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传承与典籍应用创新的耦合性

2023-05-30 12:52季若涵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典籍传统文化

季若涵

摘 要:中国古代典籍数量庞大,内蕴丰富,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习近平总书记的用典深入人心,其治国理政、文化传承、创新实践的智慧,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示范与呼吁,也为新时代典籍文化创新发展指明方向。传统文化传承与典籍应用创新在思想内核方面具有一致性,传统文化为用典提供文化内蕴,用典为传统文化创新拓宽渠道。而两者的契合关系,也最终能在载体突破、内核传承、对外传播等方面得到实现。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传承与创新;典籍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1.054

0 引言

自党的十九大首次正式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来,习近平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定义进行了深入阐释,同时对其持续性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发展。

在社会变革与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今的时代已经成为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溯其源头,任何一种科学思想文化的形成都并非是个人的、偶然的思考结果,而是结合传统文化的传承、前人先辈的成果、历史发展的进步三者为一体的综合性成果。革命先辈为科学体系的探索前赴后继,歷史洪流为社会主义的开拓奔腾不息。中国人民的坚韧与中国历史的坎坷,推动社会发展稳步向前,而与时俱进的背后,所真正闪烁的是传统文化的不竭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文化底蕴深厚,在各类公开重要讲话与论著中常常旁征博引、古为今用,传达出中华传统文化对治国理政、文化传承、对思政教育等方面的深刻启示。所用典籍出处广博、文体多样,作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充分显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深度,在运用过程中也被赋予新时代的思想价值,融合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了传统文化的鲜活性激发。

本研究将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出发,以“习近平用典”为研究对象,总结探索习近平总书记的典籍应用之举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这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具体的创新举措探究其新时代的发展路径。

1 传统文化与典籍应用的基本内涵

1.1 传统文化与典籍的概念阐释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实际体现,是历史进程中文明因素的积累与沉淀。而传统文化是指在文明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民族性与地域性的文化,是世界各民族历史文化、思想信念、意识形态的具体展现。中国的语言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并不曾中断发展的文明。

正如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显著的优势,是我们国家宝贵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传统文化覆盖深广,文化典籍、文化遗产、传统思想、精神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都囊括其中。鉴于文化典籍的可叙述性,及总书记在各类公开讲话中的大量运用,典籍应用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当今学者首要的研究对象。

顾名思义,“典籍”广义上通常指古代经典作品文献的合称。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则被称为用典,是一种诗歌中的传统写作手法,能够起到含蓄深刻地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中国古代典籍数量庞大,内蕴丰富,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为用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从古代典籍中汲取总结了治国理政、文化传承、劝学任贤、创新实践的智慧,孕育了极具特点的讲话风格——“习式风格”,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示范与呼吁,也为新时代典籍文化创新发展指明方向。

1.2 文化传承与典籍应用的可行性

历史和现实表明,文明的发展来源于人民的创造,世界文明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四大发明的问世与宋元明清文学作品的繁荣等,均极大地展现了古人的思想精华与劳动智慧。自幼儿时期咿呀学语至孩童时期琅琅书声,唐诗宋词四书五经如雷贯耳,成语俗语歇后语信手拈来,古代汉语特色鲜明,与现代汉语形式略有不同而内涵传承不绝,部分内容在传承中被赋予了更具时代特征的创造性力量。中国的当下发展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是中国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力量中融汇的中国智慧,中国传统文化的提取、焕新与交流已然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关键动力。

文化传承立足于人民,文化典籍的语言形式差异为内容传达设下难点,如何恰当到位地为人民扫除障碍是当务之急,通常具有直接引用与创意转化两种形式。“用典”是最常见的直接引用的形式之一,将古代典籍中的内容进行直接的转述、引用,以此来达到对于某些观点的映证,加强观点的说服力或艺术性。有如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伟大的领导人毛泽东同志,就曾经将姜子牙所有的四不像、打神鞭、杏黄旗“三件法宝”的典故进行引用,以此提出中国革命的“三件法宝”。为更好地将文化典籍贴近人民生活并使之焕发活力,近年来《典籍里的中国》等一系列推崇传统文化传承的文化节目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让人民乐于传承文化、悦于应用典籍。

2 传统文化传承与典籍应用创新的契合关系

2.1 传统与创新的思想内核一致性

我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创新思想在内核方面具有一致性,而用典是二者融合的主要表现。

首先,二者来源一致。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历史发展的结果,而创新思想的形成也需要丰厚历史文明、传统文化的滋养。“仁者爱人”的仁爱思想、“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都影响着现代的治国理念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只有通过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作出筛取,将其与中国人民的根本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深度融合,新时代的创新思想才能真正获得理解与认可,发挥其在文化与社会层面的领导与指向作用。与此同时,即使是在制度、道路、理论都迈上新台阶的今天,仍然会存在与传统文化有间隙之处,这需要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磨合,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其次,二者深入群众。为政方面,自始便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后至儒家提出“仁政”,人民的重要性是历来的共识。文化方面,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的广为传颂、科举制度的经年盛行、民间文艺的蓬勃发展,都展现其基于民众的特征。如今,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社会、个人三层次的划分,说明人民对于文化发展的重大作用与地位也已然深入内心。深入群众是其中的重要指向,因而也为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成为人民内心的主动意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2 传统文化为用典提供文化内蕴

