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明 俞晓峰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微观主体和产业创新的重要载体,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创新体系是提升产业自主创新水平的关键一环。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近年来在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及重点产业链等方面成绩突出,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扩容,但产业自主创新水平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存在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合作不紧密、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等问题。通过梳理分析江苏产业自主创新总体现状,剖析现有不足背后的主要原因,认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是一条能够有效解决当前不足、提升产业自主创新水平的关键路径,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主导;产学研融合;产业自主创新;科技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加之外部形势日益复杂严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亟须提升产业自主创新水平。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近年来在培育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及重点产业链等方面成绩突出,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扩容,但也要看到,当前江苏产业创新水平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差距,在自主创新能力、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重大创新成果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痛点和不足,制约着产业提档升级。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提出,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1]。由此可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创新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2],有助于引领提升产业自主创新水平,进而推动江苏制造业更高质量发展。
一、 江苏产业自主创新现状
近年来,江苏产业自主创新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凸显,但整体创新实力还不够强
近年来,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市场主体规模持续壮大。截至2021年底,全省拥有规上工业企业5.1万家1,在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广东,其中规模超百亿元工业大企业(大集团)从2012年的120家增至2021年的172家,超千亿元企业达12家;入围“2022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和“2022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分别达58家和82家,居全国前列;拥有恒力、盛虹、沙钢等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超3.7万家企业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数量全国第二。与此同时,企业在创新主体中的占比日趋显现。2022年1—9月,省内企业专利授权量达37.50万件,占全省总量86.7%。其中,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4.48万件,占全省总量64.8%。但企业整体创新实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技术成果尤其是重大技术成果产出占比不够突出。截至2021年底,在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十的创新主体中只有苏州浪潮智能(拥有授权发明专利3462件)是企业,其余9家均为高校院所。相较之下,广东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十的主体中有9家企业,且仅华为1家企业就拥有5.07万件,差距明显;全省累计建成3361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约为广东2倍(1510家,不含深圳),但2021年江苏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4.48万件)仅约为广东(8.49万件)的52.8%,技术成果产出率不够高。
2. 科教资源优势突出,但未能很好转化为带动产业发展的创新优势
江苏是科教资源大省,高校数量名列前茅,科研院所云集。截至2021年底,全省擁有普通高校168所(居全国第一),政府部门属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446家,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186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464家;两院院士118位、高校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9.2万人;2017—2021年发表SCI期刊论文数达38.05万篇,数量全国第二。但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转化率还不够高,对产业的实际贡献和带动相对不足。在2021年全国科技成果转化百强高校中,江苏有15所高校入围,却仅有东南大学和江苏大学进入前20名;江苏入围的15所高校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共计82.31亿元,而北京市虽只有13所高校入围,但合同金额共计120.04亿元,约为江苏的1.5倍。
3. 专利成果产出多,但成果转化质量和产业化率不够高
江苏是全国首批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份,专利成果数量居全国前列,截至2021年底,全省专利授权量累计达378.68万件。2021年,全省共授权发明专利6.88万件,同比增长28.4%,高于全国水平16.7个百分点;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3.99件,是全国平均的1.87倍;PCT专利申请量7168件,居全国前列;在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江苏获6项金奖(5项专利金奖、1项外观设计金奖),占金奖总数的15%,创历史新高。但专利成果转化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成果转化质量不够高。2020年江苏应用技术类成果自我转化经济效益2262.53亿元,仅为广东(4285.40亿元)的52.8%。二是成果产业化率不够高。2020年江苏产业化应用项目数585项,仅为广东(1035项)的56.5%;小批量或小范围应用项目数为100项,仅为广东(709项)的14.1%。
4. 研发投入规模大,但突破性引领性的重大创新成果相对不足
