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南粤古驿道工程自2016年启动至今已有6年多,但在活化利用方面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现状进行“扫描”,并深入分析其原因,发现制约南粤古驿道的活化利用活力的“痛点”出现在南粤古驿道文化资源整理及其文化内涵挖掘研究方面。本文在分析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痛点”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四点应对策略:一是建立南粤古驿道研究人才库,成立南粤古驿道文化研究中心;二是创设文化研究项目化运行机制;三是构筑南粤古驿道学术交流与发表平台;四是创建南粤古驿道文化资源数据支持平台。
【关键词】 南粤古驿道;线性遗产;活化利用语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8-011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8.037
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科规划2020年度课题“南粤古驿道诗的搜集、整理与研究”(课题编号:2020GZYB74)阶段性成果。
南粤古驿道工程是广东省政府推动文化强省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真正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1]思想的经典案例,它为全国线性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做出了示范性案例。南粤古驿道工程2016年启动,迄今已有6年多时间,在驿道路线的勘察、驿道遗存及其他文物古迹价值评估与保护修复、古驿道配套系统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不过,南粤古驿道的活化利用效果一直不理想。虽然南粤古驿道的文化资源丰富,也一直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但效果并不明显,并没有产生国内同类线性遗产像京杭大运河、茶马古道那样的活化效果。原因何在?这是值得深入调查与研究的问题。
一、现状“扫描”
根据2017年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省文化厅、省体育局、省旅游局联合印发的《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至2025年底基本完成全省6条南粤古驿道线路建设。六条南粤古驿道线路包含14条主线,56条支线,贯穿全省21个地级市、103个区县,串联1200个人文及自然发展节点,全长约11230公里,其中陆路古驿道线路长约6900公里、水路古驿道线路长约4330公里。由此可见南粤古驿道工程之浩大。目前,南粤古驿道工程在古驿道遗存及其他文物古迹的保护修复及配套系统如服务设施系统、标识系统和交通衔接系统等方面的工作进展顺利,尤其是规划中的重点示范段建设成效尤为突出。随着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深入开展,重要的驿道考古成果不断涌现,为南粤古驿道积累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的成效如何呢?下面将从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的实践与研究两个层面分别进行现状“扫描”。
首先对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实践层面进行“扫描”。笔者曾实地考察过南雄、乳源、乐昌、德庆、阳山、饶平、兴宁等地的古驿道活化利用情况。这些地方在古驿道的保护修复及配套设施方面都做得非常好,在一些示范段,当地政府还将之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在南雄的梅关——乌迳古驿道,南雄市对之极为重视,不但积极配合上级政府所下达的保护修复任务,还积极开发利用梅关——烏迳古驿道文化资源打造古驿道景观品牌。但整体情况来看,古驿道的文化资源仍未被有效激活并利用,大部古驿道仍是“沉睡”在“大地上的遗产”。有些古驿道会因关联性活动如定向大赛而被媒体集中宣传,从而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吸引了一些游客前往。更多的没有被媒体关注的古驿道仅是一段被标记过的荒野遗迹,就连本地人也不太了解。本人在调查潮州饶平的一段古驿道时,曾向当地一些村干部询问古驿道情况,得到的反馈是:那只是一段石头铺的山路。阳山古驿道中有一段叫拳头岭古驿道,本人特意调查了当地老百姓对古驿道的了解情况,发现他们不知道古驿道具体含义,更想不到它的用途与意义。有位老农说:这不就是常走的一条路嘛,怎么就成了古驿道啦。因此,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的当地力量还未激活,大部分当地居民对古驿道建设的作用与价值还缺乏认知,还无法形成参与古驿道建设的自觉意识。目前,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主要由政府推动,这种发展方式是不能持久的,而要想形成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的内生驱动力,就需要加强相应的研究力量。
