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旖旎
【摘要】 以晏殊《蝶恋花》的两个英译本为语料,基于马丁的评价理论,对比分析两个译本中态度资源、介入资源和极差资源的分布情况。研究发现:1.两个译文的情感资源均有所删减,鉴赏资源使用最多,这和诗词的文体特点有关;2.介入系统译文进行了调整,增添“显性自言”;3.极差系统减少了原文的语势。本文旨在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评析《蝶恋花》两个英译本,考察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类似经典诗词翻译提供研究思路。
【关键词】《蝶恋花》;评价理论;古诗英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7-0101-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7.030
一、引言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其中,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之瑰宝,古诗词外译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也起着关键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人的情感是相通的,对于中国古代诗词当中所包含的思人咏物之情,不同国家的读者是可以产生共鸣的。在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我们需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对等地传达中华文化的情感价值和意识形态。因此,对诗词译本的评价研究尤为重要。晏殊是宋代著名词人之一,《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是晏殊的代表作,此篇写的是深秋怀人,词人运用了诸多表情感词汇,被誉为宋词之名篇,故选取作为研究对象。此词被译作8个译本,本文选取中国诗词翻译界泰斗许渊冲的译本,以及外国学者代表王守义和约翰·诺弗尔的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评价理论,分析原诗以及两个译本之间的评价性资源转换,以期丰富评价理论诗词研究的价值,并助力晏殊诗词英译研究。
二、评价理论与翻译研究
20世纪90年代,J·R·Martin提出了评价理论,评价系统建立了一个精密的体系来研究说话者的语义,帮助说话者更好地传达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评价系统由态度系统(Attitude)、介入系统(Engagement)、极差系统(Graduation)三个子系统组成。近年来评价理论在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态度资源的分布上,特别是对不同话语进行对比分析(如江潇潇,2018);也有学者将评价理论及多模态进行融合研究(如王振华、瞿桃,2020);随着生态话语的兴起,评价理论视域下生态话语分析也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如王钰杰、陈令君,2019),评价理论视角下翻译文本的研究也是近年来的热点之一(如吴晶晶、徐娟娟,2021);评价理论在诗歌领域的研究集中于对比原诗和不同译本间资源的转换(如乔瑒,2020)。
三、评价理论下《蝶恋花》及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蝶恋花》是一首宋代词人晏殊的一首颇负盛名的伤离怀远之作,全词情感婉转而含蓄。《蝶恋花》一共四句,共六十字,名句众多,比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句,被 王国维视作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第一境界。(戴郁莲,2011)本文选取译本分别为许渊冲和王守义、约翰·诺弗尔版本。
由上表分析可知:态度系统占比最大,其中鉴赏系统占据一半以上。其次是极差资源,介入资源没有体现。本文通过对评价性词汇的识别,分析《蝶恋花》原词及译本中的评价资源,透过评价理论分析词人想要表达的态度意义和观念,同时探讨翻译评价资源可以采取的相关策略。
(一)《蝶恋花》态度系统评价资源对比分析
態度系统(Attitude)是整个评级体系中最为复杂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通过文本态度资源分析,读者可以揣摩说话人的内心情感和意图态度系统又可分为情感、判断和鉴赏三个子系统。王振华情感系统(Affect)是说话者对行为、文本所表达的各种情感(J 2012)。《蝶恋花》抒写的是离别相思之情,主人公独上高楼,望眼欲穿。愁思奠定了整首词的情感基调。判断系统是一系列有制度规定的规范对人类行为的评价(胡壮麟,2005)。鉴赏系统(Appreciation)指对人类制造的或表现出的事物,即劳动结晶、自然现象、事物状态以及对人的评价(MARTIN J R 2003)。(张美芳,2002)把译文的评价意义表达划分了四个范畴:(1)译文与原作者的评价标度一致;(2)译文与原作者的评价标度不一致;(3)译者增加原著的评价意义;(4)译者减去原著的评价意义。本文用“√”表示与译文一致,“0”表示没有译出原文评价意义,“+”表示高于原文评价意义,“-”表示比原文评价标度低。