所引用典故涉猎题材广泛、体系科学完备。人民日报评论部对其进行总结归纳与深入解析,出版的书籍《习近平用典》中公开重要讲话的内容分类为辩证篇、法治篇、为政篇等,高达十三个部分之多。

由于政治话语原本所具有的疏离性,与军事领域、外交政治方面的相互配合,形成了独特的政治文化。因而在此过程中,需要创新把握传统文化中的特点,寻找合理优美的表达方式,以典籍典故的优美性、经典性展现当代的政治观点,拉近政治与人民生活的距离。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依法治国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只有树立法治意识,采取合理到位的法治方式,才能治理好现代国家;“吾日三省吾身”只有通过自我检讨、自我改善,才能为个人、集体、国家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更加贴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位卑未敢忘忧国”,革命理想高于天,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一代又一代中国勞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应当为如今每一位炎黄子孙所铭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锲而不舍的毅力与艰苦奋斗的秉性,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焕发无穷的精神活力。

从治国理政到修身养性,从党员干部到人民群众,从思想建设到实践行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创新用典的不竭源泉,通过提炼与创新,必能全方位提升干部的上进意识与人民的责任意识,使传统文化生命力的激发化为大势所趋、成为历史的必然。

2.3 用典为传统文化创新拓宽渠道

一是焕发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用典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引用古代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内容,作出多方位的启示。例如《汉书·河间献王传》中提出的“实事求是”这一成语,认为党员干部应当问心无愧、踏实办事、廉洁爱民,展现了汉朝时期治国理政的优秀理念,将其具体分析,呈现其对于当代中国的治国之策的深远影响。其中,还多次使用“长治久安”“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等,表达了对陈旧思想的及时摒弃、为人民服务的长久热情、对国家发展的殷切期望。

在传承基础之上,文化的本质内容为典籍应用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有力支撑。“不识庐山真面目”是苏轼的名句,本是用来抒发对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追寻,在习近平同志的引用中,则更增添一种带有时代特性的辩证思维。王勃“天涯若比邻”一句,则是展现出了新时代的法治思想以及与别国交往的外交思想。由此可见,典故的运用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优秀精华,其中的哲学思辨与语言运用,是炎黄子孙镌刻在血脉当中独特的文化基因,展现了本民族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传统文化的创新也并非全然依赖于一味的挖掘,习近平用典便是将典籍典故在外交话语中合理运用,在当今的国际形势当中引发全人类的情感共鸣,在创新发展的同时,推动新型国际关系的建立,实现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蓬勃发展。

二是拓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

对联、谚语、古诗、古文是习近平用典的主要出处,来源多样、内容丰富、思想深入,具有博大精深、耐人寻味的独特性魅力。为更好地加强中外沟通与交流,如何将优秀的中国文化传达给其他各国,深入双方的文化互动,也是展现文化自信、文化创新的关键所在。

“互文性”是目前获得普遍性认识与理解的研究方向,其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对典籍中的意象内蕴进行直接保留。意象是对典籍内涵的重要承载,鲜明的意象将成为一种符号化的存在,通过合理引用将多样化、独特化的内涵注入其中,在译本中再现该意象,让国外读者感受最原本的文化精华,产生最直接的文化体验。第二,对典籍中的意境传达进行重构描绘。正如上文所言,使典用事之所以能够焕发新时代的文化活力,是因为典籍中的内容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所描绘的事物情态真实而自然,贴近读者自身的生活体验与情感认知,并由此引发读者与优秀的中国文化之间的共鸣。译者应当结合各国国情及对典故的认知程度,来再现典故的文化语境,在重现用典者表达深意的同时,激发读者的互文性感知。

3 传统文化传承与典籍应用创新的耦合路径

3.1 载体突破——“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文化典籍的主要传播媒介是纸张,文字是其主要记录方式,历史上数千年来的典籍文献都是通过汉语言文字记载而得以留存的。而由于地域不同、时代不同,对于典籍内容的语言文字表述也产生了差异,为实现真正的文化交流与发展,语言文字是需要重点探讨的内容。

一是古文向现代汉语的演变。文言文是古代典籍的主要话语载体,其较之当今语言载体,存在读音、字形、语义、句法等多方面的晦涩难懂,因而都需要有专门的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从而实现其现代化的转化,扫除阅读与理解的障碍。历史上大量的文献、典籍的批注、译注,都为文化典籍的内容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断章取义、望文生义的大量出现,仍然说明关键是对典籍内涵的真正把握。“学而时习之”中的“习”字,普遍翻译为“复习”,而有学者认为应当是“实践”,二者在语境下均成立,则展现了不同主体认识下的宝贵内蕴。

