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强
摘要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探索将数字技术与教学、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构筑数智教育新样态,以数字化转型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一是基于学校核心价值定位数智教育的基点,构建助力学校内涵发展的教育生态;二是搭建数智教育支架,以信息数字化支持课程整合、促进学教变革,构筑助力学生适性发展的学习新生态;三是依托信息数字化搭设“学教研训”平台,赋能教师专业成长,为教师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力支撑。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数智教育;适性发展;电子作业单;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3)01-0028-04
在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小学校如何直面新机遇、新挑战,构建助力师生适性发展的教育生态系统,是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的重要问题。作为杭州市的老牌知名学校,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以下简称“十三中”)面对制约学校发展的入学高峰集中、校园面积不足等突出问题,面对老百姓对优质均衡教育的迫切需求,通过建设数字化智慧校园,将数字技术与教学、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持之以恒地推进教育教学整体性变革,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找到了有效的突破口。
教育与数智化是双向影响的关系:教育是数智化的应用场景之一,同时也引导着数智化的发展。从教师角度讲,由于互联网环境下教学行为更容易传播,教师面临的压力随之增大;传统师生关系向学习伙伴关系转型,基础教育的授课内容随之从“摆事实、讲道理”变为“提供思路,共同探讨”。从初中阶段学生角度讲,个体成长的学习时空边界被打破,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使部分学生会对某些知识产生切身真实的体验;与此同时,学生也面临着线上线下教学相融合时该如何保障学习效果和效率、长期上网课的过程中该如何保持身心健康等问题。
基于此认识,十三中不断探索数智时代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现实路径。我们在秉持“关注学生是否能在学校得到最大限度的成长,关注教师是否能在学校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关注学校发展过程中是否能不断积淀学校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价值理念基础上,大力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并且为关注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实践行动找到有效的突破口,即数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发展学生的智慧。
学校积极推进运用5G、物联网、云计算、AI智能、大数据等核心技术,将数字技术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打造全面感知、高效协同、智能洞察的校园环境,赋能科研创新,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逐渐走出一条兼具高效性教学范式、多元化硬件支撑、“共享式学教成果”的教育改革之路,形成独具校本特色的教育教学管理名片。
1. 对接核心素养,以信息数字化支持课程整合
学校着眼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充分融入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实现对现有三类课程的数字化整合,构建起以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数字化课程体系。
其一,基于“社会参与”课程打造智能学习空间。“社会参与”类课程包括国家认同、社会责任、国际理解三个维度的内容。学校围绕“社会参与”的主题,推进跨单元、跨学科内容整合,以及学科活动课程内部的横向和纵向整合,逐步打造时空和教学深度融合、线下和线上虚实融合的智能学习空间,推进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教学。与此同時,我们研发了“菜单式”数智选课和评课系统,学生端可实时查看课程介绍,依据兴趣选择课程参与和发表课程评价;教师端可上传学习资料,动态监测、考核学生学习状态;学校后台可通过大数据实时对课程进行跟踪诊断和评价,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其二,基于“自主发展”课程优化信息应用环境。“自主发展”类课程包括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人际和谐三个维度的内容。学校通过创建数字化的学习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目前,学校建成了数字化的音乐教室和实验室,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数字化音乐教室配备有专业的音乐设备和系统操控平台;数字化实验室配制信息化实验传感器,完成实验数据采集和结果分析、推测;开设Micro:bit拓展性课程,配置了几十套Micro:bit电路板,以及集成加速度传感器、磁力传感器、蓝牙传感器等设备,对学生的实验操作给予充分的技术支撑和实时反馈评价。