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西郊经济开发区二天门小学 杨 霞
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学生现在已经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干预,通过科学的方法消除学生心理问题,结合心理防控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相关教育活动,其作用在于消除学生的负面心理、压抑情绪,使其能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成长中的得失,能够自觉进行心理调适。对此,城乡结合部小学学校应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切实优化学生的心理感受与素质。本文将从五个角度,即通过良好的人文环境优化学生的心理感受、通过精准的心理诊断设计具体的辅导计划、通过有效的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家校双方的合作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通过人文关怀的感染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阐述城乡结合部的教师应该如何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城乡结合部一般是指城市、乡村的过渡地段,在此区域内建立的小学生源也往往包括城市学生、乡村学生,人口情况比较复杂且流动性很大,并且学校周围的各类设施设备建设也比较落后、复杂,很有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城乡结合部小学学校中有不少学生家长因为长期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或出于渴望孩子成才的心理而对学生施加了成长压力,导致学生很容易产生负面心理,比如厌学、叛逆、孤僻、虚荣等。对此,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必须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开展,既要帮助学生自觉调适个人心理,也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接受心理辅导,不断强化学生的心理防范意识,以便切实优化学生的身心健康。具体来说,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直接的影响,且在心理学中已有研究证明,外界环境会直接导致人产生或压抑,或自由,或焦躁等多种情绪,而长期生活在压抑环境下的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几率也更大。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持续的,所以在城乡结合部小学学校中,教师应重视人文环境的创设与优化,使学生能在学校生活中感到放松、愉悦,从中获得幸福感。在此方面,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第一,充分利用学校的物质环境营造轻松、温馨的氛围。比如在学校的墙壁、走廊等地,教师可摆放一些绿植、挂上新鲜且积极的绘画作品,抑或是记录学校多元化课余活动的精彩瞬间,使学生的校园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使学生不再只关心自己的成绩,初步帮助学生放松心情,由此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
第二,重视学校精神环境的有效创设,比如在学校内推广和谐文化、友善教育等高尚品德,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同时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减少硬性管理规定,在全校内形成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使学生能够在和谐校园环境中变得积极向上、自主能动。
第三,重视班本活动的设计与开展,主张各班级积极构建班本文化,根据学生的个性设计多元化的班级特色,使学生能够对班级、对学校产生归属感、信任感,由此缓解学生的负面情绪,使其能在人文环境的长期熏陶下逐步重燃生活的热情与奋斗之情,切实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比如本班有多个学生存在沉迷网络、不善于与师长沟通的现实问题,逃课、早退、抄袭作业等情况比较严重,教师经过对学生耐心劝告,依然难以产生良好的效果。对此,教师可以从人文环境的创设入手,使学生能够思考班级口号、班风班训,引导学生自主设计班级内各区域空间环境,希望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建设班集体,使学生明白,作为班集体的一分子,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兴趣,而忽略了整个班集体的良性发展。在此方面,我便将本班学生以每10 人为一组共同讨论本班的班级口号与环境创设方案,在主题班会上通过小组公平竞争选出最受学生喜爱的班级建设方案。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一改消极应付、厌学自闭的表现,普遍能在课后积极地与同组成员讨论班级文化的建设方案,达到营造积极向上班级文化氛围的目的。在主题班会上,以最高票通过了“和美少年”的班级文化建设方案,学生对此的解释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彰显少年无畏的精气神。接着,学生可进一步设计班级区域空间,如可以在教室后面的空闲区内安装书架,在书架两旁摆放绿植,且可以在靠窗的窗台上摆放各种各样的花草盆栽。当学生所提出的方案可行时,我便会予以肯定,且会根据学生的想法创设班级环境,而学生也因此产生了主人翁意识,开始热爱这个班集体,也激发了每个学生为创建优质班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的信念。借此,我便提出不可抄袭作业、不可逃课早退等基本要求,由学生小组进行轮流管理,希望学生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唤起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便于优化学生的集体生活感受。
经过长期的观察与诊断可以发现,学生在积极向上、相互关怀的班级氛围下,厌学情绪有所减轻,且学生也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便于优化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能在班级生活中变得主动、积极。
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干预与疏导,使学生能够主动接受心理教育,避免心理问题日益严重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对此,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应精准地诊断、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据此设计适宜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具体而言,小学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心理问题的诊断与干预指导:
第一,建立学生个人档案,记录学生的情绪变化、心理问题。在撰写学生个人档案时,小学教师也可与学生、学生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出现情绪起伏的原因,客观分析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因素。
