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
“他坚韧,像毛乌素的柠条,风沙越大,腰杆越硬;他执着,像西海固的甘草,干旱愈重,根系愈深。”
1986年,蒋齐21岁。这个年轻人刚从西北林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宁夏农林科学院,还并不知道自己具体将要做什么工作。
只是一到单位,他便被派往一个地方——吴忠市同心县河西灌区的农村试验基点。去的路上,他看见沿途植被稀少荒芜,沙与土占据路途不止大半,恍惚状若科幻小说里的陌生星球表面。
彼时彼刻,脑中新鲜学识、眼前沙之侵扰,交汇在蒋齐那里。身体颠来簸去,心里想的是:要为改变这样的面貌尽一份力。
沉静治沙
1岁便被从部队转业支边的父亲带到宁夏,老家湖南的蒋齐一直在银川成长生活。关于沙,他此前认识最深的还只是在初中时一场黑暗的沙尘暴、大学时去往新疆实习的经历,“此前在城市里,直观的经历其实并不多”。但21岁去往同心县河西灌区路上震慑心魄的一次眼见为实,却着实是更多生活在宁夏与沙为伴人们的寻常。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无寸草”,曾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宁夏银川灵武市白芨滩的真实写照。
东邻毛乌素,北接乌兰布和,西濒腾格里——6.64万平方公里的宁夏三面环沙,是中国土地沙化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近几十年来,宁夏与沙漠进行着艰苦卓绝的较量。说艰苦卓绝不为过,治沙人花在“战斗”上的时间,往往以十年为单位计。
蒋齐就是这样。2006年,已是蒋齐从事治沙事业的第20个年头。这时,他已经收获20年前暗下决心时不曾想象的成就——他和当地林业部门一起完成荒沙治理面积300多万亩,其中造林84万亩,完成天然草场建设近200万亩,建设人工草地15万亩,改良后的草场单位产量比“七五”末增加了1.4倍。
“塞上江南”绿色画卷上已有他奋力一笔。但也是直到这一年,家人才对他的工作转变了态度。
“其实他们一直都不太理解,不就是种些树、植些草,怎么那么忙。一年有一半以上时间不着家。”蒋齐回忆,直到2006年,蒋齐在吴忠市盐池县主持“宁夏重点中药材开发研究”项目时,正值“五一”放假,妻子将他的试验点作为度假地,才第一次去到高沙窝。满目无边的荒丘、打得脸生疼的风沙、晒得头皮发麻的烈日及简陋的生活环境,让妻子心里阵阵发酸,“这样的地方能让蒋齐踏实待得住,而且一待就是20年。”眼见为实、感同身受,此后,妻子对他工作多了一份理解,多了默默支持。
20年对于大自然的改造进化而言,弹指一挥间;但对于一个人而言,着实是一段宝贵青春岁月。
1986年分配到同心县河西灌区的农村试验基地后的4年,蒋齐便与项目组和同心县林业局的科技人员一起,从育苗、苗木筛选到造林实践,从试验设计、调查到统计分析,每月在基地至少工作20天。
交通、通信都还不发达,蒋齐和同事们几乎是处在封闭状态,跟家里打个电话也要费上老大劲。与静默的天、地、沙为伴,读书、下棋算得上是难得的娱乐活动,这对于沉默内敛的蒋齐不是太难熬的事,“也不觉得有什么特殊,那个时候大家都那样工作和生活,没有什么不能忍的。”每周骑自行车十几二十公里,采买一次食材,与同伴们轮番上灶台,做菜变成熟练工……生活平缓周而复始。
也就是在这样看似静默枯燥的生活中,蒋齐跑遍了新灌区每一个角落。与同事们躬身劳作,面对扬黄灌区林业存在造林密度大、树种组成简单、结构和功能单一等问题,总结提出树种多样化、降低造林密度、发展以农田防护林为中心,庭院果树和经济林为经济增长点的点、片、带、网密切结合的林业生态系统,为扬黄灌区林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1996年,从北京林业大学进修回所的蒋齐,马不停蹄回到宁夏。
“适不适应喜不喜欢北京的生活?”蒋齐笑说,“不习惯,人太多了,有些压抑。”
长时间面对天与地、风与沙,蒋齐已经习惯了这沉静辽阔每日躬身进步的工作与生活。
回到宁夏后,他即进驻盐池县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北部六乡,开展“盐池县沙漠化土地综合整治”试验、示范和推广。
这里的春天,经常是风沙弥漫,一刮就是十多天。这里的夏天,骄阳似火,蚊虫叮咬干热难熬。他与同事们白天在荒漠中劳作,晚上给农民搞技术培训,一干又是一个10年,蔣齐诚实说苦,但语气缓和平淡,“我们大家都是这样啊”。
多年间,他通过研究和调查,结合相关数据,解决了固沙型灌木饲料林-草合理布局结构的关键技术及树种选择。创新性地把固沙型灌木林作为林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纽带。首次提出了沙区林业生态网络工程体系的概念并付之于实践,项目实施10年,创净效益2.6亿元……
列在宁夏治沙成就页上的文字,见证蒋齐的青春岁月。
科技“点”绿
蒋齐说话语速慢慢,一字一句覆盖过来,就像缓慢移动的沙。但他对于治沙事业实践总结、每一个具体而微科技创新的紧迫,又像沙生植物,有了滋养空间,就有破土而出的急切。
