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国共合作中的宋庆龄

2023-05-30 07:31刘慧娟
百年潮 2023年1期
关键词:国共合作宋庆龄孙中山

刘慧娟

20世纪30年代的宋庆龄

宋庆龄的一生,长期与中国共产党相伴相行。从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以来,她始终坚持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在中国革命艰难困苦的斗争中,坚定地和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后,宋慶龄曾发表声明说:“孙中山一生主张共同奋斗救中国。这就是他主张国共合作的原因。”“倘使他所主张的国共合作一直不间断地继续到现在,中国目前已经是一个自由、独立的强国了。”字里行间,表明了她竭力拥护两次国共合作的坚定立场。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宋庆龄作为孙中山的妻子和助手,亲身参与了国共合作的基本过程,直接推动、促成了第一次合作的形成。

协助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及苏联使节的会谈工作。宋庆龄从1913年9月开始和孙中山一起工作,担任其英文秘书。1915年,“她和中山先生结婚后,便担负着处理中山先生同国内外大量机密函电来往的工作”。

1918年,宋庆龄代孙中山拟电祝贺列宁和苏维埃政府十月革命的胜利,此后孙中山与列宁之间“讨论中国和世界革命问题的函电,孙中山方面由宋庆龄和廖仲恺、朱执信起草,其中大量的工作主要由机要秘书宋庆龄来承担。宋庆龄为便于处理他们间的大多数来往电函,起草孙中山为数甚多的电文,还专门学习了俄文”。1920年后,列宁和共产国际先后派出维经斯基、马林、达林、越飞、鲍罗廷等人来中国,帮助孙中山解脱困境,推动国民党改组并与共产党合作。在孙中山与列宁派遣的共产国际代表见面会谈的时候,宋庆龄不仅在场,而且协助孙中山进行了大量会谈的准备工作。广为人知的《孙文越飞宣言》于1923年1月26日发布,此前“五个月中他们之间的通信,都是用英文进行的,并且无疑都是由作为孙的英文机要秘书的宋庆龄经办的”。帮助改组国民党的鲍罗廷一家与孙中山、宋庆龄交往密切。鲍罗廷的妻子法尼娅回忆说:“到广州以后不久,我就认识了孙中山和他的夫人—容貌秀美的宋庆龄,我们并且很快就成了好朋友。”“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对我们家人和各苏联顾问也很真诚、友好,她积极参与丈夫的政治工作。”

孙中山、宋庆龄合影

同时,宋庆龄也参与了孙中山和中共早期党员的交往。宋庆龄曾忆及和李大钊的交往,说孙中山“早在一九一九年,他就同李大钊等人有了接触”。“孙中山特别钦佩和尊敬李大钊,我们总是欢迎他到我们家来”。“孙同李的谈话常常一直谈到吃饭的时候,就临时留他在家便饭,饭后又继续谈很长时间”。宋庆龄想要更多地了解马克思主义,曾写信给在北京的李大钊,请他寄一本他认为较好的英文版的布哈林的《历史唯物主义》。李选寄了一本。而宋庆龄同林伯渠、董必武等这些曾经是同盟会会员的中共早期党员,早就相识并有过来往。

由上可知,宋庆龄不仅为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做了大量辅助性的事务工作,而且因为她的特殊身份,使得她远远超越了一般的助手,为推动孙中山与苏联使节、中国共产党建立密切来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如邓小平曾在宋庆龄悼词中指出:“宋庆龄同志在孙中山先生与中国共产党代表磋商合作以及与列宁所派使节反复交谈中,做了大量积极的、切实有效的工作。”

坚决支持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改组国民党,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当时遭到了国民党右派代表人物的强烈反对。作为孙中山的家人和亲密战友,宋庆龄坚决地、全身心地支持孙中山的决定。宋庆龄回忆说:“一听到宣布他决定实现这种统一战线,有些人就来找我,以为我会帮助他们反对这一行动。当我拒绝这样做、孙中山坚决做下去的时候,这些人就退党,并且公开攻击他。可是孙中山是吓不倒的。”

