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写史”是让学生参与历史的发掘与记录,借助写作把学生带入历史研究的行列。开展“学生写史”综合实践活动,在口述史的撰写中蹒跚起步,摸着石头过河;在主题研讨中打开写作思路,突破活动瓶颈;四年的活动中,不断积累活动样例,凝练出活动范式;学生在爬梳整理的过程中,史料实证素养已悄然落地生根。
关键词:中学历史;学生写史;口述史;家国情怀
“学生写史”,是指让学生参与历史的发掘与记录,借助写作把学生带入历史研究的行列。我们从2016年开始指导学生参加“燕园杯”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多年的实践表明:历史学科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体系的搭建和概念的分析,丰富的史料能够让学生在书写中找到参与感,更深刻地感悟历史的规律和本质。进而,我们提出了新的设想—开展“学生写史”综合实践活动。
一、蹒跚起步,摸着石头过河
2019年,我们召集志趣相投的8位教师组建指导教师团队,招募学生建立“学生写史”综合实践活动社团。考虑到“写史”还涉及语文中的写作知识以及思想政治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知识,8位指导教师分别来自历史、语文和思想政治三个学科。我们希望以丰富的乡土史料为支撑,以写作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迁,在历史研究和
写作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历史。
我们制作了有关“燕园杯”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和关于抗战老兵口述史研究等方面的视频和PPT,利用班会课开展推介,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与感兴趣的学生进行深度交流。暑假前,向社团学生征集活动选题并筛选,师生结对组建小组。“学生写史”综合实践活动就这样蹒跚起步了。
有位学生的家长是三线建设者。通过与学生深入交流,指导教师了解到,她的祖父1965年就从东北来到西南支援三线建设,现在,父母仍奋战在贵州的航空战线上。我们意识到,这是口述史的鲜活素材。指导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培训其口述史采集的基本方法。学生暑假回到家乡,采访了爷爷、姥爷、父母和身边其他健在的老人,收集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开学后,我们指导学生整理采访笔记,查阅相关三线建设的史料,让国史与家史相互印证。学生对这段奋斗奉献历史的认识逐渐清晰,顺利完成了《风雨同舟,家国共进—我的家在贵州三线》口述史的撰写。2021年,这一写作成果入选北京师范大学“少年历史论坛”,学生受邀做了线上交流;2022年,这一写作成果获得“燕园杯”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省级二等奖。
在此期间,我们以口述史为突破口,相继指导学生开展了“九叔祖的抗战”“玉屏箫笛的变迁”“毕节黔西红树村脱贫记”等社会历史调查实践活动,学生参与活动后撰写的作品在“燕园杯”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和青少年创新大赛中先后获奖。
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口述史和社会历史调查活动存在门槛高、小众化和学术化的倾向—有的学生反映家史中很难发现值得探究的故事,而且这类研究对学生搜集史料、解读史料、沟通和写作的能力要求较高,难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成为制约“学生写史”综合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瓶颈。
二、打开思路,突破活动瓶颈
2021年暑假,借着建党100周年的契机,我们组织学生采訪抗战老兵。老兵们舍己为国、浴血奋战的事迹,让采访的学生深受感动。于是,指导教师团队以“危急时刻,家国抉择”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研讨,由参与活动的学生介绍采访经过和老兵们的光荣事迹。在讨论发言时,有学生建议将老兵们的故事编排成话剧,参加校园戏剧节展演。这一建议马上得到全体学生的响应。
学生仔细阅读抗战老兵们的口述材料,选择了当年两位中共地下党员在上海冒死传递情报、保护战友的事迹作为编创蓝本,创编历史剧《老照片》。他们各展所长,很快就成立了编剧组、导演组、演员组和剧务组,利用每天的课余时间,编写、修改剧本,设计场景,背诵台词……作品杀青之时,学生与指导教师都十分激动。唏嘘感慨之余,一位学生写道:“这一刻,我清楚了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什么叫家国一体,什么是民族的脊梁……”
这次学生自发、自主的创造性活动取得成功后,我们意识到,可以拓展“学生写史”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三、积累样例,凝练活动范式
在近四年的实践探索中,“学生写史”综合实践活动社团的师生共同努力,不断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课题,以历史调查为起点,运用历史叙事写作、拍摄短视频、开展文宣设计、编排历史剧、馆校主题合作、分享采访沙龙等多种学习方式,开发出一系列活动样例,形成了六大活动模块,凝练出具有生命力的“学生写史”综合实践活动范式(如下页表1所示)。
上述活动模块中,有关家史和地方社会调查类活动具有个性化和地域化特点,指导教师会通过线上交流的方式及时跟进,帮助学生想办法,确保写史活动顺利完成;有关红色研学旅行和走进博物馆类的群体性活动,会报请学校批准,由指导教师带队,组织学生参观实践。至于活动成果,无论哪种形式,学生的写作都要体现三个特征:寻真、共情、明理。“寻真”就是通过实地走访,收集史料,对比研究,探寻历史真相;“共情”即走进历史真实情境,站在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当时的人的所思所为,与他们产生情感共鸣;“明理”是要跳出具体历史人物的经历,立足长时段的历史发展趋势思考历史,清楚个人命运与历史潮流的关系,感悟家国情怀,明确历史责任。
四、活动回眸,素养悄然落地
“学生写史”需要以史料为支撑,避免脱离历史真实。然而,历史是一个丰富且复杂的知识宝库,也是记忆碎片和真假混杂的史料的堆积。学生如何从中爬梳、整理线索,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增强实证意识,并据此提高自己的历史认识?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从活动开展之初,就注重指导学生查阅专业文献资料,了解历史背景,以历史知识为支撑去鉴别史料;遵循口述史研究的学术要求进行采访,再将采访记录与文献资料进行对比,辨别史料的真伪和价值,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得出自己的解释,做到“论从史出”。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在书写的过程中悄然落地生根。
比如,长顺地区的学生在调查长顺剿匪战役中壮烈牺牲的烈士肖国宝的英雄事迹过程中,不但到当年其牺牲的地点实地走访,而且还多次到长顺党史办查阅县志、当年的战斗回忆文集,为《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一文的撰写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史料基础。玉屏地区的一位学生在调查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箫笛”历史的过程中,多次登门拜访老艺人,耐心细致地做口述采访,搜集到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箫笛”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有了进一步的认知。还有学生在挖掘祖父乡村行医济困事迹的过程中,努力寻访祖父的徒弟,查阅相关县志资料,整理出有关“赤脚医生”的历史。
另外,“学生写史”综合实践活动的跨学科性,对指导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新挑战。因为活动的需要,指导教师展开跨学科的通力协作,面对同一问题,不同学科的教师打破学科的藩篱,碰撞出许多思想的火花,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例如,活动初期,我们倡导学生以身边熟悉的人物、家族的发展、家乡的变迁为研究对象,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由感知而形成共情。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师关注学生的政治认同,指导学生公共参与,要求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培养对国家的真挚情感与理性认识,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又如,从史料中提取信息是史料实证素养最基本的能力,也是学生比较欠缺的能力。历史教师借鉴语文学科的阅读方法,训练学生准确解读文言文或白话文史料。在学生完成初稿后,语文教师着重指导学生从遣词造句到移情共鸣,从小故事中感悟大道理,在真史事里孕育真情感,让贵州的孩子讲好“贵州的故事”。
(付大林,贵州省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