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当自强

2023-05-30 10:48张培富
民主与科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高水平科技发展

张培富

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重要战略部署,九三学社十二大报告明确提出:全社要重点围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主题开展调研,不断增强议政建言的科学性。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才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九三学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以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政党。在全国30个社省级组织20多万名社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社员总数57%,而两院院士66人,高居各民主党派之首。有人把九三学社称为“科技党”甚或“院士党”,这既是赞誉、更是期待。九三学社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与优势,不辱使命,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事业中做出应有贡献,创造九三学社历史新辉煌。

一、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内在的历史逻辑

新中国成立之初,科技发展受到西方国家从仪器设备、文献资料到学术交流的全面封锁,接着又受到苏联撤走专家、撕毁合同的全面打压。然而我国科技工作者不惧艰难险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包括九三人在内的科学家创造性地取得了“两弹一星”“牛胰岛素人工合成”等举世瞩目的重大科技成就。改革开放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科技对外交流与合作成效显著。然而,四十多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在不同时期都受到来自国外各方面不同程度的限制甚至围堵,近几年在芯片、极端制造、高端材料等高科技领域表现得尤其明显。

当前我国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承载力达到瓶颈,旧的生产函数组合方式难以持续,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发展面临着诸多压力。对此,我们必須更加注重科技的自主创新,以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铸就科技发展稳固根基,为国家发展赢得主动。因此,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成为我国新时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

二、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当前,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世界各国都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塑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选择,以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于蓄势跃迁、快速迭代的关键阶段,加快重塑产业形态和全球经济格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形成历史性交汇,既为我国加快实现科技赶超提供了难得历史机遇,也为科技发展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我们只有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占有先机,把握住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近些年国外势力在诸多关键核心技术和高科技领域对我国实施强力打压和围堵,我国科技发展再次面临严峻考验。我们必须树立底线思维,立足自主创新和创新驱动,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定海神针”,作为赢得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的“制胜法宝”。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尽快补齐短板,不断向科技广度和深度进军,从自立走向自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绿色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以及满足人们个性化、多元化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

三、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全局意义。有效应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前进道路上的重大挑战和重大风险,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必须紧紧抓住科技自立自强这个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从而提升我国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增强抗压能力、应变能力、反制能力。我国科技发展正处在将强未强、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只有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才不会被迟滞甚至打断。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动战略选择,而不是被动应对之策;是创新体系的系统比拼,而不是单项竞争;是更加开放的发展,而不是闭门造车、另起炉灶。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自力更生是根本基点。要深刻认识到市场换不来核心技术、有钱买不来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研发、自己发展。然而,我们既强调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地发展新时代科技,同时并不排斥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重视世界科技共同体建设。不拒众流,方为江海。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从来不是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应有之义。聚焦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绿色能源等问题,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拓展合作空间,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我们就能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科技创新,为人类进步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实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要充分考虑其复杂性和系统性,在顶层设计、主体作用、人才建设、发展模式、协同发展、治理体系诸多方面下功夫。

一是重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顶层设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坚持整体思维和系统思维,加强顶层设计,补短板、建长板、强能力、成体系,凝聚创新合力,充分发挥中央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引领者和组织者作用,发挥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我国科技领域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都离不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的坚实支撑。要持续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统筹协调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强化国家科技咨询组织和国家科技高端智库的决策支撑作用。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要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着力营造良好创新政策环境,完善科技评价制度,加强战略性科技任务和议题评估,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要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让经费为科技人员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科技人员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着力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把项目交给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手中,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要增强科技发展敏锐度和理解力,科学分析研判科技发展大势,扭住对经济社会发展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甚至颠覆性作用的科技领域,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着力推动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四链深度融合,在前瞻布局、集智攻关中实现我国科技发展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的深刻转变。

二是發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主体的作用。

优化科技创新力量布局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环节。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是建设科技强国的主体,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主力军。作为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应发挥“主力军”和“领头雁”作用。加快建设引领力强、战斗力强和组织力强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支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做基础研究的引领者,产出更多重大原创性成果,加快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要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领头雁,产出重大战略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带动我国创新链产业链向中高端攀升;要打造集约高效、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加强公共科研平台、中试转化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促进科学数据共享共用。

当前,科技创新的复杂度越来越高,重大创新突破往往需要多学科领域深度交叉融合、多主体开放协同。各类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目标定位和任务类型各有分工,在创新链环节上各有侧重,因此要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强化协同、优势互补,加强从基本原理、原型、产品到规模市场化的有机衔接和紧密配合,共同履行好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使命任务。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更加重视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突出企业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过程的主体地位,强化企业科技创新决策的主体地位和企业科研组织的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作用,构建龙头企业牵头、科研机构和高校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建立金融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常态化工作机制,形成银行信贷、专题债券、股票市场协同支持企业创新的金融手段。要加快培育公平的市场环境,有效发挥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的特色优势,完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创新互补体系建设,推动关键技术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共性技术、中间产品的跨行业流动和使用,加强新技术创新和新产品联合开发。要着力推动更多科技创新便利化政策向民营科技企业倾斜,促进民营企业创新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同政府、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协同作用,强化国有企业创新需求者功能和民营企业创新供给者功能。要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搞出更多独门绝技,打造更多隐形冠军企业。