宋庆龄的坚决态度,对孙中山是巨大的支持,使孙中山更无所畏惧地进行革命事业。正如一些传记作者指出的,孙中山对待危险“正气凛然的沉着态度,由于孙夫人以无畏精神同他站在一起而更增强”。“她在孙晚年的政治方向上有实在的影响,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坚决维护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孙中山逝世后,本就对国共两党合作不满的势力又活跃起来。1925年,国民党左派代表人物廖仲恺被刺杀身亡,11月,国民党右派分子召开“西山会议”,通过所谓《取消共产派在本党之党籍案》等反革命议案。

在这种情况下,宋庆龄1926年1月出席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义正词严地呼吁,国民党员要忠实执行孙先生的新三民主义,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勇敢地谴责了国民党内反对革命的右派分子”。在宋庆龄和与会共产党员及其他国民党左派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国民党二大通过了《接受总理遗嘱决议案》《弹劾西山会议决议案》等,“把孙中山死后动摇了的国民党基础稳固住”,并作出了进行北伐的原则决定。而宋庆龄也在会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这是她第一次独立地取得的政治上高层职位”。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宋庆龄与国民党左派人士邓演达、何香凝及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董必武等40人立即联名发表《讨蒋通电》,严厉谴责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叛逆罪行。当时,“宋庆龄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政治象征,因为她是孙中山的夫人,她坚持孙中山的原则,并且在孙中山思想发展的最后阶段同他在一起”。蒋介石妄图借她的威望来增加声势,对她威胁利诱,先后让宋子文、宋美龄出面劝说宋庆龄离开武汉回到上海,甚至宋庆龄的母亲也来信劝说。“那些嫌她碍事的人想破坏她的名声,或者把她拉到他们一边去,至少也要使她保持中立”。“在武汉国民党人的反对者中,有一种倾向是把孙夫人说成是个庸庸碌碌的人、是背了一块响亮招牌的傀儡。”然而,宋庆龄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坚定革命立场,与国民党右派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

在汪精卫集团公开叛变、大革命转向失败的关键时刻,宋庆龄拒绝出席汪精卫的“分共”会议,公开发表《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斥责国民党右派的叛变行径,宣布“对于本党新政策的执行,我将不再参加”。同背叛者彻底公开决裂。同年8月1日、22日她发表宣言,表明绝不同蒋介石、汪精卫等同流合污的立场。

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宋庆龄基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经验,深刻认识到两党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两黨合作可能出现的问题,竭力促成并维护第二次国共合作。

为沟通国共两党高层穿针引线。华北事变后,蒋介石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下,被迫进行政策调整,开始秘密通过多种渠道表达想与中共谈判的意愿。而最早将国民党愿意谈判的信息传给中共的正是宋庆龄。1935年底,当宋子文找到宋庆龄希望她帮助恢复国民党与中共的联系时,宋庆龄慨然允诺。1936年初,宋庆龄找到董健吾,请他将一封密信带给中共,并帮助他打通关卡由西安顺利到达陕北。中共中央收信后认真研究,提出同国民党谈判的五项共同原则,请董健吾通过宋庆龄转达给国民党政府。毛泽东亲笔致信宋庆龄,希望她为国共合作努力:“我想到要唤醒国民党中枢诸负责人员,觉悟于亡国之可怕与民意之不可侮,迅速改变其错误政策,是尚有赖于先生利用国民党中委之资格作具体实际之活动。”此后,宋庆龄与中共代表潘汉年多次研究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并帮助潘汉年广泛接触国民党各派代表人士,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起到了搭桥作用。

