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下
盐区这边提到南下的干部,至今还有人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说“俺家老爸是南下的干部”;或者说“某某某的爷爷是南下的干部”。那种语气和眼神里,流露出几多荣耀与自豪呢。
盐区人所说的“南下干部”,是指当年从沂蒙山革命老区过来的那批干部。
刚解放那会,盐区缺少干部。而与盐区相距百里的沂蒙山区解放得早,政府随即派来一大批男男女女的干部,帮助盐区开展地方工作。
从地理位置上讲,沂蒙山地处盐区的西北方向。应该称他们为“北面来的干部”。可不知为什么,盐区这边偏偏把地理位置倒过来说,称他们为“南下干部”。
張兆和便是那批“南下干部”中的一员。但张兆和既不是现役军人,也不是小学教员,他没有什么文化。他就是枣庄煤矿的普通工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出来参加革命,可以节省些粮食给家中的婆娘和孩子们吃。
张兆和在盐区的那段时间,吃住在潘守富家。
潘家祖上留下三间茅草屋,西头那间另开了一个房门。组织上前来考查南下干部住处时,选定了潘家的那间西屋。随后,将张兆和的铺盖和他本人的“定销粮”投放在潘家。
潘家上无老人、下无子女,日子相对好过一些。再加上潘守富撒得一手好旋网(渔网),隔三差五地到盐河边捉些小鱼小虾,女人在灶房里不时地烹饪出鱼肉的鲜香。
那样的时候,潘守富往往会与张兆和喝两盅。
潘守富酒量不大,但他好喝。有那么几回,张兆和举杯邀他饮酒时,潘守富埋头伏在桌边不动了——喝醉了。张兆和连声喊他举杯时,不经意间,察觉到他眼窝里含有混浊的泪。
刚开始,张兆和没有感觉出什么不妥,好酒的人,喝过酒会犯迷糊、打个瞌睡,眼窝里含些泪水,是正常的。
可后来,张兆和弄明白了,潘守富心里压着事呢。他膝下无子女,给祖上断了香火不说,还担心他们夫妻俩一天天老了,连个指靠也没有。
“我家儿子多,我回去抱一个来给你!”
这话,是酒桌上说的,还是酒后俩人在小院篱笆墙那儿撒尿时说的,枣庄煤矿来的干部张兆和记不清了,潘守富可能也当作是一句玩笑话,都给忘到脑后去了。
事隔半年,张兆和他们那批“南下干部”在盐区建立起根据地以后,有一部分人继续“南下”,到滨海、涟水,或更远的南方去支援地方工作;有一部分人留在盐区,担任盐区各个部门的职务(这也正是“南下干部”的由来);还有一部分人,像张兆和那样惦记家中婆娘与孩子的煤矿工人,便回到原籍,支援家乡建设。
这期间,也就是张兆和回到原籍以后,果然给潘家抱来一个儿子。
当时,那个小男孩还不到三岁。
张兆和把他抱到潘家时,孩子有些认生,一个劲地抱着张兆和的大腿,口口声声地喊着要回家。
张兆和一面跟儿子说:“这就是家。”一面跟潘守富两口子说:“当个小猫小狗养着吧,过几天他就熟了。”
言下之意,别看孩子这会儿又哭又闹,喂养他几天,他就会像小猫小狗一样顺从听话了。
但张兆和没有想到,当天他把儿子留在潘家后,孩子哭哑了嗓子,还在那嘶哑着喉咙喊爸爸、要妈妈。哭到最后,孩子拧着脖子直打颤儿,女人心疼地抹起眼泪,潘守富心里也是酸酸的。
当夜,孩子发烧。潘守富两口子通宵守在孩子身旁。
第三天清晨,潘守富正想让跑山东的拉煤车捎个口信,让孩子的父母来安抚一下高烧不退的孩子。没料想,孩子父母却连夜赶来了。
原来,张兆和把儿子抱到盐区后,女人在家想儿子想得不行,非要来盐区这边看看。