1.情感态度资源使用情况对比分析
《蝶恋花》抒写的是闺思之情,词人寓情于景,点出离恨。“愁、泣、离恨、苦”皆为表达情感的负面资源,奠定了这首词悲伤的情感基调。原词中用“愁烟”和“泣露”二词将菊和兰人格化,以此透露出主人公内心的愁思。“愁”字,许和王分别译为“doleful”“sad”,皆为品质情感,与原文评价意义相接近,表达了深闺思念之苦。“泣”字许译没有译出其评价意义,王译为“lost”,属于品质情感,修饰“tears”的属性,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离恨苦”中“恨”和“苦”是同义词,因此许译和王译都将其翻译为离别之苦,“恨”字的评价意义就省去了。分别用“grief”和“pain”来表示原词中主人公内心的煎熬和因外界景象而引发的惆怅。从态度系统来看,原词的情感极其婉转忧愁,运用了较多负面情感词汇,在翻译时译者对情感态度词汇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删减,这和中英文表达习惯有关,中华文化诗词中拟物、拟人的现象众多,对情感词汇的运用也非常精准且繁多,单个词义可以由不同的词汇表达,以达到强调效果。在翻译时,译者追求英文简洁的特点,对于重复的评价意义进行适当省略,也符合了英文的表达习惯。因此,要最大程度实现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有必要应用评价理论和其他子系统来进行翻译,增加或减少情感程度,有必要地进行删减或添加情感资源,评价理论对译文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判断态度资源使用情况对比分析
原诗中的判断资源为不谙(能力)、望尽(决心)、欲寄(决心)。“明月不谙离恨苦”,不谙属于判断资源中的能力。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不知道人的情感,本是正常的。许渊冲将其译为“knows not”,王守义译为“doesn’t feel”与原文所表达的评价意义相一致。望尽天涯路中“望尽”是表达决心的判断资源,许渊冲译为“strain my longing eyes”,很好地传达了“尽”这一判断资源,更容易引起英文读者的审美认同。王守义译为“watch the road”,判断意义低于原文,弱化了主人公对远处广远世界的骋望。“欲寄彩笺兼尺素”中“欲寄”为表达决心的判断资源,许渊冲和王守义分别译为“will”和“want”,符合原文的评价意义。
3.鉴赏态度资源使用情况对比分析
由表格可见,原词和译文态度资源中鉴赏资源的比重是最高的,词人在描写景物的时候寓情于景,运用丰富的语言来评价事物,以传达情感。“轻寒”许渊冲译为“cold”,是为感觉。说的是幕帘中人感受到的初秋的寒意,也可理解为主人公内心荡漾的凄楚。王守义未对此进行翻译,为缺值。“斜光”是表达的质量,许渊冲译为“slanting light”,符合原文的特点。王守义译为“cold beams”,增加了原文的鉴赏资源,“cold”是初秋月光自带的凉意,也是月光不懂人之情,自顾发光的漠然。“碧树”是表达质量的鉴赏资源。许渊冲译为“withered leaves”,体现出西风过后,碧树一夜之间凋零的凄凉之感。西风之肃杀给予主人公内心强烈的冲击,许译的鉴赏意义高于原文。王守义将其译为“green trees”符合原文的评价意义。山长水阔是表达质量的鉴赏资源,许渊冲译为“far and near”,没有体现出原词所具备的虚无缥缈的空旷感,降低了鉴赏资源的程度。王守义译为“the mountain ranges and the great rivers”,符合原文的评价意义。“朱户”是表达质量的鉴赏资源,指的是大户人家。许和王分别译为“crimson windows”和“red room”,弱化了其鉴赏资源。同样的弱化情况也体现在表质量的鉴赏词汇“彩笺”和“尺素”上。
因此可见,总体而言,译文鉴赏情感低于原文。在原诗词中,很多词汇带有中国文化烙印,译者在翻译时需要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背景文化底蕴。同时,考虑到译入文化的接受程度,以及最大限度地将原语文化进行传播,译者可采取对鉴赏资源进行省译或弱化其鉴赏资源。
(二)《蝶恋花》介入系统评价资源对比分析
介入表示评价的来源,涉及如何表达作者的声音,作者如何给自己定位,使其他声音介入,以 及根据现时语境来解释其他可选择的定位。介入的典型特征是对话性,或多声性,与独白或单声性相对。(张德禄,2019)
