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实施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2023-05-27 12:56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城区第二小学王小花
家长 2023年12期
关键词:双减整体知识点

□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城区第二小学 王小花

单元整体教学是以教材内容编排单元为基础,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进行整合,总结出该单元学习重点和难点,通过对一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完成对单元内容的学习,部编版教材相较于统编版更重视单元整体的编排。单元整体教学注重对教材单元中的某一篇,具有代表意义的文章进行详细解读,减少囫囵吞枣式的普遍文章分析,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优质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一)单元整体教学特征

在新课标的影响下,大部分语文教材都采用单元整体的模式进行编排,将教材中具有相同特点和知识点的内容进行分类、整合。单元整体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学习内容的整体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按照教材,对每一篇文章都进行详细讲解,一是知识跨度较大,文章分割过于严重,导致在课堂上讲授文章时,知识点过于分散,没有系统性结构,学生课后总结和复习的难度大幅增加;二是相同特点的文章课时相距较远,难以进行对比分析和同位点汇总处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做到举一反三,课下复习和回顾不及时,导致知识点遗忘,学习效率下降。采用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有助于将同一方向、同一系列的知识点汇总讲解,将分散的教学内容组合成一个整体,构建出条理清晰的知识框架。另外,采用单元整体教学的模式可以通过对单元内一篇文章进行详细讲解,将其他文章作为复习和回顾的内容,让学生用举一反三的方式,增强对文章内容和知识点的理解。

目前,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以理解和阅读为主,花费大量的课时对文章进行分析,教学进度慢,没有空闲的时间进行拓展练习,忽略了对学生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相较之下,单元整体教学的模式,既节省了大量分析文章的时间,又能拓展学生学习的内容,提高教学进度和教学效率。在推行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需求和知识结构特点,对教材单元进行重构,灵活运用单元完整教学的组合性。例如,在学习记叙文的课程时,将教材中的所有记叙文重新组合在一起,对其中一篇典型文章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根据这篇文章的学习思路再去思考、分析其他文章,还可以搜集课外的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文章,在课后模仿课文进行写作。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开发学生思维模式,达到培养其理解、分析和写作能力的目的。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确保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同向同行,采用的教学方法、活动等,要与课程紧密相连,保证单元整体教学的相关性。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活动和内容相结合,由易到难,从平面到多元立体,从基础到深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能力进行调整。

(二)单元整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单元整体教学中还存在着前后连通不足的问题,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模式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忽略单元教育的连通性,过度重视分数,教学过程过于分散,无法构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和流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梳理知识点的流程,容易出现知识点遗漏的现象,导致教学质量和效率大幅度下降。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由于学生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生字、词语和相关知识,教师教学时若单元整体教育意识淡薄,就会使过程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大,教师创新意识不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制定的学习目标不断提高,在无形中为学生增添了巨大的压力,导致学习氛围沉重,无法形成积极的竞争意识。语文教学本身就注重学生自身情感的表达,过于沉重的学习氛围,容易导致学生的厌学心理,不利于教学效果。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和学生课堂地位的高低有很大关联,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就是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教师要发挥自身优势,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交流氛围和沟通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不断发掘自身潜力,为学生提供舒适的课堂学习氛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会让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排斥,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教师提问频率过快,不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思考的空间,导致学生思维模式固化,只会以答案的角度观察问题。教师应采用新颖、灵活的教学理念,正确认识课堂中的主体,提高学生课堂互动的地位,改变传统提问环节,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和思考,经过自身实践和切身体会得出结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既能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又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及优化

(一)项目化学习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以分析文章知识点,讲解文章内容为主,学生负责听课、记笔记,然后死记硬背,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几乎没有,这种情况下,部分学生会逐渐丧失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还有部分学生只会背诵知识点和课文,对教材实际表达的内容并不理解。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构建项目式学习,能够将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将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活动中。

项目式教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在学习过程中,仅仅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不理解其中的道理和实际操作的方法,是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将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或是其他领域,才能建立属于自己的完善知识体系。在项目式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在学校大力推行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自己制定学习计划,搜集材料进行讲解、总结,最后得出结论,教师在这当中只起辅助作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课堂上,将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培养了自我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的积极性。项目式教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由于课堂上学生较多课程时间有限,不可能做到每个人能讲解,因此,多数情况都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活动,专人专项,各司其职,根据课程主题搜索资料、表达观点、研究课题等,从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生还可以在小组合作中发挥自身特长,弥补自身的不足,拓展自己的思维。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负责掌控课程进度,学生讲述内容跑题时要及时提醒,实时加快或者减缓学生讲解的过程,做到完全的角色反转。

