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春 王钢
摘 要: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外语类专业应顺应国家和行业发展需求,着力培养文理交叉的“语言+技术”复合型翻译人才。新时代对翻译人才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注重技术素养和操作能力。基于此,高校翻译人才培养应积极融入新技术、新理念,并在此指导下更新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师资队伍、加强实践锻炼、改进教材结构、扩充教学资源。
关键词:新文科;“语言+技术”;翻译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5-0005-04
人类已步入信息化时代,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文科无论是在解决当今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方面,还是在面向未来人才培养方面,都显得愈加困难。新文科的提出,打破了固有学科的领域界限,使学科之间进行重组,是一种学科理念的创新。新文科的本质是培养具有新思想、新素养、新技能的人才,使其为国家的发展建设服务。
一、新文科理念下翻译人才培养的新思考
新文科建设是我国高校人文教育价值转向的开端,是一种“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而言,应将新技术纳入到文科训练中,实现多学科密切合作,打造文理学科协同育人平台。“语言+技术”跨学科翻译人才培养基于新文科理念,以文理学科交叉为特征,以新技术融入为核心,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新文科理念的战略性、融合性、创新性特征分别对应“语言+技术”翻译人才培养的3个要旨。其中,战略性特征是新文科建设的整体要求,实际上是全球化格局的一个变化,是对培养满足国家、行业发展所需的翻译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融合性是新文科最为显著的特征,其初衷主要是突破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限制,进行学科重组,以便促进所培养人才综合素质和翻译能力的全面提升。新文科强调创新性,特别关注新技术。因此,高校可根据各学科及专业特点,结合语言服务行业特定问题,采用跨学科思维,关注科技发展动态,把新技术融入到翻译、语言等课程中,培养“语言+技术”跨学科复合型翻译人才。
二、翻译人才的新要求和现行培养模式的不足
新时代对翻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但现行培养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满足国家和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一)国家对翻译人才的新要求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加快培养造就大批适应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需求、满足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要的跨学科复合型翻译人才。2019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指出,高校要借助最新科技手段,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面对国家强调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翻译教育必须适时而动。
国家相应政策的出台使教育信息化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现代信息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水平越来越高。将教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联系,有利于凸顯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关键作用,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翻译教学工作应结合国家发展所需,构建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持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升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翻译教学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时代,国家所需的翻译人才不仅要具备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还应具备技术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语言+技术”翻译人才是集语言知识、翻译技能、信息化技术于一体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能够满足国家对翻译人才的需求。
(二)行业对翻译人才的新要求
全球化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旅游、医学等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各领域扩大业务导致翻译工作量激增,单纯依靠传统翻译方式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巨量的翻译任务。因此,语言服务行业需要大批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工程技术、在线语料库、机器翻译软件、翻译记忆和术语管理系统、校对与审校技术的翻译人才,这为“语言+技术”跨学科复合型翻译人才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新时代,翻译人才借助新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已是大势所趋。翻译技术的发展使翻译活动完成得快、准、精,呈现出智能化、流程化、产业化的特征。现代信息技术用于翻译可使译者在参考机器翻译的译文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润色,从而提升翻译质量。另外,企业、出版社、翻译公司等机构所需的翻译人才除了要掌握语言之外,还要具备某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技能。单一型翻译人才已跟不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必须向复合型转变。如果高校培养出的翻译人才不具备新技术应用能力,那么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将会受到极大阻碍和限制。在高科技及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高校需对当前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进一步提升翻译教学质量,以满足行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进而促进语言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现行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国际化市场对翻译人才的知识储备和翻译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跨学科复合型翻译人才需求巨大。然而目前,我国多数高校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学理念传统[1]。在翻译教学中,过于强调理论的讲授,对翻译实践技能的训练重视不够,导致培养的翻译人才与国家、行业实际需求脱节。
“语言+技术”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高校对翻译人才市场需求不甚了解,对翻译人才所需的技术能力认识不足;翻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翻译课程体系建设不健全;“语言+技术”复合型师资相对匮乏;翻译技术软硬件设施价格高
昂,翻译技术方面教材紧缺;翻译实习实践比较滞后,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相对单一。这些不足严重影响了翻译人才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高校应对以上问题做出回应,改进翻译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培养“语言+技术”跨学科复合型翻译人才。