学校社团活动课程的设置源于学生大数据的调查,并依托多元的线上活动平台如棋类对战平台、编程模拟平台等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学习。同时为了凸显课程特色,学校遵循“自我管理、自我组织”的活动原则,发动全体社团师生运用不同软件参与社团兴趣章的设计制作,形成多元科技蓝系列社团、灵动艺术红系列社团、阳光体育金系列社团等特色鲜明的兴趣章样式,为开展社团争章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其三,基于“文化基础”课程构建数字资源库。“文化基础”类课程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实践能力三个维度的内容。为了让传统“文化基础”类课程更具有体验感,更贴合学生实际,学校从“软件”和“硬件”两个维度着手,在“软件”上转变课程教学思路,从知识导向转为素养立意,着力培养学生以“解决问题、逻辑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为目标的综合素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以“硬件”为抓手,引入“数字文化课”的教学概念,一方面积极创建智能数字化教室,引入同屏教学、电子书包等数字教学辅助工具,开展网络远程同步课堂;另一方面充分整合各类资源,自主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数字资源库”校本数据包助力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这一资源库如今已涵盖学科类、拓展类、社团类课程,包括微课堂教案、课件、素材、试题库等,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拓展性教育教学资源8000多个,近2000节名师微课。
2. 立足减负提质,以信息数字化促进学教变革
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提质强校”的发展思路,从提高课堂效率入手,借助数字化手段和平台,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推进学与教的方式变革,实现“双减”背景下的提质增效。
其一,构建数智教学支持的学习新常态。我校于2011年开始推进课改,始终秉持“按孩子想象构建现代学校”的理念,强调课堂以学生为主,即突出学生想象、学生参与、学生提升,突出学生的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充分融入数智教育教学手段营造学习新常态,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内外实践为主线的课堂教学原则,强调自由灵动、适性发展、和谐高效,实现课堂教学与学生发展相统一的学教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入希沃白板、UMU程序等实时互动软件,将课前预学和课后拓学延伸为线下线上相结合,课堂上实现师生实时互动和生生实时互评,充分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与生成性。课后,学校与“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浙江省自然博物馆等社会场馆合作,依托3D、VR等虚拟现实技术开展疫情背景下的线上研学体验,打通学生知识与生活的链接点,让学习真实发生。借助数智教学,学校的学习环境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实现了数据共享、设备协同、知识互联、群智融合,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更轻松、更投入、更有效。
其二,推动数智赋能的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是当下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趋势,我校对于项目化学习的研究和推进经历了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一方面,我们通过“STEM理念下提升学科实践能力的研究”“初中课堂转型升级的学教范式与策略”等系列课题研究,开展对数字化赋能项目化学习实践的理论研究,在此过程中逐步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我校在开展学科项目化实践的过程中,注重引导教师运用数字技术助推项目化学习,如数学学科的“建模与测试系统的运用”、地理学科的“数字地图的设计与优化”、语文学科的“文创产品设计与体验报告”等。此外,我们还借助数字化平台扩大影响力,学校的“文创演播”被评为杭州市精品课程,而后在浙江省之江汇教育广场上线,深受欢迎。
其三,推进数智支撑的精准化作业。多年来,我校从作业管理制度建设、作业设计与实施等层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此基础上,为扎实推进“双减”政策落地,学校探索实施作业“清单制”,倡导教师根据学生兴趣和能力特点合理控制作业总量,加强对基础巩固型作业、方法探索型作业、思维想象型作业、交流活动型作业、分析评价型作业等多类型作业的统筹规划。与此同时,我们借助学校数字化平台将“电子作业单”推送给家长,实时收集家长对于作业难度、完成时长、教师批改等问题的反馈数据,依据大数据分析帮助教师优化作业布置。自2021年起,我校依托校本作业平台,建立了“作业设计+批改+采集+报告+管理”的新型数字化作业模式,推进解决减量提质、以评促效、多元并重、统筹管理等问题。校本作业平台以课时为单位,制成学情采集卡,通过智慧扫描仪进行数据采集,形成当日作业的个人、班级、学科三个维度的微报告(PPT)。教师在作业平台实时看到数据分析,通过作业数据即时反馈反哺课堂,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数据报告开展针对性辅导;学校通过作业设计和作业数据分析中呈现的学段、学科特点,适时调控作业结构和数量,由此更好地发挥作业的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