三是加快形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世界人才中心。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科技创新队伍,形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坚持人才优先意识,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努力培养造就科学大师和战略科学家,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更多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要不断增强对全球优秀科技人才的集聚力,面向全球吸引、留住和用好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科技人才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改革和完善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显著增强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要更加注重基础学科人才培养,高校和科研机构要充分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的作用,强化建设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的使命和担当,更加注重学生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让科技人才管理制度适应科技创新要求、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充分激发和释放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所在。建设全球创新人才高地,既要在“培养”上下功夫,也要在“管理”上用心思,进一步减轻科技人员非科研负担,将科技人员从繁琐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干扰,确保其心无旁骛从事科学研究,将主要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去。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要营造信任人才、尊重人才、支持人才、关爱人才的浓厚氛围,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和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广大科技人员要心怀科技自立自强“国之大者”的信念,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积极投身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洪流中,勇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努力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建功立业。

四是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模式。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实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益较低。因此,要坚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优化配置创新资源,让创新成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一动力。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直面全球科技进步方向和产业变革趋势,聚焦原始创新,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做到科技成就原创力和引领力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性和安全性强,面对重大风险挑战的应急能力和应变能力强。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坚定不移地持续加大基础研究财政投入,鼓励企业加强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已经进入世界前列,但基础研究投入比例仍低,以企业为主体的基础研究经费占比更低,远远低于经济发达体占比,形成基础研究是大学及科研院所独大的局面。基础研究认知需要提升、氛围需要优化。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加强基础研究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客观要求。要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并举布局基础研究,努力推进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要强化应用牵引作用,改革唯论文评价模式,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特别是国防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基础问题,以基础研究成果为生产力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动力。重视军民两用基础研究项目的立项,鼓励大学、企业和国防单位合作开展基础研究。通过优惠税收等政策鼓励国有和民营企业及社会力量建立和投入更多科学研究基金。要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保障体系,营造宽容失败的政策环境,鼓励科技工作者勇于挑战最前沿科学问题,探索科技新领域、获取科技新认知、孕育科技新突破。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践反复证明,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更讨不来的。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突破口,因此要尽快改变关键技术领域受制于人的局面。我国许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源还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技术原理没有搞清楚,因此要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打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最后一公里”。坚持场景驱动,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优势,围绕供应链、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供应链,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不断增强我国高端制造和前沿科技领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安全水平和自主可控能力。伴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蓬勃兴起,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链条较以往更具垄断性,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才能生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

五是重视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协同和发展。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完善科技创新生态,让科技链和政策链环环相扣、互联互通,促进区域产业创新和民生科技的全面發展。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立区域科技创新协作长效机制,补齐科技地区差距短板。要鼓励和支持跨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合作,实现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推动科技成果向创新薄弱地区落地转化。打造以科技产业园区等为载体的区域科技合作模式,构建区域科技创新协同网络,提升科技创新能级,扩大科技赋能覆盖面。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把握住乡村振兴机遇,强化技术和知识在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推广、应用和普及,加快完善农村通信技术设施,夯实农村农业发展基本技术。要广泛普及推广农村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的数字素质,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缩小城乡居民间的科学素养、技术鸿沟、金融知识和社会认知的差距,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普惠型民生科技,实现人与社会全面进步。要围绕生命健康、交通出行、住房医疗、上学就业、生活环境等重大民生关切领域,不断增加科技研发投入,鼓励和引进更多企业及平台参与民生领域科技创新,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提高民生科技输出质量,扩大普惠型民生科技示范范围和应用广度,让广大人民享受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福利,全面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

六是重视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全球治理体系建设。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形成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创新版图。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基于全球视野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开放合作中提升科技创新影响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夯实国际合作基础,构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新格局。要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塑造科技向善文化理念,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要参与国际科技组织、重点科技领域、新兴先进技术的标准和规则制定,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和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响力与规则制定能力,加快提升我国国际科技治理话语权。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主力军。要加快推进我国牵头组织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积极支持全国学会和顶尖科学家参与和发起成立国际科技组织,吸引国际科技组织落户中国。要面向全球吸引、留住和用好创新技术与资本,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科学前沿领域、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要素的汇聚地,让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为更多国家和人民所及、所享、所用。

(作者为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一级巡视员、《民主与科学》主编)

责任编辑:尚国敏

猜你喜欢
高水平科技发展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科技助我来看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科技在线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