这一看,那孩子就寸步不离他的亲生父母,直至夜间将儿子哄睡着,张兆和两口子才得以脱身离开。
后来,张兆和自己又来看过儿子一回。
再后来,张兆和夫妻俩就不再来了。
但张兆和的女人想儿子啊!每当天气变化,或是家中有了什么稀罕物,女人总是在张兆和面前唠叨,唠叨她那儿子在盐区是否吃得饱、穿得暖、个子是否长高了?并让张兆和再到盐区去看看。
张兆和嘴上答应抽空去盐区看儿子。可他总是以这事儿、那事儿为由推脱着。期间,盐区那边也曾捎过口信来,说孩子在盐区生活得很好之类的话。大概的意思,就是让张兆和两口子放心。
可盐区那边越是那样说,张兆和的女人越是牵挂儿子。
有一天,张兆和的内弟来了,姐姐向弟弟诉苦,说他姐夫心狠,儿子送给人家几年了,都不去看一看。
张兆和先是埋头不语。随后,摸出酒瓶,与内弟喝酒。内弟帮姐姐说了几句想念那个小外甥之类的话。张兆和仍然没有接话茬儿。
待酒桌前就剩下内弟与姐夫两个人时,内弟嘀咕了一句,说:“此地到盐区也不是太远,姐夫该去那边看看。”
张兆和听内弟那样劝他,转身从炕角的洞洞里掏出几张硬纸片,递给内弟——那是他去盐区的车票。
张兆和告诉内弟,他不是不想儿子,而是几次车票都买好了,他又改变了主意。张兆和说他思来想去,当初狠下心来,把儿子送给人家了,就别再去打扰人家了!
说话间,张兆和眼窝里涌起了雾一样的泪花。随之,他端起酒碗,“滋溜”一声,一饮而尽。
八 斤
八斤,又名大嘴八斤。他人长得蛮好的,大白脸,高鼻梁,就是嘴巴有点大。小时候,与他一起玩耍的同伴喊他八斤,或叫他大嘴八斤,他都答应。爹妈不叫他大嘴,就叫他八斤。
八斤的妈妈没有裹脚,两只大脚片子,走道儿快,脚下生风。小村里人看到八斤妈的一对大脚很另类,便给她起个外号——大旋风。
八斤妈在小街上喊八斤时,扑踏着一双大脚,能从小街的东头,一直吆喝到小街的西头去。
“八斤——”
“八斤,回家吃饭喽——”
听不到八斤回应时,她还会自言自语地骂一句:“娘个老腚!”那话,看似是骂八斤,但仔细咂摸,她是骂自己呢。
小村里的大人孩子,几乎都熟悉八斤妈呼喊八斤的声音。那声音,在小村的街巷里响彻了十几年。
后来,八斤长大了,八斤妈不再那样“八斤,八斤”地喊他了。
八斤没读过书。他自小放牛,十三四岁时,就会板起脸来,很是老到的样子,训斥水塘里的水牛——
“妈啦个巴的,起来耕田啦!”
水塘里正在戏水的牛,看到八斤那凶巴巴的架势,加之绳索的扯动,还真是乖乖地听八斤的话呢,顶着水花就从水塘里爬起来了。
盐区这地方,水塘多、湿地多,但凡喂养大型牲畜的人家,都喂养水牛,很少有人家喂养骡马。
水牛,善于在水田中耕作。时而,它还要在泥水中打个滚儿,弄得满身泥浆,可以防蚊虫叮咬呢。
骡马(包括驴子)矫情,性情犟,又懒得下水,在盐区没有多大用处。
八斤自小与水牛打交道,十六七岁时,就已经是一个像样的牛把式了。他能叉开两腿,如同固定在犁耙上一样,炸着响鞭,驱赶着水牛,在水田里劳作。
八斤到了快三十岁的时候,还是光棍一个,没有媒婆上门给他提亲。原因是他的嘴巴大、罗圈腿,又是个使牛的。他走起道来,两只大手,老是往自个的屁股后摇摆,怪难看的。周边村子里,没有哪家闺女愿意嫁给他。
八斤懂得自己的短处,人前人后,他的话就越来越少。以至于后来,他都羞于往人堆里去了。
好在八斤的爹妈舍得下本钱,从一个鱼贩子那儿,找来一个眉眼儿还算周正的小闺女,说给八斤做媳妇。
那女子姓梁,是沂蒙山矿区那边一个山旮旯的小户人家闺女,可能是向往鹽区这边“鱼米之乡”的生活,在八斤家吃了两顿白米饭拌小鱼,就愿意嫁给八斤做媳妇了。
一时间,把八斤高兴的,赶牛耕田时,脸上都挂着微笑。