三、“语言+技术”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人才培养模式需在一定教育理念和思想的指导下,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锻炼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素质。“语言+技术”跨学科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和行业需求驱动的结果。因此,跨学科可以作为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面对时代发展和社会所需,高校应在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师资队伍、加强实践锻炼、改进教材结构及扩充教学资源,从而构建“语言+技术”翻译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更新培养目标
“语言+技术”跨学科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明确培养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高校应改变传统的翻译教学理念和定位,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结合国家与语言服务行业市场的需要,制定和更新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认识到翻译人才的培养除语言能力外,还需注重翻译技术能力的提升。
“语言+技术”翻譯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娴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应要求其掌握翻译领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突出翻译技术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促使学生掌握和应用翻译技术。北京大学语言信息工程系计算机辅助翻译专业是国内首个将翻译技术培养提升至专业高度的践行者,其培养目标为理解计算机辅助翻译原理和方法,熟练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完成开发、翻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任务。该目标采用以新时代语言服务所需能力为导向而设计的交叉学科培养模式。为实现将语言、翻译与技术融为一体的培养目标,合理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是基础。“语言+技术”跨学科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应从本科阶段开始,可将语言技术类、信息技术类课程融入到翻译课程体系内。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使用翻译技术与翻译工具的信息素养。因此,跨学科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需着力强化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跨学科的知识交叉与融合。
(二)优化课程体系
高校在翻译人才培养方面,应建立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开设翻译技术类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在课程设置上,“语言+技术”跨学科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应以语言类、翻译类课程为主,其他信息技术类课程为辅,划分出语言类、翻译类、技术类三类课程,并将其有机融合,构建“语言+翻译+技术”的课程体系。语言类课程为传统必修课程,侧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翻译类课程为基础核心课程,侧重学生结合翻译理论解决翻译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技术类课程为辅助课程,侧重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辅助翻译的能力。需指出的是,这些课程之间应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目前,语言类和翻译类课程在我国高校翻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大,且课程体系已基本成型,但技术类课程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如果将翻译技术能力视为学生的基本能力,那么高校必须进一步认识翻译技术相关课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将其设为必修课程,而非选修课程。现代翻译业务流程包括多个处理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需要翻译技术的参与。因此,技术能力的培养仅靠一门课程远远不够,因其涉及诸多方面,需要依靠不同的配套课程支撑[2]。高校可将翻译类课程与技术类课程相融合,使学生在翻译类课程与技术类课程中进行交叉选课,对各类课程的学分进行一定的限制。北京语言大学“翻译+技术”跨学科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课程之间实现了融合,其专业核心课程由语言基础模块(48学分)、翻译模块(8学分)、技术模块(14学分)、本地化模块(16学分)构成,专业选修课程(14学分)由语言模块和技术模块构成,力求建设更适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三)完善师资队伍
“语言+翻译+技术”课程体系中技术类课程的开设,需要从师资层面给予相应保障。教师是教学行为的主体,其教学能力决定了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但当前,“语言+技术”翻译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专业的翻译技术教师匮乏,现有教授翻译课程的教师在翻译技术实践能力和经验方面都有所欠缺。国内大部分高校培养翻译人才的教师只具有外国语言文学背景,无计算机或文理交叉的学科背景,计算机技术素养整体较低。信息智能化时代,培养“语言+技术”跨学科复合型翻译人才的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语言知识和翻译技能外,还要积极主动学习信息技术,掌握机器翻译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翻译软件的使用方法。
新文科背景下,“语言+技术”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能否成功实现,取决于高校是否拥有满足时代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高校可通过如下方式完善“语言+技术”翻译人才的师资队伍。首先,翻译专业授课教师可通过在职攻读学位或国内外研修获得相应能力,或在翻译企业和实习实训基地长期挂职锻炼,学习和了解互联网技术、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及机器辅助翻译技术。如2020年举办的“翻译技术及语料库应用高级人才线上研修班”“安徽省翻译教学与技术应用线上研修班”等,都有助于教师学习和掌握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翻译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YiCAT(计算机辅助翻译平台)翻译教学功能等。其次,高校可将现有教学院系的师资进行整合,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增强不同学科、不同语种间教师的交流与融合,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如语言类课程由相应外语专业课教师承担,翻译类课程由翻译方向教师承担,技术类课程由计算机或软件学院教师承担。另外,教师的教研和科研项目,无论是选题,还是团队构成,也应从单一学科向跨学科转变。再其次,高校可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选聘制度,从翻译企业聘请权威翻译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传授专业实践方面的经验,指导校内专任教师不断提高翻译技术能力。最后,高校在引进高层次教师方面,需考虑其是否掌握互联网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积极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和考核制度吸引复合型翻译人才,进而构建“晓语言、懂翻译、通技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四)加强实践锻炼
实践锻炼是构建完整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培养学生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的主要途径。同样,“语言+技术”跨学科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也离不开实践教学这一环节。翻译项目实践训练对提高学生翻译能力和技术能力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高校可帮助学生获得具体的翻译工作岗位,使学生熟悉翻译流程和翻译工具的运用,在完成翻译任务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技能和经验,以满足当前国内外翻译市场复杂多样的技术需求。
