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杭州市统计局课题组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为民生保障、文教科研、城市管理等全方位社会发展提供了便利。而智能物联产业作为“数字经济2.0”代表产业,是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通信技术为载体,推动上下游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对驱动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杭州正逐步优化产业生态圈体系,持续营造智能物联产业发展氛围,在产业提能、自主创新、链主企业培育、金融支持、要素保障等多方面提供支撑,以优良的生态圈环境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视觉智能、云计算大数据、高端软件和人工智能、网络通信、集成电路和智能仪表等6大智能物联产业链稳步发展、持续壮大。根据规划,到2025年,杭州智能物联产业规模将超10000亿元,培育千亿级企业2家,突破100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100项重大标志性成果,完善以数字经济为引领、智能物联为依托的现代产业体系。
2022年,杭州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拥有规上企业1073家,全年剔重实现营业收入7803亿元,增长2.7%;实现利润总额695亿元,增长4.2%。其中,制造业领域829家,实现营业收入4993亿元,增长3.5%,实现工业总产值4465亿元,增长5.8%;服务业领域232家,实现营业收入2727亿元,增长1.4%;贸易流通领域12家,实现营业收入83亿元,下降0.7%。智能物联产业集群持续壮大发展,为杭州努力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提升城市发展新能级,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筑牢坚实的基础(如表1)。
视觉智能产业链聚焦数字安防、工业视觉、医学影像、自动驾驶、虚拟现实、新一代视频会议、数字文娱等领域,是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的核心支撑应用链。
杭州通过建设“中国视谷”标志性工程,持续打造国字号产业品牌,明确以数字安防为基点,向视觉智能产业跃升的发展路径。2022年,全市视觉智能产业链拥有规上企业845家,实现营业收入7293亿元,增长2.4%,占生态圈的93.5%。其中:制造业领域规上企业665家,占78.7%,实现营业收入4626亿元,增长3.0%,实现总产值4144亿元,增长5.7%;服务业领域实现营业收入2584亿元,增长1.3%;贸易流通领域实现营业收入82亿元,下降0.3%。
从区域分布看,杭州智能物联产业主要分布在滨江、西湖、萧山、富阳和桐庐等地,其中滨江区视觉智能产业链营业收入3295亿元,占45.2%。头部企业持续发挥出引领作用,辐射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总体呈现“三大两优五新”的发展局面,其中海康、大华、宇视分别居全球数字安防领域第一、二、六位。
从产业竞争力看,杭州视觉智能产业链已建有国家级创新载体46个、省级创新载体186个,重点企业研发占比达9.2%,创新实力国内领先。DVR、NVR、摄像机等视频监控主打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50%。
从发展趋势看,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达1.1万亿美元,IDC预计中国物联网占全球比重将达26.7%,位居首位。杭州与北京、上海、深圳、无锡等城市同处于国内物联网创新发展第一梯队,视觉智能产业将持续助力杭州“世界名城”建设和“产业能级”提升。
大数据技术作为新一代技术和构架,以快速采集、处理和分析技术,从各种超大规模的数据中提取价值。云计算可以理解为一种处理计算、存储、数据库等一系列IT基础设施的按需构建的需求解决方案。云计算和大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杭州通过不断巩固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和PaaS(平台即服务)的传统优势,以电商、金融、娱乐三驾马车带动SaaS(软件即服务)发展,全力助推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链规模持续增长、创新试点再上台阶,促进链上企业从云上创新向探索云产业链自主、共建转型。2022年,全市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链拥有规上企业130家,实现营业收入2242亿元,下降0.2%,占生态圈的28.7%;实现利润总额267亿元,增长31.8%。其中,制造业领域实现营业收入278亿元,增长20.0%,实现总产值255亿元,增长30.9%;服务业领域拥有规上企业118家,实现营业收入1964亿元,下降2.5%。
从区域分布看,杭州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链形成以西湖、滨江和余杭为核心,萧山、富阳、拱墅等多点协同的区域布局。其中西湖区和滨江区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07亿元和908亿元,合计占89.9%。龙头企业中,阿里云在云计算市场份额方面排名全球第三、亚太第一,新华三位列服务器国内前三强。
从产业结构看,杭州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链形成以“IaaS、PaaS和SaaS”三层应用融合“信息安全和第三方服务”两大内容为特色的“3+2”产业结构,分别在算力硬件支持、平台集群服务和业务云端化等方面提供了强大支撑。
从发展趋势看,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持续扩张,预计2025年全球云计算将达到4557亿美元,2022—2025年期间复合增长率为13.6%,云计算大数据产业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在链主企业持续壮大,配套企业协同跟进的发展步调下,杭州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链将有望持续保持全国第一梯队。
高端软件在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上具有明显辨识度,人工智能装备的落地离不开高端软件系统的集成和嵌入。打造拥有自主核心的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和智能系统是推动高端软件发展的有效手段。
杭州通过擦亮“中国软件名城”国字号名片,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不断壮大高端软件和人工智能产业链规模,为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2022年,全市高端软件和人工智能产业链拥有规上企业432家,实现营业收入4025亿元,增长2.6%,占生态圈的51.6%。其中:制造业领域规上企业213家,实现营业收入1341亿元,增长5.7%,实现总产值1237亿元,增长9.9%;服务业领域规上企业213家,实现营业收入2644亿元,增长1.3%,实现利润总额212亿元,增长16.6%;贸易流通领域实现营业收入40亿元,下降8.2%。
从区域分布看,杭州高端装备和人工智能产业依托滨江、城西科创大走廊等“两核”和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萧山信息港、大创小镇等“多点”平台,做大优势行业、推进场景开放。其中西湖区和滨江区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84亿元和1641亿元,合计占75.2%。阿里巴巴、恒生电子、安恒信息、聚慧联等头部企业持续壮大,整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产业综合能力稳居全省第一。
