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烽
新一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一场多领域、多层次、融合多项技术的深刻变革。从“互联网+教育”到“智慧教育”和“教育数字化”,都是与之有关的概念,但也都只是描述了其中一个侧面。其中“智慧教育”顾名思义,更偏重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新一代互联网仍然是其基础。
“智慧教育”“智慧学校”等概念,虽明其所指,但还是让人有所迷惑:是否应用了这些新技术就可以叫作“智慧”?所谓智慧,应该是人类特有的高级认知能力,虽说科学技术是人类高级智慧的结晶,但技术手段对教育来说,终是“形而下之器”而非“形而上之道”。做“智慧教育”,还是不能忽视了技术变革背后的思维方式变革,不能缺少了“教育的智慧”。 教育的智慧,是对教育问题的清醒反思、对教育规律的准确把握、对新技术推动教育变革的执着追求、对教育伦理的不懈坚守。有了教育的智慧,新技术手段才能创造出“智慧的教育”。
首先,智慧教育必须直面教育问题,指向教育自身的变革。信息技术革命的本质是对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的颠覆和重塑。信息技术正在带来一次新的教育革命,目前众多的互联网学习平台已经能够支持无固定时空学习、交互式学习、无门槛学习、个性化学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能够提供科学化的学习诊断、学习评价和学习指导;传统的学制、学校组织、考试招生制度等基本教育制度和教育模式都将面临重塑,教育大规模普及与学习个性化这一现代教育面临的根本矛盾有望彻底解决。然而,我们经常看到大规模的信息平台建设耗费了巨大的资金但缺乏实用价值,很多带来很高效率的学校管理“解决方案”,也最终会形成新的技术“路径依赖”,进而固化旧的学校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而那些对教育问题有深刻反思并寻求改变的管理者、校长和教师,却缺乏相应技术和资金支持渠道。如果只换技术不换头脑、不变制度规则、不触动利益格局,新技术反而会固化旧模式、放大旧弊端,成为教育改革的强大阻力。
其次,智慧教育必须遵从人文主义理念,坚守教育的底线。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是教育改进中具有能动性的因素,但也可能成为压制学生个性、伤害学生发展的帮凶。遵从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就是育人为本,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充分和有个性的發展作为教育理想,作为检验一切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尺。通俗地讲,就是把人当作人,尊重每个人的不同,肯定每个人的优点,发现每个人的潜能,唤起每个人的主体能动性。教育者要把自己放到学生的视角、学生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对于一切有可能忽视学生个性、伤害学生自尊、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保持足够的警惕。失去这个底线,信息技术的应用就非常可能去一味追求新奇、打造政绩,如有的技术公司热衷于为学校推荐针对学生的跟踪器、监控器,有的所谓“智慧教室”把能够实时监控和统计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为卖点,这样将会把学校变成学生的精神牢笼。失去这个底线,新技术就可能为应试教育“插上翅膀”,如利用大数据进行试题分析和预测,使应试训练更加精准化,使得“教育内卷”升级换代,从而使技术应用走上反教育的道路。
最后,智慧教育必须立足改变教与学的关系,支持教育模式再造。技术变革带来模式变革,模式变革推动制度变革。当前,从宏观层面的教育行政管理与决策,到中观层面的办学模式与学校管理,再到微观层面的教师发展、教育资源建设和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已经实现了全方位渗透。然而,任何从宏观和中观层面开始的技术应用都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教育变革,信息技术对教与学关系的重塑才是这场教育变革的逻辑起点。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人的问题,是我们为人的全面发展、多样化成长创造什么样的条件和环境。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根本性影响,在于它支持实时互动的个性化学习、跨时空的同伴合作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人的学习方式,进而对教师角色、教学组织模式、学校组织方式乃至教育政策和制度提出变革要求。因而,智慧教育的核心在于从微观层面探索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媒介的全新组合关系和互动模式,最终推动宏观层面的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总之,智慧教育、智慧学校、智慧课堂并不是单纯沿着技术路线衍生出来的概念,也不是单纯自上而下实施的工程项目,而是基于信息技术提供的无限可能,立足人的全面发展目标,顺应教学一线的变革需求,打开通向未来理想教育之门的多样化探索。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编辑 谢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