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强力支撑。近年来,学校以信息数字化为载体,实行“学教研训”一体化模式,将学习、教研、科研、培训融为一体,积极运用信息数字化的便捷、融通、高效等特点,不断加强学科融合教研的实践研究,为教师成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1. 以数字化赋能教师专业成长
其一,依托全员数字化智能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为了促进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学校分阶段、分年龄、分内容开展全员数字化培训。首先通过实施“数字化主题培训”线上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数字化技能水平和学习意愿等,再结合教师年龄层次和水平差异,依托大数据的分析反馈,定制辐射全员的培训主题“组合式”菜单,既覆盖基础数字化平台与技能培训,又注重提升高层次应用与实践,从而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培训体系。在培训内容上,我们既兼顾老教师的基础性要求,围绕钉钉平台、数智选课平台、办公软件技能等日常应用展开培训,又结合年轻教师与骨干教师的提升性要求,开展互动软件、录屏制作软件、绘图作图软件等高层次应用培训。在培训形式上,我们要求研训平台“一师一账号”,为每一位教师设置不同类型的课程,既有全员签到打卡的自主课程学习,又有互动提交作业的考核学习,还有围绕数字化模拟平台的实践体验,借助多种形式的课程不断提升教师的学习力和信息素养。
其二,依托数字化智能课程开发提升教师的应用能力。在数字化技能培训基础上,学校依托备课组、教研组双线并举,打造数字化智能课程,助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重难点突破,同时促进教师技术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具体而言,备课组层面整体把控课程开发,依据教学进度和教师专长分配任务,形成全员参与的微课制作、微作业设计、微学练反馈,以特色校本数字资源包的形式通过钉钉平台推送给学生,助力学生自主学习。教研组层面整合骨干力量,围绕学生反馈的重难点设计并制作精品课程,通过嵌入动画、插件、互动应用等多种形式,增强精品课程的感染力,并借助多个教育平台上架精品课程,拓展课程的影响力,实现以创课助推技术提升的目标。
其三,依托大数据分析拓宽教师的反思成长路径。在信息数字化赋能的背景下,我们尝试拓宽教师传统的自主反思总结模式,引入多方参与,强化专家引领,让教师参与的总结反思更具有思考力和创新性。在教学实践中,学校依托智能教室形成教师课堂实录,并实时传输到云平台,教研组教师可打破时空限制,随时观看直播或回放,并生成评价记录反馈给授课教师,帮助教师形成第一轮的反思总结。而后,学校可以通過“云会议”的形式,邀请学科专家展开第二轮论证研讨,并对内容进行实时梳理和记录,方便授课教师自我总结。最后,学校平台会将各种数据整合形成数据包,自动保存后推送给教师个人,方便教师实时查阅,不断改进提升。
2. 以数字化拓宽教师研训方式
其一,探索线上线下的混合研修模式。“三航工程”是具有十三中特色的校本研修制度,即助力青年教师启航、骨干教师远航、资深教师引航。在建设“数智学校”的大环境下,“三航工程”实现了从单一线下讲座形式的主题研“训”到融合线上线下混合研“修”的跨越性转变。在具体实践中,学校可以依托钉钉等大数据平台,跨学科、跨年级、跨主题组建线上研修群,并且可以实时动态调整人员组成和主题选择。主题和研修人员选定后,一方面可以借助平台预约线下教室和时间,展开线下讲座、小组研讨等全员研修模式;另一方面也可以运用平台实现实时的线上互动、资源共享、成果展示、专家远程指导。线上线下混合研修模式使研训组织更灵活,更有利于思路的拓展、研究主题的落地,从而便捷、高效地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境与难题。
其二,探索技术赋能的教师学术研修。“校学术节”也是十三中的特色品牌师训项目。传统的学术节旨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命题、解题、公开课、讲座等形式为实现路径。在数字信息化的视阈下,学校一方面通过技术赋能,创新“校学术节”的开展形式。我们尝试拓宽辐射面,将原来的公开课升级为“空中课堂”,与新疆阿克苏市第十三中学实现实时同课异构和云上共课,助推跨区域、跨学校的教师专业成长。另一方面,我们还依托技术和平台打破时空限制,创新成果的呈现形式,以微课、微视频、云展览、数字博物馆等多种形式全方位聚焦研训成果,给予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此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在教师互评、学校考核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过程研磨与成果展示,运用学校“数字驾驶舱”为教师画像,融入大数据为教师的职业规划与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其三,探索技术支撑的校本数字教研。校本研修是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重要支撑。在数字化信息化的要求下,学校通过全员培训,使每个教研组内都汇聚了一批数字技能扎实且富有实践力的教师团队,并且围绕数字教研展开了系列有益探索。学校为各个教研组提供技术支持,借助“智学网”平台记录教研组命题、教学、微测等方面的实时数据,通过数据图的方式传输至教研组长账号,方便各教研组依据数据精准把控教学方向,实施有效教学。同时教研组内的数字化团队也会结合学科特点,基于数字化支撑设计主题教研,并且在研讨的基础上同步展开实践,进而助推教学质量的提升。如数学组结合建模运用,开展数据与模型主题教研,并围绕建模结果精准调整教学策略;科学教研组借助学校智能實验室,对实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展开专题研讨。
(编辑 谢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