小梁爱吃鱼虾,八斤就天天买鱼、买虾给小梁吃;小梁爱穿花布衣裳,八斤就扯来花布,把小梁打扮得跟舞台上唱戏的一样;小梁要到镇上看戏,八斤就背着小梁在黑夜里赶往镇上的戏院。
可有一天,小梁提出来,想回沂蒙山老家时,八斤犯了难。
盐区到沂蒙山,来回两三百里路。早年间,盐区到沂蒙山没有交通工具,两地来往,全要靠两条腿一步一步地丈量。
八斤疼爱媳妇,舍不得小梁拧着一双小脚,一步一步量到娘家去。八斤把家中一头正值壮年的大牯牛卖了,买来一匹已经年老的枣红马,并将当院里一辆拉柴火的平板车,改装成一驾小马车,待小梁打扮得漂漂亮亮地要回娘家时,他就赶着马车,与小梁一起走丈人家。
即便如此,小梁当天还是回不到娘家去。路程太远,途中还隔着一条大沙河(沂河)。他们要在沂河边的大车店里过一夜。
沂河边的那些大车店,昼夜敞开着大门。且有热水烫脚,粗碗沽酒。还可以在热炕上搂着女人睡觉。
八斤与小梁认准了一家大车店,来回在那里落脚。后期,他们与那家大车店的老板熟了,对方便免了他们夜间喂马的草料钱。
再后来,说不清是哪一个夜晚,八斤在那家大车店里喝多了酒,半夜起来撒尿时,迷迷糊糊地察觉小梁没躺在他的身边。当时,八斤还处在醉态里,撒过尿以后,迷迷糊糊地又爬到炕上睡了。
可天亮上路以后,八斤回忆起昨夜的事,感觉不对了!但他并没有立马与小梁把事情挑明,而是选择了隐忍。
接下来,也就是小梁又要回娘家时,八斤就很纠结。以至于到沂河边再要住店时,八斤便找了个理由,另选了一家客栈住下了。
八斤原以为那样做,就可以隔断了小梁与先前那家客栈老板的来往。
没承想,事隔不久,那家客栈的老板,竟然以到盐区购买海鲜为名,找到盐区,找到八斤的家里来。
这是八斤没有料到的。
期间,八斤可能还发现了他们的一些蛛丝马迹。但他并没有在床上捉到他们。类似的事情,若是放在其他性格刚烈的男人身上,可能就要动拳脚了。但八斤没有,八斤仍旧选择了沉默与忍让。
不过,八斤这段时间的沉默与忍让,就像是身上长了毒瘤一样,慢慢地开始发作、折磨他的肉体了——他整天茶饭不思,整夜整夜地睡不好觉。恰在这时,他赶车外出拉货时,遭遇马失前蹄,将他从马车上摔下来,当场掼了个“嘴啃泥”。
民间有“马失前蹄,必有后患”之说。八斤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预感到自己将要遭遇不测,加之小梁给他戴的那顶绿帽子,让他感到活着越来越沉重。一时间,八斤钻了牛角尖——在一天午夜,把自己悬在马棚中的一根横梁上了。
是夜,小村里的人在睡梦中听到了八斤妈悲怆地哭喊:
“八斤——”
“我的傻儿子,八斤啊——”
“……”
八斤的死,一时间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时隔不久,小梁改嫁到盐区另一户人家。那户人家比八斤家要富裕一些。人们很快也就忘记了八斤。而今,半个世纪过去了,小村里,好像没有几个人还能记得八斤。
八斤没有留下后人。
但八斤的坟头,每到清明都有人来给他烧纸。早先是小梁。后期是小梁的子女。小梁临终时,留话给子女说,要把八斤当作亲爹。
偷 砖
田四姐家院墙西面原先是一处汪塘。有一道流水沟,从西面坡地间的小树林里直泻下来。平日里,那沟里没有水,只有到了雨天,才有一道湍急的水流,打西面坡地间奔突过来。赶到田四姐家墙西的汪塘时,那溪水如同一头顽皮而又劳碌的小毛驴儿,就地打个滚儿,掉头向东南方向的盐河流去。
后来,坡上修路,把那条水沟切断了,汪塘逐渐淤塞,慢慢变成了一处鸡毛、杂草乱飞,小狗翘腿撒尿的荒地。但先前汪塘边女人洗衣的石块及两棵枯柳还在那儿,隐约地还能看出汪塘的模样。