江苏研发投入规模始终保持全国前列,2021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达2650亿元左右,占销售收入比重达1.85%(全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为1.54%);建有省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260个,数量居全国前列。量子保密移动通信、高水平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和验证、大规模集成电路用12英寸单晶制造的电子级多晶硅材料等重大技术实现突破。但江苏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投入相对不足,原始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缺少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性成果。欧美等发达国家占据了全球近90%的源头技术和底层技术储备,我国尚不足5%,而江苏储备更少,缺少如华为、大疆、阿里、讯飞、寒武纪等能够创造颠覆性前沿技术、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更缺乏在5G、无人机、云计算、语音AI、智能芯片等领域产出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重大技术成果。此外,产业高端化发展仍面临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受制于人的突出问题。江苏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如抗体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血清培养基、一次性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均依赖美国进口。高端数控机床、高精密工业机器人、先进检验检测设备等关键装备及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技术自主可控水平不高,且产品性能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省内企业在进行智能化改造时仍优先考虑进口国外产品。
二、 主要原因分析
上述现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有很多,紧扣企业创新、产学协同、产业创新这几个关键点,本文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原因较为重要:
历史发展方面,改革放开以来代工经济、贴牌生产等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技术拿来主义和低自主创新意愿等问题。随着我国进入全球分工体系和贸易体系,江苏乡镇经济、民营经济在出口贸易的发展大潮中快速兴起,同时外向型经济也随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此过程中,代工经济、贴牌生产等生产方式有力推动了江苏经济增长,让企业获得了丰厚收益,但由于生产中涉及的技术问题、质量标准、产品功能等多依赖于外资且很容易获得,不少企业养成了技术“拿来主义”的习惯,即便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时也往往缺乏自主原创的积极性,模仿、仿制能力较强但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偏弱,未能形成很好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江苏经历过这段时期发展起来的一些大企业(集团),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未能形成根深蒂固的创新文化和强大的创新内核,致使企业整体创新水平不够高,对产业创新的引领带动力不够强。
创新环境方面,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和惩治力度仍有差距,制约着原始创新、重大创新的内生动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定和执行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起步要晚得多,虽然目前已基本与国际接轨,保护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但在实际执行效果尤其是侵权惩治力度方面仍有明显差距。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促进产业创新的重要环境因素,如果保护不力将致使企业创新积极性下降、内在动力不足,大大降低高质量创新成果的产出。与此同时,当出现对其他企业的技术或产品进行抄袭、仿制等侵权行为,而侵权企业所受到的惩罚较轻或者低于侵权带来的收益时,会进一步挫伤原始创新企业的积极性,加剧产业创新不足的情况。
领军企业方面,江苏缺乏一批能够引领前沿技术、掌舵产业方向的世界一流创新领军企业。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江苏缺乏技术实力过硬、产品或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且具备将前沿成果或尖端技术快速产业化的能力,同时能够吸聚、整合各类高端创新资源,联合顶尖团队、知名院校以及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创新的世界级领军企业。与高通、英特尔、微软、西门子、华为等世界一流企业相比,江苏的千亿级大企业大集团在产业引航掌舵能力、全球高端资源整合能力等方面还有明显差距。以江苏入围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的恒力、盛虹、沙钢3家企业为例,均为产业链上游原料(中间品)制造龙头企业,虽然在行业内的技术水平很高,但对整个产业链的引领带动力远不及西门子、华为等终端巨头企业。再以亨通光电、中天科技、协鑫光伏等为例,这些企业均已是业内领军企业,但都以中间品生产为主,终端整机产品涉足甚少,限制了产业引领力和影响力。
产学协同方面,由于院校科研考评导向及标准较为单一,多以论文发表数量和期刊级别进行评价,导致科研方向从源头上与产业现实需求有所脱节。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院所科研考核评价指标及标准相对单一,往往注重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期刊级别,其中刊发国外顶级、知名期刊的导向尤为突出。每年国内高校院所都有大量科研成果以论文形式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而专利申报等其他成果转化方式的考核评价权重较低,科研成果转化为有利于推动产业创新的专利成果内在动力不足,致使院校高质量发明专利产出偏少,直接进行产业转化的则更少,形成了“重期刊论文数量、轻产业创新转化”的局面。这种情形造成的结果是,院校的科研成果服务产业创新、服务经济生产这一重要导向被弱化甚至忽视,科研方向从源头上就与产业现实需求相脱节,巨大的科研资源投入却未能在产业端得到充分的产出。更有甚者,在一些应用类科研方向上更多迎合国外期刊,有些刊发的成果被西方科技巨头敏锐捕捉到并将其快速转化成产业化的先进产品,通过高溢价销售赚取丰厚利润,这就相当于把我国的科研投入做出的成果“无偿共享”给了世界,却未能转化为本土的现实生产力和产业创新成果。
政策支持方面,创新政策体系仍需完善,创新金融支持力度不足,缺乏一套以产业发展需求为核心,支持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高效协同的产业创新政策体系。一是政策支持多点分散、力量不集中。现有创新政策涉及发改、教育、科技、工信等多个部门,涵盖重大项目建设、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关键技术攻关、企业技术改造等众多支持方向,且多数支持方式偏传统,其结果就是“支持面分散、力度被稀釋,无法一起办大事”。特别是支持院校科研与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自成体系、关联互动较弱,无法形成强大合力,缺乏一套以产业发展需求为核心,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为目标,支持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高效协同的产业创新政策体系。二是对产业创新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不足。应用类的研发创新,特别是属于产业链关键环节、工业“四基”领域且对产业高端发展起到关键支撑作用的核心技术或产品研发,往往存在攻关周期长、研发投入大、技术难度高、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这与大多数市场化金融机构“放短线、赚快钱”的投资理念不符,得不到及时、充足的资金支持,加之江苏又缺乏一批支持此类关键核心技术产品研发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致使基础共性技术和基础应用研究的创新成果产出不够。
三、 进一步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对策建议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江苏应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构建更加系统完善的产学研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3],形成创新引领的产业发展新优势。
