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凸显“四史”教育的路径及应用探析

2023-05-30 14:18张建文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3年1期
关键词:四史渗透历史

张建文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中“四史”教育意义重大,能够对学生的成长起到帮助作用。凸显,在于价值逻辑的导向,应注重实践逻辑、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和拓展逻辑;凸显,在于资源筛选的倾斜,应倾向与地方资源与情境资源;凸显,在于现实印证的夯实,应印证与理想选择、思想传承与时代变迁。高中历史教师,应做细做实“四史”教育,引领学生通过高效触摸“四史”而“为天地立心”,通过厚实的读史明理而“为生民立命”,让学生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关键词]历史;教学;渗透;“四史”;路径;应用

“四史”,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入脑入心是学生成长、时代发展和复兴中华的现实所需。就高中生而言,学习动力的激发、价值观的树立、人生理想的选择,皆可以因为“四史”的学习而有所改变。通过学习理解“四史”,明白一个政党之所以能、一种理论之所以行、一种制度之所以好,能够对学生的成长起到帮助作用——或潜移默化,或直接感染,或内化浸润, 不知不觉成为生命成长所需的“维他命”,是对学生一生的准备、奠基和回报。

凸显“四史”教育有路径有方向。其中,依托高中历史教学凸显“四史”教育是路径之一。新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中有四个单元九个课时涉及“四史”,内容多、线索碎、跨度大,几乎囊括了其思想、政治、文化、军事、教育、外交等。面对如此之丰富的知识点或知识板块,历史教师应该理清教材逻辑,引领学生辨析其价值逻辑,厚植其家国情怀,升华其思想信念,力争做到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由此,依托历史新教材,探讨“四史”教育的创新路径及应用实践方法,在今天看来,尤为重要。

一、凸显,在于价值逻辑的导向

“‘四史’既相独立又相关联。”所谓“独立”是指所属的时间段不一样,目标和任务不一样。所谓“关联”是指党史一直贯穿在其他“三史”之中,“四史”的主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引领学生学史明理,其核心就是: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才涌现出精彩、厚重和壮丽的篇章。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抑或是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一主旋律永不改变。可见,引领学生学习“四史”,正面解读整体性价值不可或缺。假如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感悟得不深不透,其学习就失去了基点,价值观就会有所动摇。唯有我们充分认识到党史与“四史”之间的关联和辩证关系,厘清“四史”的整体性价值,才能为学生学习“四史”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导向作用。由此,学生信仰的坚定才会变得牢固而长久。

如何导向整体性价值呢?

一是注重实践逻辑:进行自我革命。引领学生增强认同感,并不是反复一味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与伟大,而是既要强调其丰功伟绩,也要强调自我建设,正如前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所强调的,我们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先进性从哪里来?从自我批判与建设中来;纯洁性从哪里来?从批评与自我革命中来。由此,梳理、甄别与盘活关于自我建设的“四史”不可或缺。

二是注重价值逻辑:坚持群众路线。党的引领性作用还在于对群众路线的坚持。革命时期,我们的党正是坚持了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了人民的主体性地位才取得了成功。和平建设和改革时期,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同样不能撼动,主体性作用同样巨大。而这,也正是“四史”中比较关键的要素。作为高中生,既对国家、政党和集体有认同感,同时意识到自己为国争光的意义和地位,相信群众路线,确信自己也能够改变世界,才能更好地学习、进步、成长。

三是注重理论逻辑:中西实际结合。纵观历史,失败成功的教训不可谓不深。从理论上来说,中国的胜利,不得不提起“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一理论逻辑”。无论是革命时期的“农村包围城市”等措施,还是改革开放时期解决香港等问题的“一国两制”等大政,都是中西实际“结合”后的创新,而这,不仅是理论创新,也是实践创新。引领学生领会创新的多重意蕴,既是学习“四史”的需要,也是自身成长的需要。

四是注重拓展逻辑:人类共同进步。从单一的中国抗日战争到二战时的世界反法西斯革命,从一个国家到多个国家的“从站起来到强起来”,从经济发展、民族独立、自主外交,甚至人类社会普通的发展规律等,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有其积极的影响,都发挥了激励、示范、引领的多边重要意义。引领学生学会拓展性地看问题,并且拓展性地展开思考与行动,正是“四史”学习中的基本视点。