我们接着对南粤古驿道研究层面的情况做一个“扫描”。总的来说,学术界迄今还没有真正重视南粤古驿道研究,这一点可通过对南粤古驿道的研究成果数量的分析加以证明。笔者以“南粤古驿道”为检索主题,并设置“2016—2022”为检索时段,可从中国知网与超星读秀知识库综合检索到图书4部,期刊论文131篇,学位论文12篇、会议论文11篇。仅从这组数据来看并不能说明什么,但如果将它与相类似的茶马古道的相关研究成果的数据进行比较,就能较明显地表现出南粤古驿道在研究界没有受到重视与关注的现状。笔者同样设置“2016—2022”为检索时段,同样在中国知网与超星读秀知识库进行综合检索,结果可以检索到图书29部、期刊372篇、学位论文123篇、会议论文14篇。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为了两者的比较更加客观一点,笔者在设置检索时间条件时,将南粤古驿道的首篇论文的发表时间——2016年9月28日为两者的检索起始时间①,结束时间都设在写作论文时的2022年4月6日。两都在数据上的差距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在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方面,茶马古道的研究成果数量是南粤古驿道的近3倍与10倍。
南粤古驿道研究成果在时间分布上还呈现下降趋势。如果以南粤古驿道研究成果中占比最大的131篇期刊论文按照发表年份分列出来,那么2016年1篇、2017年13篇,2018年23篇、2019年41篇、2020年30篇、2021年33篇、2022年6篇,从中可看出成果数量从2016年逐年增加到2019年之后,呈现出下降趋势。当然,因为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到2022年的数量偏少,但整体已经反映出趋弱态势。事实上,这种态势也同样体现在南粤古驿道媒体报道的数据分布中。以“粤古驿道”为标题或副标题作为检索条件,在超星读秀知识库检索到878篇报道。这些报道每年的数量分布分别是2016年84篇、2017年166篇、2018年223篇、2019年134篇、2020年53篇、2021年33篇、2022年5篇,这里同样有疫情影响的原因,但整体上仍然呈现出媒体关注热度减少的态势。南粤古驿道媒体关注度变化基本反映出社会对南粤古驿道的关注度变化。而社会关注度同样影响研究者的关注度。我们在此不禁要问,南粤古驿道工程作为一项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政府部门积极推动的文化工程,为何不能引起社会持续关注呢?究竟是什么因素抑制了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活力的呢?
二、“痛点”分析
南粤古驿道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考古、建筑、设计、勘察、测量、绘图等许多领域的工作。不过,以上这些领域的工作主要服务于它的文化价值目标,即古驿道文化的保护与活化利用目标。《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的总体规划目标第一条就要通过南粤古驿道工程展现岭南历史文化和地域风貌的华夏文明传承之路。要求系统整理和挖掘具有广东传统文化内涵和地理风貌特征的驿道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让陈列在南粤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成为广东省响亮的文化品牌。并为申报国家遗产线路及世界文化遗产奠定基础。从上述规划目标可知,南粤古驿道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其文化价值。纵观世界线性遗产活化利用的成功案例,无一不是通过激活其“沉睡”的历史文化资源而获得成功的。而线性遗产资源的活化利用必须以充分的文化研究作为基础,而南粤古驿道工程偏偏在文化研究方面滞后了,结果变成抑制其活化潜力的“痛点”问题。
《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对南粤古驿道线路的定义是指以广东省古驿道历史文化遗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为核心,通过古道、步道、绿道、风景道、水道等多元的线性载体,串联沿线的古驿道遗存、历史文化城镇村、文物古迹以及自然景观资源等节点,挖掘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公众创造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线性文化空间。这个文化空间自秦至今已经存在了 2100多年,在此漫长的历史时空中,南粤古驿道作为古代岭南地区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积累了极为丰富厚重的文化资源。但因相关史料稀缺、实物遗存少而散乱,这意味着需要做大量的基础性文化研究。从目前关于南粤古驿道的研究现状来看,对文化资源的整理及其相关的基础性研究,正是所有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从现存研究成果看,文化类成果很少,在131期刊篇论文中,建筑科学与工程类46篇,考古类43篇,旅游类30篇,体育类21篇,农业经济类16篇,而文化类仅有11篇。南粤古驿道文化研究弱势,导致其文化资源的整合、文化内涵的挖掘及文化意义的阐发方面的工作严重滞后于其他方面的工作,最终变成了制约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的“痛点”。当前南粤古驿道的文创产业后劲不足,就是因上述“痛点”制约着文创相关产业的发展空间。当前被媒体重点关注的南粤古驿道重点示范段,其文化开发要么是浅层化,要么就偏离古驿道而做其他主题的开发。即使是最受瞩目的梅关古道,在梅花凋落之后,古驿道照旧游客稀疏,可见文化积淀深厚的梅关古道,也没有真正形成古驿道文化方面的吸引力。