1. 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创新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绝大部分与产业和市场紧密相关的技术攻关和研发创新,要始终将企业作为主导者和牵头方,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有机结合起来,构建高效协同的产学研创新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要紧紧围绕产业实际和企业需求,推动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引导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等其他创新主体共同参与企业创新活动,形成更高层次的创新合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2. 实施“百企引航”计划,壮大产业创新体系主导群体
充分调动企业牵头开展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点选取一批省内行业创新需求旺盛,自身创新欲望强烈、成长性好、竞争力强、具有较强创新实力的领军型企业,作为产业创新体系的主导者,加强企业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具体而言,一是进一步实施“百企引航”计划,集中力量聚焦规模优势明显、具有一定创新引领力和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尤其是终端产品和整机企业,建立企业培育库,支持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以市场化手段配置创新资源[4],加快形成一批根植江苏,自主创新能力、国际品牌影响力、全球市场竞争力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领军型企业。二是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重点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企业+联盟”协同创新平台,围绕企业创新需求和关键核心技术问题,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高校院所等科研力量,建立起“分工明确、优势互补、价值共创、利益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实现产业链创新水平整体跃升。
3. 强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推动“产学研用”紧密对接和深度融合
充分发挥高校院所创新优势,围绕产业链布局优化创新链,引导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以产业链关键环节上重点企业研发需求为切入点,开展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探索构建以企业为主导,各创新主体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新模式,优化完善科研评价和成果转化奖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具体而言,一是逐步转变高校院所科技人才评价标准,破除“唯论文数量”评价倾向,提高高质量专利、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制定技术标准、为企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等应用性研究成果在科研人员职务晋升、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方面的评价权重。二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配套体系,鼓励高校院所加强与知识产权运营、中试熟化、企业孵化、投融资等专业化服务机构的合作,通过梳理发布创新研发资源、科技成果目录等方式加强与产业、企业的有效对接;充分保障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收益权,将成果所有权赋予主要完成人,提高对成果完成人和作出重要贡献人员的奖励比例。
4. 转变财政专项以往分散式的支持方式,集中力量办大事
加快转变专项资金尤其是重大创新项目以往采取“撒胡椒面”“仙女散花”式的支持方式,将各部门分散支持改为集中支持,把资金集中起来重点支持一批重大创新项目和重大攻关项目,并加大资金向企业的集聚力度,交由企业主导项目实施。具体而言,一是完善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对财政资金进行统一管理,以企业产业创新需求为导向,建立统一决策、统筹分配的财政资金管理模式,围绕江苏优势产业链短板弱项,特别是对当前产业发展影响较大、亟须突破解决的“卡脖子”问题,建立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库,让资金跟着项目走,采取事前支持、事后奖补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力量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二是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在成果产业化应用初期,适当拿出部分省内市场给予支持,编制发布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目录,通过实施首台(套)装备、首版次软件、首批次材料保险补偿和应用奖励政策[5],鼓励省内需求方优先采购本土企业生产的自主新产品和创新成果市场化应用产品;适当提高本土企业产品在基础设施、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等政府采购中的比例。
5. 注重提升科技服务效能,提高创新成果产出和转化效率
以企业创新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提升科技服务体系效能,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融资对接、政策咨询、技术交易、资金申报等全要素服务。具体而言,一是转变科技金融服务方式,推动政策性金融与开发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共同发力,加大对重点产业“卡脖子”领域和工业基础领域研发创新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设立支持产业创新的金融部门,探索发展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质押等新型科技金融服务,助力提升企业创新成果产出和转化效率。二是完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立足企业创新需求,以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共享为目的,加快建设更多功能更全、服务更好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试验检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数据咨询等基础支撑和公共服務;加大对平台的政策支持力度,对助力企业研发创新有突出成绩的平台给予一定资金补助,调动平台提升服务效能的积极性。三是持续优化完善“揭榜挂帅”机制,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更多企业担当榜单“出题人”;加强相关政策宣传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择优参与榜单项目投资,进一步提高科研单位揭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30):4-27.
[2]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经济领域10个关键词[J].中国中小企业,2022(10):11-12.
[3] 陈英武,俞晓峰.产业链“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提升路径研究——以江苏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 2022(11):59-68.
[4] 付奇.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稳”字当头,让实体经济根基更加稳固[N].新华日报,2022-01-24(15).
[5] 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21):16-20.
作者简介:李永明(1972-),男,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区域经济;俞晓峰(1986-),男,硕士,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企业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产业经济。
(收稿日期:2022-12-13 责任编辑:殷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