2006年以后,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蒋齐牵头先后组建宁夏首批创新团队“荒漠化防治与沙旱生资源植物利用创新团队”、西北地区先进的“防沙治沙与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甘草种质资源圃,建立了3个生态与草原演变长期定位监测场。带领团队实现了在脆弱生态区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干旱风沙区植被恢复、特色中药材保育、压砂地退化评价等方面创新,相关成果支撑了宁夏的治沙研究与经验跻身全国前列。
带领团队,就不只是像原本那样只面对一个技术问题、一片沙化土地、一个同事、一个农户那么简单;对蒋齐而言,“技能包”正不断扩展。
造林绿化过程中,曾有村民跟蒋齐他们打赌,“我们造了多少年了,种不活。能成我头倒着走。”“那我们看看1年后怎么样。”
“你猜怎么样?1年后,果真就成了啊。”蒋齐觉得这事儿有趣。高兴的当然不是老乡“头倒着走”,而是他们用科技手段改造沙地,突破老乡们的看法极限,实现老乡们的夙愿。
“跟老百姓打交道,就是要为老百姓想。比如我们做绿化,要更多从经济上考虑。这个地方可能还生活着很多老百姓,他们还要生活还要生存,还要富。那么选择树种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一些经济林或者多功能的树种,除了‘绿’以外,还能产生饲料,提供果品产品等其他的功能。”
同时,作为团队的领导者,不仅是面对老乡,还有待破解的系统性难题,以万亩计的大片沙地,一群工作伙伴。
怎么办?“就团队而言,大家都可以谈自己的理解,都来说一说,做一做。尽力而为,疏漏難免,但是吃一堑长一智。我们有着一样的目标,但科学要严谨,最终是什么就是什么,事实来说话。”
在蒋齐看来,全局意识、包容理解、科学精神,是话不多的他做事达成目标的法宝。
靠着这些朴素信念和从广阔沙地里习得的技能,20年积淀之后,蒋齐将他的治沙事业推向一个新高地。
作为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带头人,蒋齐先后带领团队搭建了西北地区先进的防沙治沙与水土保持研究平台,建成全国最大的甘草种质资源圃,收集到20余个地域的甘草种质资源活体保存,建立了宁夏六盘山药用植物资源圃。
在防沙治沙研究中,他创新性地确定了固沙型灌木饲料林概念;建立了基于水分平衡的固沙型灌木饲料林-草合理配置模式,用量化概念从理论上阐述了适宜的柠条造林密度能够逆转退化沙地,为沙区灌木林营建提供理论支撑,成果应用于宁夏中部200万亩退耕还林工程。
在沙生植物利用研究中,他建立了质量可控、丰产的甘草人工种植水肥技术体系,制定了规范化种植技术规程,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为自治区将中药材纳入13个特色产业奠定了科学基础。
在干旱风沙区植被恢复方面,他研究了植被恢复模式与水分承载力,水分补给与林冠截流量关系、土壤水分平衡及植被恢复模式、退化沙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等成果,为宁夏中部干旱带植被恢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决策依据。
在压砂地可持续利用研究中,他创建的砂田生态系统安全、健康评价技术体系和砂田退化理论,揭示了砂田利用过程中衰退机理,预测了将要发生的可能问题,结论为近年生产实践证实,理论数据及解决策略为当前压砂地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森林碳汇和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研究中,他围绕着宁夏林业碳汇和干旱风沙区生态及草原退化等问题,前瞻性地开展着宁夏风沙区主要灌木林固碳能力研究,以及提高草原持续生产能力和退化草原补播改良与质量提升研究。
……
蒋齐说,我就是进入这一行,就做下去了,并非心怀远大理想。只是这么一做,就是30多年,作出了这么个样子。
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蒋齐也切身体会到国家对于治沙事业的重视,生态保护理念的不断进步变化。他以自身经历,见证一个个治沙奇迹的缔造,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变奏呼应。
代代传承
2015年以后,在研究所冠名的很多项目里,在很多获奖的论文上,都鲜少看到蒋齐的名字了。有时候要仔细寻找,才能在后面发现小小的两个字,蒋齐。
“该把机会留给年轻人了。”蒋齐仍会用淡淡的口气,“实话说,到了我这个年纪,如果说还能图什么,就是图能够带出更多年轻人,继续我们的生态事业。”
风吹日晒,蒋齐看起来与普通西北农户并无两样,说起话也天然有质朴可靠的注脚。“这其实也是我从我的老师那里学习和感受来的。”蒋齐口中的老师,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原副院长戴秀章。他对蒋齐的影响,不可谓不深。
“老师当年,就是主动要把自己名字放在学生后面,不参与评奖。当时很佩服,现在很理解。”为推进青年骨干迅速成长,蒋齐在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获奖成果中,主动让出一等奖和三等奖,多次在成果登记中把青年科技人员排在前面。
“还有,我以前在基点、后来带团队遇到困难,觉得撑不下去或者感觉辛苦的时候,都会想到老师。他60多岁还带着我们到最艰苦的地方,对于简陋的条件不以为然,我就想,我有什么做不到呢?”
