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素涟
要认的字:扫 帚 抹 拖 簸 箕 玻 璃 垃 圾
一、教材简析
“语文园地七”的“识字加油站”共编排了9个与日常清洁卫生活动有关的词语,包含了10个生字。第一行的5个词语“扫帚、抹布、拖把、水桶、簸箕”都是表示清洁卫生的工具;第二行的4个词语“扫地、擦玻璃、倒垃圾、摆桌椅”都是表示清洁活动的动词短语。教学时,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拓展跟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有关的其他字词,以联系生活实际多识字。
二、生字解析
(一)表示清洁工具的词语:扫帚 抹布 拖把 水桶 簸箕
1.扫帚——
扫,繁体为掃,会意字,从手,从帚。本义为手拿扫帚打扫卫生,清除尘土垃圾。现为简化字,形义可识记为:“彐”是右手爪的横写,用“彐”作部件构字一般与手的动作有关,可适当以“寻、彗、秉”等字为例说明。“扫”是多音字,读“sǎo”音时作动词用,词语如:扫地、扫雪、清扫、扫垃圾、祭扫;读“sào”音时与后面的字组成名词,如:扫把、扫帚、扫把星[就是“彗星”,“彗”下是手(彐)持竹扫把形]。“扫”的“扌”和“彐”都可视为手,扫地时多是双手持扫帚,由此,形义可识记为:
看似手把山推倒,
实是双手在打扫。
帚,甲骨文是扫帚的象形“ ” ,金文为“ ”,篆文为“ ”。古代以某种植物的枝叶为帚,中间为捆扎的带子。篆文形变为手(彐)持“巾”(擦桌布)在案桌(冖)上来回擦除灰尘。基本义是扫除尘埃、刷洗秽物的用具。词语如:扫帚、笤帚、敝帚自珍。本课词语是“扫帚”,形义可用谜语识记为:
不惜身上脏,墙角把身藏,
出来走一走,地面光又光。
2.抹布——
抹,形声字,从手,末声。本义是搽、涂抹。“抹”读作“mǒ”时,本义为勾销,如:抹杀、抹脖子。引申为擦去,如抹眼泪。读作“mò”时,引申为把和(huó)好的泥或灰涂上后弄平,如:抹墙、抹灰、转弯抹角。读作“mā”时,表示擦拭。如:抹布、抹桌子。字音可识记为:
抹(mǒ)粉抹(mā)桌不怕累。
轉弯抹(mò)角不干脆。
3.拖把——
拖,形声兼会意字,原写作“拕”,《说文》析义为“拕,曳也”,从手,“它”声兼义,“它”就是蛇。后写作“拖”,《广雅》:“拖,引也。”本义是拉曳出一条蛇而后拖拽而行的意思。现“拖”为规范字,词语如:拖拉、拖延、拖累、拖沓、拖鞋等。课文词语是“拖把”,即是可以用“拖”的方式来扫地的家庭清洁用具。由于字形变化较大,“ ”(yí)的上部“ ”也可识记为“横人”,形义可灵活识记为:
横人用手加“也”拖,
清洁卫生把地拖。
4.簸箕——
簸、箕,均为形声字,一般用竹篾编织而成,所以从“竹”。簸箕是一种家庭常用的器具,用竹篾编成,作扬米去糠用,多为圆形,也有撮斗形。形义可用字谜识记为:
竹篾编织像扁筐,
舂米用它来扬糠。
忽闪忽闪簸几下,
尘土糠皮全抛光。
(二)表示清洁活动的词语:扫地、擦玻璃、倒垃圾、摆桌椅
1.玻璃——
玻、璃,均为形声字,从玉,皮、离表声。“玻璃”是连绵词,“玉”作偏旁时写作“ ”(斜玉旁)。本义是指一种色泽光洁如玉的石珠,后指人工烧制成的釉料的玻璃层。在古代视为宝玉之类,故以“玉”表形。现代又指一种脆硬透明的多用作建筑或装饰的材料,如:玻璃窗。进而引申指像玻璃一样透明的塑料。如:玻璃纸、有机玻璃。“玻”字可识记为:像玉一样的表皮是玻璃。“玻璃”一词形义可识记为:
看似王皮,实是玉皮。
它与璃字,最为紧密。
做成镜子,可正衣冠。
用作窗户,遮风挡雨。
2.垃圾——
垃、圾,都是形声字,因与尘土有关,所以从土,分别用“拉”省形和“及”作声旁表音。本义就是指废弃无用或肮脏破烂之物,词语如:捡垃圾、扫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形义可识记为:
黎明即起,清扫垃圾。
庭院清洁,空气清新。
三、教法提示
1.从字形结构来看,除了“扫”和“帚”是会意字外,其他都是形声字,涉及的形旁主要有“提手旁”(3个)、“竹字头”(2个)、“斜玉旁”(2个)、“提土旁”(2个)。汉字的字形和字义密切相关,特别是形声字,掌握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征,就可以进行大胆的字义和读音的推测,因此,教学本课时要特别注意依据形声字的组构特点施教。此外,“扫”和“抹”是多音字,注意创设语境让学生能依据不同的词语辨识其不同的读音。
2.了解词语的形义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把表示清洁工具和表示清洁活动的词语再扩展例说,了解更多这样的词语。还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扫地”“擦玻璃”的经验以及客人到家吃饭时该如何“摆桌椅”等。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柳城县文昌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