竭力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为了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宋庆龄如毛泽东所期望的,利用自己国民党中委的身份,在国民党内做了英勇的抗争,为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政策的实现贡献了巨大的力量。1937年2月15日,宋庆龄出席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这是她在大革命失败后宣布“暂时引退”“不参与国民党任何工作”之后,第一次出席国民党的中央全会。在会上,宋庆龄发表了著名的《实行孙中山的遗嘱》的演讲,“响亮地提出只有忠实执行孙中山遗嘱,执行三大政策,才可以救中国”。呼吁“救国必须停止内争,而且必须运用包括共产党在内的全部力量,以保卫中国国家的完整。中国人不应当打中国人”。她联合何香凝、冯玉祥、孙科等14名国民党中央委员向大会提出关于恢复孙中山三大政策的提案。尽管会上勉强通过所谓“根绝赤祸”的议案,但是要求国共重新合作一致抗日的呼声越来越高。闭会不久,蒋介石不得不秘密邀请周恩来到杭州开始进行两党谈判。

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后,宋庆龄无限感奋,她连续发表《国共合作之感言》《关于国共合作的声明》等文章,大力宣传、欢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同时反复提醒大家吸取国共两党分裂的惨痛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想国民党和共产党这两个兄弟党,在最近十年以来,互相对立,互相杀戮”,“以至损失无数宝贵的精力,以从事内争,致令国家民族的真正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乘隙而入”。她真诚呼吁两党捐弃前嫌,“诚信地友爱地团结成一体”。当国民党故技重施,制造各种摩擦危害合作时,宋庆龄愤怒指责。1941年1月18日,她为皖南事变电斥蒋介石,“弹压共产党则中国有发生内战之危险,今后必须绝对停止以武力攻击共产党,必须停止弹压共产党的行动。”同年11月,她撰文《中国需要更多的民主》,阐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她的不懈努力,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到抗战胜利贡献了力量。

两次国共合作,跨越了宋庆龄的青年与中年。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宋庆龄不断从变化发展的事态中学习、进步,她对共产党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邓小平曾评价宋庆龄:“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她跟随历史的脚步不断前进,从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这一转变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经历了较长的历史时期,其中,两次国共合作时期,正是宋庆龄思想的重要转变期。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宋庆龄将共产党视为国民党的合作伙伴、亲密战友。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宋庆龄对共产党充满了亲近与信任。她深信孙中山所说:“共产党人是我的真正的革命同志。”将共产党视为帮助国民党的合作伙伴和战友。

宋庆龄指出:孙中山制定的联共政策,认识到“国共两党有合作的必要。中国共产党无疑地是中国内部革命力量中最大的动力;通过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和宣传力量,可以使国民党控制党内军人,使他们服从政治当局”。孙中山“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国内所有革命力量中最为活跃,同样地,他认为苏联在世界上所有革命力量中最为壮大。他相信,国民党如能和这两种伟大的革命力量建立正确的关系,就会大大地帮助革命,使中国获得国家的独立”。

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后,宋庆龄“旗帜鲜明地同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通电声讨国民党右派‘违背了孙中山的意思和理想’”。但她并没有马上否认国民党在国民革命中的领导地位,而是呼吁“必须设法拯救那真正的国民党”,“只有在国民党领导下正确地配合运用由三大政策所产生的革命力量,国民党人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她仍然将自己视为国民党的一员。在1927年9月公开发表的三篇文章中,她提到“我代表革命的国民党”,“我代表中国国民党左派”,并指出“国民党左派代表中国的工人阶级,代表千百万人民”。“这是中国唯一有资格承受孙中山留下来的革命的称号的党派”。这时候,她希望通过发挥国民党左派的力量,来捍卫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而中国共产党是她亲密的伙伴和战友。

两党关系破裂的10年,宋庆龄逐步放弃国民党,把领导中国革命的希望放在中国共产党身上,确立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的倒行逆施和宋庆龄在苏联的见闻让宋庆龄的想法慢慢发生改变,她对共产党日益认可,对国民党则愈加失望。1929年5月,宋庆龄发表不参与国民党任何工作的声明;