田四姐惦记上那处淤塞了的汪塘。
她选在一年的腊月,推倒了西院墙,拉来砖头、石料,要在那汪塘上建两间西屋,顺便把那条同样淤塞了的河沟,也扩充到家院里来。
盐区这地方,人们建房子大都会选在冬季,也就是春节前年后的那段时间。因为盐区冬季里的雨水少。建房的人家,最怕房屋建至一半,突降暴雨,那就前功尽弃了。还有,冬天渔民们出海打鱼的少,好多船工,都猫在家里,找人帮工方便。再者,临近春节时,盐区这边闯关东、走煤窑的“地下客”们,也都陆陆续续回来了,他们在外乡闯荡一年或几年后,衣兜里或多或少地都揣些洋钱来。建房的人家,若是手头不太宽裕,可以寻求他们接济一点。
田四姐建房子,就曾借了杨广的砖石钱。
杨广外号“四眼儿”。盐区这边,管戴眼镜的人叫“四眼儿”。他杨广斗大的字识不了半箩筐,本身又不戴眼镜,怎么就叫他“四眼儿”呢?究其原因,是他眉眼儿圆大,眉框骨突出,且双眼皮褶子叠加得又很明显。所以,盐区人送他外号——“四眼儿”。
“四眼儿”长相怪异,自然就有与常人不一样的地方。他从小无玩伴,喜欢捉鸟、套野兔、逮黄鼠狼。
早年,“四眼儿”与他父亲一起生活时,每天清晨,街巷里人家都会看到他父亲在南河沿上剥野兔、吊挂黄鼠狼的场景。后期,父亲去世时他快三十岁了,尚未成家,便跟着人家去闯青岛。
民国年间,青岛有不少外国人开办的工厂。盐区人到青岛以后,可以到洋人开办的工厂里干活,也可以到租界里租辆黄包车下苦力——拉脚。
“四眼儿”到青岛以后干什么?是不是还是打鸟、逮黄鼠狼,盐区这边的人就不知道了。
但是,盐区人看到从青岛回来的“四眼儿”,那是很风光的!他穿一件双排扣的短大衣,黄毛领子翻至肩头,双手斜插在衣兜里,好像是在护着他衣兜里的钱。
人们猜测——“四眼儿”在青岛那边混得不错。
于是,提亲的曹婆子就找到“四眼儿”和田四姐。曹婆子两边褒贬,她说四眼儿,你虽然在外面挣了一些钱,可擦擦抹抹(指过一年又一年),就奔着三十岁去了,到哪里再去找黄花大姑娘,干脆就帮着小良他妈“拉帮套”吧。
小良他妈,就是田寡妇田四姐。
拉帮套,原本是盐场里牛驴往盐坨上送盐的一个场景,一头驴子驾辕,往往爬不上高高的盐坨,旁边再加一头牲畜拉套,让它与驾辕的牲畜一起用劲儿,就可以把一车白花花的海盐送往盐坨的高处。
曹婆子与“四眼儿”说那话的意思,是想煞煞他的心气儿,让他沉下心来,帮衬着小良妈妈一起过日子。
转而,曹婆子到了小良妈妈这边时,她说话的语气又变了。曹婆子说小良妈妈,一个女人俊俏、好看,也就那么几年。明里暗里地告诫小良妈妈,她很快就会老的。劝她趁现在眉眼间还算水灵,赶紧找个合适的男人凑成一个家。
曹婆子如此这般两边一说,小良妈妈还真是动了心思,她跟曹婆子说:“那就让他来帮衬建房吧。”
言下之意,小良妈妈是愿意的。
改日,“四眼儿”真的就来小良家帮助建房子了。自然他是愿意与小良妈妈一起生活的。否则,他不会来。
当天,曹婆子就在小良家帮助烧火做饭,言谈话语之间,说了“四眼儿”不少的好话。
晚间喝酒时,提到场院里的木料、砖头和零零散散的家什,需要留下一个人来看场子。曹婆子就建议把“四眼儿”留下来,这也是小良妈妈心里所想的。
入夜,众人在小良家喝过酒、吃过饭都走了。小良妈妈哄睡了孩子,想到看场院的“四眼儿”,睡在那八面透风的小棚子里怕他着凉,便抱了一床暄腾腾的大花被去看“四眼儿”。
按理说,那样的时刻,该是瓜熟蒂落了。她田四姐,一个俊俏的小寡妇,半夜里给他“四眼儿”抱被子来,心里自然是想着他“四眼儿”的。“四眼儿”呢,一个饥渴的光棍儿,午夜佳人入怀,那还等什么呀!