从领域分布看,杭州高端软件和人工智能产业覆盖整个产业链的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和信息服务三个层次,应用层强,基础层少但精,云计算大数据、金融、电商、数字内容等细分领域优势明显,人工智能覆盖研发、设计、生产、集成和应用等全领域,具有优良的发展生态。
从发展趋势看,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软件业市场规模为9.5万亿元,到2025年将突破14万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据德勤报告分析,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超6万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30%。高端软件和人工智能产业前景广阔,杭州与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同属国内第一梯队。
网络通信将各个孤立的设备进行连接,通过信息交换实现人与人、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网络通信产业链在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中发挥“联”的基础作用,可以说是整个生态圈的“毛细血管”。
杭州通过不断补齐核心基础材料、通信芯片、关键射频器件、高端光器件等领域技术短板,做强新型网络通信设备制造、系统集成服务,打造世界先进的网络通信产业集聚区、创新应用引领区。2022年,全市网络通信产业链拥有规上企业63家,实现营业收入1098亿元,增长9.4%,占生态圈的22.9%。其中:制造业领域规上企业49家,实现营业收入918亿元,增长10.3%,实现总产值733亿元,增长15.5%,实现利润总额67亿元,增长37.1%;服务业领域规上企业12家,实现营业收入162亿元,增长4.6%。
从区域分布看,杭州网络通信产业关联企业充分利用产业平台、配套政策和区位优势等产业生态,集聚发展、辐射壮大,形成以滨江区为核心,余杭、富阳、萧山、西湖等地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其中滨江区网络通信产业实现营业收入758亿元,占69.0%。头部企业中,新华三、华为、富通和东方通信等企业发展稳定,对全市网络通信产业链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
从领域分布看,杭州网络通信产业链主要集中在通信设备及器件制造、通信线缆制造和通信网络服务等领域,具有较高的“2.5产业”辨识度,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典型范例,也是杭州提升产业能级,推动数字经济二次攀登的重要抓手。
从发展趋势看,网络通信产业技术将更趋完善,5GAdvanced、RedCap等技术迎来新发展,算网融合、存算一体等模式获得新突破,区块链、体系化人工智能实现新跃迁,全球骨干网络、网联智能、场景专网和星地融合等领域也将迎来快速发展,杭州网络通信产业链发展前景广阔。
集成电路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基础,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它以极强的变革、创新和渗透力,推动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其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从区域分布看,杭州集成电路产业链形成“一核一廊多点”的空间格局,“一核”为滨江创新核,“一廊”为城西科创大走廊,“多点”为钱塘区、萧山区、临安区等。滨江区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95亿元,占37.5%。士兰微、矽力杰半导体、利尔达、福斯特等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对全市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壮大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
从产品布局看,杭州集成电路产业链主导设计产品覆盖微处理器、逻辑电路、存储器、模拟电路、功率器件、传感器等主流产品,并向视觉智能、车规级芯片等高端领域发力,成为推动全市乃至全省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发展趋势看,根据沙利文预测公司统计,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将达到4750亿美元,我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到2025年将增至2230亿美元。杭州已有富芯一期、基石、士兰集昕12英寸晶圆产线、中欣晶圆大硅片、立昂东芯6英寸芯片等多个重点在建项目,将持续保持集成电路设计业第一梯队,集成电路制造业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
智能仪表作为前后终端智能设备,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通信等多种功能,是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不可或缺的一环。
杭州通过重点发展智能数字计量和精密科学仪器,努力提升重点产品核心技术的国产化水平,加快推进MEMS工艺、无线网络化、微能量获取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仪器仪表中的应用。2022年,全市智能仪表产业链拥有规上企业271家,实现营业收入862亿元,增长13.9%,占生态圈的11.0%;实现总产值810亿元,增长16.1%,实现利润总额88亿元,增长25.9%。
从区域分布看,杭州智能仪表产业链在全市各大主要平台均有所分布,尚未形成明显的产业发展集群,滨江区、钱塘区集聚效应相对突出,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43亿元和223亿元,合计占54.1%。杭州电力设备、中控技术、海兴电力和聚光科技等龙头企业持续保持两位数快速发展,对全市智能仪表产业链协同壮大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从产品布局看,杭州智能仪表产业链主推智能制造、智能工厂、智慧城市等方向的智能仪器仪表部署,在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DCS集散控制系统、SIS安全仪表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智能燃气表、智能电表、智能水表、声学测量仪器、温度仪表、环境监测仪器、激光三维数字化扫描仪等方面形成了一批优势产品。
从发展趋势看,随着绿色能源管理概念的推广,智能仪表行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根据《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国产化成为重要目标和任务,也从国家层面明确了计量事业“国产替代”的重要意义。杭州在建立仪器仪表产业发展集聚区,加强高端仪器设备核心器件国产化,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国产仪器仪表品牌等方面大有可为。
证法4 (构造矩形,巧用三角形中位线法)如图6,作B′M⊥AB,垂足为M,连接CM、BB′,设BB′交DE于点P,则四边形CBMB′、OAMB′均为矩形,P是BB′的中点.因而BB′、CM互相平分,OB′=AM.进而P是CM的中点.