项目式学习评价要遵循共同构建的原则,在双方相互协作的条件下达成一致,构建统一观点。在开始项目评价时,学生可以和教师一起制定评价标准。例如,在学习《四季之美》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出疑问:四季都有什么特点?每个季节有多长时间?将学生的疑问作为判定项目完成的标准。鼓励学生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比如,用画来表达四季的特点;用杂志图片和照片做成手账来表达四季的更迭。积极鼓励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并在小组活动中交流讨论,对知识点相互补充,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评价过程遵循多元化原则,在课堂活动中,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小组内评级、组与组之间互评、教师总结评价等。项目式学习强调全员全程参与,对每一个学习流程和活动环节都要评价,将所有元素都集合在一起,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操和亲身体验得出结论,时刻反省自身,弥补不足之处,并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二)课堂及作业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核是,加强单元内文章的关联度,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之前,教师需要深刻剖析教材,全面解读单元主题和各个文章的相同之处,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将知识点糅合在一起。在设计课堂时,要根据学生的思维模式设置课堂流程,将知识点进行框架化处理,由浅入深,呈递进的形式讲解,有利于学生整理和复习,提高其学习效率。教师要站在整体的角度来控制教学内容,从课本文章,到单元,再到整本教材的宏观视角,更加全面地把控单元内容的划分。通过对教材的深刻剖析,科学的制定教学目标,有助于提高单元整体教学的教学质量。

教师在设计课堂时,要将教材内容和单元主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分析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教材内容与社会热点的联系。例如,在讲解《火烧云》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主题,延伸关于大自然的魅力、敬畏自然的主题,再通过课外知识或图片等方式,优化课堂设计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针对这一单元的自然主题,让学生根据对文章的理解,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的看法,将单元主题进一步深化,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文章是作者情感的载体,语文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情感,进而联想到自身,丰富自身阅历和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寄学于情,在成篇的文字中融入情感。学习语文是将自身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行连接的过程,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性,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营造出生动恰当的情感氛围,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章的整体语境。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课堂活动的形式,构建文章语境。例如,在学习《小壁虎找尾巴》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创建情景剧场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对文章的演绎和课堂氛围的塑造,让学生切身体会文章想要表达的内容,而且,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们的积极性更高,注意力更集中,既能学到知识,又可以感受课堂的趣味性,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单元整体作业是体现和反馈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是课堂内容的延伸。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结合单元学习主题,以学习目标为设计方向,通过选编、原创、课外综合等方式,在诸多学习资料材料中,整理出符合学生需求的作业,教师还可以自主创新,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接受程度为导向,以原创的形式设计课后作业。部编教材注重体现语文的生活性,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也要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将知识融入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中《民间故事》这一单元时,其教学目标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故事精简能力,教师就可以根据单元主题,让学生在课前搜集喜欢的民间故事,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概述,这样的作业设计,既能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

(三)评价具象化

评价能提供反馈、检查、选拔等多种功能选项,归根结底,在小学单元这种个体教学中,其主要作用就是促进学生学习,帮助教师改善教学模式。将评价具象化,让教师与学生都能清楚了解自身与目标之间的差距。评价指标的具象化强调具体可测,通过对单一表述的细化,形成可见、可查的观测性评价指标。指标的具体化着重在目标主次和关注节点的逻辑安排,采用双线的方式对单元进行编写,大部分教材中文章的学习要素都是读和写,其中包含了文章中生字的认识、段落的分析、标点符号的运用等。在这种情况下,若依旧按照传统的模式,从头到尾逐步讲解,容易导致知识点分散、遗漏,不能形成完整的教学流程,导致达不到评价具象化的目的。例如,以六年级上册中《少年闰土》一课为例,文章中给出的学习目标是简要复述本篇文章的内容,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以复述为主题,分层梳理小主题,“简述文章中发生了什么事”“文章中的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等,形成主次分明的逻辑分析体系,让学生更有条理地分析文章。在评价具象化的过程中,要注重阶梯化发展,顺应学生逐级递进的思维模式。第一,先确定学生的起点。例如,在学习说明文《宇宙生命之谜》《只有一个地球》等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时,应该先用预习的方式,将学生阅读记叙文的思维方式,转化为说明文的阅读思维。第二,应该安排循序渐进的评价点,由浅入深,后面的评价节点是前面的拓展和延伸,通过对评价点的检查,教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教师还可以通过建立“交通站”,引导学生完成预习和复习的任务,连接各个评价节点,活跃学生思维,主动将课堂的教学内容整理、串联起来。

将评价结果用直观易懂的数据形式表现出来,能有效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与实际学习目标的差距,帮助教师观察学生对课程的接受程度。例如,在多个班级同时采用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情况下,分别对课前和课后进行测试,对比学生对文章的信息提取、理解、分析能力,根据不同结果制定适合本班学生的独特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简单、直白地对作品进行评价,更有利于学生了解自身的缺陷,并进行针对性练习,帮助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课程的重点。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要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制定教学策略,采用项目化学习、课堂分析、作业设计等方式,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针对不同文章和单元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最后,通过具象化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发挥单元整体教学优势,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又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双减整体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