二、凸显,在于资源筛选的倾斜

“四史”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各个单元各有侧重,历史教学中凸显“四史”,在资源的选择上应该有一定的、恰到好处的倾斜。是基于教材逻辑,还是基于学生学习逻辑而进行倾斜?显然,只有后者才是值得称道的。毕竟,国家教材具有普适性而缺乏针对性。基于学生实际、学校实际和地方实际进行教学资源的盘活、重组与倾斜不仅必要,而且重要。尤其是历史教学中要凸显“四史”教育时,更有倾斜与创新的现实意义。

(一)倾斜于地方资源

学生对于地方资源有亲切感,毕竟,从乡土资源出发触摸“四史”,进而感知远处或更大范围内的“四史”知识,更能帮助学生构建螺旋上升的道德滋养体系。地方资源中的“物”烙印時代精神方面的印痕。选择这样的“物”介入“四史”学习中,“有助于学习者与地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更好地对话”。在学生触手可及的地方资源中凸显“四史”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近距离的体验;对于教师而言,是对拘囿于文本而无创新之课堂的一种有力的回应。加大回应或倾斜的力度,对于“四史”的高效学习与学生的茁壮成长都有促进作用。如,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时,不妨进行一个专题性的学习:西路军在永昌。西路军在永昌短短的两个多月,正是“西安事变”爆发的节点,西路军在永昌的浴血奋战,也为中国的全面抗战奠定了基础;西路军的大无畏精神,应该得到传承和发扬。永昌县北郊建有西路军烈士纪念馆,其中关于西路军的党史资源较为丰富,不应小觑。其中的时代背景、红军西征、英勇作战等过程意蕴十足。徐向前、董正堂、刘理运、廖赤健等等,都是党史中闪闪发光的存在。不妨引领学生在室内研读资料,在课外研学求证——亲自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然后写写感想与体会,通过缅怀先烈、故事演讲等方式呈现出来。学生意识到,“四史”并非遥不可及,而就在身边,革命精神可以近距离地传承。实践证明,这样的“四史”教育基于乡土角度,基于地方资源,能够为课堂的高效而助力,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二)倾斜于情境再现

“四史”学习中,纯理论讲解不免有僵硬感,于是,倾向于情境资源的选择及运用不可或缺。鲜活的情境浸润一旦代替理论灌输,学生道德的生成、思想的传承与情感的厚植,都会变得自然而然。“故事情境能让干瘪的历史知识更加丰满。”“西路军在永昌”的专题性学习中,其中有大量的文字介绍、图片性资料和其他形式的资源。对此,我们应有一定的倾斜与凸显——力争选择那些故事情境介入学习系统中。故事值得师生反复品咂,尤其是前进剧团廖赤健的事迹,值得学生深入进去从细节中进行涵泳與揣摩。不妨引领学生深入前进剧团遭遇敌军的地方——永昌东寨郭家下磨庄去参考、访问、考察,在“触景思辨”的基础上,通过故事创作再现当年的情境,之后通过情景剧的方式表现出来。其中包括前进剧团七十多名演员被包围的危险情景,剧团教导员廖赤健与骑兵班长吵架的情景(谁留谁去的选择),廖赤健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情景……其中有对话上的交锋,有神情上的丰富,有动作上的果断,有情感上的浓厚……诸多情境的再现,源自于当地农民集体记忆的激活,源自于同学们还原历史真相的行动。而这一切,彰显着我们对凸显“四史”教育的一种正确把握,那就是,相对于理论的单项灌注而言,鲜活的情境所隐含的浸润力量,更能快速进入到学生的内心。悉心反思以上过程,不难发现,我们不是“只旅不学”,而是“有旅有学”,“有研有创”,学研结合,力争让历史人物形象更饱满,更立体,集体记忆丰富而鲜活,值得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动力,厚植家国情怀。

三、凸显,在于现实印证的夯实

学史明理固然重要,现实践行更为重要。好的“四史”学习不仅仅是历史知识背记、重大事件理解等方面的“知道课堂”,也是理想选择、思想传承及行为印证的“实践课堂”。相对于静态的理论学习而言,动态实践印证中体现出的视阈的洞开、情感的升华、道德的成长、心灵的净化、志向的选择、行为的改变,才是“四史”教育中更加重要的目标。