从声音的角度来看,《蝶恋花》属于“隐性自言”,是以主公人的第一人称进行刻画,无其他声音来源。属于“对话缩约”范畴,评价意义为肯定级别的“宣称”。在两个译文中,许渊冲加入了“I”“my”将原词后半阙“隐形自言”转变为“显性自言”,王守义译文“I”将词的最后一句转变为“显性自言”。在意义上与原词保持一致,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将主人公内心活动描写出来,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使读者更有代入感,真切地体会主人公思念之切。从语言本身特点来看,中文多省略主语,英文语法结构比较完整,“显性自言”的翻译也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因此,在译者进行翻译时,可根据现实需要,以及文本自身特征,灵活地运用介入资源。
(三)《蝶恋花》极差系统评价资源对比分析
极差资源(Graduation)由语势(Force)和聚焦(Focus)构成(J 2012)。通常运用副词、叠词、倍数等表达不同程度的语势强度值来表达态度和情感。原文和译文的极差资源统计如下:
“轻寒”指的是初秋夜晚淡淡的寒意,译文中皆没有翻译出来。这是由于英文和中文在表达上的不同,在翻译时可以对原文的极差词汇进行增添或删减,以达到语句通顺的效果。“燕子双飞去”指的是成双成对的燕子飞远,许译为“A pair of”,王译为“Two by two”,皆与原文的极差意义保持一致。“高楼”许译为“mount the tower high”将形容词性转变为副词性,使译文更加地道。王译为“upper story”在极差意义上与原文保持一致。“望尽天涯路”展现了主人公独上高楼,驰骋远望的场景。许译为“longing eyes”体现出了主人公内心期盼心上人归来之心切,在极差程度上高于原文。王则省去了此处的极差意义。“山长水阔”許译为“endless ranges and streams”,“长”和“阔”都是形容空间上的广度,意义是相近的,因此许渊冲在翻译时用“endless”修饰了山和水的特点,使译文更加简洁通顺。王译为“the mountain ranges and the great rivers”与原文极差意义是一致的。
表达程度的极差意义词汇通常应用于古诗词之中,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层级。由此看来,译者在翻译时对原词的极差资源进行了调整,但是整体上极差意义与原文保持对等。因此,在翻译时,在确保极差意义一致的情况下,译者可根据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使译文更加通顺、地道。
四、结语
本文探讨了评价理论在晏殊诗词《蝶恋花》两个英译本中的应用。研究发现,在翻译过程中,受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的影响,在忠实于原文评价意义的基础上,译者可以有一定的调整自由度。由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或多或少带有个人主观评价,译本会存在一定程度偏差或漏译(戴郁莲,2011)。从评价理论看翻译,可以帮助译者忠实原文评价资源,避免评价意义的不对等。受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影响,外国人在欣赏中国古诗时常常存在语言文化障碍和心理距离。翻译时评价意义的损失可能会导致读者在欣赏译文时不能够共情,不能领会中国古诗文化的魅力。因此,在古诗翻译中,理解原诗的评价意义尤为重要。在中国古诗优秀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中国古诗译本应做到文化自信,达成与原诗在情感态度和价值审美上的对等转换,实现原诗与译诗评价意义的一致,以便将原诗风采最大化地还原给外国读者,从而促进中国古诗的传播,引导外国读者主动理解中国文化。本研究在语料数量和语料语类的处理上不够充足,笔者将另行文进一步论证评价理论于古诗翻译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J,M.Evaluation in Translation:critical points of translator decision making.New York, Routledge.2012.
[2]MARTIN J R,R.D. Working with discourse: 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London,New York:Continuum.2003,(25).
[3]戴郁莲.论陌生化手法在诗歌翻译中的运用——以晏殊的《蝶恋花》英译本为例[J].外语教育教学,2011,(9).
[4]胡壮麟.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王守义,约翰·诺弗尔译.唐宋诗词英译:中英文对照[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6]许渊冲.宋词三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7]张德禄.评价理论介入系统中的语法模式研究[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42(02):2-10.
[8]张美芳.语言的评价意义与译者的价值取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15-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