第二,根据精准预设设计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计划,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选择合适的心理教育方法,使学生能够消除负面情绪,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为了准确了解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我利用信息技术编写了学生个人档案,即以学生的名字命名相应的文件夹,记录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状态,整理与学生相关的各类资料,判断学生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档案记录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能够主动接受心理辅导。比如根据学生个人档案的反馈可以发现,本班有一名学生每次在考试前,情绪会明显变得焦虑不安,而考试过后便会逐渐平稳下来。于是,我便与家长沟通,却发现这个学生的家长并未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而我也据此询问家长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具体要求,发现家长对学生的期待很高,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努力学习改变命运。于是,我便猜测学生在考试前后情绪出现起伏的原因来自应试压力、父母的过多期待,经过询问,学生也承认自己经常在考试前失眠,神经极度紧张。对此,我会在考前准备阶段对学生进行情绪安抚、心理疏导,安慰学生要以平常心对待考试成绩,备考时拼尽全力即可,通过人文关怀缓解学生因为考试所产生的焦虑心理。同时,在日常管理中,我也会增加抗挫折教育活动,使学生能够经历挫折,理性看待成败、得失,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小学生的心智发育还比较幼稚、单纯,他们能够在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心理防线、提升心理素质,促使学生在面对挫折、成长问题时实现自我调适,减少学生可能遭受的意外伤害。对此,在城乡结合部学校中,小学教师也应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体验中接受心理辅导、锻炼心理素质,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其能乐观、坚强地面对成长中各类问题和挫折。
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我设计了一轮通关活动,将各学科知识设计成难度不同的通关任务,学生以比赛的方式参与其中,每过一个关卡,学生都可获得相应的积分,难度越高、积分越多,然后在全部同学都接受各类挑战之后,统计出积分最高的学生。因为通关比赛可以营造出一种紧张、竞争的氛围,且生生之间因为通关速度、通关难度的差异而产生“比较”心理,因此一旦学生在比赛中无法承受压力,便会显得手足无措。反观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则能够在游戏活动中沉着冷静、专注自身,继而取得好成绩。通过比赛活动,告诉学生,我们每个人在成长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通关任务,会发现自己与同龄人之间的差距,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根据自己的认知规律沉着应对、提升自己,反而因为同伴之间的差异而变得焦躁不安、失去自信,那么我们就很难取得进步、成功挑战自我。通过这一教育活动使学生能够关注自身成长,可以羡慕其他同学的优点与成就,但是不要因此对自己失去自信,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形成良好的抗压能力。
在设计心理辅导类的实践活动时,小学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则:第一,应尽可能选择从小事入手,使学生能够以小见大,避免以高深的大道理去教育学生。第二,应该坚持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生的亲身体验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够自主接受心理辅导,以便切实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城乡结合部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必经之路便是要构建家校合作育人机制。由于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普遍与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关,如果不能优化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那么就难以真正地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对此,城乡结合部小学学校应主动构建家校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使学生能够自觉接受心理辅导,以便切实优化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此方面,小学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家校合作:
第一,根据各个家庭现阶段暴露出来的教育问题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使家长能够自觉调整不当的教育方式,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改变亲子相处方式,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比如本班有一个学生的家长存在严重的教育问题,父亲长期在外打工,由母亲照顾生活,但母亲的脾气十分暴躁,常常将自己不开心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导致学生长期在这种压抑、焦虑的环境下而变得有些孤僻。对此,我便多次与这位家长沟通,希望家长能够摆脱消极、自怨自艾的不良情绪,并就学生孤僻自闭、不敢与人交流等现实问题与家长沟通并告知家长这些问题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希望家长能够负起责任,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感染孩子,帮助孩子尽快摆脱不良情绪。因此可见,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家校共育,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促使小学生实现健康成长。
第二,根据学校设计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与家长一同落到实处,家长作为学校教育的合作者与教育者,共同指导学生接受心理健康辅导。比如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避免学生因为繁重的学习负担而产生心理问题,学校要求教师压减作业总量,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去设计少量但是更有针对性的作业任务,希望家长在家庭生活中不要给学生施加压力、不可额外布置家庭作业,且要减少与学生讨论成绩、分数的频率,陪学生在家庭中多做运动、多读课外书等,希望学生能够在轻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下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人文关怀是指一线教师能以仁爱之心、换位思考、真情对待的方式与学生交往,时刻让学生感受到爱与温暖,这也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对此,在城乡结合部小学学校的教师也应面向学生体现人文关怀,既真诚地关心学生的情绪、学习、生活,也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对学生始终保持仁爱之心,以“爱满天下”的态度教育学生,由此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面对学生时,教师应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想法、心事,主动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合理的成长建议。为此,我还在班级内放了一个心事本,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心事写下来,而我与其他同学都会根据自己的感受提出成长建议,帮助学生解决难题。这样一来,不仅师生关系会变得和谐、亲密,生生关系也因此变得更加亲密。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感受到爱与温暖,并且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优化。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代下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小学教师也应积极开展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既要引导学生接受心理辅导,也要通过针对性较强的心理干预与防控活动去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结合家校合作、人文关怀优化学生的情绪体验与心理感受,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好充分的准备。