8月,她向戴季陶表示“其实我并不属于你们的贵党”。她不再以国民党员自居。尤其在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兴起的情况下,国民党蒋介石政权却对侵华日军妥协退让,残暴镇压爱国学生运动,杀害国民党左派领袖邓演达。宋庆龄于1931年12月发表著名的《宋庆龄之宣言》,掷地有声地宣布“当作一个政治力量来说,国民党已经不复存在了。”“惟有以工农政策为基础的党才能为社会主义打下基础”,“只有以群众为基础并为群众服务的革命,才能粉碎军阀、政客的权力,才能摆脱帝国主义的枷锁,才能真正实行社会主义。”这一篇战斗檄文,标志着宋庆龄对国共两党态度的重大转变。她寄托革命理想的国民党已经不存在,这就表明她将革命的希望寄托在了“以工农政策为基础的党”身上,并将社会主义视为革命的目标。

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共产党,但宋庆龄已经把领导中国革命的希望越来越放在了共产党身上。她进一步肯定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指出“苏维埃才是工农大众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机构”。“目前的时代标志了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的诞生。”这时候,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的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实践发展的时期。宋庆龄的政见与共产党日趋一致。她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关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全力支持中共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肯定中国共产党“成了抗日的先锋”;肯定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属性,“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工农劳动阶级利益的政党。”肯定中国共产党的斗争方式和斗争特点,“宣传和阶级斗争正是共产党所以存在的根本原因”;肯定中国共产党与三民主义的一致性,“所以要与共产党讲和,只须实行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她对国际友人说:中国有个共产党,我看希望就在这里。从这些言论,可以看出宋庆龄已经坚决地跟中国共产党站在了一起。

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宋庆龄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胜利、完成孙中山所未完成的革命事业。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后,宋庆龄坚决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与统一战线中的投降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她认为:对中国一切党派的考验,就是看它在实际行动中对国家的实际需要有多少认识,作了多少努力。而中国共产党以自己坚决抗战的诚意经受住了考验。宋庆龄视中国共产党为抗日的先锋力量,她1938年6月在香港发起组织保卫中国同盟,始终把抗战援助的重点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和根据地,想方设法冲破敌人的封锁,帮助将募捐来的大量款项和医疗器械、药品等物资不断送到抗日前线和敌后根据地。

当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内战再起时,宋庆龄呼吁组建联合政府,并认为“决不能单独由国民党派定的代表来组织。每一个党派都必须选出他们的代表”。她要求“国民党必须通过联合政府、人民民主和土地改革来执行它的历史任务,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全面解放。如果国民党做到这一点,它无疑地将成为任何联合政府的领导者,并且会得到许多党派的人士的拥护”,“否则就要担负起内战的责任”。而号召组建联合政府、实现人民民主和实行土地改革,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已经做了和正在做着的事。正如宋庆龄指出:在共产党的区域中没有饥荒,“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实行了孙中山的政纲,将耕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将拥护共产党,因为它分土地给他们,并且减了税。”中国共产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才是能够实现孙中山主张的政党,如果两党内争,“国民党是不能在这种战争中获得胜利的”。这些认识都为宋庆龄日后树立共产党是“能够完成孙中山所未完成的革命事业的唯一政党”这一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两次国共合作时期,是宋庆龄释放巨大政治能量、发挥重要历史作用的时期,也是她政治思想急剧变化发展、不断成长成熟的时期。在两次国共合作中,宋庆龄以其特殊身份、地位和人格魅力,对合作的形成、发展和維护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与此同时,宋庆龄在与中国共产党的交往中不断思考、进步,其政治方向和政治主张不断发展,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逐步向一个社会主义者、共产主义者发展、前进。

(责任编辑 姜睿)

猜你喜欢
国共合作宋庆龄孙中山
宋庆龄,三城记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宋庆龄
皖南事变原因研究综述
困扰宋庆龄一生的疾病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政策策略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辛亥革命后的宋庆龄与日本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
纪念第一次国共合作8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