(一)印证于理想的选择

“四史”中不乏一些因为远大理想的正确选择而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楷模。这种理想选择具有正效应。对于正处于生涯规划关键期的高中生而言,名人或楷模的选择具有示范作用,能够帮助他们在摇摆不定中下定决心,做出人生中的重大选择。而这,也正是高中生学习“四史”比较重要的意义之一。《中外历史纲要》(上)最后的活动课《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的学习中,不妨设计如下研究性专题:国家领导人的学生或青少年时代,其人生选择如何?是否具有远大抱负?是否具有浓浓的家国情怀?对你有何启发?如,毛泽东20岁时,认为“闭门求学,其学无用”。于是出门步行游历湖南五个县,奠定了“真知出实践”的理论基础。再如,周恩来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令人振奋——相对于为做官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为挣钱而读书而言,周恩来的选择直指国家民族的崛起与复兴,因而具有沉甸甸的意味。同样,邓小平16岁远渡重洋勤工俭学,不只是因为自己的成长,也因为民族的解放与国家的统一。另外包括袁隆平喜欢田野劳动、钟南山“逆流而上”等都是大选择、大立志、大行动,但却都发生在学生时代。教师不妨引领学生把名人或楷模的理想选择与自己的生涯规划联系起来,写写感想、尝试演讲,或者真的做出一种有意义的人生规划或选择。印证中得知,有部分学生为此不再犹豫不决,勇敢地进行生涯规划,做出了指向家国情怀的选择。这种“对照、效仿和改变”是有意义的,是对学生一生的奠基与回报。

(二)印证于思想的传承

上文提到,“四史”中应凸显“党史”,强化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党的初心究竟是什么?是否一直延续与传承?从先辈到后来者,从过去到现在,当学生发现一种正确或伟大的思想不仅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而且开花结果,那么,其认同感与家国情怀的产生既是自然而然的,也是强力长久的。比如,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时,学生懂得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样的目标并非马上就能实现,而是体现在一代代继承者的奋斗和探索中,正确思想一直在延续,好的精神一直在传承。不妨引入以下学习资料: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2月11日到大凉山考察扶贫时,看实情、问冷暖、听心声,最后深情发声:“只要还有一户没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习近平的发声意味着共产党初心的坚守,意味着共产党正确思想的传承,意味着道路的曲折,更意味着希望与亮光。“党史”中不乏这样的永葆初心的事例,已经印证了正确思想的延续。教师引领学生多多进行这样的印证,学生心头敞亮了,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了,而这,正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凸显“四史”教育的应有之义。

(三)印证于时代的变迁

除了上述两点,我们还可以引领学生印证这个时代的变迁,以此在一个大的视阈中强化认同感、加深体验度,产生自豪感。这其中,对比呈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学生对中国的过去没有亲身体验过,可能会简单地认为现在的幸福是本应有的,是早就天经地义存在的。通过对比,开启国际视野,学生理解到无论是国际影响力、还是国际地位,无论是综合国力,还是经济发展,过去与现在反差巨大,而这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如,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时,呈现一组对比报道:一则消息发布在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美国一位记者在公共媒体上发出感慨:“这个又穷又乱又大的国家,不会维持太久,不管他是天使、猴子,还是人。”第二则消息发布在2011年,仍然是美国记者在《纽约时报》的头版上进行报道:“中国半个世纪——壮丽、骄傲与渴望。”同样都是美国记者的眼光,同样评价同一个国家:仅仅用五六十年时间,其评价之悬殊反映出国家和改革的变化,深刻地印证了时代的变迁,印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

历史教师应让“四史”发挥“涵养培根铸魂功能”。发挥的关键在于资源的倾向性选择,在于课堂的形象性渗透,在于课后的聚焦性印证。“四史”的精彩涵育,当然还有更多巧方法与好路径,还有更值得付诸行动的实践之路需要探索。关键就在于,教师要有一颗为学生精神成长而时时付出的心态,要有为学生道德纯化而时时勤奋的行动。引领学生通过高效触摸“四史”而“为天地立心”,通过厚实的读史明理而“为生民立命”,应该成为高中历史教学中被补上的一课。

参考文献:

[1]孔帅,龙永红.思政课“四史”教学整体性及其路径研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12):83-84.

[2]朱姝.“四史”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路径研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17):42-45.

[3]张金秋.培育家国情怀要坚守学校教育的主阵地[J].中国教育学刊,2020(3):105.

[4]何娟.情境教学中历史意识的凸显[J].教学与管理,2022(2):52-55.

[5]周俊荣.乡土资源巧运用[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1(11):45-46.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四史渗透历史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新历史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