二是中文向外国语言的翻译。有人认为英文作为西方翻译者的母语,能够将内容更加清晰准确地传达。然而典籍的翻译并不仅仅局限于内容意象的准确,在再语境化的角度中,文化内涵的传播是极为重要的。例如总书记引用《礼记》中的经典内容“天下为公”,展现出和平、平等、公平等一系列的中华传统观念,不同于西方“民主、自由”的口号,宣示了中国的独特价值观。同时,一味“输出”自然是单一的,对于国外读者的反馈也应当给予充分重视,在中国典籍话语的传达上实现准确到创新的变化。

三是纸张向现代科技的转化。从蔡伦造纸术到毕昇的活字印刷术,近乎全部的文化典籍都是通过纸质形式呈现的。对于典籍纸质文本原件的保护是极为重要的,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进入信息化时代,文化典籍的呈现也逐渐打通了新的呈现渠道。影视作品、文化节目、网络广播等是如今最常见的传播渠道。同时,随着AR、VR数字技术的发展,线上博物馆、数字图书馆、博物馆中典籍原稿的数字化呈现,都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且长久的作用。

3.2 内核传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华传统文化灿烂辉煌,但受社会制度与时代特征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落后于时代的内容,在使典用事的过程中,应当合理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准则。

首先,提取辨别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内容。例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传统美德、“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辩证思想、“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劝学之道、“一厘一毫,民之脂膏”的廉政观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实践理论、“不日新者必日退”的理想信念,都是传统文化发展中的有益部分,应当对其进行凝练与提升,从而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与创新思想,对其进一步地发展借鉴。

其次,全面剔除封建历史中的糟粕部分。例如上尊下卑、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仍然在大多数人民的思想观念中根深蒂固,骄奢淫逸、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在当今社会中尚且存在,小农思想、愚忠愚孝对人民思想的侵害依然留存。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要把握好界限、明确其定义,避免误解带来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伤害。

最后,秉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念。一是表现形式转化。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与当今时代思想融合,融合当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历史进程中的革命文化,成为传统文化向新时代文化创新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二是传播方式转化。校园教育方面,可以举办校园文化讲座、文化经典朗诵、节庆民俗问答等;文化熏陶方面,“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等文化节目为呈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活力作出了良好的示范,激发全民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3.3 对外传播——“引进来”与“走出去”

迄今为止,为更好地传达“中国声音”,增强传统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已经出现了极为多样的翻译策略:(1)俄译方面。胡光玥从全译法为研究角度,把握直译和意译两大策略。(2)日译方面。张晓希采取音读法、汉文训读法来讲述日译方法与策略。曾玉婷以构建中日平行语料库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3)韩译方面。张婉仪引入叙事学视角,创造性地提出应依据语言习惯对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力求将其翻译成“读者友好型”译文。与此同时,面对典籍文化的对外传播,也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民所应当肩负起的责任。

“中西”并济,兼容并包。对于中西方的优秀文化成果,都应当采取开放的态度,在学习借鉴中树立文化自信,明确各自的闪光点,感受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创造性,并在交流融合的基础之上,实现文化的进一步的相互碰撞与创新转化。外来文化的融入,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丰腴土壤,

作者简介:何家乐(1998-),女,汉族,山东青岛人,悉尼大学商学院硕士在读。

传统文化的创新也为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交互搭建了良好平台。在二者的交融互鉴中,既要展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做到洋为中用,同时也要自觉抵御西方文化中的腐朽、错误、落后的部分。只有通过文明的交流互鉴,才能真正充实人类文明,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为美好未来的建设指明方向。

以和为贵,求同存异。吴瑾宜、汪少华认为反复用典是目前外交话语中的创新手段,可以对外交理念进行加强,在外交话语部分彰显独特的中国色彩。在合作交流的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应当“走出去”,在外交场合中,总书记讲话中多次的用典便体现了这一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立场自古有之,无论何时都应当反省自身、全面考量,在外交方面的具体反映则是否决“以邻为壑”,主张“天下太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主张“互利共赢”的合作观念。“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全世界各民族从来不是独立存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需要世界各族人民互通有无、和平共处,需要全世界为此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5.

[2]胡光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俄译本用典翻译研究[J].文化学刊,2017,(05):197200.

[3]张晓希.《习近平用典》的日譯研究[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26(02):2128+158.

[4]曾玉婷.习近平用典对外传播效果研究——基于中日平行语料库的分析[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3(01):104108.

[5]张婉仪.叙事学视域下习近平用典的韩译策略研究[J].文化学刊,2020,(07):189191.

[6]吴瑾宜,汪少华.习近平外交话语用典的认知语用机制解读[J].江海学刊,2020,(06):511.

猜你喜欢
典籍传统文化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我国先秦典籍中的宫调理论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先秦典籍中的男嬖形象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