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国家和地区对我国技术领域创新限制不断增强,“美芯片法案”使得杭州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链重点项目面临部件涨价甚至缺货的风险。杭州重点企业将被排除在国际技术标准领域之外,技术研发、人才培养都将趋缓,将深度影响全市智能物联企业,人工智能、核心器件、高端芯片、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多功能智能传感器等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将在一定程度上受阻。
在感知层领域,杭州芯片、传感器企业与北京、上海、深圳、无锡等城市仍有差距,北京寒武纪、深圳海思、上海中芯国际、无锡海力士等企业的实力全国领先。在网络层领域,通信模组核心优势企业主要集聚在深圳,华为、中兴等企业行业领先,杭州网络通信产业链仍需加大追赶力度。在平台层领域,杭州依托阿里系在开放式云平台、操作系统等领域有较强竞争力,但在连接管理平台、应用使能平台等领域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当前,杭州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以滨江区和城西科创大走廊、城东智造大走廊为重点,打造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一核两廊”空间布局,明确滨江、萧山、钱塘、拱墅、上城、富阳和城西科创大走廊为重点布局地区。滨江区智能物联整体产业规模达3437亿元,占44.0%,占比超第2位的西湖区25.7个百分点,形成明显的集群集聚效应和区域分化态势,需要在布局地区的均衡发展和产业链协同效应上持续发力。
一是持续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立科学完善的创新研发体系,围绕核心技术和核心部件,加强研究攻关,形成核心技术攻关的长期投入制度,加大研发资金和人员的有效投入。坚持技术的“改造提升+模仿创新”两手抓,加大科技创新提效降险能力,综合利用企业内外优势资源,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是持续推进产学研融合。推进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阿里达摩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在国家重点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程上加强合作。探索与科研机构、高校和优势企业等构建技术攻关联合体,强化核心技术的产业链上下游支撑,提升产学研融合效率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三是持续提高行业话语权。做好强链补链工作,梳理智能物联产业链供应链,壮大优势产业,做强未来产业。建立高效可靠的供应链和销售链渠道,发掘部件原料和销售渠道替代品,完善“断供”和“断销”等突发风险应对机制,做好利润空间和产品质量的双向统筹,提高产业链内部“话语权”。
一是强化品牌建设,提升产业知名度。加快推进“中国视谷”建设,推动“数字安防-视觉智能-智能物联”产业跃迁,全力打造国家经济地理新地标。持续打造国际级软件名城、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国云计算之城等“国字号”新品牌,进一步擦亮杭州“数字经济第一城”的金名片。
二是强化数字赋能,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大工业技改投入,持续赋能新制造,提升规上企业数字化覆盖率。推进eWTP示范区建设,持续赋能新商业,创新实施新零售示范工程,加快商业圈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持续赋能新农村,积极打造市级数字农业示范园区和省级智能工厂。
三是推广数智应用,推进城市智能化。纵深推进数字化改革,推进社会治理体系重塑。持续完善“城市大脑”平台建设,全面提升数字驾驶舱、推进城市数字化和政府数字化,优化“浙里办”“亲清在线”等平台,持续探索新健康、新管理、新服务等居民生活领域的深度应用,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一是围绕企业梯队,优化产业集群。树立“一盘棋”观念,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平台间“经验借鉴+模式输出”,实现以强带弱、以优带劣的联动发展。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良性互动的机制。提高兼顾不同层级企业的普惠政策落地效率,鼓励企业的优质资源共享。
二是围绕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生态。学习先进的产业配套保障体系,积极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制定优惠用工和土地政策,优化人才招引、土地供应等基本要素保障,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信贷支持力度,扩大企业融资渠道,引导投资资金的流向,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三是围绕业态融合,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创新,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全产业链深度合作、协同发展。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纵向合作与相关产业链企业之间的横向互动,释放产业集聚效应,提高产业集群协同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