对于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痛点”问题,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曹劲所长有很深刻的认识,她认为:“与国内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相比,南粤古驿道是先经过热火朝天的建设与保护后再进行理论积淀,因此理论研究仍然相对薄弱。构建古道学牵涉的学科非常多,除了物质遗存,还涉及非物质文化,如交通与经济、交通与文化、交通与军事等各种互动研究。这些均需要吸纳更多的人文学科学者们以形成合力。”[2]就南粤古驿道研究现状来看,一方面是真正参与古驿道文化资源整理与研究的人文学科学者人数很少;另一方面是人文学科学者在南粤古驿道研究方面没有形成合力。广东拥有雄厚的人文研究力量,这些力量主要集中于省内的一些知名高校,如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这些高校设有岭南文化研究机构,聚集了很多对岭南文化尤其是广东文化有高深造诣的资深文史研究学者。通过对南粤古驿道研究成果的作者分析,我们发现来自上述高校的文史研究学者寥寥无几。前面说过,南粤古驿道文化研究,尤其是基础性的文化研究,需要学术功力深厚的资深文史学者的积极参与才能有所提升,有所拓展。如果没有这一群体力量的全面加入,《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所提出的系统整理和挖掘具有广东传统文化内涵和地理风貌特征的驿道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让陈列在南粤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成为广东省响亮的文化品牌的规划目标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广东政府部门一直在积极推动南粤古驿道工程,但这种推动的效果更多地体现在物质层面,正如曹劲所长所言,南粤古驿道“除了物质遗存,还涉及非物质文化”,在推动南粤古驿基础性工作的同时,也應该同时推动古驿道文化研究方面的工作。
三、应对策略
为了解决南粤古驿道文化研究方面“痛点”问题,真正有效的活化利用“沉睡”在南粤古驿道上的巨量文化资源,从而激活其内生性活力,本文提出如下四点应对策略。
(一)建立南粤古驿道研究人才库,成立南粤古驿道文化研究中心
南粤古驿道文化资源整理的工作量浩大,而南粤古驿道文化研究工作则艰难而费时。要完成南粤古驿道文化资源整理工作,就需要通过有效的申报与筛选程序,最大限度网罗志愿于南粤古驿道文化资源普查、搜集与整理工作的高素质文化人才。而要有效推进南粤古驿道文化研究工作,则需要由政府牵头,联合广东省级社科研究机构与广东重要高校科研单位的研究力量,成立南粤古驿道文化研究中心,组建资深专家团队,并以灵活的用人方式从全球范围内邀请文化研究权威学者加盟。
(二)创设文化研究项目化运行机制
为了使人才、资源、任务高效匹配,有效促进南粤古驿道文化研究进程,需要创立三个中心机构:服务于南粤古驿道文化研究中心的统筹协调中心;负责项目任务与研究人才科学匹配的项目基金运作中心;负责南粤古驿道项目评估验收的第三方评估中心。三个中心既彼此关联又独立运作:首先由统筹协调中心组织文化研究中心的文史专家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并形成项目任务,然后由项目基金运作中心以项目招标形式匹配资源,再由第三方评估中心对所完成的项目进行评估验收,最后再由统筹协调中心将验收成果入库并反馈项目研究情况给文化研究中心。以上链条式衔接与传动的运行机制将有效提升南粤古驿道文化研究效率与效果。
(三)构筑南粤古驿道学术交流与发表平台
学术研究需要高端的交流平台来促进研究水平,也需要高端的发表平台来展示研究成果。因此需要创办南粤古驿道文化研究的正式期刊,并以此为学术阵地定期召开全国或国际古驿道文化学术研讨会或学术论坛,不断扩大南粤古驿道的影响。还可以利用平台进行国内外同类项目的比较研究,总结并借鉴其他成功案例经验,不断拓宽研究视野。
(四)创建南粤古驿道文化资源数据支持平台
需要成立一个能高效联结并利用地方各级方志馆、文化馆、博物馆及其相关文化机构力量的省级文化普查机构,对南粤古驿道做一次摸底式文化普查(包括实物类、文献类、民俗类、口传类等),并以此为基础创建南粤古驿道文化资源基础数据库。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将南粤古驿道历史文献信息、相关调研信息与南粤古驿道地理分布信息整合成具有地图式显示功能的南粤古驿道文化资源支持平台,为南粤古驿道文化研究者与文化实践者提供高质量服务。
四、结语
南粤古驿道工程是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文化属性是其根本属性。但从当前发展现状来看,南粤古驿道文化研究薄弱“痛点”,抑制粤古驿道活化利用的进程。因此,汇聚文化研究力量,改变南粤古驿道文化研究薄弱的现状,是当前加强南粤古粤道活化利用的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注释:
①许瑞生先生于2016年9月28日在期刊《中国文化遗产》发表论文《线性遗产空间的再利用——以中国大运河京津冀段和南粤古驿道为例》,首次发表南粤古驿道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DB/OL].共产党员网,[2013-12-31].https://news. 12371.cn/2014/03/28/ARTI1395947822811311.shtml.
[2]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与品质提升——第八届“设计城市”圆桌研讨会在广州举行[EB/OL].中国社会科学网,[2021-03-01].http://www.cssn.cn/zt/rwln/yzlt/202103/t20210301_5314523_1.shtml.
作者简介:
袁文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与文学研究、岭南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