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金香
中国的文学,尤其注重感官体验。以诗歌为例,白居易《夜雪》如此美艳:“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简短的五言绝句就能从人的视觉(“窗户明”)、听觉(“折竹声”)、触觉(“衾枕冷”)等几个方面来描写雪,使雪的气势跃然纸上,意境隽永;王安石在《梅花》中吟诵道:“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从嗅觉的角度出发,写尽梅花的高洁与傲岸;杨万里在《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中吟诵道:“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这句诗是从味觉的角度出发道尽生活的有趣。从这些诗歌中,我们不难发现,即使在古代物质条件比较低下,诗人依然能够描摹生活中的乐趣,让我们当下细读这些诗歌还能身临其境地发现生活中隐藏的美。有鉴于此,我们也应该学会把感官体验注入笔端,让景色仿如眼前。
一、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领略景色描写之妙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绘作者童年时期私塾生活的经典名篇,当中有一段景物描写写出了私塾生活的无限趣味,这段描写作为五感写作的经典佳句、佳段,即使时光已过几十年,如今读来依然有着别样的风趣,景色更是仿如眼前。
其一,视觉充满美感。在作者的笔下,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都充满了五光十色的生活味儿。从视觉的角度看,红色代表热烈,绿色代表平静,这不就是私塾生活的两个极端表现——上课时安静听讲,下课时活泼奔放吗?另外,皂荚树的高大、黄蜂的肥胖、叫天子的轻捷,都不约而同地展现了景物独特的形态之美,让人不禁浮想联翩。同时,像人形的何首乌根、像小珊瑚珠攒成的覆盆子、像莲蓬的木莲,仿佛就摆在读者眼前,都呈现出这些事物的美感。
其二,听觉充满动感。作者提及“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声声和鸣,不绝于耳,这不就是一场灵动、自然的演奏会吗?仿佛让人置身于夏日的田野里,聆听来自生命的热切奏唱。
其三,味觉引发同感。关于味觉,相信大家还记得三国时期的一个典故,曹操有一次带兵出征,正遇军队缺水,于是向广大士兵呼喊:“大家不要慌,前面就是酸梅林,熬过去就能喝到甘甜的泉水。”全体官兵听到“酸梅”的瞬间,一下子都不觉得口渴了。可见,曹操就是利用了人的味觉感官,因为提及“酸”字都会条件反射地不自觉吞口水。作者在文中描写“(覆盆子)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味道还能在脑海中呈现,可见作者对此记忆之深刻。
其四,嗅觉隐含厌感。嗅觉是一种特别的感官,如是香味,心驰神往;如是臭味,避之不及。鲁迅笔下的斑蝥即如此,斑蝥本身臭不可闻,作者居然还亲身体验其臭味,尤其是“后窍喷出一阵烟雾”,结果当然是臭不可耐,这也恰恰展现了儿童的顽皮天性。
其五,触觉引发痛感。文章特别写到“光滑的石井栏”,因为只能用自己的身体去触碰石井栏才能感受到这种滑溜溜的感觉,所以这就把儿童的天真给呈现出来了。文章还提及“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相信同学们都能猜得到,作者当时是多么顽皮啊,肯定被刺过很多次,因为对这种被刺的疼痛感依然记忆犹新,读到这里也能勾起我们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此段关于百草园的自然景物描写,有植物,有动物;有静态美,有动态美,构成了一幅别有风趣的自然风景画。单从这段文字来看,作者正是通过五感写法为枯燥无味的百草园增添了无限生机,也让读者产生无穷无尽的遐想,获得美的享受,即便时过境迁,也能让读者如临其境。
二、从《灵动的水,灵动的九寨沟》见识五感写景之妙
(一)作文欣赏
灵动的水,灵动的九寨沟
游览九寨沟的最好季节就是深秋,深秋时节的九寨沟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淳朴的藏族人民穿着色彩艳丽的衣服行走在漫山遍野的花丛中。走进九寨沟,仿佛走进了天上人间。