为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和拓宽学生的视野,高校可采取如下措施完善“语言+技术”跨学科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第一,采用校企合作或联合培养模式,为“语言+技术”翻译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校外实习实践培训基地,使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跟岗实习及结对帮扶等方式开展翻译实战训练、熟悉翻译技术应用、掌握翻译技能。实现校企协同育人育才,是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改革的有效途径[3]。大连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以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同声传译实验室和虚拟仿真口笔译实训中心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为基础,与20多家翻译技术单位共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开展校企订单定制人才培养项目,为学生提供翻译技术实训机会。第二,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做到理论与实践、笔译与口译并重。在课前和课中,教师应加大实践部分的比重,以满足翻译技能训练的需要。在课后,学生的作业也要集中体现翻译技术的实际应用,如利用翻译实践、企业实践等机会进行翻译技术的使用、建设和开发。第三,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接触翻译实践案例,为其将来的职业发展和深造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高校可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鼓励学生申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翻译实践的项目,鼓励学生毕业论文以计算机辅助翻译、人工智能翻译为选题。翻译实践教学的根本目标是通过实际操练,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关技术在实际翻译中的运用,提升翻译技术素养。
(五)改进教材结构
教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导向作用,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翻译教材建设是翻译人才培养的核心,它承担着传递翻译课程理念、表达翻译课程内容的使命,同时也关乎翻译学科建设的大局。近年来,翻译教材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针对不同层次的办学定位和实际要求,一系列定位明确的教材的编写和出版,有力地推进了翻译教材的发展[4]。但目前出版的翻译教材大多是口笔译教材,以及各类应试和教辅教程,翻译技術方面的教材尚需充实和完善。据作者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到2021年,我国有十余本翻译技术方面的书籍问世,其中,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华树老师对翻译技术教材建设的贡献很大。近些年,市场之所以急需翻译技术教材,与行业对翻译人才技术能力的要求提高密不可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翻译技术教材的市场越来越广阔。虽然目前已经出版了一些翻译技术教材,但在数量和质量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可从以下几方面提升翻译技术教材的质量。第一,将翻译技术教材编撰和出版提升到与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实践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鼓励具有行业背景的一线翻译教师编写专业教材,或者吸引专业译员或技术人员加入教材的编写队伍。第二,对翻译技术教材进行系统开发,可针对学生的水平和要求,编写受众目标分别为高职学生、本科生、研究生的系列教材,并打造配套教辅材料。第三,在现有翻译技术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整合,不断更新和完善已有翻译技术教材的内容,增加高质量的翻译实践案例,如利用翻译技术完成的真实翻译项目等,有效融合最新翻译技术,为“语言+技术”翻译人才培养提供优质的资源保障。
(六)扩充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在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技术类课程教学是“语言+技术”翻译人才培养的重点和难点,需要统一的教学环境及相应的软硬件配置和支持。翻译技术实验室及机器翻译工具是开展翻译技术教学的基础。
为满足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要求,首先,高校可搭建技术教学平台,如创建翻译技术实验室、与机器翻译工具供应商合作、邀请厂家工程师或技术专家来校为教师和学生进行技术方面的讲座和培训。2021年,大连外国语大学举办了Python编程与语料库处理工作坊,提升了师生运用Python 编程进行语言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其次,高校可充分利用互联网线上资源,构建开放式、共享式、互动式的网络教学平台,使教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可直接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如慕课、微课、翻译语料库等。重庆大学在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开设的“学术论文文献阅读与机助汉英翻译”课程,演示了如何使用机器翻译软件,使学生逐步掌握机器辅助翻译的流程、方法及应用。腾讯课堂的“翻译技术简明教程”配套实训微课,以实操案例为主要内容,可使师生直观学习翻译技术。再其次,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和企业翻译专家可组建导师小组,充分发挥各自知识和技能优势,共同指导学生,以便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提升其综合能力。最后,可采取开放式教学,即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译工作坊或沙龙,培养其独立分析和解决翻译问题的能力。总之,拓展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平台,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借助各种渠道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是翻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
新文科背景下,“语言+技术”跨学科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既是国家战略和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的需求,也是高校深化教学理念与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鉴于此,高校应改变传统翻译教学观念,将新技术融入翻译课程体系,不断完善翻译教材建设,在师资上配备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翻译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及平台,从而培养集语言知识、翻译技能和信息化素养于一体的跨学科复合型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 常开瑜.“互联网+”背景下“专业+外语”国际化本科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高校法语专业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75(10):42.
[2] 王华树,李德凤,李丽青.翻译专业硕士(MTI)翻译技术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J].外语电化教学,2018(3):79.
[3] 黄玉虹,陈隽.校企协同育人背景下的翻译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76(2):32.
[4] 陶友兰.我国翻译教材建设与翻译学学科发展[J].上海翻译,2017(6):84.
编辑 陈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