蒋齐对于后辈的细心关照,对于事业的坚韧里,都能看到师承的印记。
团队的年轻人乍见到蒋齐,先是会觉得严肃,因他不善言辞。但接触合作之后,也无不感佩,因为“毫无私心”,因为“包容大家在尽全力之后的疏漏”,因为“真正理解年轻人的心思”。
“我理解他们。有人说这些年轻人不爱加班,是。但是一遇到该完成的项目,他们一样没日没夜啊。”
为让年轻人成长起来,他一直在动脑。为激发团队创新活力和推进人才梯队建设,他以责权利划分的方式,通过项目带动让青年人承担副主持、课题主持和专题主持,实现青年骨干的快速成长。同时,他通过对外科技交流合作,推进青年骨干到合作单位进行硕士、博士深造,夯实团队研究创新能力。
精心的呵护与浇灌,团队创新人才日渐成长。目前,宁夏农林科学院林业与草地生态研究所,硕士以上学历由2005年的1人提升到22人,博士9人。已有半数青年骨干担负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自治区科技支撑项目负责人。
“治沙事业需要久久为功,我们要把优秀品质传承下去,让年轻人勇挑重担,让林业治沙工作更好地发展下去,早日实现绿水青山的中国梦。”在九三学社中央第六届九三楷模获奖视频里,蒋齐的话,是他真真切切想说的话,也是他真真切切在做的事。
与沙绑定
2018年3月5日下午,北京会议中心会议楼,作为全国政协农业界别新一届委员,蒋齐在小组会中,与众多委员就政府工作报告展开讨论,焦点自然而然地落到乡村振兴上。
蒋齐第一个发言:“我搞了几十年荒漠化调研,这几年农业农村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只有继续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好退耕还林成果,才能确保‘耕地退得下,农民稳得住,复垦不反弹’,才能保证青山永驻、绿水长流。”
“我一直从事生态方面的工作,本次提案关注的重点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国有林场的发展……”蒋齐第一次在全国政协平台上履职,紧紧契合的,还是他的专业,还有从专业里得来的细腻观察。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及自治区生态立区战略……成为此后几年蒋齐建议和履职的方向。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蒋齐先后提出《关于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体制机制的建议》《关于推进西北地区地膜污染治理,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等提案与建议。以本职为切口,相关调研和工作也一直在进行中。
因为治沙,蒋齐这个内敛并说自己“没有什么远大理想”的技术人员,不仅获得了数不胜数的荣誉,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成果累计实现新增产值15亿元,也拥有了更多社会身份,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副主委、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
但这些社会身份,由生态而来,也生态而去。三十多年过去,所思所想所感,都已深深与这片沙海绑定。
“他坚韧,像毛乌素的柠条,风沙越大,腰杆越硬;他执着,像西海固的甘草,干旱愈重,根系愈深。”
2022年12月,九三学社第六届九三楷模的颁奖词中,把蒋齐比作柠条与甘草。这两样沙地里的植物,好像不仅是他,也是更多治沙人的意象。
防沙治沙,久久为功。一头承载着艰苦卓绝的治理努力,一头延伸出人类与沙漠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茫茫沙海中,正孕育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更多可能。
蒋齐与老师戴秀章,和宁夏农林科学院的同事们,还有更多治沙人,一代一代,就做一件事,了不起的大事。
(作者为本刊记者)
责任编辑:尚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