九寨沟的绝对主角是灵动的水,九寨沟也因水变得灵动,水给予了九寨沟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不管是潺潺细流的小溪,还是汩汩流动的清泉,不论是平静如镜的湖面,还是热情奔放的飞瀑,都令人惊叹,也让人心生欣喜之情。深秋季节,这里的水清凉得出奇,虽没有冬天的那种冰冷,其实更像是冰块融化后的那股冰凉,直透肌肤,哪怕多么烦躁的心灵,在这一刻都化为宁静的精灵。只要山边的一处水流出,用手捧上一把放在嘴里品尝,绝对是甘甜清爽。(评:运用五感中的视觉、触觉、味觉来写九寨沟的水,让人如临其境。)
色彩鲜艳是九寨沟的水的主要特征。这里的游客经常会问:为什么这里的水能有多彩的颜色,难道真的是神仙施展的魔法吗?其实秘诀就在于五花海的水底有一丛丛绚丽的水草,这些水草在阳光的直射下,在水的映衬下,闪耀着五颜六色的光芒。如果能够站在不同的位置去欣赏五花海,你会对自己的眼睛产生怀疑,因为,你会发现同一片水域会有不同的颜色:碧绿色、浅紫色、深紫色……五彩缤纷;就算是同一种绿色,都能演化成浅绿、蓝绿、墨绿,斑驳陆离。远看仿佛一颗颗五光十色的宝石。若你在高山之上俯视五花海,它又俨然是一只美丽的、张开屏的孔雀。(评:运用五感中的视觉来写九寨沟的水,让人浮想联翩。)
九寨沟的水是原始弥香的。当你漫步在九寨沟的路边,你会偶尔发现几处小溪流,溪流冲击着深山的泥土,偶尔也会将泥土冲散,只要稍微靠近闻一闻,你就能闻到原始森林的味道,朴素而自然,这是原生态的九寨沟。九寨沟的水造就了灵动的生态。(评:运用五感中的嗅觉来写九寨沟的水,让人激发联想。)
九寨沟的水是热情奔放的。还未靠近箭竹海瀑布,就“未见其水,先闻其声”,水从瀑布上流飞速落下,跌成无数的碧玉,那声音就像是炸裂的玻璃一样刺耳,若说清泉的涓涓细流是低吟,那么这就是大合唱。而瀑布的周围升腾起蒙蒙水雾,在阳光下彩虹横挂在天边。这惊天动地的水声,演奏着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自然交响曲,荡气回肠。(评:运用五感中的听觉来写九寨沟的水,让人振聋发聩。)
所谓“醉美秋色正当时”,听,瀑布声震耳欲聋;闻,原始清香沁人心脾;尝,甘洌清泉清凉可口;看,九寨沟美景宛若天堂。难怪有人说:“串串彩镜五色鲜,排排玉柱鼓乐喧;葱葱绿洲漫白浪,海连瀑布瀑连滩。”
(二)佳作赏析
九寨沟的美是毋庸置疑的,已经被世人所认同。而本文并未一一述说九寨沟不同风景的美,而是抓住“灵动的水”这个角度来写,写作的主体或对象是非常明确的。本文的结构也很有条理,文章的开头就从整体上概括了九寨沟的美丽特点,从第二自然段开始就水的特征进行描绘;第三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分别就九寨沟水的色彩、水的香气、水的热烈等特点来写;第六自然段作为总结段,运用诗意的、排比的语言来赞美九寨沟的水,升华了主旨。下面对本文运用的五感做一个简单的汇总:
视觉——让九寨沟的水呈现灵动的美丽。在作者的笔下,潺潺的小溪,汩汩流动的清泉,平静如镜的湖面,热情奔放的飞瀑,色彩斑斓的瀑布……都是视觉下水的状态,更有与水有关的水草,都是作者通过认真观察而写下来的有生命力的事物,充满了生命的张力,不愧是“灵動”的水。
味觉、触觉、嗅觉——让九寨沟的水呈现灵动的生态。一般而言,纯净的山泉水是甘甜的,也是清凉的,因为同学们都品尝过、触摸过,所以作者选择一笔带过,并没有把它作为描写重点,从中也可以看出作者详略得当的描写技巧;作者把重点放在了“嗅觉”,通过水居然能闻出原始生态的味道,这就显得难以想象了。原来是作者目睹路边的水流冲出森林里的泥土,泥土的味道加上水的冲击,就衍生出与众不同的味道来,弥漫在山间的小路上,真的是“别有风味”,这里的水确实与众不同。
听觉——让九寨沟的水充满生命力。作者紧紧抓住箭竹海瀑布的声音作为描写的对象,在作者的笔下,把瀑布飞溅而下的声音夸张地描写为玻璃跌碎的声音,相信那种炸裂的感觉一定能让读者深深地感受到震撼的美感。
三、让美景在岁月中流淌
上面两篇文章都能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它给了我们美妙的感官体验——变幻莫测的大自然、潺潺流淌的小溪、沁人心脾的花香、酸甜苦辣的佳肴,还有冷暖自知的泉水都在细说着大自然的美妙,以上都是通过我们身体的感官(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参与其中所获得的,让我们体味到生活的美、世界的多样。写作,就是要求我们把这些鲜活的感受记录下来,这是写作上关于积累写作素材与灵感的需要,也是生活中对于增强感受的需要。用心记录生活吧,让美景在我们眼前呈现,让美景在岁月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