可谁又会料到,那天晚上,“四眼儿”在酒桌上贪杯了。小良妈妈来给他加被子时,他一点反应都没有;小良妈妈心里发焦,扯动他枕头底下的柴把子想晃醒他,“四眼儿”哼了两声,转身又呼呼大睡。末了,小良妈妈想到灶台上缺少两块砖头垫锅,便气恨恨地去搬砖、故意推倒一摞砖头,可“四眼儿”愣是人事不知。
第二天,曹婆子含笑问小良妈:“昨夜怎样?”曹婆子那话,显然是想知道他们花好月圆之事。
没料到,小良妈妈板着冷脸儿,紧抿着粉唇,左右摇头。
小良妈妈说:“那男人不是过日子的人。让他看场子,砖头被人偷去了,他都不知道。”
说这话的时候,小良妈妈刚好把一锅热粥,端端地坐在她夜间偷来的那两块红砖上。
船 夫
宋小开不是盐区人,山东北崮、临沂那边矿区过来的,早年跟着他舅舅在盐区捻大船。
小开的舅舅是个木匠,手艺蛮好的。他砍大梁、推板面、收拾个桌椅板凳啥的,样样都做得精致美观。
捻大船,对于木匠们来说是粗活。木已成舟后,需要在疤痕处或是船板连接的缝隙间“补漏儿”,几个伙计沿着船体的缝隙站成一排,并将浸过桐油、抹上白灰的麻匹同时往缝隙中捻打。其间,大师傅,也就是小开舅舅那样手艺好的木匠,坐在船头,“当!当!”轻敲两下船帮,伙计们等大师傅要敲第三下船帮时,同时落锤,“咣——”一声,将浸过桐油、白灰的麻匹,一并捻进船体的缝隙里。
那种捻船的节奏,其实就是打夯时呼喊的“一二三”,前面两声是空喊,让大家做好准备,赶到大师傅要喊“三”时,大伙儿齐声下劲儿。
宋小开跟着舅舅,就是做那种捻船的活计。
宋小开是个苦孩子,很早没了爹娘。
一次,小开的舅舅与船坞里做饭的田阿大在一起喝酒,说到小开的身世后,田阿大借著酒劲儿,动了恻隐之心,将小开领回家。
田阿大家有四个闺女,前面三个姐姐都出嫁了,留下个田四姐,正好让宋小开做了上门女婿。
之后,小开舅舅回山东老家了。临到小开一个人来摸斧子、推刨子,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盐区这边的木匠,分帮列派。哪个师傅带着哪几个伙计,造谁家的船,似乎都是内定的。他宋小开,一个外乡来的独个木匠,没个过硬的木工手艺,想在盐区这边舞斧子、拉大锯,很难。
所以,舅舅走了以后,宋小开的木工手艺基本上就废了。他窝在家里,打个板凳、抠个马扎、码个小量子(木桶)之类,拿到集市上,半天也等不来一个买主。
宋小开干脆就不做木工活计了。他在家里帮助女人烧火做饭,切菜喂猪。晚间,女人织网,他就坐在旁边的灯影里上梭子(将网线缠进一个竹片儿雕刻的网针上),便于女人织网。
期间,他还学会了自己制作竹梭子。
那种拃把长的竹梭子,宽如拇指、厚如韭叶,前头尖如铁矛,“矛”内镂空处留有一个火柴棒似的竹舌头,恰好与后头的凹槽缠绕网线。
宋小开原本就是个木匠,他雕刻那种竹片网梭,根本不费什么事的。他甚至还把富余的竹梭,摆在自家门口的条凳上卖呢。
但那点收入,不能养家。
盐区这边,有能耐的男人,就是海上捕鱼、张虾,赤手空拳地去捉拿缠绕在渔网上的大螃蟹。他宋小开是山东那边矿区来的,旱鸭子一个,岂能与大海为伍?
