常见的有教育教学活动、户外活动、区域活动,教师可以适当结合地域资源,将其融入各项活动中,促进幼儿对地域文化的了解。教育家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因此,教师不能停留在固定的课程活动内容和原有的活动形式上,要努力挖掘教育教学内容中的创造元素,使幼儿的创造意识不断增强,创造力不断提高。

1.主题式探究活动。教师可以对多个领域进行有机整合,利用地域资源开展主题式的探究活动。例如,笔者利用后塍特有的古桥和古街,开展了与之相关的主题探究活动。在活动开始前,笔者鼓励家长带领幼儿提前参观和探访后塍的古桥,了解它们的历史故事。在活动过程中,笔者让幼儿分成小组,对后塍古桥展开探究,并通过自己的方式将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在记录完后,每个小组围绕本组的主要内容展开了讨论和探索。经过实践,幼儿了解了桥的构造、外形、材质等。在活动后期,笔者鼓励他们以合作的方式,在建构区或户外活动区自主设计并搭建一座小型的古桥。整个活动融合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在幼儿心中种下了一颗宣扬本土文化的种子,幼儿的合作意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也都得到了发展。

2.随机式探究活动。兴趣是幼儿参与各项活动的内在动力,幼儿在兴趣的作用下必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活动效果。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进行随机教育,以此为契机开展随机式的探究活动,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要想充分地挖掘并利用地域资源,教师就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既要有善于发现地域资源的眼睛,又要具备准确捕捉幼儿需求的能力。如在与幼儿的聊天时,笔者发现幼儿一直在聊“梅花糕”这一话题,梅花糕是后塍的特色美食,已传承百年之久。于是,笔者从幼儿的这一兴趣点出发,开展了以“梅花糕”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提出“你们对梅花糕了解多少”“你们吃过梅花糕吗,它是什么样子的”“人们为什么叫它梅花糕”等一系列问题,促使幼儿展开探究。幼儿通过查阅资料、询问家长,了解了梅花糕的历史,还通过绘画描绘了梅花糕的外形。笔者还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用面粉、水、模具等材料一起学习制作梅花糕,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做出了各种各样的梅花糕。这种利用后塍美食资源随机生成的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还让幼儿在不断尝试和制作的过程中提高了创造力。

结语

“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资源无处不在、无處不有。在新时代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一些资源和文化的影响力正逐渐被弱化,幼儿对本土的文化不了解,也没有机会接触这些资源。教师要充分发挥地域资源的教育价值,给予幼儿自由发展的空间,鼓励他们大胆地去发现和创造,充分把地域资源融入幼儿的生活中,从而达到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后塍幼儿园)

猜你喜欢
梅花创造力笔者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梅花
梅花引
梅花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