可他屋里的女人田四姐,偏偏要把他送到南洋船上去做船夫。
船夫,就是船上做饭的。
盐区这边,下南洋的大帆船上才专门配备一个做饭的。像近海捕鱼的小舢板上,连个锅灶都不会有。他们赶着潮水捕鱼、捉蟹,当天出海当天回。下南洋的大船可不是那样的,他们一走三五个月,所捕获的鱼虾,就在南洋当地销售。回头来,南洋船上的男人,人人都能分到“哗啦啦”的银子。
四姐生来就是盐区人,谁家有下南洋的大船,她都知道。一天午后,她找到盐区玩大船的沈大少。
沈大少是个酒鬼,他整天泡在酒里。
四姐找到他时,他刚从街口一家餐馆里出来,四姐迎面堵上他,跟他说了想上南洋船的事。沈大少喷着满嘴的酒气,不但没有答应,反而沉下脸来问四姐:“你家男人到船上能干什么?”
四姐扑闪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说他家男人会做饭。
四姐知道,但凡在南洋船上做饭的,大都是体质单薄的男人,他们拉不动渔网、扯不开船上的风帆,讨到船家照顾,或是动用某路关系,亮明少要一些薪水,方能谋到那样一份美差。
当下,沈大少没有答应四姐。
旁边了解沈大少的人帮四姐出主意,说沈大少好酒,不妨在晚间,拎两瓶“大麦烧”,再去找他。
四姐照此去办。沈大少的口气果然就不一样了。他跟四姐打哈哈,说:“你来就来吧,还拎两瓶酒来干啥?”
四姐说:“拎来给你喝呗!”
沈大少乐了。
沈大少知道四姐还是为了她男人的事,便跟四姐打趣儿,说:“你跟着去烧菜还差不多。”
沈大少说,南洋船上若是有她田四姐去做大厨,他倒是愿意跟着船队出海。
古往今来,没有哪家下南洋的大船上,安插个女人去做饭。南洋船上的船工,清一色的男人,而且个个都是体格健壮的男人,他们在拽网择鱼的时候,穿得都很少,甚至光着身子,要有个女人在船上,那还了得!
四姐知道沈大少那是跟她说着玩呢,可她还是迎合了一句,说:“我哪里能走得开!”
那时间,四姐正奶着孩子。沈大少一边喝酒,一边“嘎巴嘎巴”地嚼着猪耳朵干。眼睛时不时地去张望四姐。望着望着,沈大少就点头同意了。
两天后,沈家下南洋的船队开始储存淡水——要启航了。而宋小开这边还没有等来上船的消息。
宋小开也没拿那当个事情。
可四姐着急了。她跟小开说:“事情我都帮你谈妥了,你自己再去找找沈大少吧。”
宋小开嘴上说:“再等等吧!”可他压根儿就不想与沈大少打交道。
四姐等不及了,她一把将孩子塞到宋小开的怀里,说:“你不去找我去找。”说话间,四姐进屋把头发拢了拢,趁着夜色去找沈大少。
这一回,四姐把事情办得妥妥的。
令四姐没有料到的是,宋小开跟着船队到南洋后,他利用上岸买菜的时机,卷著人家船队购菜的钱,跑了。
此后数年,宋小开再没回到盐区来——宋小开怀疑田四姐给他戴了“绿帽子”。
相裕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小小说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连云港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在《作品》《长城》《北京文学》《雨花》等发表作品。出版了《盐河旧事》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